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1
作者 孙琬琬 陈平 +2 位作者 张晓 江成功 于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906-911,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LVSD)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将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5月~2024年2月收治的279例AMI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195)和验证组(n=84),另将...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LVSD)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将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5月~2024年2月收治的279例AMI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195)和验证组(n=84),另将建模组分为非LVSD组(n=113)和LVSD组(n=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并发LVSD的影响因素,并基于筛选的危险因素在R3.4.1中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评估模型预测价值,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采用临床决策曲线(DCA)分析。结果279例AMI患者LVSD总发生率为43.01%。建模组和验证组心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肌酐、吸烟史等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非LVSD组比较,LVSD组NLR[(6.28±1.19)比(5.03±1.08)]和Gensini积分[(28.02±5.86)分比(23.54±4.35)分]明显较高(t=7.642、6.128,P<0.05),且吸烟史(56.10%比36.28%)、合并糖尿病(31.71%比14.16%)、冠状动脉病变≥3支(45.12%比23.89%)的占比也明显较高(χ^(2)=7.500、8.659、9.71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NLR(OR=2.674)、Gensini积分(OR=1.185)、具有吸烟史(OR=3.009)、合并糖尿病(OR=6.730)、冠状动脉病变≥3支(OR=4.387)为AMI患者并发LVS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建模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2(95%CI 0.833~0.932),验证组AUC为0.917(95%CI 0.855~0.979);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中,建模组χ^(2)=9.797,P=0.280,验证组χ^(2)=12.164,P=0.144。临床决策曲线(DCA)显示,模型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结论高水平NLR、Gensini积分高、具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以及冠状动脉病变≥3支的AMI患者并发LVSD的风险较高,基于这五个因素构建的模型预测区分度和一致性较佳,有助于临床对AMI患者并发LVSD情况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 危险因素 风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2
作者 于江 赵迎春 高霞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循证护理 介入治疗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连续性护理干预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20
3
作者 于江 杨爱玲 +1 位作者 刘永花 袁扬阳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4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88例CHF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实施连续性护理计划,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随访。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自我照顾认知及出院后1、3、6个月MLHF量表的测量。... 目的探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88例CHF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实施连续性护理计划,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随访。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自我照顾认知及出院后1、3、6个月MLHF量表的测量。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出院6个月疾病加重次数及再次入院次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MLHF的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其他领域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HF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计划可提升患者自我照护能力,减少疾病加重次数、减少再入院率、减少住院费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护理干预 慢性心力衰竭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LD同工酶异常区带的检出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惠毅 杨庆祥 +3 位作者 杨晋 赵绍林 杨新玲 马建锋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2-264,共3页
目的 探讨电泳法检测LD同工酶时位于LD5阴极侧异常区带 (LD6)的电泳特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LD6的电泳特性、热稳定性、抑制剂的影响、显色底物成份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 ,并动态观察了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液酶学指标变化规律。... 目的 探讨电泳法检测LD同工酶时位于LD5阴极侧异常区带 (LD6)的电泳特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LD6的电泳特性、热稳定性、抑制剂的影响、显色底物成份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 ,并动态观察了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液酶学指标变化规律。结果 用乙醇取代显色液中的乳酸锂时 ,LD6显色明显增强 ,氰化钾可以完全抑制LD6活性 ;去除显色液中的乳酸锂时 ,LD6显色减弱 ,但仍然可见 ;LD6在 4℃保存至少稳定 7天 ,5 6℃加热 1h活性变化不大 ;4例AMI患者在出现LD6后 8~ 30h内全部死亡。结论 LD6是一种醇脱氢酶 ,它是肝小叶受损的标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 乳酸脱氢酶 同工酶 电泳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疑诊冠心病的围绝经期女性冠状动脉特点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凯 庞占琪 +2 位作者 王振银 张勇 顾建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1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疑诊冠心病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以及与冠脉造影相比心电图检查的局限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我院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的冠脉造影特点以及它与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比较。结果:绝经前及绝... 目的:探讨临床疑诊冠心病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以及与冠脉造影相比心电图检查的局限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我院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的冠脉造影特点以及它与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比较。结果:绝经前及绝经期患者冠脉造影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绝经后患者;绝经前及绝经期冠脉病变往往以单支病变为主;而绝经后以2~3支冠脉病变为主,钙化病变、弥漫性病变及复杂斑块增多。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方面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结论:心电图诊断女性冠心病假阳性率较高,尤其是对于绝经前及绝经期女性。对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应尽早行冠脉造影术明确诊断,必要时行血运重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围绝经期 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Vaspin、ROCK活性及FMD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琨 赵云峰 李公豪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7期655-659,共5页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Rho激酶(ROCK)活性、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120例CHD患者,采用...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Rho激酶(ROCK)活性、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120例CHD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方法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一致的基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8周后的血清Vaspin、ROCK活性、FMD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TG[(1.20±0.35)mmol/L比(1.28±0.37)mmol/L]、TC[(4.41±0.85)mmol/L比(4.60±0.76)mmol/L]、LDL-C[(1.56±0.45)mmol/L比(1.71±0.48)mmol/L]、HDL-C[(1.29±0.22)mmol/L比(1.22±0.27)mmol/L]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的ROCK活性低于阿托伐他汀组[(40.8±6.3)%比(45.2±7.0)%](P〈0.05),FMD[(7.86±1.59)%比(6.82±1.63)%]、 血清Vaspin[(1.74±0.32)ng/ml比(1.48±0.39)ng/ml]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瑞舒伐他汀组的血清IL-6[(200.7±32.5)pg/ml比(228.1±34.0)pg/ml]、IL-10[(20.9±2.4)ng/ml比(22.6±2.8)ng/ml]、TNF-α[(2.21±0.39)ng/ml比(2.65±0.44)ng/ml]水平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能抑制CHD患者ROCK活性,提高FMD及Vaspin水平,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RHO激酶 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神经肽Y水平变化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勇 何浩明 《淮海医药》 2003年第6期447-448,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 (endothelin ,ET)、神经肽Y(neuropeptideY ,NPY)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3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 (ET)、神经肽Y(NPY)水平 ,并以 35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 (endothelin ,ET)、神经肽Y(neuropeptideY ,NPY)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3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 (ET)、神经肽Y(NPY)水平 ,并以 35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ET、NPY水平均高于正常人组 (P <0 .0 0 1)。结论 血浆ET、NPY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内皮素 神经肽Y 放射免疫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武宜玲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1期35-36,共2页
总结了60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体会。发现通过进行严密的心电血压监测、阶梯心理护理、控制诱发因素、康复护理等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仅2例患者死亡。认为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问题,采取有效... 总结了60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体会。发现通过进行严密的心电血压监测、阶梯心理护理、控制诱发因素、康复护理等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仅2例患者死亡。认为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能降低死亡率,提高其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酶和内皮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9
作者 徐惠民 《淮海医药》 2003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 探讨了 NO/ NOS和 ET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 分别应用生化法和放免法检测了3 9例冠心病患者血 NO/ NOS和 ET含量 ,并与 3 5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 NO水平低于正常人 ( P<0 .0 5 ) ,NOS和 ET水平高于正... 目的 探讨了 NO/ NOS和 ET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 分别应用生化法和放免法检测了3 9例冠心病患者血 NO/ NOS和 ET含量 ,并与 3 5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 NO水平低于正常人 ( P<0 .0 5 ) ,NOS和 ET水平高于正常人 ( P<0 .0 1)。结论  NO/ NOS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酶 内皮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效果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虎 徐良成 张艳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分析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连云港市急救中心收治的院前急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院... 目的分析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连云港市急救中心收治的院前急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院前急救,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实施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心动过速转归率、血细胞指标、急救效果。结果急救后,两组患者血细胞比容、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均低于急救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后,两组血细胞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转归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起效、复律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选择普罗帕酮、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各有优劣。普罗帕酮起效快,安全性相对较低,胺碘酮起效慢,安全性更高,适用范围广,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普罗帕酮 室上性心动过速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区护士绩效考核的建立与使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24
11
作者 于江 杨爱玲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6期1467-1468,共2页
卫生部医政司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的通知中,要求“各家医院应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在护士的绩效考核方面各家医院应根据护士工作量、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等要素对护士进行综合考评。同时,... 卫生部医政司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的通知中,要求“各家医院应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在护士的绩效考核方面各家医院应根据护士工作量、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等要素对护士进行综合考评。同时,护士的薪酬分配应向临床一线护理工作量大、风险高、技术性强的岗位倾斜”。我科在护理部总体规划临床与非临床科室的绩效分配方案后,又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绩效考核 护理管理 优质护理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ACS患者PCI术后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Gelsolin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良成 李公豪 《安徽医学》 2019年第7期775-777,共3页
目的探究川芎嗪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凝溶胶蛋白(Gelsol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ACS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川... 目的探究川芎嗪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凝溶胶蛋白(Gelsol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ACS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川芎嗪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于球囊扩张后及术后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川芎嗪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分别于PCI术前、术后第7天测定血小板活化指标及血小板Gelsolin水平,并至少随访6个月,记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小板膜糖蛋白CD63、CD62p含量,血小板黏附率(PADT),血小板Gelsoli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治疗7d后,川芎嗪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3、CD62p含量,PADT,血小板Gelsolin术前术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随访期内,川芎嗪组MACE发生率为13.73%,低于对照组的31.37%(P<0.05)。结论对于接受PCI的ACS患者而言,川芎嗪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降低血小板Gelsolin水平,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