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云港市水质自动监测系统预警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红 张君 李军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共3页
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预警体系。建立了完整的组织机构和预警模式,明确了人员分工和污染事故判定,并介绍了各项应急处置措施。使系统能在良好的运行状态下,及时监控到污染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预警效果。
关键词 自动监测 预警 应急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近岸海域环境演变与生态修复对策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斌林 郭亚伟 +2 位作者 贺心然 王淑军 郑丰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24,共7页
近岸海域环境演变及其发展趋势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近岸海域的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措施的选择要求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作者以连云港近岸海域为研究对象,在对连云港近岸海域进行综合性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因果链分析法,阐述了... 近岸海域环境演变及其发展趋势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近岸海域的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措施的选择要求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作者以连云港近岸海域为研究对象,在对连云港近岸海域进行综合性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因果链分析法,阐述了社会经济发展因素与环境演变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影响近岸海域环境变化的主要因子,对造成这些因子变化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驱动因素和涉及主体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生态修复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海域 环境演变 因果链分析法 生态修复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市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颖 李婷婷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69,共4页
依据连云港市2002—2011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连云港市空气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结果表明,近年来连云港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SO2浓度逐年下降,NO2浓度变化较平稳,PM10浓度下降显著。污染物... 依据连云港市2002—2011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连云港市空气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结果表明,近年来连云港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SO2浓度逐年下降,NO2浓度变化较平稳,PM10浓度下降显著。污染物浓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夏季浓度较低,春冬季较高;主城区各污染物浓度高于其他地区,但总体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变化趋势 连云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监测环境空气中VOCs 被引量:11
4
作者 郭亚伟 李海燕 +1 位作者 马玉琴 宋晓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3年第2期43-46,53,共5页
采用全采样系统-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监测环境空气中的VOCs,优化了调制周期、升温程序、进样体积等分析条件。39种目标化合物在0μg/m3~10.0μg/m3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范围为0.03μg/m3~0.09μg/m3,标准气体平行测... 采用全采样系统-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监测环境空气中的VOCs,优化了调制周期、升温程序、进样体积等分析条件。39种目标化合物在0μg/m3~10.0μg/m3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范围为0.03μg/m3~0.09μg/m3,标准气体平行测定的RSD为1.1%~5.3%。应用于化工园区环境空气样品测定,与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相比,目标物的分离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空气采样罐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环境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市酸雨污染特征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小蕾 李军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3年第4期19-22,共4页
根据连云港市降水监测资料和有关环境资料,分析了该市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的年变化情况,以及酸雨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该市酸雨污染冬季比夏季严重,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SO2是影响降水酸度的主要因素,酸雨类型以硫酸型... 根据连云港市降水监测资料和有关环境资料,分析了该市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的年变化情况,以及酸雨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该市酸雨污染冬季比夏季严重,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SO2是影响降水酸度的主要因素,酸雨类型以硫酸型为主。指出近年来该市酸雨污染趋势缓和,但随着经济发展,SO2的排放量加大,酸雨污染有扩大趋势,必须采取果断措施予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市 酸雨 环境污染 特征 PH值 污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演习脚本的编写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慧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9年第1期65-66,共2页
简述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演习脚本编写的重要性及相关原则,介绍了按事故情景演变和应急监测工作响应程序两种应急监测演习脚本的编写方法。
关键词 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监测 演习脚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沿海区域水环境容量计算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谢蓉蓉 逄勇 +3 位作者 屈健 陈可 莫旭东 蒋咏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4-222,共9页
在江苏省沿海开发战略发展的背景下,研究海洋水体环境容量是实施海洋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基础和前提。以江苏省沿海区域(包括连云港、盐城、南通在内的沿海三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人海排污口排污方式的不同,将沿海排污... 在江苏省沿海开发战略发展的背景下,研究海洋水体环境容量是实施海洋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基础和前提。以江苏省沿海区域(包括连云港、盐城、南通在内的沿海三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人海排污口排污方式的不同,将沿海排污区域划分为沿岸区域和离岸区域两部分,分别建立了2种区域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结合近岸海域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和污染物通量计算模型对三市的沿海区域水环境容量、人海河流污染物通量分别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测算得到2007年沿海三市污染排放贡献率,并通过污染排放贡献率计算得到沿海三市最大允许人海量。结果表明,江苏省沿海区域COD的水环境容量为1 249 231 t/a,其中沿岸海域水环境容量为968 921 t/a,离岸海域水环境容量为280 310 t/a,沿海三市的COD排放贡献率为44%;江苏省沿海区域氨氮的水环境容量为73 658 t/a,其中沿岸海域水环境容量为47 728t/a,离岸海域水环境容量为25 930 t/a,沿海三市的氨氮排放贡献率为65%。该研究成果可为江苏省沿海区域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水环境容量 数学模型 沿岸排污区 沿岸混合区 离岸排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核电站周围海域2005年与1998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多样性特征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斌林 方涛 +1 位作者 张存勇 贺心然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4-96,共3页
2005年秋季对连云港核电站周围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特征进行了调查,并与1998年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以研究核电站建设时期(1999~2005年)周围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变化。研究表明,2005年调查的优势种以多... 2005年秋季对连云港核电站周围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特征进行了调查,并与1998年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以研究核电站建设时期(1999~2005年)周围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变化。研究表明,2005年调查的优势种以多毛类居多,而不是1998年的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且调查出现的总种数明显少于1998年;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值高于1998年,但生物量却大大减少,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都高于199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组成 核电站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港口海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斌林 贺心然 +1 位作者 展卫红 田永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7-450,共4页
通过对连云港港口海域水质现状监测评价,发现了该海域的污染状况和主要污染物。在对污染源调查分析基础上,利用建立的港口海域潮流数值模型、浓度模型,计算了港口海域各个排污口CODCr的总量控制目标,并提出港口海域不同时期污染物控制规... 通过对连云港港口海域水质现状监测评价,发现了该海域的污染状况和主要污染物。在对污染源调查分析基础上,利用建立的港口海域潮流数值模型、浓度模型,计算了港口海域各个排污口CODCr的总量控制目标,并提出港口海域不同时期污染物控制规划,对解决港口海域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 港口海域 污染物 总量控制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氮总磷在线自动监测仪的现状与问题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军 陈程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6-158,共3页
总氮总磷在线自动监测仪已在我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生产厂家日趋成熟、相关标准逐步出台、仪器性能基本达标。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仪器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认识与改进。从测定方法、国家标准、前处理、自动标定... 总氮总磷在线自动监测仪已在我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生产厂家日趋成熟、相关标准逐步出台、仪器性能基本达标。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仪器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认识与改进。从测定方法、国家标准、前处理、自动标定、检出限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该仪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氮 总磷 现状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同步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甲醇正丁醇叔戊醇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海燕 张丽 李婷婷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25,共2页
以蒸馏水吸收环境或工业废气中的甲醇正丁醇叔戊醇,用HP-FFAP毛细管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样品直接进气相色谱仪测定。方法最低检出质量浓度分别为甲醇0.08 mg/m^3、正丁醇0.11mg/m^3、叔戊醇0.12mg/m^3,相对标准偏差为2%-5%,... 以蒸馏水吸收环境或工业废气中的甲醇正丁醇叔戊醇,用HP-FFAP毛细管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样品直接进气相色谱仪测定。方法最低检出质量浓度分别为甲醇0.08 mg/m^3、正丁醇0.11mg/m^3、叔戊醇0.12mg/m^3,相对标准偏差为2%-5%,加标回收率在82%-105%之间。方法简单、灵敏,分离度好、检出限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环境空气 废气 甲醇 正丁醇 叔戊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锰酸盐指数在线自动监测仪的现状与问题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军 王普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8-89,92,共3页
高锰酸盐指数在线自动监测仪已在中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生产厂家日趋成熟、相关标准逐步出台、仪器性能基本达标。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仪器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认识与改进。从标准溶液的选择、滴定终点判定方法的... 高锰酸盐指数在线自动监测仪已在中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生产厂家日趋成熟、相关标准逐步出台、仪器性能基本达标。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仪器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认识与改进。从标准溶液的选择、滴定终点判定方法的选择、国家标准、干扰排除问题、受TOC在线自动监测仪的冲击、比对实验、自动标定功能等方面,分析了该仪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盐指数 自动监测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的基本技术思路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宜鹤 田永祥 +1 位作者 高杨群 张慧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7年第1期9-12,共4页
从环保政策出发,依据有关基础资料,结合区域发展规划,以模型计算为基础,现状评价、容量分析和方案优选相结合,确立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的基本技术方法。
关键词 环境空气 功能区别 空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故障应急处置方案
14
作者 李军 刘红 黄小蕾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共2页
关键词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处置方案 故障应急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自动监测技术 能力建设 环境监测 基础数据 政府管理 质量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饮用水源水质周报 深化监测服务内容
15
作者 郭亚伟 张慧 田永祥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0年第1期38-38,共1页
近几年来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加强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工作过程中,注重提高为领导决策和环境管理综合服务的质量和效能,在开展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之后,又适时地开展了饮用水源水质周报工作,深化了监测服务内容和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 近几年来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加强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工作过程中,注重提高为领导决策和环境管理综合服务的质量和效能,在开展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之后,又适时地开展了饮用水源水质周报工作,深化了监测服务内容和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连云港市位于沂沭泗水系下游,天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水源监测 水质监测 周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次级生产力初探 被引量:11
16
作者 纪莹璐 赵宁 +5 位作者 杨传平 季相星 王振钟 隋吉星 曲方圆 于子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58,共6页
为了解辽东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情况,于2009年5、8、10和12月分4个航次在辽东湾西部海域15个站位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并用2种Brey的经验公式对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进行了研究计算。该调查海域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88... 为了解辽东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情况,于2009年5、8、10和12月分4个航次在辽东湾西部海域15个站位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并用2种Brey的经验公式对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进行了研究计算。该调查海域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88种,其中多毛类81种,甲壳类70种,软体动物29种,棘皮动物4种,其他动物4种。研究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丰度为1 943.28ind/m2,年平均生物量(去灰分干重,AFDW)为2.95g/m2。Brey模型估算研究海域年平均次级生产力(AFDW)为3.82g/(m2·a),P/B值为1.30;Brey模型估算研究海域年平均次级生产力(AFDW)为4.17g/(m2·a),P/B值为1.41。结果表明,辽东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次级生产力呈由西部近岸区域向东部远岸区域逐级递增的趋势,通过与其他海域次级生产力比较,发现辽东湾西部次级生产力高于东海和长江口而低于渤海和厦门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 大型底栖动物 次级生产力 Brey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制单元划分技术的百渎港断面水质达标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鲍琨 逄勇 +2 位作者 孙瀚 莫旭东 王民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1-655,共5页
综合考虑水文水生态、水体污染的来源等方面因素,对影响百渎港入太湖断面水质的区域进行了控制单元划分,通过控制单元内、外污染源对百渎港断面水质超标贡献率的计算,验证划分结果是否合理.在太湖流域大网格水环境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 综合考虑水文水生态、水体污染的来源等方面因素,对影响百渎港入太湖断面水质的区域进行了控制单元划分,通过控制单元内、外污染源对百渎港断面水质超标贡献率的计算,验证划分结果是否合理.在太湖流域大网格水环境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域水量水质套网格数学模型,并根据设计水文条件和边界水质,建立控制断面水质与其上游的概化排污口污染源之间的响应关系,通过响应关系计算得出断面水质达标时各概化排污口的削减量.计算结果表明:控制单元内污染源对入湖断面污染负荷的贡献率占65.1%~78.4%,控制单元划分结果合理;为保证百渎港断面水质达标,控制单元内各概化排污口COD需要削减22%~66%,氨氮需要削减66%~80%,总磷需要削减55%~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面水质 单元划分 百渎港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河口潮间带及其入海河段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贺心然 陈斌林 +4 位作者 高文婕 曹广林 方涛 晁崧然 季相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8-35,共8页
2011年10月对灌河口及其入海河段中潮带进行了11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0种,均为软体动物。潮间带优势种为光滑河篮蛤(Potamocorbula laevis),总平均丰度为92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20.9 g/m2;入海河段优势种为中... 2011年10月对灌河口及其入海河段中潮带进行了11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0种,均为软体动物。潮间带优势种为光滑河篮蛤(Potamocorbula laevis),总平均丰度为92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20.9 g/m2;入海河段优势种为中华拟蟹守螺(Cerithidea sinensis),总平均丰度为180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52.5 g/m2。与邻近海域相比,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丰度、H’等都较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污染物敌敌畏、OCPs、SVOCs和重金属镉、汞、锌和总铬的浓度对生物量、丰度和H’有着显著或较大影响。研究表明,灌河沿岸4个化学工业园的排污及沿岸码头建设等对该海域产生了较大的人为扰动,已不适宜部分大型底栖动物的生存,需进行跟踪调查监测及时制定该海域生态保护、修复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河口 潮间带 入海河段 大型底栖动物 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河口邻近海域春季浮游植物的生态分布及其营养盐限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方涛 贺心然 +1 位作者 冯志华 陈斌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4567-4574,共8页
2011年4月通过灌河口邻近海域的现场调查及营养加富培养实验,研究了春季灌河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生态分布特征以及硝酸盐、磷酸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作用,结果表明:共发现浮游植物68种,其中硅藻61种,优势度最高的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 2011年4月通过灌河口邻近海域的现场调查及营养加富培养实验,研究了春季灌河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生态分布特征以及硝酸盐、磷酸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作用,结果表明:共发现浮游植物68种,其中硅藻61种,优势度最高的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Y=0.53),各个站位浮游植物的丰度介于0.84×106—2.25×106个/L,均值为1.54×106个/L,种类范围为29—39种,均值为35种,叶绿素a浓度呈现近岸高外海低的特征,在2.66—6.67μg/L变化,均值为3.89μg/L,多样性指数介于2.60—3.79,均值为3.20,海域环境基本适宜浮游植物的生长;调查海域磷酸盐浓度的范围为0.35—0.90μmol/L,均值为0.58μmol/L,亚硝酸盐浓度范围为1.57—3.93μmol/L,均值为3.08μmol/L,两者分布均具有近岸高外海低的特征;铵盐浓度范围为3.14—5.43μmol/L,均值为3.95μmol/L,其分布则是近岸低外海高;硝酸盐浓度严重偏高,在31.21—37.00μmol/L之间变化,均值为34.55μmol/L,导致调查区域具有高N/P比(42—112),且浮游植物叶绿素a与磷酸盐浓度有显著的正相关(R2=0.80),而与无机氮线性关系不明显(R2=0.11);在P加富培养实验中,磷酸盐在3个培养组(对照,+P,++P)中的比吸收速率分别为0.36、0.43、0.51d-1,加P促进了P本身的吸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吸收也得以促进,但没有磷酸盐那么显著,而铵盐浓度基本呈增加趋势,P的添加也促进了藻类的生长,培养结束后叶绿素a浓度最大值分别为77.24、90.57、96.49μg/L。在N加富培养实验中,硝酸盐的比吸收速率分别为0.39、0.049、0.025d-1,加N未促进硝酸盐本身的吸收,磷酸盐浓度在3个实验组变化曲线相似,其吸收也没有得到促进,亚硝酸盐在加N组中浓度是增加的,培养结速后加N组(+N,++N)叶绿素a浓度最大值分别为72.31、69.62μg/L,都小于对照组,N的添加也未促进藻类的生长。上述研究表明了春季灌河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的生长主要受到P的限制,而不是N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河口 浮游植物 磷酸盐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套叉树网格的FDS数值模式在近海水域污染混合区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华祖林 刘晓东 +1 位作者 王童远 路学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5-310,共6页
鉴于海域覆盖面积大而污水排放形成混合区相对集中的特点,基于四叉树网格布设的思想,分层次对不同研究区域按不同尺度网格对近海水域进行嵌套网格联合布置,重点模拟污水排放形成的混合区范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Godunov型通量差分裂(FDS)... 鉴于海域覆盖面积大而污水排放形成混合区相对集中的特点,基于四叉树网格布设的思想,分层次对不同研究区域按不同尺度网格对近海水域进行嵌套网格联合布置,重点模拟污水排放形成的混合区范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Godunov型通量差分裂(FDS)格式有限体积法计算模式,实现了在不同尺寸的网格联立求解,提高了数值计算效率,又保证了计算精度。以海州湾近海水域为例,对海州湾近海水域流场及污染物混合区的范围进行了模拟计算,由此建立了排污量与混合区面积之间的响应关系,为环境管理部门对入海排污量的总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水城 嵌套四叉树网格 污染混合区 FDS数值模式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