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口种雏检疫中应重视的两种疾病
1
作者 朱其太 王维志 《动物检疫》 1990年第6期42-44,共3页
近几年来, 我国从美国、法国等国家相继引进了一些优良品种的家禽,改良了国内生产性能较低的品种,促进了养禽业的发展。但也带入了不少国内没有或罕见的家禽传染病,造成了不应有的经济损失。本文仅就引种中常见的两种疾病,谈谈自已的看法,
关键词 种鸡 雏鸡 检疫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市连云、赣榆两地区养殖对虾疫情调查报告
2
作者 王维志 马维礼 +1 位作者 杨先进 闫斌伦 《动物检疫》 1992年第1期26-28,共3页
为了解本地区对虾养殖及疫病状况,为进出口对虾检疫提供参考,笔者于1990年分三阶段对本市连云区、赣榆县两地6个对虾养殖场进行了调查,了解到该地区(主要是1985年以后)存在的对虾疾病主要有10余种,以细菌病及附着性纤毛虫病多发,环境及... 为了解本地区对虾养殖及疫病状况,为进出口对虾检疫提供参考,笔者于1990年分三阶段对本市连云区、赣榆县两地6个对虾养殖场进行了调查,了解到该地区(主要是1985年以后)存在的对虾疾病主要有10余种,以细菌病及附着性纤毛虫病多发,环境及营养性疾病亦占相当比例。此次调查,以通过走访养殖技术人员、采集病虾进行室内检验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养殖 疫情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虾苗检疫之我见
3
作者 王维志 马维礼 朱其太 《动物检疫》 1990年第2期39-40,共2页
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养虾业方兴未艾,其养殖总面积和总产量跃居世界前茅。近九年来,为了改良品种,提高产量,我国引进了日本等国产的对虾苗。为了保护我国养虾业的健康发展,防止国外对虾疾病的传入。
关键词 日本对虾 虾苗 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桥运输与动物检疫
4
作者 杨先进 《动物检疫》 1992年第4期32-33,共2页
1990年9月,新疆阿拉山口铁路与苏联友谊站接轨,形成了一条东起中国连云港,西止荷兰鹿特丹,连接亚欧两大洲的亚欧大陆桥。最近,国家确定连云港、大连、天津等九个口岸为首批办理大陆桥集装箱过境运输的开放口岸。这样。
关键词 运输 动物 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杂交技术及其在动物病毒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于维军 黄海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0-51,共2页
核酸杂交技术诊断病毒性疾病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在病毒学方面应用的重要进展之一,成为病毒诊断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仅就核酸杂交技术及其在一些动物病毒病诊断方面的应用作一简述。一、核酸杂交技术(一)原理:核酸杂交技术是根据两条单... 核酸杂交技术诊断病毒性疾病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在病毒学方面应用的重要进展之一,成为病毒诊断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仅就核酸杂交技术及其在一些动物病毒病诊断方面的应用作一简述。一、核酸杂交技术(一)原理:核酸杂交技术是根据两条单链DNA(或DNA与RNA、RNA与DNA)中互补碱基序列能专一配对的原理而设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杂交技术 动物病毒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动物核酸探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其太 吴时友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48-50,共3页
核酸探针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检测方法和研究手段,它与传统的和新近发展起来的各种免疫学和血清学方法相比较,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使用方便及核酸探针便于大批量生产等优点。自八十年代初用于诊断单纯疱疹病毒以来,已发... 核酸探针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检测方法和研究手段,它与传统的和新近发展起来的各种免疫学和血清学方法相比较,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使用方便及核酸探针便于大批量生产等优点。自八十年代初用于诊断单纯疱疹病毒以来,已发展成为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核酸探针 兽医 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动态 被引量:5
7
作者 于维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53-54,共2页
近年,美国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发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如亚临床型的IBD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在增加;用通用的标准Ⅰ型IBD疫苗免疫鸡群仍有IBD的发生;从免疫过IBD疫苗的鸡群中分离到IBD Ⅴ的变异株等。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一概述。
关键词 IBD 防治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ELISA检测出口冻兔肉产品中兔出血症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先进 潘荣生 +1 位作者 孙晓斌 杜念兴 《动物检疫》 1989年第3期9-12,共4页
“兔出血症”是1984年存在我国发生的一种新的家兔的病毒病,已流行全国。为了加强冻兔肉产品的卫生检测。
关键词 ELISA 检测 兔肉 出血症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于维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7-49,共3页
一、概述1975年Madeley与Cosgrove在英国苏格兰患胃肠炎的婴儿粪便中,用电镜观察到一种圆形的小颗粒,该颗粒具有病毒形态特征,但不同于已知粪便中的其它病毒,该病毒颗粒呈圆形,外表具有5—6小角的星状结构。
关键词 星状病毒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环状病毒—Chuzan病毒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维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49-52,共4页
1985年11月—1986年4月,日本九州地区的牛发生以积水性无脑—小脑发育不全(HCH)综合征为特征的异常产,经血清学调查否定了赤羽病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关键词 病毒 环状病毒 Chuzan病毒 家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粮中夹带假高梁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邵沛泽 任越 魏云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4-45,共2页
一.进口粮疫情现状 近几年全国各港口动植物检疫所从美国、阿根廷、法国、希腊等国的进口粮食中,不断检出我国对外检疫对象-假高粱。如连云港所1989年进口31船小麦(计1141916吨),有16船(计599217吨)带有假高粱,其中超标对外出证索赔6船(... 一.进口粮疫情现状 近几年全国各港口动植物检疫所从美国、阿根廷、法国、希腊等国的进口粮食中,不断检出我国对外检疫对象-假高粱。如连云港所1989年进口31船小麦(计1141916吨),有16船(计599217吨)带有假高粱,其中超标对外出证索赔6船(计232063吨),带假高粱的量占进口总量的52.47%,对外出证的量占进口总量的20.32%:1990年进口29船小麦(计1071457吨),有12船(计479718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假高粱 植物 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在动物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先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41-42,共2页
八十年代中期问世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技术,被认为是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PCR的主要特点是能在体外大量迅速地扩增所选定的核酸(指DNA)片段。PCR技术用于检测传染病时,只要样品中含有极少量... 八十年代中期问世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技术,被认为是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PCR的主要特点是能在体外大量迅速地扩增所选定的核酸(指DNA)片段。PCR技术用于检测传染病时,只要样品中含有极少量的病毒(或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病毒 检测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狐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报告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其太 杨先进 王维志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2年第5期21-21,10,共2页
1991年4月,连云港市某蓝狐养殖场发生了以腹泻、败血症及母狐化脓性子宫炎阴道炎、流产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临床观察、实验室诊断和动物接种试验,确诊为产毒素性大肠杆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联合引起的大肠杆菌病。现报告如下。一、发病情... 1991年4月,连云港市某蓝狐养殖场发生了以腹泻、败血症及母狐化脓性子宫炎阴道炎、流产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临床观察、实验室诊断和动物接种试验,确诊为产毒素性大肠杆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联合引起的大肠杆菌病。现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1990年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狐 大肠杆菌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学及免疫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维军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0年第5期55-58,共4页
1962年,美国 Cosgrove 首次报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以来,相继流行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呈世界性分布。目前,IBDV已分离出两个血清型,从鸡分离到的为血清Ⅰ型,从火鸡分离到的多为血清Ⅱ型。最近几年,又从野外爆发 IBD 的鸡中分离到 IBD... 1962年,美国 Cosgrove 首次报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以来,相继流行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呈世界性分布。目前,IBDV已分离出两个血清型,从鸡分离到的为血清Ⅰ型,从火鸡分离到的多为血清Ⅱ型。最近几年,又从野外爆发 IBD 的鸡中分离到 IBDV的变异毒株,这种变异毒株不能被标准Ⅰ型IBDV 产生的抗体所中和,致使Ⅰ型 IBD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氏囊病 传染性 病毒学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及其在动物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15
作者 朱其太 吴时友 《甘肃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6-28,共3页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又称体外基因放大技术,是美国 Cetus 公司人类遗传学研究室 Mullis 等设计并研制成功的,它是一种模拟生物体内天然基因复制过程,在体外通过 DNA 聚合酶对极微量单拷贝的特定核酸片段在2—...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又称体外基因放大技术,是美国 Cetus 公司人类遗传学研究室 Mullis 等设计并研制成功的,它是一种模拟生物体内天然基因复制过程,在体外通过 DNA 聚合酶对极微量单拷贝的特定核酸片段在2—4小时的短时间内扩增至上百万倍而用于实际检测。PCR 技术具有快速、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疾病 聚合酶链反应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探针技术在禽病研究中的应用
16
作者 朱其太 吴时友 《甘肃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3-26,共4页
核酸探针技术是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建立起的一种新的检测技术,它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快速方便,开辟了临床诊断技术的新领域,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病原体相关性研究等。在禽病研究中,核酸探针用于诊断疾病、比较... 核酸探针技术是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建立起的一种新的检测技术,它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快速方便,开辟了临床诊断技术的新领域,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病原体相关性研究等。在禽病研究中,核酸探针用于诊断疾病、比较毒株和研究病原菌感染机制方而的不少研究。在抗病育种方而,已将其作为导入的目的基因的主要检测手段之一。本文仅就核酸探针技术在禽病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病害 核酸探针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海绵状脑病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其太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1年第3期61-62,共2页
牛海绵状脑病(BSE),又称“疯牛病”,1985年首先在大不列颠岛流行。本病主要特征是行为反常、运动失调、轻瘫、体重减轻、灰质海绵状水肿和神经原空泡形成。据临床症状和神经病理变化,与绵羊痒病极为相似,故称为牛海绵状脑病。
关键词 海绵状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肿头综合症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维军 杨永恒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2年第1期63-64,62,共3页
肿头综合症(SHS)又称巨头症(Thicrhead)或面部蜂窝质炎,是发生于肉用鸡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在世界许多地区的肉鸡群中存在,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关键词 肿头综合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E—15微量快速生化鉴定系统检测鱼粉沙门氏菌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其太 马维礼 王维志 《动物检疫》 1990年第5期13-14,共2页
本文报道了应用E—15微量快速生化鉴定系统,对进口鱼粉中沙门氏菌及志贺氏菌进行检疫,试验检测结果与常规法基本相符。而E—15微量法缩短了检疫时间、同时也为进出口其它畜禽及其产品肠道致病菌的检疫,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快速检疫方法。
关键词 鱼粉 沙门氏菌 生化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ELISA检测出口绵羊布氏杆菌病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先进 马维礼 于维军 《动物检疫》 1990年第5期10-12,共3页
目前,对出口绵羊布病的检查主要依靠常规血清学方法如凝集试验,补体结合反应等。这些检测方法都存在时间长、工作量大和检出率低的问题,给实际检疫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为此,近几年来我们探索着将高效简便的ELISA技术引入到布病检疫中,效... 目前,对出口绵羊布病的检查主要依靠常规血清学方法如凝集试验,补体结合反应等。这些检测方法都存在时间长、工作量大和检出率低的问题,给实际检疫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为此,近几年来我们探索着将高效简便的ELISA技术引入到布病检疫中,效果令人满意。现简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布氏杆菌 ELISA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