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来物种入侵亮红灯检验检疫防范刻不容缓——食人鱼带给我们的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其太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3年第5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外来物种入侵 检疫 食人鱼 渔业 行政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口岸进境木质包装检疫工作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3
2
作者 严风华 王振 +2 位作者 刘翔 宁磊 李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0期143-146,共4页
通过对连云港口岸2013—2016年进境木质包装检疫情况进行分析,在进境木质包装中共检出各类植物有害生物150种5 025种次,检出植物有害生物占不合格情况批次的80.84%,可见,防止植物有害生物传入是进境木质包装检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 通过对连云港口岸2013—2016年进境木质包装检疫情况进行分析,在进境木质包装中共检出各类植物有害生物150种5 025种次,检出植物有害生物占不合格情况批次的80.84%,可见,防止植物有害生物传入是进境木质包装检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指出了进境木质包装检疫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就做好进境木质包装检疫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境木质包装 检疫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海域野生矛尾复鰕虎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许星鸿 刘翔 +5 位作者 阎斌伦 徐加涛 徐国成 邵营泽 吴建新 沈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1-265,共5页
测定分析江苏省连云港海域野生矛尾复虎鰕鱼肌肉的营养成分,与辽宁省盘锦海域产野生矛尾复鰕虎鱼及其他经济鱼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连云港野生矛尾复鰕虎鱼含肉率为67.51%,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74.49%和1.08%,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为... 测定分析江苏省连云港海域野生矛尾复虎鰕鱼肌肉的营养成分,与辽宁省盘锦海域产野生矛尾复鰕虎鱼及其他经济鱼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连云港野生矛尾复鰕虎鱼含肉率为67.51%,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74.49%和1.08%,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为20.73%和2.53%。肌肉(鲜样)中18种氨基酸总量为18.38%,其中必需氨基酸总量为7.73%,占氨基酸总量的42.06%,低于鸡蛋蛋白模式,但显著高于WHO/FAO模式。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计算结果,得出矛尾复鰕虎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7.93,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为6.45%(鲜样)。鰕虎鱼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占脂肪酸总量的72.70%,其中EPA、DHA分别为2.05%和20.28%,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DH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几种经济鱼类;铁含量和锌含量丰富,镉、铬、镍等有害元素含量低。与辽宁省盘锦海域的野生矛尾复虎鱼相比,连云港野生矛尾复鰕虎鱼肌肉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粗脂肪含量相近,水分和粗灰分含量较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DHA含量丰富,说明连云港野生矛尾复鰕虎鱼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尾复鰕虎鱼 肌肉 营养成分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全局和局部信息的水平集乳腺MR图像分割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旭梅 范虹 乔柱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07-311,共5页
针对乳腺核磁共振成像的灰度不均匀现象,提出一种融合全局和局部信息的水平集图像分割方法(global and local combined C_V,GLCCV)。该方法将图像的局部信息融入基于全局信息的Chan-Vese(C_V)水平集方法;根据局部灰度拟合均值占全局灰... 针对乳腺核磁共振成像的灰度不均匀现象,提出一种融合全局和局部信息的水平集图像分割方法(global and local combined C_V,GLCCV)。该方法将图像的局部信息融入基于全局信息的Chan-Vese(C_V)水平集方法;根据局部灰度拟合均值占全局灰度均值的比例,构造自适应平衡指示函数调节全局和局部效应之间的均衡;加入惩罚项以避免重新初始化。对比实验表明,该水平集分割模型能够有效分割多种灰度不均匀场景下的乳腺MR图像,在抗噪和精确性方面优于融合前的分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MRI 融合全局和局部信息 水平集 灰度不均匀 自适应指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检疫性有害生物亚利桑那齿小蠹入侵中国 被引量:4
5
作者 潘杰 刘翔 +3 位作者 邵沛泽 邵套喜 颜柳松 安榆林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0-623,共4页
亚利桑那齿小蠹Ips leconte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对松属等植物的危害性很大。本文主要介绍了亚利桑那齿小蠹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物性特性等信息。并与亚利桑那齿小蠹的近似种进行了简要的鉴别比较。该虫在我国尚无分布,... 亚利桑那齿小蠹Ips leconte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对松属等植物的危害性很大。本文主要介绍了亚利桑那齿小蠹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物性特性等信息。并与亚利桑那齿小蠹的近似种进行了简要的鉴别比较。该虫在我国尚无分布,对进一步研究亚利桑那齿小蠹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并对其入侵我国的威胁提出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利桑那齿小蠹 齿小蠹属 形态特征 预警 生物入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PCR方法检测检疫性细菌洋葱腐烂病菌和菊基腐病菌 被引量:4
6
作者 杨万风 刘艳 +3 位作者 陆辰晨 邵沛泽 谌运清 赵文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6-431,共6页
为建立同步检测检疫性细菌洋葱腐烂病菌和菊基腐病菌的双重PCR方法,根据Gen Bank上公布的洋葱腐烂病菌ITS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B3/B6,将设计的引物与已发表的检测菊基腐病菌特异性引物ADE1/ADE2结合,经过条件优化,建立了双重PCR反应体... 为建立同步检测检疫性细菌洋葱腐烂病菌和菊基腐病菌的双重PCR方法,根据Gen Bank上公布的洋葱腐烂病菌ITS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B3/B6,将设计的引物与已发表的检测菊基腐病菌特异性引物ADE1/ADE2结合,经过条件优化,建立了双重PCR反应体系,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验证。应用双重PCR体系能从洋葱腐烂病菌和菊基腐病菌基因组DNA以及人工带菌样品中扩增到特异性条带。结果表明,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能同时检测出洋葱腐烂病菌和菊基腐病菌,可应用于口岸进口郁金香种球2种检疫性细菌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腐烂病菌 菊基腐病菌 双重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食品包装检验监管模式中存在的隐患及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江斌 王新 胡德军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3年第5期53-56,共4页
食品包装作为食品的"贴身衣物",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生命健康,尤其易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发育产生重大安全隐患,世界各国对此高度重视,纷纷加快了法律、法规、检测标准等技术规范的制定步伐,我国出口食品包装面临的... 食品包装作为食品的"贴身衣物",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生命健康,尤其易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发育产生重大安全隐患,世界各国对此高度重视,纷纷加快了法律、法规、检测标准等技术规范的制定步伐,我国出口食品包装面临的被禁止进境、退货及销毁的风险有可能增加。出口食品包装的检验监管工作要求严、风险大、项目多、标准繁,挖掘现行模式潜在隐患并加强研究,对提升产品形象,破解技术壁垒,稳步扩大出口规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 检验监管 隐患 技术壁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地区出口淡水水产品汞残留的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秀开 薛长湖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3-34,共2页
2000~2001年对连云港地区出口养殖基地进行取样调查,结果表明:汞在淡水水产动物内均有一定的残留量,但每个品种的汞的残留值均未超标。通过食用水产品汞的周最大理论摄入量占JECFA汞的PTWI值的16.2%,未超过风险水平。连云港地区淡水水... 2000~2001年对连云港地区出口养殖基地进行取样调查,结果表明:汞在淡水水产动物内均有一定的残留量,但每个品种的汞的残留值均未超标。通过食用水产品汞的周最大理论摄入量占JECFA汞的PTWI值的16.2%,未超过风险水平。连云港地区淡水水产品汞的残留对人体摄入难以构成风险。杂食性鱼类和捕食性鱼类汞的平均残留差异显著。2000年与2001年汞的残留量没有明显变化,连云港地区淡水水产品汞的残留水平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 淡水水产品 汞残留量 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创生态畜牧业 实现绿色产业新格局 被引量:2
9
作者 于维军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3年第5期4-7,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生态畜牧业 绿色产业 绿色饲料添加剂 日粮营养 生态工程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进口动物产品的兽医检疫规定
10
作者 朱其太 宋阳威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俄罗斯 进境检疫 动物产品 兽医卫生要求 禽肉 马肉 牛乳 乳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进口牛奶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11
作者 曹洁 丁超 +3 位作者 周毅 程积进 王凤芝 段宏安 《中国奶牛》 2017年第7期50-53,共4页
为了解韩国进口牛奶的卫生质量状况,对2015年1月~2016年6月从韩国进口的610份液态奶样品进行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检验。经检验,菌落总数项目2批次超标,大肠菌群项目6批次超标,所有样品均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 为了解韩国进口牛奶的卫生质量状况,对2015年1月~2016年6月从韩国进口的610份液态奶样品进行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检验。经检验,菌落总数项目2批次超标,大肠菌群项目6批次超标,所有样品均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不合格样品涉及低脂牛奶、高钙牛奶、儿童牛奶3种产品,产品包装规格均为200m L。说明韩国进口液态奶卫生质量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指标,进出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韩国进口牛奶的监督检查,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我国相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进口牛奶 微生物检验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技术性措施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其太 《山东家禽》 2002年第12期6-13,共8页
关键词 动检检疫 动物产品检疫 实验室检验 检验方法 判定标准 技术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检疫在农林业生产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乃俭 《农技服务》 2017年第23期187-187,共1页
植物检疫工作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针对当前我国农林业生产现状,如何更好地开展农林植物检疫工作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农林植物检疫标准化让工作能够更好地展开,在农林业生产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围绕农林业生产开展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工作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针对当前我国农林业生产现状,如何更好地开展农林植物检疫工作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农林植物检疫标准化让工作能够更好地展开,在农林业生产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围绕农林业生产开展植物检疫的重要性以及植物检疫在农林业生产中的作用展开探讨,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检疫 农林业生产 措施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对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被引量:63
14
作者 许星鸿 刘翔 +4 位作者 阎斌伦 徐加涛 徐国成 邵营泽 吴建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97-301,共5页
测定分析日本对虾肌肉的营养成分,并与部分经济水产动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日本对虾含肉率为39.21%,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77.16%和1.79%,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为17.74%和2.08%。肌肉(干样)中18种氨基酸总量(TAA)为70.68%,必需氨基酸... 测定分析日本对虾肌肉的营养成分,并与部分经济水产动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日本对虾含肉率为39.21%,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77.16%和1.79%,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为17.74%和2.08%。肌肉(干样)中18种氨基酸总量(TAA)为70.68%,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0.72,其构成比例低于鸡蛋蛋白标准,但高于WHO/FAO标准。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计算结果,得出日本对虾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5种鲜味氨基酸(DAA)总量为35.71%(干样)。日本对虾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占脂肪酸总量的64.04%,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分别为1.70%和10.92%,多不饱和脂肪酸和EPA、DHA含量高于其他几种经济虾类及淡水鱼类。铁和锌含量丰富,镉、铬、镍等有害元素含量低。表明日本对虾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肌肉 营养成分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鱼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15
15
作者 周毅 张培培 +3 位作者 徐晔 曹洁 孟学平 段宏安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79-384,共6页
自病死金鱼肝脏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对其进行感染试验、培养特性观察、生化特性鉴定及16SrRNA序列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与已报道的嗜水气单胞菌的16S rRNA序列同源性>99.3%。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试验... 自病死金鱼肝脏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对其进行感染试验、培养特性观察、生化特性鉴定及16SrRNA序列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与已报道的嗜水气单胞菌的16S rRNA序列同源性>99.3%。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对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头孢呋新、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21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氨苄、林可霉素、麦迪霉素耐药。本次金鱼发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可选用强力霉素、麦迪霉素、复方新诺明、磺胺甲基异恶唑、阿奇霉素、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等多种药物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鱼 嗜水气单胞菌 分离 鉴定 16sRNA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栀子中1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 被引量:30
16
作者 刘庆斌 张睿 +4 位作者 王海涛 段宏安 王沫 姚燕林 张春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76,共4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栀子中1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以乙腈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经Carb/PSA固相萃取柱净化,液质联用仪测定。11种有机磷农药在125~2 0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55~0.9...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栀子中1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以乙腈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经Carb/PSA固相萃取柱净化,液质联用仪测定。11种有机磷农药在125~2 0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55~0.9998。在50、100、500μg/kg 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4%~107%,相对标准偏差为1.4%~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多残留检测 有机磷农药 栀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大米中26种三嗪类除草剂多残留的检测 被引量:30
17
作者 李育左 张睿 +5 位作者 王海涛 段宏安 王沫 李拓 姚燕林 张春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5-318,325,共5页
建立了同时检测大米中26种三嗪类除草剂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Oasis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液质联用仪测定。26种三嗪类除草剂在10~10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73~0.9999。在10~100μg/kg... 建立了同时检测大米中26种三嗪类除草剂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Oasis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液质联用仪测定。26种三嗪类除草剂在10~10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73~0.9999。在10~100μg/kg范围内,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4%~100%,相对标准偏差为2.1%~8.8%。该方法可同时满足进出口大米中多种三嗪类除草剂残留的检验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多残留检测 三嗪类除草剂 大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粮谷中的51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9
18
作者 孟祥龙 张云清 +3 位作者 范广宇 徐文科 唐秀 姚燕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16-223,共8页
为建立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检测进出口粮谷中51种农药残留的方法,通过考察不同加速溶剂萃取温度和萃取试剂的实验效果,建立了最优加速溶剂萃取条件,分别以高粱和大麦为研究基质,比较了3种净化方式的净化效果,通过气相色谱-... 为建立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检测进出口粮谷中51种农药残留的方法,通过考察不同加速溶剂萃取温度和萃取试剂的实验效果,建立了最优加速溶剂萃取条件,分别以高粱和大麦为研究基质,比较了3种净化方式的净化效果,通过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有效解决了粮谷中多农药残留检测的问题,在系统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高粱中多种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并用大麦和燕麦其他的粮谷基质考察检测方法的适应性,同时对3个添加水平6个高粱、大麦、燕麦平行样品分析,该方法的回收率为62.4%-119.7%,相对标准偏差为0.5%-17.3%,检出限为0.03-2.07μg/kg,方法相关指标均满足检测要求,适用于粮谷中农药残留高通量检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 加速溶剂萃取 多农药残留 粮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尖线虫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望 陈秀开 +1 位作者 李正高 彭勇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3-97,共5页
异尖线虫病是由于食用了含有异尖线虫第三期幼虫活体的鱼类或头足类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表现为急腹症症状或过敏症状。论文综述了异尖线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治疗和预防,并重点概括了异尖线虫的免疫刺... 异尖线虫病是由于食用了含有异尖线虫第三期幼虫活体的鱼类或头足类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表现为急腹症症状或过敏症状。论文综述了异尖线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治疗和预防,并重点概括了异尖线虫的免疫刺激、过敏症的流行病学、症状、过敏原,以及已死亡的异尖线虫幼虫造成过敏的风险。该病在公共卫生方面的意义不容忽视,国内应对该病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尖线虫病 简单异尖线虫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免疫刺激 过敏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食用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的污染及监管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华从伶 张连军 +1 位作者 王海涛 范广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56,共5页
3-氯丙醇酯是食用植物油中新近发现的潜在危害物质,其代谢产物3-氯丙醇具有肾脏毒性、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免疫毒性和致突变性,我国绝大多数食品安全标准中无3-氯丙醇酯限量要求。江苏省进口食用植物油风险监控数据显示,36个样品中有2... 3-氯丙醇酯是食用植物油中新近发现的潜在危害物质,其代谢产物3-氯丙醇具有肾脏毒性、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免疫毒性和致突变性,我国绝大多数食品安全标准中无3-氯丙醇酯限量要求。江苏省进口食用植物油风险监控数据显示,36个样品中有28个检出3-氯丙醇酯。统计分析发现: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加拿大的食用植物油产品受3-氯丙醇酯污染风险较高,而棕榈液油和菜籽原油中3-氯丙醇酯含量也比其他食用植物油高。从扩大取样量、制定行业标准、全过程风险分析、制定防控体系方面探讨了进口食用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的监管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食用植物油 3-氯丙醇酯 污染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