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处理工艺对铜电缆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陈威 祝平 +5 位作者 徐恩光 汪勇 陈静 徐静 陈兴武 李华强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3,共7页
针对当前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中铜导线强度与导电率难以兼顾的难题,采用不同工艺对常用充电电缆的铜线导体(φ0.8 mm)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旨在优化其力学性能与电学性能。结果表明:拉拔态铜线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拉强度R_(m)=385 MPa),较... 针对当前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中铜导线强度与导电率难以兼顾的难题,采用不同工艺对常用充电电缆的铜线导体(φ0.8 mm)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旨在优化其力学性能与电学性能。结果表明:拉拔态铜线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拉强度R_(m)=385 MPa),较低的电学性能(导电率σ=99.4%IACS),以及较低的弯折性能(136次)。对拉拔态铜线进行不同温度(180、200、220、550、800℃)及保温时间(30 min、18 s、8 s)退火并测量样品的力学性能和导电率,发现在200℃×30 min退火后样品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导电率增大至103.3%IACS,弯折性能增大至318次。再结晶退火使铜线内部的微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性能的变化与微观组织的变化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充电电缆 退火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绝缘用聚丙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高温介电性能 被引量:9
2
作者 蒋毅恺 徐曼 +2 位作者 王若霏 徐静 路文贤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9,共11页
为研究弹性体含量对聚丙烯(PP)不同温度下介电性能的影响,制备了不同聚烯烃弹性体(POE)含量的试样,并通过添加β成核剂的方式对聚丙烯晶型进行调控,以优化聚丙烯/弹性体复合体系的高温介电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POE体系,POE/成核剂... 为研究弹性体含量对聚丙烯(PP)不同温度下介电性能的影响,制备了不同聚烯烃弹性体(POE)含量的试样,并通过添加β成核剂的方式对聚丙烯晶型进行调控,以优化聚丙烯/弹性体复合体系的高温介电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POE体系,POE/成核剂体系的柔韧性和高温力学的稳定性提高,高温交流击穿强度也明显改善,90℃时,POE40-β的交流击穿强度比POE40高11.4%。此外,β成核剂的引入抑制了POE体系高温低频下相对介电常数的上升现象,并大大降低了高温下的损耗,90℃时,工频下的介质损耗因数从10^(-2)降到10^(-3),下降了一个数量级。研究结果表明,β成核剂的添加不仅可以改善聚丙烯/弹性体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和高温击穿强度,还提高了聚丙烯和弹性体的相容性,削弱了界面极化的作用,使其表现出更为优异的介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弹性体增韧 晶型调控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老化对电缆中间接头界面缺陷处电场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赵健军 许庆重 +3 位作者 王文成 李平安 李秀峰 王小强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7-74,共8页
为了研究电缆中间接头绝缘老化对交联聚乙烯/硅橡胶复合界面典型缺陷处电场分布的影响,采用COMSOL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建立了10 kV电缆中间接头仿真模型,计算了绝缘老化前后复合界面存在导电杂质、划痕和水分3种缺陷时的电场分布,并结... 为了研究电缆中间接头绝缘老化对交联聚乙烯/硅橡胶复合界面典型缺陷处电场分布的影响,采用COMSOL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建立了10 kV电缆中间接头仿真模型,计算了绝缘老化前后复合界面存在导电杂质、划痕和水分3种缺陷时的电场分布,并结合仿真结果对电缆本体绝缘中水树枝的生长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缺陷均会导致复合界面缺陷处发生明显的电场畸变,绝缘老化会造成界面处电场强度增大,同时加大缺陷对电场分布的影响。水树枝引发后末端电场畸变严重,随着水树枝的生长发展,树枝之间相互靠近的区域电场强度减小,但局部电场集中现象依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中间接头 绝缘老化 界面缺陷 水树枝 电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超导电力电缆发展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晓勤 《江苏电机工程》 2001年第2期29-31,共3页
介绍了高温超导电力电缆的研究现状 ,同时介绍了高温超导电力电缆的特点、结构和技术关键 。
关键词 高温超导电力电缆 超导材料 临界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 kV高导热风机电缆载流量与温升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进 刘松涛 +4 位作者 徐静 邹坤 朱闻博 汪传斌 杜伯学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3年第1期244-250,共7页
构建以海上风电等为新增电源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战略,作为其关键装备——66 kV柔性电缆已成为目前10MW以上海上风机的主流集电方式,但其工作环境恶劣、散热条件差,迫切需要实现该型电缆载流能力的提升。... 构建以海上风电等为新增电源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战略,作为其关键装备——66 kV柔性电缆已成为目前10MW以上海上风机的主流集电方式,但其工作环境恶劣、散热条件差,迫切需要实现该型电缆载流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制备了高导热主绝缘与护套材料,并通过有限元仿真模拟了高导热66 kV风机电缆载流量提升效果,使用解析法计算了不同负载下高导热电缆的载流能力。研究发现,改性材料与原材料相比,具有更好的电气绝缘性能,且绝缘材料与护套材料导热系数分别提升90%与52%,并使66 kV风机电缆载流量由682 A提升至720.2 A;相同负载电流下高导热电缆最大温度下降8.4℃。研究结果为高压风机电缆载流量提升提供了有效方法,同时为高压三芯电缆仿真计算提供了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电缆 有限元仿真 高导热材料 载流量 温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陶瓷典型缺陷结构对电场分布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李平安 张朋 +2 位作者 李秀峰 王文成 王小强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7-213,共7页
在高电压环境下,显微缺陷结构的存在会导致绝缘材料内产生电场畸变,是影响氧化铝陶瓷绝缘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研究高电压环境下氧化铝陶瓷典型缺陷结构对材料内电场分布的影响,建立了包含缺陷结构的细观陶瓷结构模型,并采用有限元... 在高电压环境下,显微缺陷结构的存在会导致绝缘材料内产生电场畸变,是影响氧化铝陶瓷绝缘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研究高电压环境下氧化铝陶瓷典型缺陷结构对材料内电场分布的影响,建立了包含缺陷结构的细观陶瓷结构模型,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晶粒尺寸、玻璃相以及气孔的存在对电场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晶粒尺寸对电场畸变程度的影响较小,而玻璃相的存在对电场畸变程度的影响较大。玻璃相对电场畸变的影响与晶界方向有关,晶界与电场方向夹角越大,玻璃相处的电场畸变程度越大。与晶粒尺寸和玻璃相的影响相比,气孔缺陷的存在对氧化铝陶瓷内部电场畸变的影响最大,其中,晶粒内气孔导致场强最大值提高了46.8%,而晶界处的气孔导致场强最大值提高一倍以上。气孔尺寸对电场畸变的范围影响较大,而对场强最大值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陶瓷 有限元法 电场畸变 晶粒尺寸 玻璃相 气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16)min]Br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及其与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介电性能
7
作者 徐佩 卢旭鑫 +3 位作者 汪传斌 杨善中 孙晓红 丁运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0-163,共4页
为改善多壁碳纳米管(MWNT)在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的分散性及复合材料的界面特性,采用溴化-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基离子液体([C16min]Br)对MWNT进行表面改性,并用Raman光谱对改性效果进行了表征。将经过修饰的碳纳米管(MIL)与LDPE熔融... 为改善多壁碳纳米管(MWNT)在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的分散性及复合材料的界面特性,采用溴化-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基离子液体([C16min]Br)对MWNT进行表面改性,并用Raman光谱对改性效果进行了表征。将经过修饰的碳纳米管(MIL)与LDPE熔融共混得到MIL/LDPE复合材料,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阻抗分析仪(LCR)对复合材料的结构与介电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与MWNT/LDPE(渗流阈值为5.2%,介电常数为82,介电损耗为0.93),MIL/LDPE(渗流阈值为9.1%,介电常数为169,介电损耗为0.51)介电常数增大,介电损耗降低。并且在低温时,MIL/LDPE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甚小,显示出良好的温度-介电常数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基离子液体 碳纳米管 低密度聚乙烯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行为对纳米复合电介质电导特性和电气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果 李秀峰 +3 位作者 申晋 王小强 杨培杰 陈友福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30,35,共7页
为了研究交联行为对纳米复合材料电导特性和电气强度的影响,采用熔融共混法分别制备了聚乙烯/蒙脱土(PE/OMMT)和交联聚乙烯/蒙脱土(XLPE/OMMT)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有机化蒙脱土(OMMT)在聚合物中的层间距变化和分散状态,对复合材料的体... 为了研究交联行为对纳米复合材料电导特性和电气强度的影响,采用熔融共混法分别制备了聚乙烯/蒙脱土(PE/OMMT)和交联聚乙烯/蒙脱土(XLPE/OMMT)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有机化蒙脱土(OMMT)在聚合物中的层间距变化和分散状态,对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和工频电气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OMMT在聚乙烯(PE)基体中的层间距大于在交联聚乙烯(XLPE)中的层间距。当OMMT质量分数为2%时,蒙脱土在聚乙烯中呈现出良好的剥离分散状态。纳米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其活化能的大小与有机化蒙脱土的插层效率有关。OMMT的加入明显提高了PE的电气强度。而交联后由于三维网状结构的建立,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减小了OMMT的层间距,使OMMT的分散均匀性变差,导致交联后复合电介质的电气强度相比交联前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蒙脱土 交联行为 纳米复合电介质 体积电阻率 电气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添加对Al-Mg-Si合金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文通 靳东 +3 位作者 杨长龙 张博骏 徐静 李红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547-3557,共11页
通过测试硬度、拉伸性能和热导率,探究了Sr对Al-Mg-Si合金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SEM、TEM、DSC等表征手段研究了Sr对合金组织和时效析出相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Sr对Al-Mg-Si合金有较好的变质作用,使富Si、Fe、Mg相由针状... 通过测试硬度、拉伸性能和热导率,探究了Sr对Al-Mg-Si合金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SEM、TEM、DSC等表征手段研究了Sr对合金组织和时效析出相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Sr对Al-Mg-Si合金有较好的变质作用,使富Si、Fe、Mg相由针状转变为颗粒状、骨骼状;Al-Mg-Si合金的主要时效强化相为β″相,Sr促进固溶原子脱溶,使β″相的析出激活能由84.21 kJ/mol降低至74.93 kJ/mol,长度由29.2 nm降低至22.0 nm,直径由3.8 nm降低至3.0 nm;经180℃、16 h峰时效后,合金强度和热导率协同提高,屈服强度由280 MPa提高至303 MPa,抗拉强度由298 MPa提高至326 MPa,20~200℃之间的热导率由164~175W/(m·K)提高至174~184W/(m·K),但伸长率由11.1%降低到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 SR 时效 热导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无卤阻燃剂对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先海 刘曼莉 +2 位作者 王射林 汪传斌 丁运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8-152,共5页
采用氮-磷无卤阻燃剂制备出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研究表明阻燃剂对TPEE阻燃性能和热性能都有显著改善,其中三聚氰胺磷酸酯(MP)阻燃剂的阻燃效果最好,氧指数可以达到30%,垂直燃烧达到UL-94V-0级,点燃时间为341s,... 采用氮-磷无卤阻燃剂制备出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研究表明阻燃剂对TPEE阻燃性能和热性能都有显著改善,其中三聚氰胺磷酸酯(MP)阻燃剂的阻燃效果最好,氧指数可以达到30%,垂直燃烧达到UL-94V-0级,点燃时间为341s,到达热释放速率峰值的时间为355s的p_(kHRR)达到134KW/m^2,总释放热(THR)最小。电学性能研究表明,由于阻燃剂的加入,抑制了TPEE极性基团的极化和能量损耗,降低了TPEE的介电常数,提高了其绝缘性能。氮-磷无卤阻燃剂的添加对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性能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阻燃剂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 阻燃性能 热性能 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