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环境容量的闽江流域跨界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饶清华 林秀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3-77,82,共6页
采用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流域跨界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并以闽江流域为例,根据2011-2015年闽江流域的情况,测算了流域内的跨行政区生态补偿量。结果表明,上游地区基本上均是接受补偿者,龙岩、宁德、泉州等3地市获得的补偿额分别为2 045.82... 采用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流域跨界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并以闽江流域为例,根据2011-2015年闽江流域的情况,测算了流域内的跨行政区生态补偿量。结果表明,上游地区基本上均是接受补偿者,龙岩、宁德、泉州等3地市获得的补偿额分别为2 045.82~3 023.91万元、3 037.71~4 009.84万元及6 205.73~6 605.81万元,中游地区三明及南平市既需要向上游地区支付生态补偿费用,同时也应得到下游地区的生态补偿,最终支付/获得的生态补偿额分别为-2 476.78~1 967.35万元及-5 062.21~4 091.23万元,下游地区福州市总共需要支付的生态补偿额为10 426.13~16 148.56万元。针对补偿标准测算结果提出了水体污染控制方式、生态补偿模式、资金筹措相结合的闽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水环境容量 补偿标准 闽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锌复合胁迫对包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子叶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邹文桐 曹智 林茂兹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2-95,共4页
以不同铜锌复合浓度为变量,采用包菜种子进行萌发试验,试验设8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来探讨包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对铜锌复合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铜锌复合浓度的增加,包菜种子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萌发活力指数及相对... 以不同铜锌复合浓度为变量,采用包菜种子进行萌发试验,试验设8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来探讨包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对铜锌复合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铜锌复合浓度的增加,包菜种子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萌发活力指数及相对萌发活力指数、主根长、根干重、苗高、子叶光合色素含量均显著下降,相对伤害率极显著上升,发芽指数、发芽势、发芽率在较低浓度(Cu 100mg/kg+Zn 100mg/kg)有所提高,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苗干重和子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表现出低促高抑效应。结论:铜锌复合胁迫不利于包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子叶光合色素含量的累积;中低浓度铜锌复合胁迫有利于提高包菜子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浓度的使包菜子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大幅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复合胁迫 包菜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韦伯-费希纳模型在湖泊(水库)预警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林秀珠 饶清华 欧晓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5-291,共7页
[目的]对福建省的莆田东圳水库、福清东张水库、三明东牙溪水库水环境质量及预警等级进行评价,为湖泊(水库)水环境预警评价提供一种过程简单,结果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方法]根据韦伯—费希纳模型(Weber-Fechner’s model)的基本原理,... [目的]对福建省的莆田东圳水库、福清东张水库、三明东牙溪水库水环境质量及预警等级进行评价,为湖泊(水库)水环境预警评价提供一种过程简单,结果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方法]根据韦伯—费希纳模型(Weber-Fechner’s model)的基本原理,以表征水库水环境的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Mn),总磷(TP),NH_3-N,总氮(TN)等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利用水环境综合指数ki来评价水库水环境质量及预警等级。[结果]莆田东圳水库2010年第1,2季度以及2012年第3季度处于中重警。福清东张水库2013年第3季度为轻警,2012年第1季度处于中重警。三明东牙溪水库2010年第4季度、2011第3季度、2012年第3季度、2013第3,4季度为轻警。其余季度上述水库水质预警等级为中警。[结论]韦伯—费希纳模型能够定量描述湖泊(水库)水环境质量的感觉强度变化关系,客观反映湖泊(水库)水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该模型具有计算过程简单,评价精度高,应用性强等优点,为湖泊(水库)水质预警等级综合评价提供了新方法,拓展了评价模型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费希纳模型 湖泊(水库) 水环境质量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草莓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金美芳 曹智 +1 位作者 蔡俊杰 林茂兹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95-1405,共11页
以红花草莓叶片为外植体,通过筛选诱导愈伤组织、不定芽及壮苗、生根的培养基,建立一套实用且易推广的红花草莓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的诱导过程中TDZ的诱导效果优于6-BA,TDZ与NAA配合使用效果优于与IBA的组合。6-BA浓... 以红花草莓叶片为外植体,通过筛选诱导愈伤组织、不定芽及壮苗、生根的培养基,建立一套实用且易推广的红花草莓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的诱导过程中TDZ的诱导效果优于6-BA,TDZ与NAA配合使用效果优于与IBA的组合。6-BA浓度为0.5 mg·L^(-1)时不定芽诱导率高达86.6%。低浓度的6-BA和8 g·L^(-1)的琼脂更有利于壮苗培养,NAA比IBA更有利诱导生根。综上述,最适红花草莓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1)TDZ+0.5 mg·L^(-1)NAA+30 g·L^(-1)蔗糖+7 g·L^(-1)琼脂;最适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0.5 mg·L^(-1)6-BA+0.1 mg·L^(-1)NAA+30 g·L^(-1)蔗糖+7 g·L^(-1)琼脂;最适壮苗培养基为MS+0.1 mg·L^(-1)6-BA+0.1 mg·L^(-1)NAA+30 g·L^(-1)蔗糖+8g·L^(-1)琼脂;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0.5mg·L^(-1)NAA+30 g·L^(-1)蔗糖+8 g·L^(-1)琼脂。试管苗移栽生长20 d后,成活率高达93%,且后期草莓苗生长壮健。此体系的建立为优质红花草莓种苗大规模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草莓 组织培养 快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