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落叶松纯林和混交林土壤细菌群落β多样性及其环境解释
1
作者 牛亚洁 李新 +3 位作者 韩有志 梁文俊 王传旭 王卓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5-245,共11页
华北落叶松是黄土高原中东部典型生态脆弱区的造林先锋树种,深入理解其林下土壤细菌群落β多样性及其环境解释可为山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管理提供理论支撑。运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华北落叶松林区6个海拔梯度(1720... 华北落叶松是黄土高原中东部典型生态脆弱区的造林先锋树种,深入理解其林下土壤细菌群落β多样性及其环境解释可为山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管理提供理论支撑。运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华北落叶松林区6个海拔梯度(1720、1850、1950、2050、2150、2250 m)不同林分类型表层(0~10 cm)和亚表层(10~20 cm)土壤为对象,研究细菌群落β多样性及其环境解释。结果表明:林分类型对土壤细菌群落β多样性的影响强于海拔和土层深度,且华北落叶松纯林中土壤细菌群落的β多样性高于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土壤环境因子(主要是碱解氮和全氮)是影响纯林下土壤细菌群落β多样性的关键因素,总效应值和直接效应值均为0.378,为正影响,其次为土层深度;土壤环境因子(主要是容重和全磷)是影响混交林下土壤细菌群落β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凋落物未分解层厚度,总效应值分别为-0.890和0.3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土壤细菌群落 Β多样性 海拔 林分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采后致腐菌杂色曲霉的鉴定及对杀菌剂敏感性测定
2
作者 丁春爽 王琳燕 +2 位作者 屈佰锁 李培谦 冯宝珍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1-1029,共9页
曲霉能够引起储藏期果蔬腐烂,进而产生毒素并严重威胁食品安全。为明确葡萄采后致腐菌并筛选有效杀菌剂,本研究对储藏期腐烂葡萄的病原菌进行纯化,开展致病性测定,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位点(ITS和28S rRNA D1/D2)系统发育树进行鉴定,... 曲霉能够引起储藏期果蔬腐烂,进而产生毒素并严重威胁食品安全。为明确葡萄采后致腐菌并筛选有效杀菌剂,本研究对储藏期腐烂葡萄的病原菌进行纯化,开展致病性测定,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位点(ITS和28S rRNA D1/D2)系统发育树进行鉴定,使用含药平板确定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引起葡萄采后腐烂的病原菌为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该病原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生长良好,菌株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6,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钠和蛋白胨。杀菌剂敏感性测定发现,50%咯菌腈和80%嘧霉胺的抑菌效果较佳,有效中浓度(EC50)均小于1.0 mg·L^(-1)。本研究可为果蔬采后曲霉腐烂的精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采后病害 杂色曲霉 敏感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金丝小枣动力学因素的优化
3
作者 陆春霞 许朵 +4 位作者 赵香香 郭秋卉 龚建华 晋万军 马国刚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9期89-95,共7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粗多糖和蛋白质含量为指标分析酶添加量、温度、pH值3个因素对金丝小枣粗多糖、蛋白质小分肽提取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最佳添加量0.1%,最适温度65℃,最适pH值5;果胶酶最佳添加量0.6%,最适温...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粗多糖和蛋白质含量为指标分析酶添加量、温度、pH值3个因素对金丝小枣粗多糖、蛋白质小分肽提取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最佳添加量0.1%,最适温度65℃,最适pH值5;果胶酶最佳添加量0.6%,最适温度45℃,最适pH值4.8;胰蛋白酶最佳添加量1%,最适温度55℃,最适pH值7;木瓜蛋白酶最佳添加量0.2%,最适温度48℃,最适pH值6。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料液比(质量比) 1∶20,温度55℃,pH值4.8的条件下,纤维素酶添加量0.1%,果胶酶添加量0.6%,胰蛋白酶添加量1.0%,木瓜蛋白酶添加量0.2%,酶解2 h,提取液粗多糖的质量占干枣质量的83.10%;在料液比1∶20,温度45℃,pH值6的条件下,纤维素酶添加量0.1%,果胶酶添加量0.6%,木瓜蛋白酶添加量0.2%时,酶解2 h,蛋白质小分子肽占干枣质量的0.28%。试验可为金丝小枣酶解提取物在食品、医疗和保健品领域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可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小枣 果胶酶 纤维素酶 木瓜蛋白酶 胰蛋白酶 粗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香酵母筛选及其对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成文 师守国 李新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42-2350,共9页
【目的】从中条山野生毛葡萄中分离筛选出发酵性能优良、香气浓郁的产香酵母,并分析其对小芒森葡萄酒香气成分和品质的影响,为野生酵母资源开发利用及地域特色葡萄酒酿造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中条山野生毛葡萄果实并进行菌株分离... 【目的】从中条山野生毛葡萄中分离筛选出发酵性能优良、香气浓郁的产香酵母,并分析其对小芒森葡萄酒香气成分和品质的影响,为野生酵母资源开发利用及地域特色葡萄酒酿造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中条山野生毛葡萄果实并进行菌株分离,利用嗅闻法、杜氏管发酵法和电位滴定法筛选香气浓郁、起酵速度快且产酯量高的产香酵母,并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别采用单菌接种(酿酒酵母F15)和混菌接种(酿酒酵母F15和产香酵母菌株)发酵小芒森葡萄酒,测定2种酒样的基础理化指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香气成分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共分离获得10株酵母菌,其中CL1菌株起酵速度快,产酯量达1.76 g/L,具有明显果香味和酒香味。基于26S rDNA序列相似性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将CL1菌株鉴定为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将产香酵母CL1与酿酒酵母F15混菌接种发酵小芒森葡萄酒,结果发现其总酚含量较单菌接种(酿酒酵母F15)增加7.60 mg/L。混菌接种酒样共检测出36种香气物质,比单菌接种增加12种,香气物质总含量增加39.83%,混菌接种酒样的2,3-丁二醇、苯乙醇、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酸己酯和丁酸乙酯气味活性值(OAV)较高,对小芒森葡萄酒的香气贡献较大,赋予其奶油味、果香味和玫瑰香气等。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混菌接种小芒森葡萄酒的香气优雅度、芳香持续性和口感浓郁度均明显高于单菌接种。【结论】产香酵母菌株CL1具有良好的增香能力,与酿酒酵母混菌接种发酵对小芒森葡萄酒品质提升有明显作用,具有应用于酿造地域特色葡萄酒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条山野生毛葡萄 产香酵母 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 混菌接种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吸附水对超高交联树脂吸附VOCs的性能影响及机理分析
5
作者 贾李娟 张阳萍 +1 位作者 罗丹 张玉莹 《环境化学》 2025年第6期2155-2164,共10页
以超高交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选取10种VOCs(酮类、醇类、卤代烃、芳香烃、烷烃),测定VOCs在预吸附水超高交联树脂上的吸附等温线,并基于吸附势理论探究预吸附水对VOCs吸附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预吸附水会使VOCs平衡吸附量降低,且随... 以超高交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选取10种VOCs(酮类、醇类、卤代烃、芳香烃、烷烃),测定VOCs在预吸附水超高交联树脂上的吸附等温线,并基于吸附势理论探究预吸附水对VOCs吸附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预吸附水会使VOCs平衡吸附量降低,且随着预吸附水量的增加,VOCs平衡吸附量受预吸附水的负影响愈大;VOCs平衡浓度越高,预吸附水的负影响逐渐减弱.单一VOCs和多种VOCs归一化处理后的吸附特性曲线均符合吸附势理论,特征吸附能的降低表明预吸附水对VOCs的影响主要是因为预吸附水会降低VOCs与超高交联树脂间的吸附亲和力.多参数线性自由能关系模型(pp-LFER)拟合结果表明,VOCs吸附受预吸附水的影响程度与VOCs的摩尔极化率、氢键酸性和氢键碱性显著相关;其中,氢键酸性是甲醇的主要影响作用力,而色散力是其他9种VOCs的主要影响作用力,这与VOCs分子的物化性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超高交联树脂 预吸附水 特性曲线 摩尔极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