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传统与时代融合的山西民歌合唱音乐创编 |
冯晓琴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审美力、情感力和创新力——以运城师专舞蹈教育为例 |
张玲
|
《戏剧之家》
|
2020 |
1
|
|
3
|
基于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作品的音乐赏析 |
谭嘉琪
|
《戏剧之家》
|
2022 |
1
|
|
4
|
音乐创作中的速度变化技术 |
孙克利
|
《艺术评鉴》
|
2018 |
2
|
|
5
|
浅析音乐教师语言的魅力 |
庞国太
|
《音乐时空》
|
2014 |
2
|
|
6
|
启发式教学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
李怡帆
|
《戏剧之家》
|
2019 |
2
|
|
7
|
初探肖邦夜曲创作中的“诗化”风格--以肖邦《升c小调夜曲》(op.27 no.1)为例分析 |
秦玉
|
《黄河之声》
|
2021 |
1
|
|
8
|
非遗传承视域下唢呐在电影空间中的赓续与二重艺术赋能 |
冯晓琴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9
|
声乐教学中的心理疗法 |
李怡帆
|
《艺术科技》
|
2017 |
0 |
|
10
|
试论科普兰其人及其管弦乐组曲《阿帕拉契亚山的春天》 |
秦玉
|
《黄河之声》
|
2022 |
0 |
|
11
|
《秦腔主题随想曲》的演奏技巧和艺术风格 |
杨维祥
|
《黄河之声》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