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虫啉浸种对棉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长生 武英鹏 《山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7期32-33,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浸种处理棉花种子,处理浓度与发芽势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在一定浓度处理以内,无明显差异。在高浓度处理下,发芽势和发芽率明显下降,且差异极显著。
关键词 吡虫啉 浸种浓度 棉花 发芽势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区域试验中品种出苗率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久刚 刘新月 张长生 《陕西农业科学》 2004年第1期3-5,共3页
以 2 0 0 2~ 2 0 0 3年度国家黄淮北片冬麦区高水肥组区试中 1 5个参试品种为材料 ,进行了田间出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参试品种间田间出苗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实际发芽率、籽粒饱满度、容重等是影响出苗率的主要因素 ,千粒重和粒质... 以 2 0 0 2~ 2 0 0 3年度国家黄淮北片冬麦区高水肥组区试中 1 5个参试品种为材料 ,进行了田间出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参试品种间田间出苗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实际发芽率、籽粒饱满度、容重等是影响出苗率的主要因素 ,千粒重和粒质与出苗率无相关性 ,育种者供种的发芽率缺乏真实性 ,不能作为确定实际播种量的参考指标。研究认为建立区试播种前出苗试验制度是保证小麦区试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区域试验 品种 田间出苗率 千粒重 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不同收获期千粒质量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薛长录 扆勤学 张长生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7期667-668,682,共3页
对山西省冬麦区当前使用的5个小麦品种不同收获时期千粒质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不同收获期千粒质量差异显著;小麦千粒质量在完熟期比蜡熟期下降约2.33 g;小麦千粒质量最高时的植株农艺性状及籽粒特征为:穗及穗... 对山西省冬麦区当前使用的5个小麦品种不同收获时期千粒质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不同收获期千粒质量差异显著;小麦千粒质量在完熟期比蜡熟期下降约2.33 g;小麦千粒质量最高时的植株农艺性状及籽粒特征为:穗及穗脖黄白、茎节淡绿,籽粒极易被指甲切割等。研究结果将为确定冬小麦的最佳收获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从而实现小麦的丰产丰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成熟期 收获期 千粒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形势下原良种场生产经营机制的思考
4
作者 张长生 《种子科技》 2001年第3期145-145,共1页
关键词 国营原种场 国营良种场 生产经营机制 超前繁种策略 示范园区建设 竞争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预见苗情对小麦试验结果的影响及管理措施研究
5
作者 王东波 张长生 《种子科技》 2015年第7期38-38,40,共2页
对小麦区域试验小区中不可预见苗情的定义、表现、发生原因及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进一步揭示了消除不可预见苗情对试验结果影响的应对措施和补救办法,供同仁们参考借鉴。
关键词 不可预见 苗情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对农作物区域试验点建设的思考
6
作者 扆勤学 张长生 《种子科技》 2014年第6期31-32,共2页
通过对新品种区域试验点工作的历史回顾,进一步总结了试验点工作量、田间操作以及国家经费投入等变化过程,系统分析并揭示了目前区域试点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对区域试验点综合建设方面的5点思考。
关键词 区域试验 农作物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