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运城盐湖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8
1
作者 崔东亚 杨美玲 裴广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1877-11879,共3页
对运城盐湖周边的植物进行全面调查,发现共生长着24种植物,分属于13科,21属,以草本植物占优势;对3个代表样带分析发现,土壤的盐渍化对植物生长有着强烈的抑制作用,藜科植物在高盐环境植物群落中的主导地位增强,植物茎叶趋向肉质化,盐湖... 对运城盐湖周边的植物进行全面调查,发现共生长着24种植物,分属于13科,21属,以草本植物占优势;对3个代表样带分析发现,土壤的盐渍化对植物生长有着强烈的抑制作用,藜科植物在高盐环境植物群落中的主导地位增强,植物茎叶趋向肉质化,盐湖植物种类趋向贫乏和单一化。调查中还发现大量具有药用经济价值的中草药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资源 调查 运城盐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城盐湖卤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2
作者 李华静 李远刚 张稳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14-1714,1717,共2页
[目的]探索氯耗氧曲线校正法测定盐湖卤水中的COD值的效果。[方法]用氯耗氧曲线校正法测定运城市盐湖卤水的化学需氧量,并与其他的一些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在测定条件下,氯离子极易被重铬酸钾氧化,氯离子完全氧化时间为30 min... [目的]探索氯耗氧曲线校正法测定盐湖卤水中的COD值的效果。[方法]用氯耗氧曲线校正法测定运城市盐湖卤水的化学需氧量,并与其他的一些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在测定条件下,氯离子极易被重铬酸钾氧化,氯离子完全氧化时间为30 min。CODCr(Cl)与氯离子浓度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222 4x-0.519,相关系数r=0.987 6。通过测定得知,水样中氯离子的浓度为3 503.85 mg/L,通过耗氧曲线及方程得出运城市盐湖卤水中的CODCr的值为438.18 mg/L,显示其污染较严重,需要进一步保护。[结论]用氯耗氧曲线校正法测定盐湖卤水COD值操作简单、简便、准确度高、精密性好,同时还可避免汞盐污染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水 化学需氧量 氯耗氧曲线校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改性生物质碳负载钯铜合金电化学检测汞离子
3
作者 宋少飞 张世丹 李忠平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4,共8页
基于绿色环保理念,以生活废弃物柚子皮为原料,通过高温碳化,制备了较大比表面积、较高导电性的生物质碳(BC),然后在BC表面负载PdCuNPs纳米颗粒,成功制备了PdCuNPs@BC复合材料。BC能够为PdCuNPs提供附着位点,并阻止PdCuNPs发生团聚,从而... 基于绿色环保理念,以生活废弃物柚子皮为原料,通过高温碳化,制备了较大比表面积、较高导电性的生物质碳(BC),然后在BC表面负载PdCuNPs纳米颗粒,成功制备了PdCuNPs@BC复合材料。BC能够为PdCuNPs提供附着位点,并阻止PdCuNPs发生团聚,从而提升了PdCuNPs@BC的催化性能。将PdCuNPs@BC修饰于FTO电极表面,构建了用于检测Hg^(2+)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检出限为0.33μmol/L(S/N=3),线性范围在0.50~90.00μmol/L。此外评估了该传感器对自来水中Hg^(2+)检测的可行性,表现出较好的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钯铜纳米复合材料 生物质炭 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酪氨酸/纳米金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水环境中环丙沙星 被引量:2
4
作者 秦建芳 李威威 +4 位作者 张玉莹 白乙艳 王龙 武舒敏 杨海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1-759,共9页
利用聚酪氨酸有机薄膜负载金纳米粒子作为检测环丙沙星的基底材料,制备了p-Tyr/AuNP s/Au电化学传感器,对环丙沙星(CFX)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性能。用扫描电镜对材料的形貌进行了表征,CFX在该材料表面的反应为二电子转移的受吸附控制的过... 利用聚酪氨酸有机薄膜负载金纳米粒子作为检测环丙沙星的基底材料,制备了p-Tyr/AuNP s/Au电化学传感器,对环丙沙星(CFX)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性能。用扫描电镜对材料的形貌进行了表征,CFX在该材料表面的反应为二电子转移的受吸附控制的过程。用单因素实验对L-酪氨酸(L-Tyr)单体的浓度、聚合的扫描圈数、金纳米沉积时间、溶液pH值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在6.60×10^(-7)~1.57×10^(-5)mol·L^(-1),ΔI与环丙沙星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50×10^(-7)mol·L^(-1)(S/N=3)。该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可用于实际水体中环丙沙星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5.7%~1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yr/AuNPs/Au 金纳米 聚酪氨酸 环丙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苯二酚在掺Cu(Ⅱ)类普鲁士蓝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赵荣 王玉春 +1 位作者 弓巧娟 马会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1-175,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普鲁士蓝膜中掺杂cu2+,制得掺cu(Ⅱ)类普鲁士蓝膜(cu—PB膜)。利用循环伏安法、库仑分析法和电化学阻抗法对cu—PB膜进行电化学表征,结果显示cu。’进入普鲁士蓝的内部结构,取代了其中的高自旋铁。该cu(Ⅱ)...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普鲁士蓝膜中掺杂cu2+,制得掺cu(Ⅱ)类普鲁士蓝膜(cu—PB膜)。利用循环伏安法、库仑分析法和电化学阻抗法对cu—PB膜进行电化学表征,结果显示cu。’进入普鲁士蓝的内部结构,取代了其中的高自旋铁。该cu(Ⅱ)类普鲁士蓝膜对对苯二酚具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电极反应过程是扩散控制的准可逆过程,在5.0×10-5~1.0×10mol·L-1范围内,还原峰电流与对苯二酚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6mol·L-1。计算了对苯二酚在cu—PB膜修饰电极上电极过程的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伏安 库仑分析 电化学阻抗 掺Cu(Ⅱ)类普鲁士蓝 对苯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分析法对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的检测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玉春 刘赵荣 弓巧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03-306,共4页
利用功能化单壁碳纳米管(SWCNT)修饰电极大的有效面积和较多的催化活性中心,研究双酚A(BP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在pH6.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于0.2V富集100s后,以扫描速度0.10V/s进行循环伏安测定,BPA的氧化峰电... 利用功能化单壁碳纳米管(SWCNT)修饰电极大的有效面积和较多的催化活性中心,研究双酚A(BP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在pH6.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于0.2V富集100s后,以扫描速度0.10V/s进行循环伏安测定,BPA的氧化峰电流(Ipa)与其浓度在2.0×10-8~3.5×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0×10-9mol/L(RSN=3)。在进一步考察该修饰电极的稳定性、重现性和干扰实验的基础上,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中BPA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7.5%~105%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CNT修饰电极 循环伏安 食品包装材料 B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色氨酸功能化石墨烯电化学催化多巴胺 被引量:6
7
作者 弓巧娟 韩海霞 +3 位作者 王永东 姚陈忠 杨海英 乔锦丽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4-41,共8页
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色氨酸和石墨烯复合材料灵敏检测多巴胺的电化学传感器。传感器的构建是通过在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电化学沉积色氨酸,得到Trp/GN/GCE,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Trp/GN/GCE界面对多巴胺氧化反应具有很好的电化学催化作... 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色氨酸和石墨烯复合材料灵敏检测多巴胺的电化学传感器。传感器的构建是通过在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电化学沉积色氨酸,得到Trp/GN/GCE,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Trp/GN/GCE界面对多巴胺氧化反应具有很好的电化学催化作用。以差分脉冲法记录催化电流,峰电流与多巴胺浓度呈线性相关,线性范围为0.2~100μmol,检出限为0.06μmol。建立的方法在大量抗坏血酸存在下可以成功检测多巴胺,该方法还用于检测多巴胺注射剂中多巴胺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氨酸 石墨烯 电化学传感器 多巴胺 差分脉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壁碳纳米管/聚苯胺/离子液体复合物的对乙酰氨基酚电化学传感器 被引量:4
8
作者 秦建芳 孙鸿 +3 位作者 姜秀平 秦英恋 康婧 杨海英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0-674,共5页
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离子液体(IL)及导电聚合物聚苯胺(PANI)为修饰剂,构建了MWCNTs/IL/PANI/Au复合电极,并实现了对乙酰氨基酚(ACOP)的测定。结果表明:ACOP浓度在6.98×10^(-6)~6.80×10^(-4)mol/L浓度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 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离子液体(IL)及导电聚合物聚苯胺(PANI)为修饰剂,构建了MWCNTs/IL/PANI/Au复合电极,并实现了对乙酰氨基酚(ACOP)的测定。结果表明:ACOP浓度在6.98×10^(-6)~6.80×10^(-4)mol/L浓度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35×10^(-6)mol/L。该电化学传感器重复性好、稳定性高、抗干扰性强。采用该方法对实际药品中ACOP含量进行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6.5%~100.6%。同时对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WCNTs/IL/PANI/Au 修饰电极 对乙酰氨基酚 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基双金属催化剂催化乙酰丙酸加氢性能研究
9
作者 耿付江 韩文鹏 +3 位作者 王淑娟 朱廷春 胡俊平 李金龙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69,175,共8页
通过共沉淀方法制备了3种锌基双金属催化剂Ni/ZnO、Co/ZnO和Cu/ZnO,将其用于催化乙酰丙酸(LA)选择性加氢制备γ-戊内酯(GVL)。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顺序为:Co/ZnO>Cu/ZnO>Ni/ZnO。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3种催化剂均具有类似花状... 通过共沉淀方法制备了3种锌基双金属催化剂Ni/ZnO、Co/ZnO和Cu/ZnO,将其用于催化乙酰丙酸(LA)选择性加氢制备γ-戊内酯(GVL)。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顺序为:Co/ZnO>Cu/ZnO>Ni/ZnO。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3种催化剂均具有类似花状形貌且颗粒尺寸分布均匀。Co/ZnO催化剂的高催化活性主要来自于Co^(0)金属位点、Co^(0)与ZnO间强相互作用以及高的酸性位点含量。当Co/ZnO催化剂质量为100 mg、反应温度为130℃、反应压力为2 MPa H_(2)、反应溶剂为1,4-二氧六环、反应时间为4 h时,LA转化率为100%,GVL收率为95.5%。催化剂循环5次后,活性并未明显降低,展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催化剂 乙酰丙酸 γ-戊内酯 选择性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塑料化学镀铜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秦建芳 姚陈忠 曹新录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10-1813,共4页
以ABS塑料为基体,甲醛为还原剂,EDTA为络合剂,研究了化学镀铜的基本工艺。考察镀液的pH值、温度、时间对镀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pH=12.5、T=50℃、t=40min。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最佳条件下镀铜层的形貌和成分,结果表明... 以ABS塑料为基体,甲醛为还原剂,EDTA为络合剂,研究了化学镀铜的基本工艺。考察镀液的pH值、温度、时间对镀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pH=12.5、T=50℃、t=40min。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最佳条件下镀铜层的形貌和成分,结果表明:该镀层外观红亮,表面平整,杂质含量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铜 最佳工艺参数 形貌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Ni与Pd-Ni纳米薄膜的电化学制备和乙醇电催化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陈忠 马会宣 卫博慧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168,共7页
通过电沉积法在Ti基体上制备具有纳米结构的Pt-Ni和Pd-Ni薄膜,前者呈纳米花瓣形状,厚度为10~20 nm,后者主要由纳米颗粒组成,大小为50~60 nm.XRD测试结果显示,Pt-Ni和Pd-Ni纳米薄膜结晶程度较差.循环伏安法测试薄膜对乙醇电催化氧化的... 通过电沉积法在Ti基体上制备具有纳米结构的Pt-Ni和Pd-Ni薄膜,前者呈纳米花瓣形状,厚度为10~20 nm,后者主要由纳米颗粒组成,大小为50~60 nm.XRD测试结果显示,Pt-Ni和Pd-Ni纳米薄膜结晶程度较差.循环伏安法测试薄膜对乙醇电催化氧化的性能,结果表明Pt-Ni和Pd-Ni纳米薄膜可使乙醇起始氧化电位分别负移至-0.74 V和-0.71 V,且在碱性介质中加Ni可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抗毒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结构 电沉积 多孔结构 乙醇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聚氨酯功能性碳化处理及催化果糖高效转化研究
12
作者 韩文鹏 王淑娟 +4 位作者 耿付江 刘雷 朱廷春 李金龙 牛亚楠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7-173,179,共8页
以废弃聚氨酯(PU)为原料,经浓硫酸加热碳化处理不仅可以得到聚氨酯降解产物四氢呋喃(约40%),还能回收功能化碳材料(C_(SO_(3)H)-PU)。通过XRD、SEM、FT-IR和XPS等手段对其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_(SO_(3)H)-PU主要以无定形形貌... 以废弃聚氨酯(PU)为原料,经浓硫酸加热碳化处理不仅可以得到聚氨酯降解产物四氢呋喃(约40%),还能回收功能化碳材料(C_(SO_(3)H)-PU)。通过XRD、SEM、FT-IR和XPS等手段对其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_(SO_(3)H)-PU主要以无定形形貌存在,其表面存在丰富的磺酸基(—SO_(3)H)、羧基等酸性基团和胺类等碱性基团。C_(SO_(3)H)-PU能够高效催化果糖脱水制备5-乙氧基甲基糠醛(EMF)。当C_(SO_(3)H)-PU催化剂质量为50 mg、V_(乙醇)∶V_(DMSO)=7∶3为反应溶剂、1 MPa N_(2)气氛、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2 h时,果糖转化率为100%,EMF收率最高为81.2%。此外,经4次反应循环后,目标产物EMF的收率仅轻微下降,催化剂展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聚氨酯 果糖 5-乙氧基甲基糠醛 功能化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铜溶液中稳定剂与铜沉积速率的关系
13
作者 秦建芳 姚陈忠 孙鸿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6期952-954,957,共4页
研究了化学镀铜溶液中稳定剂对铜沉积速率的影响,着重考虑主配位剂、副反应的抑制剂、甲醛捕获剂对化学镀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本配方8 g/L CuSO4.5H2O,3 g/L HCHO2,8 g/L EDTA7,.5 g/L NaOH,工艺参数pH=12.5,温度50℃,时间40 min的... 研究了化学镀铜溶液中稳定剂对铜沉积速率的影响,着重考虑主配位剂、副反应的抑制剂、甲醛捕获剂对化学镀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本配方8 g/L CuSO4.5H2O,3 g/L HCHO2,8 g/L EDTA7,.5 g/L NaOH,工艺参数pH=12.5,温度50℃,时间40 min的基础上,各种稳定剂的适宜用量为6 mL/L CH3OH、8 mg/L K4Fe(CN)6、6 mg/L 22,’-bipy。在最佳工艺下得到的镀层外观红亮,表面平整,晶粒细致,化学镀铜液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铜 稳定剂 铜沉积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L-半胱氨酸/还原氧化石墨烯/Nafion修饰玻碳电极对芦丁的电化学传感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韩海霞 弓巧娟 +2 位作者 秦建芳 王玉春 姚陈忠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9-252,共4页
本文采用滴涂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Nafion溶液修饰玻碳电极(rGO/Nafion/GCE),用电化学聚合法将L-半胱氨酸(L-Cys)聚合在rGO/Nafion/GCE表面,得到Poly-L-Cys/rGO/Nafion/GCE。采用伏安法研究了芦丁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影... 本文采用滴涂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Nafion溶液修饰玻碳电极(rGO/Nafion/GCE),用电化学聚合法将L-半胱氨酸(L-Cys)聚合在rGO/Nafion/GCE表面,得到Poly-L-Cys/rGO/Nafion/GCE。采用伏安法研究了芦丁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L-Cys的电聚合圈数对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芦丁的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0×10^(-8)~1.0×10^(-5) mol/L内呈现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1.0×10^(-8) 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半胱氨酸 还原氧化石墨烯 电化学传感器 伏安法 芦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钴硫化物、石墨烯与聚苯胺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巩鹏妮 弓巧娟 +3 位作者 梁云霞 孙晓玲 范嘉敏 赵晓燕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0-94,共5页
超级电容器作为典型的电化学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寿命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储能系统之一。电极材料对超级电容器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开发新型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超级电容器作为典型的电化学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寿命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储能系统之一。电极材料对超级电容器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开发新型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镍钴硫化物、石墨烯、聚苯胺组成的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比较了几种二元复合材料各自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镍钴硫化物 石墨烯 聚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GeO_(3)/泡沫镍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得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3-349,共7页
采用原位生长法,在泡沫镍(nickel foam,NF)基底上制备具有三维互连结构的CuGeO_(3)纳米片,直接将CuGeO_(3)/NF电极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电极,省去了涂覆法制备粉末电极所需的高分子黏结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和... 采用原位生长法,在泡沫镍(nickel foam,NF)基底上制备具有三维互连结构的CuGeO_(3)纳米片,直接将CuGeO_(3)/NF电极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电极,省去了涂覆法制备粉末电极所需的高分子黏结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电极材料的结构和形貌,测试了CuGeO_(3)/NF和CuGeO_(3)两种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涂覆法制备的CuGeO_(3)粉末电极相比,CuGeO_(3)/NF无黏结剂型电极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在0.2A/g电流密度下500次循环后,可逆比容量为972mA·h/g,容量保持率94.1%;在电流密度为1A/g时,可逆比容量为578mA·h/g,电流密度恢复至0.1A/g时,可逆比容量升高至936mA·h/g。CuGeO_(3)/NF电极材料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归因于泡沫镍的三维导电网络结构。此外,泡沫镍负载CuGeO_(3)纳米片加快了嵌锂/脱锂过程中电子和离子的传输,缓解了活性物质的体积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GeO_(3)负极材料 水热合成 纳米片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光谱响应范围的氮化碳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桂珍 姚陈忠 +2 位作者 孙友谊 辛德华 吕宝华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7-284,共8页
以块体氮化碳(CN)为前驱物,采用氧化剥离制备氧化型氮化碳纳米片(o-CN NSs),将o-CN NSs还原制得了还原型氮化碳纳米片(r-CN NSs)。o-CN NSs和r-CN NSs厚度均约2 nm,且都保留了纯CN的庚嗪环骨架结构;相比于o-CN NSs,r-CN NSs具有更小的... 以块体氮化碳(CN)为前驱物,采用氧化剥离制备氧化型氮化碳纳米片(o-CN NSs),将o-CN NSs还原制得了还原型氮化碳纳米片(r-CN NSs)。o-CN NSs和r-CN NSs厚度均约2 nm,且都保留了纯CN的庚嗪环骨架结构;相比于o-CN NSs,r-CN NSs具有更小的禁带宽度(2.62 eV)、更宽的光响应范围(485 nm)和更高的产氢速率(1700μmol/(g·h));r-CN NSs的光催化产氢速率是CN的8.5倍、o-CN NSs的2.1倍。经过20 h的循环测试,r-CN NSs的光催化产氢速率没有衰减,具备良好的光催化稳定性。实验和理论分析表明,r-CN NSs是边缘基团为氨基的纳米片结构,氨基的引入改善了纳米片的结晶性,提高了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拓宽了纳米片的光响应范围,从而导致光催化性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碳 纳米片 光催化 光响应范围 产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黏土与二氧化硅协同改性聚乳酸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杰 辛德华 +3 位作者 李晖 蒋洪石 周洪福 赵建国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3-48,共6页
以聚乳酸(PLA)为树脂基体,研究不同含量纳米黏土与2份SiO2协同填充,对PLA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协同填充有效改善了PLA材料的结晶行为、熔体加工性、力学韧性和气体阻隔性能。当2份的SiO2和4份黏土杂化填充时,填料分散良... 以聚乳酸(PLA)为树脂基体,研究不同含量纳米黏土与2份SiO2协同填充,对PLA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协同填充有效改善了PLA材料的结晶行为、熔体加工性、力学韧性和气体阻隔性能。当2份的SiO2和4份黏土杂化填充时,填料分散良好,获得的PLA复合材料展示了明显的韧性断裂和气体阻隔性能。相比没有填充PLA,拉伸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增加151%和74.1%,氧气和水蒸气透气系数分别下降67.4%和65.0%。过量黏土填充不利于材料韧性改善,对气体阻隔性能提高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协同填充 力学性能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In_(2)Se_(3)的溶剂热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19
作者 吕宝华 贾榕 +2 位作者 景晓霞 郭桂珍 王玉春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3,共6页
β-In_(2)Se_(3)由于良好的迁移率和优异的光响应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然而,由于In_(2)Se_(3)有多种复杂的晶体结构和铟易水解,导致溶液法难以制备出层状β-In_(2)Se_(3)。采用氯化铟、硒粉和乙二胺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β-In_... β-In_(2)Se_(3)由于良好的迁移率和优异的光响应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然而,由于In_(2)Se_(3)有多种复杂的晶体结构和铟易水解,导致溶液法难以制备出层状β-In_(2)Se_(3)。采用氯化铟、硒粉和乙二胺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β-In_(2)Se_(3)粉体。利用拉曼光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对粉体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溶液为降解物,研究了粉体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粉体主要成分为β-In_(2)Se_(3),呈片层状结构;粉体在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具有较好的吸光度,光学带隙约为2.01 eV,具有很好的荧光特性;β-In_(2)Se_(3)对甲基橙具有光催化性能,经过5 h的紫外线照射,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到81%。该结果拓展了β-In_(2)Se_(3)在降解有机物污染物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In_(2)Se_(3) 片层结构 溶剂热法 光学性能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双(4-吡啶基)-9,9-二甲基芴的锌配位聚合物合成及其对2,4,6-三硝基苯酚的荧光传感研究
20
作者 王高峰 孙述文 +1 位作者 杨海英 王叶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8-654,共7页
在溶热条件下,利用锌离子、2,7-双(4-吡啶基)-9,9-二甲基芴和5-叔丁基间苯二甲酸,合成了一种锌配位聚合物{[Zn(tbip)(mfdp)]·2H_(2)O}_(n)(CP-1)(mfdp=2,7-双(4-吡啶基)-9,9-二甲基芴,H_(2)tbip=5-叔丁基间苯二甲酸)。X-射线单晶... 在溶热条件下,利用锌离子、2,7-双(4-吡啶基)-9,9-二甲基芴和5-叔丁基间苯二甲酸,合成了一种锌配位聚合物{[Zn(tbip)(mfdp)]·2H_(2)O}_(n)(CP-1)(mfdp=2,7-双(4-吡啶基)-9,9-二甲基芴,H_(2)tbip=5-叔丁基间苯二甲酸)。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结果表明,CP-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其晶胞参数为a=1.01384(5)nm,b=1.16486(6)nm,c=1.66569(7)nm,α=85.768(4)°,β=85.353(4)°,γ=73.544(4)°,V=1.87771(16)nm^(3),R_(1)=0.0523,wR_(2)=0.1634(I>2σ(I));CP-1是具有晶格水占据孔洞的二维网络结构。实验显示,CP-1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呈现出强烈的荧光,利用这一现象建立了检测2,4,6-三硝基苯酚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K_(SV)和检出限分别为6.27×10^(4) L·mol^(-1)和0.108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锌(Ⅱ) 荧光传感 芳香硝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