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0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十华载续写新篇--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建所60周年记 被引量:1
1
作者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61-968,共8页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是国内第一家运动医学研究所,于1959年1月成立于北医三院。经过近60年的风雨历程,研究所已发展成为涵盖运动创伤、运动营养、运动康复和医务监督4个专业,集医疗、教学、科研及下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医学研究...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是国内第一家运动医学研究所,于1959年1月成立于北医三院。经过近60年的风雨历程,研究所已发展成为涵盖运动创伤、运动营养、运动康复和医务监督4个专业,集医疗、教学、科研及下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医学研究所,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全面开展对运动损伤的防治及运动相关疾病的研究工作,为国家各级运动员、奥运会等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强有力的医疗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所 运动创伤 北京大学 医疗保障 医疗服务 运动营养 医务监督 运动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国内外运动医学应用中的比较及启示
2
作者 张执华 刘凯平 +1 位作者 刘丁阁 张辛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69,共5页
虚拟现实技术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术前规划、手术导航、医学教育、康复训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国内受限于虚拟现实产业起步晚、虚拟现实设备价格高等原因,在临床及医学教育的应用中存在较大空白。同时国内在硬件设... 虚拟现实技术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术前规划、手术导航、医学教育、康复训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国内受限于虚拟现实产业起步晚、虚拟现实设备价格高等原因,在临床及医学教育的应用中存在较大空白。同时国内在硬件设备、软件开发和政策支持方面仍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影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推广。为促进国内虚拟现实技术在运动医学领域的推广,建议通过政策激励、财政支持、国产设备研发和国际合作等方式,加快技术发展和应用普及,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在手术培训、康复治疗等领域的全面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运动医学 临床医学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诱导PGC-1α调控肌肉功能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雷雨 唐晖 +1 位作者 谢敏豪 吴海龙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8,共10页
本文总结分析运动诱导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表达变化及其对肌肉功能的作用与机制的研究成果。结果显示:运动诱导PGC-1α表达的变化与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与运动方式的关系不大,并受冷刺激等特定条件... 本文总结分析运动诱导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表达变化及其对肌肉功能的作用与机制的研究成果。结果显示:运动诱导PGC-1α表达的变化与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与运动方式的关系不大,并受冷刺激等特定条件的影响;运动促进PGC-1α表达增加,然后通过提高肌肉适应性及其有氧运动能力,改善线粒体功能、糖代谢水平,防治肌萎缩,促进血管增殖等作用而改善肌肉功能;其作用机制与Ca2+/钙调蛋白、活性氮(RNS)、活性氧(ROS)、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去乙酰化酶1(SIRT1)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等许多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PGC-1Α 肌肉功能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62届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年会之健康促进模式研究综述 被引量:9
4
作者 李璟圆 李国平 汪晓晖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1-144,共4页
通过对第62届ACSM年会现场考察和有关健康促进模式文献的分析,综述了当前健康促进模式研究的动态,发现健康促进模式成为第62届ACSM年会的亮点和热点,尤其重视特定人群健康促进模式研究,提出健康指导的理念,并认为健康指导将成为健康促... 通过对第62届ACSM年会现场考察和有关健康促进模式文献的分析,综述了当前健康促进模式研究的动态,发现健康促进模式成为第62届ACSM年会的亮点和热点,尤其重视特定人群健康促进模式研究,提出健康指导的理念,并认为健康指导将成为健康促进的新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医学 健康促进模式 健康指导 特定人群模式 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年会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运动医学指南 被引量:8
5
作者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心血管健康与科学运动分会 汪芳 +5 位作者 钟优 顿耀山 魏文哲 王启荣 高海洋 张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7-955,共19页
心血管运动医学指南旨在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实用的运动建议和管理策略。本指南由心血管代谢病学与运动医学专家编写,涵盖了运动相关定义、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一般人群与高危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建议以及运动时心血... 心血管运动医学指南旨在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实用的运动建议和管理策略。本指南由心血管代谢病学与运动医学专家编写,涵盖了运动相关定义、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一般人群与高危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建议以及运动时心血管风险的筛查与评估、运动的禁忌证,强调了适量和规律运动在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性,以期为心血管运动医学相关从业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运动医学 普通人群 心血管疾病 运动推荐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比例失衡是当前运动医学研究领域值得重视的问题 被引量:7
6
作者 钱金华 李岳生 +7 位作者 詹东 骆勤方 陆绍中 陈吉棣 高崇玄 李国平 于长隆 常芸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5-201,共7页
分类统计了《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2年创刊以来17卷66期共1274篇研究论文,按运动医学的分支学科,从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纵向与横向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从分支学科上看,失衡表现在,17年来,运动营养、医... 分类统计了《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2年创刊以来17卷66期共1274篇研究论文,按运动医学的分支学科,从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纵向与横向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从分支学科上看,失衡表现在,17年来,运动营养、医疗体育和运动解剖论文在运动医学载文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偏低,与三学科应具备的学科功能不相适宜;运动解剖学尤为薄弱,不仅论文数量极少,且2/3均属应用基础研究与基础研究;运动处方几无系统深入研究的论文问世。(2)从纵向发展上看,失衡表现在,17年来,在运动生理生化、运动营养、医务监督等学科中,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大,而应用研究则有锐减的趋势。特别是近几年来应用基础研究所占比重过大,不仅与我国宏观科技发展的方针不相适应,也制约了运动医学本身作为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应具备的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其主要原因在于:有些研究者在选题上考虑自身国的与课题的纯学术价值较多,而对选题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与客观需求较少考虑;科研管理上也缺乏有效的宏观指导与调控。(3)有关中医药在运动医学中应用与研究的论文,在1989年以前,只占杂志载文总数的5.9%,叨年代以来明显增加,每年均保持在13%以上,反映了祖国医学在运动医学中逐步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医学 应用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 比例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臼周围截骨手术治疗运动员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临床疗效病例研究
7
作者 邵嘉艺 杨帆 +1 位作者 王健全 鞠晓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77-782,共6页
目的:探讨髋臼周围截骨(periacetabular osteotomy,PAO)手术治疗运动员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诊断为DDH并行PAO手... 目的:探讨髋臼周围截骨(periacetabular osteotomy,PAO)手术治疗运动员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诊断为DDH并行PAO手术的现役或退役运动员4例(5例髋关节),其中3例行单侧髋关节手术,1例行双侧髋关节手术。左髋2例,右髋3例;年龄27.25±4.97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3.91±2.07 kg/m2。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modified Harris hip score,m HHS)、髋关节结局评分运动量表(hip outcome score activity-daily living scale,HOS-ADL)评分和髋关节结局评分运动量表(hip outcome score-sports scale,HOS-S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3例患者随访12个月,1例患者随访8个月。患者术前的mHHS评分、VAS评分、HOS-ADL评分和HOS-SS评分分别为62.82±13.92、6.00±2.74、62.60±13.13、53.60±13.46分,术后分别为95.16±3.17、1.60±0.89、94.40±5.50、85.20±22.43分,术后各项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3例现役运动员中,有2例患者(3例髋关节)已重返竞技性运动,平均重返运动时间为9.7个月。结论:髋臼周围截骨治疗运动员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周围截骨 髋关节发育不良 运动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病历的内容结构与数据标准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亚茹 邱卓英 +20 位作者 陈迪 王忠彦 张萌 吴士勇 张耀光 刘小燮 杨延砚 曾斌 周谋望 谢欲晓 许光旭 郑洁皎 张鸣生 叶祥明 杨剑 安娜 董原君 辛晓佳 任祥霞 刘叶 田益凡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2,共12页
目的阐明康复病历(包括电子病历)在康复医学临床实践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解析康复病历的结构、核心内容及数据标准,构建适用于康复医学的标准化病历数据架构和核心数据集,并探讨康复数据在绩效评估和支付结算中的应用。方法依据国家卫... 目的阐明康复病历(包括电子病历)在康复医学临床实践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解析康复病历的结构、核心内容及数据标准,构建适用于康复医学的标准化病历数据架构和核心数据集,并探讨康复数据在绩效评估和支付结算中的应用。方法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FICs)的核心分类《国际疾病分类》(ICD-10/ICD-11)、《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国际健康干预分类》(ICHI Beta-3),构建了康复病历的数据架构、核心内容和数据标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康复病案首页数据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和病例组合指数(Case Mix)等康复医疗统计和支付方式中的应用。结果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康复病历标准框架,涵盖患者基本信息、康复诊断、功能评估、康复治疗处方、阶段性评估及出院总结等关键架构。分析ICD-10/ICD-11、ICF和ICHI Beta-3等工具在病案术语、编码和评估领域的系统应用方法和数据标准。构建规范化的康复病历数据结构和数据标准可以显著提升基于病案首页的康复医疗数据报送质量,从而提升康复服务质量控制水平,有效地支持优化康复医保支付机制,并有助于建立基于DRG和DIP等康复医疗绩效评估与康复支付方法体系。结论康复病历的结构化和数据标准化是康复质量控制的重要工具。系统地应用WHO-FICs分类标准,对标国家相关规范,构建标准化的康复病历架构与核心数据集,基于ICF方法标准化康复医疗流程,并开发基于ICD-11和ICF的康复评估工具、辅助诊断和治疗系统以及辅助术语、编码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康复病历质量,实现康复病历数据与其他医疗数据的互操作性和共享,从而提高康复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病历 病历数据标准化 国际疾病分类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国际健康干预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住院病案首页结构、内容和数据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叶海燕 秦晴 +19 位作者 刘叶 田益凡 张赢心 杨亚茹 王忠彦 张萌 刘小燮 杨延砚 曾斌 周谋望 谢欲晓 许光旭 郑洁皎 张鸣生 叶祥明 黄富表 黄秋晨 王一吉 陈迪 邱卓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6,共12页
目的探索康复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标准化,涉及康复住院病案首页的结构、内容和数据标准,旨在提高康复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标准化水平,提升数据填报质量,为医保支付、医院绩效考核、康复学科评价等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 目的探索康复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标准化,涉及康复住院病案首页的结构、内容和数据标准,旨在提高康复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标准化水平,提升数据填报质量,为医保支付、医院绩效考核、康复学科评价等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6版)》相关规范,分析康复住院病案首页的结构和内容。系统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FICs)参考分类《国际疾病分类》(ICD-10/ICD-11,ICD-9-CM-3)、《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国际健康干预分类》(ICHI Beta-3)进行疾病诊断、功能描述和评定以及康复干预,形成规范化的术语体系和编码方法。结果康复住院病案首页涵盖住院患者信息、住院信息、诊疗信息和费用信息四大板块。ICD-10/ICD-11是康复住院病案首页中的入院诊断和出院疾病诊断的标准和编码工具。ICD-11推荐的3大功能评定工具WHODAS 2.036项版本、简明示范残疾调查、通用功能领域以及ICF可用于康复功能评定和评定结果的编码。ICHI Beta-3和ICD-9-CM-3可用于病案首页中的手术和操作编码,也可用于康复干预项目的编码。结论康复住院病案首页是对康复病历相关内容的总结,也是康复住院数据上报的工具,需要根据康复医疗的特点进行细化和优化,并且补充必要的数据。应该全面推动ICD-11/ICD-10、ICF和ICHI Beta-3/ICD-9-CM-3分类标准的应用,从而提升住院患者疾病和功能诊断数据的准确性。基于ICD-11和ICF补充相关的功能评估结果数据,运用ICHI Beta-3/ICD-9-CM-3对康复干预进行编码。提升康复病历和康复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是康复医疗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为基于康复住院病案首页的数据分析与应用奠定了循证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案首页 数据标准化 国际疾病分类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国际健康干预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运动处方实践专家共识(2025)
10
作者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中国女医师协会医学体育专委会 +26 位作者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 孙明晓 梁辰 高璨 张建红 何江华 丁荣晶 姜红岩 王磊 蒋蕾 于冬妮 王彦 陈诗鸿 姚颖 郭衍超 孙洁 何栩 喻杉 姚庆华 陈海滔 徐超 李晓虹 潘轶竹 鲁栋升 俞丽丽 杨嘉玲 范尧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1-357,共17页
运动是健康促进和慢病预防的主要生活方式干预手段。随着运动处方概念的建立和传播,定制科学运动方案成为助力临床疾病预防、诊疗和康复的重要部分,大量医疗从业者迫切需要基于权威指南并结合临床实践、便于操作的工具式文献参考。“临... 运动是健康促进和慢病预防的主要生活方式干预手段。随着运动处方概念的建立和传播,定制科学运动方案成为助力临床疾病预防、诊疗和康复的重要部分,大量医疗从业者迫切需要基于权威指南并结合临床实践、便于操作的工具式文献参考。“临床运动处方实践专家共识”(以下称为“本共识”)工作组在检索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近二十年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经过多学科专家组多次研讨,形成了此专家共识。本专家共识以临床疾病诊疗为目标,介绍了运动处方门诊的设立条件,重点阐述了包括运动风险筛查、运动安全/能力评估、临床运动处方的制定、再评估与进阶等步骤的规范化流程,注重临床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针对临床多种常见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肾脏病、原发性骨质疏松、乳腺恶性肿瘤、焦虑抑郁症等)及特殊生理时期(孕产期、围绝经期及绝经期),提出运动处方基本建议及注意事项。本专家共识是既往同类工作的重要补充,也标志着运动处方工作向临床实践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处方 体医融合 慢性病 运动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电子病历数据标准化研究
11
作者 田益凡 荀芳 +19 位作者 叶海燕 刘叶 张赢心 杨亚茹 王忠彦 张萌 刘小燮 杨延砚 曾斌 周谋望 谢欲晓 许光旭 郑洁皎 张鸣生 叶祥明 黄富表 黄秋晨 王一吉 陈迪 邱卓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4,共12页
目的探讨康复领域电子病历的数据标准体系,聚焦康复电子病历的术语与编码标准、数据结构与重点内容。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和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健康信息互操作性标准(HL7)等相关组织发布的电子病... 目的探讨康复领域电子病历的数据标准体系,聚焦康复电子病历的术语与编码标准、数据结构与重点内容。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和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健康信息互操作性标准(HL7)等相关组织发布的电子病历标准架构,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FICs)框架,基于《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并依据《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和《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构建康复电子病历的数据结构和内容以及数据标准。结果康复电子病历的数据结构应严格遵守电子病历结构,分为临床文档、文档段、数据组和数据元四个层次,包含基本信息、诊断信息、干预信息和费用信息4大内容领域。康复电子病历在传统临床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了与康复治疗相关的内容。WHO-FICs参考分类的应用为康复电子病历疾病和健康功能描述以及康复干预提供诊断标准、功能描述工具、编码工具和术语词表索引工具。研究详细说明了康复电子病历在4个主要类别的数据结构和内容范畴,细化了电子病历中康复内容的填报颗粒度,为康复电子病历提供了详细的数据填报指导。结论康复电子病历的标准化对于提升康复医疗服务质量、促进患者康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康复电子病历的发展必须以国家和国际标准为基础,在通用的电子病历数据结构和标准下,构建纳入疾病诊断、功能描述和评定以及康复干预等核心数据的康复电子病历数据体系,提升康复电子病历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电子病历 数据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门诊病历数据标准化研究
12
作者 刘叶 秦晴 +19 位作者 叶海燕 田益凡 张赢心 杨亚茹 王忠彦 张萌 刘小燮 杨延砚 曾斌 周谋望 谢欲晓 许光旭 郑洁皎 张鸣生 叶祥明 黄富表 黄秋晨 王一吉 陈迪 邱卓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目的分析康复门诊病历的数据结构和标准,为提升康复门诊医疗质量、制定医保支付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依据《门(急)诊诊疗信息页质量管理规定... 目的分析康复门诊病历的数据结构和标准,为提升康复门诊医疗质量、制定医保支付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依据《门(急)诊诊疗信息页质量管理规定(试行)》,并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FICs)框架,确定康复门诊病历的数据框架和数据内容,探讨康复门诊病历的数据标准。结果构建了康复门诊病历的数据框架,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就诊过程信息、诊疗信息以及费用信息4项内容。通过应用WHO-FICs的参考分类ICD-10/ICD-11、ICF和ICHI Beta-3可以标准化制定康复门诊病历的诊断标准和术语,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功能描述和评估以及康复干预的编码,以提升康复门诊病历数据的上报质量,进而提升康复质量控制水平。结论康复门诊病历结构化和数据标准化是实现康复数据共享的基础。WHO-FICs分类标准用于康复门诊病历的疾病诊断、功能描述和评定以及干预等领域的术语和编码以及评估,为实现康复门诊数据的共享与互联互通以及优化康复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门诊病历 标准化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负荷中红细胞流变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9
13
作者 李可基 陈吉棣 +3 位作者 陈志民 吴玉珍 白若昀 梁崇凤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5,61,共6页
6名业余运动员(男,10~12岁)进行乒乓球训练的有氧负荷前后,红细胞悬液粘度和渗透脆性无显著变化,说明对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不明显;相同受试者在100米跑前后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滤过率降低,说明红细胞变形性降低。6名大学生(男,20~22岁... 6名业余运动员(男,10~12岁)进行乒乓球训练的有氧负荷前后,红细胞悬液粘度和渗透脆性无显著变化,说明对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不明显;相同受试者在100米跑前后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滤过率降低,说明红细胞变形性降低。6名大学生(男,20~22岁)在Wingate试验前后,红细胞悬液粘度增加,滤过率降低,正常形态比例下降,说明红细胞变形性运动后明显降低,并且在运动后一小时仍未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负荷 红细胞 流变性 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运动碎死调查研究 被引量:105
14
作者 徐昕 高崇玄 +8 位作者 张丽申 李肃反 王忠勇 林福美 彭长虹 唐培 高云秋 李之俊 陈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9-102,共4页
依据运动猝死的定义: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的意外死亡,在全国范围内收集1968~1998年间82例运动猝死病例进行分析。有关诊断依据为临床表现和尸检报告。结果显示我国运动猝死的... 依据运动猝死的定义: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的意外死亡,在全国范围内收集1968~1998年间82例运动猝死病例进行分析。有关诊断依据为临床表现和尸检报告。结果显示我国运动猝死的特点为:涉及人群广泛,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7.2:1);年龄33±16.53岁,30岁以下为高峰;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心脏性猝死(70.73%),其次为脑源性(15.85%);在40岁以下以先天性心脏病、心梗和心肌炎为最多,40岁以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心梗和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运动项目有径赛项目、篮球、排球、足球和慢跑。根据以上特点提出相应的预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猝死 病因学 预防 心脏性 猝死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疲劳状态下线粒体膜生物学特征的研究──Ⅱ.大鼠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内膜流动性改变对内膜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勇 李静先 +2 位作者 陈家琦 吕梅 张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0-113,共4页
采用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模型,观察了SD大鼠急性运动至力竭后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内膜流动性和ATP酶活性的变化。发现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内膜荧光偏振值和微粘度均较安静时增高,示内膜流动性显著降低(均P<0.01);心肌和骨... 采用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模型,观察了SD大鼠急性运动至力竭后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内膜流动性和ATP酶活性的变化。发现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内膜荧光偏振值和微粘度均较安静时增高,示内膜流动性显著降低(均P<0.01);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内膜ATP酶活性分别较安静时下降74.3%和45.7%(P<0.01和P<0.05)。研究提示,力竭性运动后大鼠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内膜分子动力学改变直接影响内膜磷酸化过程,可能是运动性疲劳的线粒体膜分子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运动 心肌 骨骼肌 线粒体内膜 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疲劳状态下线粒体膜生物学特征的研究-Ⅲ: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后大鼠肝线粒体膜NADH-CoQ还原酶及肝组织NAD^(+)的变化 被引量:30
16
作者 吕梅 张勇 +3 位作者 李静先 时庆德 张薇 陈家琦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11,33,共3页
以50大鼠三级递增负荷跑台跑为力竭性运动模型,分别测定了运动后即刻肝线粒体内膜MMDH-CoQ还原酶(复合体1)活性的变化;肝组织内NAD含量及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水平(MDA含量)的变化。发现:一次力竭性运动后,大鼠... 以50大鼠三级递增负荷跑台跑为力竭性运动模型,分别测定了运动后即刻肝线粒体内膜MMDH-CoQ还原酶(复合体1)活性的变化;肝组织内NAD含量及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水平(MDA含量)的变化。发现:一次力竭性运动后,大鼠肝线粒体膜复合体1活性及肝组织当中MD”含量显著性下降,MDA含量显著增加。研究提示,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中线粒体内膜复合体1损害,肝组织呼吸链底物堆积,线粒体氧利用能力下降,可能是运动性线粒体膜损害及疲劳的重要膜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竭性运动 肝线粒体膜 酶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优秀运动员血液生化指标恢复值研究 被引量:33
17
作者 周丽丽 伊木清 +2 位作者 杨则宜 许葆华 高红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6-102,共7页
为探讨不同项目运动员不同生化指标恢复值的适宜界限,我们对11大类运动项目(含详细运动项目32个)共1833名国家队或省级运动队的优秀运动员于调整日(周日)休息后,取清晨静脉血测定全血血红蛋白(Hb)、血清尿素(Bu)、肌酸激酶(CK)、乳酸脱... 为探讨不同项目运动员不同生化指标恢复值的适宜界限,我们对11大类运动项目(含详细运动项目32个)共1833名国家队或省级运动队的优秀运动员于调整日(周日)休息后,取清晨静脉血测定全血血红蛋白(Hb)、血清尿素(Bu)、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血清睾酮(T)。通过对数据统计分析,建议:运动后恢复值全血Hb男运动员不低于15g/dl,女运动员不低于13g/dl为宜;血清Ck男运动员不高于300U/l、女运动员不高于200U/l为宜;Bu男运动员不高于7mmol/l、女运动员不高于6mmol/l为宜;血清LDH男女运动员均不高于250U/l为宜,血清T男运动员不低于558ngl/dl、女运动员不低于37ng/dl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医学 运动员 Hb BU 血清CK 血清LDH 血清T 恢复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冷文川 于长隆 +1 位作者 张继英 张美荣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2-356,共5页
目的 :观察运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和机理。方法 :对卵巢切除后的大鼠实施跑台训练 ,并与不训练组、补充雌二醇组和补充中药组作比较 ,观察骨质疏松的发病特点。结果 :运动对涉及运动部位的骨骼有减轻骨质疏松的作用 ,但不能逆转... 目的 :观察运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和机理。方法 :对卵巢切除后的大鼠实施跑台训练 ,并与不训练组、补充雌二醇组和补充中药组作比较 ,观察骨质疏松的发病特点。结果 :运动对涉及运动部位的骨骼有减轻骨质疏松的作用 ,但不能逆转由于雌激素缺乏而产生的全身性的骨质疏松。研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防治 运动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90
19
作者 敖英芳 田得祥 +3 位作者 崔国庆 胡跃林 史和福 任玉衡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7-48,88,共3页
1991年 8月~ 1993年 9月对国家、省、市级等 47个运动队共 6 810名运动员进行了运动创伤流行病学调查 ,其中 ACL损伤 32例 ,总发病率为 0 .47%。损伤病因中技术失误伤首位 ,为 5 9.4%。此外与误伤 (15 .6 % )、场地 (3.1% )等因素有关... 1991年 8月~ 1993年 9月对国家、省、市级等 47个运动队共 6 810名运动员进行了运动创伤流行病学调查 ,其中 ACL损伤 32例 ,总发病率为 0 .47%。损伤病因中技术失误伤首位 ,为 5 9.4%。此外与误伤 (15 .6 % )、场地 (3.1% )等因素有关。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症状。尽管有 31%的人可参加正常训练 ,但 5 3.6 %的运动员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有些不得以停训或手术治疗。本文对 ACL损伤的致伤因素、诊断、预防及治疗进行了分析讨论。提示 :ACL损伤较为严重 ,应加强技术训练 ,进行有效防护 ,采取积极正确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运动创伤 前交叉韧带 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运动员血浆脂质水平和载脂蛋白基因多态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吉棣 拾景达 +2 位作者 陈志民 吴玉珍 刘晓鹏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5-199,共5页
对200名集训队优秀运动员高脂血症的发生率、脂质指标的特征和载脂蛋白基因多态的研究表明:运动员高脂血症的检出率为18%。举重和体操运动员的血浆TC、LDLC和ApoB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其它项目运动员,而Apo AI低于... 对200名集训队优秀运动员高脂血症的发生率、脂质指标的特征和载脂蛋白基因多态的研究表明:运动员高脂血症的检出率为18%。举重和体操运动员的血浆TC、LDLC和ApoB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其它项目运动员,而Apo AI低于其他项目。69名运动员ApoAI—CIII—AIV和ApoB基因多态分析,出现的S+和X+基因型的相对频率分别是0.167和0.065。具有S+基因型者血浆TG水平显著高于S-者;具有X+基因型者的血浆TC水平显著高X-者。运动员膳食具有高蛋白、高脂肪(高饱和脂肪酸)、低糖、高胆固醇和高钠等特点,可能会通过遗传和特殊的训练方式联合作用于运动员的脂代谢并可能形成高脂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高脂血症 基因多态 血脂 载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