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唐致远 邱瑞玲 +1 位作者 腾国鹏 刘元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95-1000,共6页
从LiFePO4的结构出发,分析了该材料所特有的优越性能以及存在的缺陷,阐述了物理掺杂和体相掺杂两类改性方法的特点和取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高温固相法、共沉淀法等方法合成LiFePO4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 从LiFePO4的结构出发,分析了该材料所特有的优越性能以及存在的缺陷,阐述了物理掺杂和体相掺杂两类改性方法的特点和取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高温固相法、共沉淀法等方法合成LiFePO4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简要评述了LiFePO4未来发展的前景以及为使该材料走向实用化应注重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FEP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HFP)-PMMA/CaCO3(SiO2)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国庆 马莉 +2 位作者 吴忠杰 张海燕 倪佩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5-560,共6页
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X射线衍射、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方法对由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以及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硅)制备的几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膜P(VDF-HFP)-PMMA/CaCO3(SiO2)的性能进行... 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X射线衍射、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方法对由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以及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硅)制备的几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膜P(VDF-HFP)-PMMA/CaCO3(SiO2)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MMA的加入能提高CPE的吸液率,从而增大其离子导电率.在P(VDF-HFP)与PMMA质量比为1∶1条件下制得的CPE性能最佳.用P(VDF-HFP)-PMMA为聚合物基体与纳米级SiO2、CaCO3进行复合制成的聚合物膜,无机粒子的加入没有破坏原来聚合物非晶结构;室温下CPE的电导率达到3.42 mS.cm-1;电化学稳定窗口为4.8 V.电池Li/CPE/GMS(石墨基材料)的测试证明,CPE与石墨负极有很好的相容性.聚合物电池Li/CPE(CaCO3)/LiCoO2比Li/CPE)(SiO2)/LiCoO2具有更优越的倍率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P(VDF-HFP)-PMMA 纳米CACO3 纳米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国庆 马莉 +1 位作者 倪佩 刘元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9-213,共5页
分析了从溶剂、锂盐和添加剂3个方面对电解液低温性能进行改进技术的研究现状。首先比较了乙烯碳酸酯(EC)基和丙烯碳酸酯(PC)基溶剂的低温性能,并针对这两类有机电解液的电化学和低温特性的改进,详细论述了几种重要的方法和措施,得出有... 分析了从溶剂、锂盐和添加剂3个方面对电解液低温性能进行改进技术的研究现状。首先比较了乙烯碳酸酯(EC)基和丙烯碳酸酯(PC)基溶剂的低温性能,并针对这两类有机电解液的电化学和低温特性的改进,详细论述了几种重要的方法和措施,得出有机溶剂优化和添加剂的使用是提高电解液低温性能的有效手段的重要结论。最后指出了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低温性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低温电解液 有机溶剂 锂盐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无机粒子的P(VDF-HFP)-PMMA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国庆 马莉 +2 位作者 吴忠杰 饶中浩 倪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9-682,共4页
研究了以PP/PE/PP(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膜为支撑体,P(VDF-HFP)(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聚合物基体,与纳米级SiO2、CaCO3进行复合构成的聚合物电解质膜(CPE)的性能。借助X射线衍射、电化学阻抗、电池的首... 研究了以PP/PE/PP(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膜为支撑体,P(VDF-HFP)(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聚合物基体,与纳米级SiO2、CaCO3进行复合构成的聚合物电解质膜(CPE)的性能。借助X射线衍射、电化学阻抗、电池的首次充放电、倍率放电和充放电循环测试,考察了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SiO2)和CPE(CaCO3)的结构以及它们与LiFePO4正极材料、金属锂的相容性。结果表明:无机粒子的加入没有改变原来聚合物P(VDF-HFP)-PMMA非晶结构;两种电解质构成的电池的首次充放电性能相差不大,但是循环性能后者优于前者;LiFePO4/CPE(CaCO3)/Li构成的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放电容量和容量保持率均优于LiFePO4/CPE(SiO2)/Li电池;CPE(CaCO3)与LiFePO4、金属锂的相容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P(VDF-HFP)-PMMA 纳米SIO2 纳米CAC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钒锂溶胶-凝胶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丽英 陈炼 +1 位作者 张海燕 翟玉春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0-454,共5页
以柠檬酸为螯合剂和碳源,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Li3V2(PO4)3/C.XRD、SEM及恒电流充放电等测试表明,所得样品经800℃、12 h焙烧后具有单一晶相结构,粒度相对较小,分布均匀.0.1C、0.5C和1C放电首次比容量分别为153.0、143.1和... 以柠檬酸为螯合剂和碳源,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Li3V2(PO4)3/C.XRD、SEM及恒电流充放电等测试表明,所得样品经800℃、12 h焙烧后具有单一晶相结构,粒度相对较小,分布均匀.0.1C、0.5C和1C放电首次比容量分别为153.0、143.1和130.6 mAh.g-1,50次循环容量效率分别为93.1%,85.4%和77.3%,充电效率达80%,放电电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钒锂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一次电池正极材料钒酸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唐致远 邱瑞玲 +1 位作者 刘东兴 刘元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72-1776,共5页
钒酸银正极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可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电源中,是一种极具研究和开发价值的电极材料。本文介绍了钒酸银放电过程的电化学还原机理,归纳总结了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微波法等方法制备钒酸银的研究成果和各方法的... 钒酸银正极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可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电源中,是一种极具研究和开发价值的电极材料。本文介绍了钒酸银放电过程的电化学还原机理,归纳总结了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微波法等方法制备钒酸银的研究成果和各方法的优缺点,概述了对钒酸银进行改性研究的成果,并对今后钒酸银主要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银 锂一次电池 植入式医疗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掺杂Li_3V_2(PO_4)_3/C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唐致远 袁威 +2 位作者 闫继 毛文峰 马莉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3-117,共5页
以Li2CO3、NH4H2PO4、V2O5和MoO3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和碳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锂离子正极材料Li3MoxV2-x(PO4)3/C(x=0.01,0.02,0.03).X射线衍射(XRD)表明,合成的材料具有单一的单斜晶系结构,空间群为P21/n.扫描电镜(SEM)显示Li3M... 以Li2CO3、NH4H2PO4、V2O5和MoO3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和碳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锂离子正极材料Li3MoxV2-x(PO4)3/C(x=0.01,0.02,0.03).X射线衍射(XRD)表明,合成的材料具有单一的单斜晶系结构,空间群为P21/n.扫描电镜(SEM)显示Li3Mo0.02V1.98(PO4)3/C具有均一的表面形貌.恒流充放电测试表明,当x=0.02时,掺杂后的Li3Mo0.02V1.98(PO4)3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1C倍率下,3.0~4.3 V电位区间,Li3Mo0.02V1.98(PO4)3/C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22.3 mAh.g-1,循环50周之后,容量没有衰减的迹象;而当x=0、0.01和0.03时,首次放电比容量仅分别为117.1、115.1和116.0 mAh.g-1.在3C和5C倍率下,样品Li3Mo0.02V1.98(PO4)3/C仍能保持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磷酸钒锂 钼掺杂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新型锂盐:LiODFB 被引量:6
8
作者 谢辉 唐致远 李中延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9-40,共2页
介绍一种新型的可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锂盐:Li ODFB(lithiumoxalyldifluoroborate)。Li ODFB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其结合了双乙二酸硼酸锂(LiBOB)及四氟硼酸锂(LiBF4)的优势。与LiBOB相比,Li ODFB在碳酸酯中的溶解性和溶剂的黏度有了明显改善... 介绍一种新型的可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锂盐:Li ODFB(lithiumoxalyldifluoroborate)。Li ODFB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其结合了双乙二酸硼酸锂(LiBOB)及四氟硼酸锂(LiBF4)的优势。与LiBOB相比,Li ODFB在碳酸酯中的溶解性和溶剂的黏度有了明显改善,从而使锂离子电池具有更好的低温性能和倍率放电性能。而与LiBF4相比,Li ODFB能促进稳定固态电解液界面(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SEI)的形成,改善了锂离子电池的高温性能。该种新型锂盐还具有以下优点:与金属锂的化学稳定性好,在高电位下能够很好地使铝箔得到钝化和提高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及抗过充的能力。这些性能使得Li ODFB成为一种极有可能替代LiPF6的新型锂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盐 LiODFB LIBOB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C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丽英 张海燕 +1 位作者 陈炼 翟玉春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6-221,共6页
以球磨结合焙烧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C.XRD、EIS表征及以该材料作正极的恒电流循环测试表明,所得产物为晶体结构发育良好的单斜晶系Li3V2(PO4)3.在0.1C、0.25C和0.5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0.6、134.1和107.... 以球磨结合焙烧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C.XRD、EIS表征及以该材料作正极的恒电流循环测试表明,所得产物为晶体结构发育良好的单斜晶系Li3V2(PO4)3.在0.1C、0.25C和0.5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0.6、134.1和107.1mAh·g-1.0.25C循环130周后容量保持率为87.3%,而0.5C循环105周后容量保持率仍达到87.2%.锂离子在材料中的嵌入、脱出伴随明显的两相转变过程.电荷传递阻抗和SEI膜阻抗是影响材料倍率性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钒锂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球磨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2O5/石墨复合材料的电容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虹 唐致远 +2 位作者 李中延 柳勇 谢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48-1051,1069,共5页
溶胶凝胶法制备V2O5,采用球磨法将V2O5与石墨进行固相混合,经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测试手段分析,得出石墨可改变V2O5电极的微结构和组成;由20%V2O5/C复合材料和石墨组成的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以1 mol/L ... 溶胶凝胶法制备V2O5,采用球磨法将V2O5与石墨进行固相混合,经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测试手段分析,得出石墨可改变V2O5电极的微结构和组成;由20%V2O5/C复合材料和石墨组成的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以1 mol/L LiClO4(EC:DEC=1:1)有机溶液为电解液,比能量可达到18.3 W.h/kg,比纯V2O5提高56.8%,循环400次后复合材料的容量衰减为25.68%,比容量和循环性能较掺杂前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2O5 复合材料 电化学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P(VDF-HFP)-PMMA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国庆 马莉 +2 位作者 倪佩 陈雨婷 刘元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0-702,723,共4页
以P(VDF-HFP)-PMMA(聚四氟乙烯六氟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聚合物基体,利用直接挥发法制备了PP/PE/PP复合膜增强型聚合物电解质。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LEXT),线性伏安,交流阻抗和恒流充放电循环等测试手段,考察了PMMA的添加对聚合... 以P(VDF-HFP)-PMMA(聚四氟乙烯六氟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聚合物基体,利用直接挥发法制备了PP/PE/PP复合膜增强型聚合物电解质。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LEXT),线性伏安,交流阻抗和恒流充放电循环等测试手段,考察了PMMA的添加对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MMA的加入能使聚合物电解质吸收更多的液体电解液,从而增大离子电导率。当P(VDF-HFP)∶PMMA=1时,室温下吸液量高达306%,电导率达到1.63 mS/cm,电化学稳定窗口高达5.2V。以LiCoO2为正极、锂片为负极,采用该隔膜组装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很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聚合物电解质 P(VDF-HFP)-PMMA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2O5/C电化学电容器有机电解液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虹 唐致远 +1 位作者 李中延 庄新国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5-129,共5页
以偏钒酸铵为反应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出不定型V2O5电极材料.以V2O5为正极,石墨为负极,分别选用1.0 mol/L LiClO4/EC+DMC、1.0 mol/L LiPF6/EC+DEC+DMC、1.6 mol/L Et4NBF4/AN 3种有机电解液组成不对称电化学电容器,恒流充放电、循... 以偏钒酸铵为反应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出不定型V2O5电极材料.以V2O5为正极,石墨为负极,分别选用1.0 mol/L LiClO4/EC+DMC、1.0 mol/L LiPF6/EC+DEC+DMC、1.6 mol/L Et4NBF4/AN 3种有机电解液组成不对称电化学电容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测试该模拟电容器,如以1.0 mol/LLiClO4/EC+DMC作电解液则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较小的阻抗,且在500 mA/g电流密度下比能量达到8.4Wh/kg,充放电效率达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电容器 金属氧化物 V2O5 混合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LiFeO_4+LiMn_2O_4)/(Li_4Ti_5O_(12)+CNTS)锂离子电池的制备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正西 张海燕 +1 位作者 张国庆 曾志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9-731,共3页
用磷酸铁锂和锰酸锂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与钛酸锂碳纳米管复合负极材料匹配制备了新型锂离子电池。锰酸锂提高了电池的放电电压和容量,碳纳米管提高了负极的电导率。电池循环性能良好,经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8.8%。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钛酸锂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国庆 马莉 倪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23,共4页
对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特别是动力型电池用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膜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几类典型的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比较了这一领域里萃取法、倒相法和直接造孔法的技术与工艺特点;用材料在实际电池中的机械强度、吸液... 对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特别是动力型电池用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膜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几类典型的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比较了这一领域里萃取法、倒相法和直接造孔法的技术与工艺特点;用材料在实际电池中的机械强度、吸液率、耐高温性能、导电性能和电化学窗口宽度等指标考察了3种主要类型——单相型、两相型和复合型微孔聚合物电解质的各自优势与缺点;对微孔聚合物电解质的研制前景和开发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微孔聚合物电解质 制备方法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2+掺杂对V2O5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虹 唐致远 李中延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3-586,共4页
以NiSO_4·6H_2O为反应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Ni^(2+)掺杂的V_2O_5正极材料,利用SEM、XRD、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测试对反应产物的微观形貌、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杂少量Ni^(2+)对V_2O_5的晶... 以NiSO_4·6H_2O为反应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Ni^(2+)掺杂的V_2O_5正极材料,利用SEM、XRD、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测试对反应产物的微观形貌、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杂少量Ni^(2+)对V_2O_5的晶型结构及表观形貌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利于降低V_2O_5的电荷转移电阻;随着Ni^(2+)掺杂量的增加,电化学电容器的比能量增大,当掺Ni^(2+)2.5%时比能量为15.6 Wh·kg^(-1),库仑效率达95.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2O5 电化学电容器 正极材料 Ni^2+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热固相法Li_(1+x)V_3O_(8-y)F_y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秦红莲 唐致远 马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7-461,共5页
以Li2CO3和V2O5为原料,用中热固相法制备了掺杂不同氟离子含量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V3O8-yFy,采用XRD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及电导率测试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表明,中热固相法制得的Li1+xV3O8-yF... 以Li2CO3和V2O5为原料,用中热固相法制备了掺杂不同氟离子含量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V3O8-yFy,采用XRD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及电导率测试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表明,中热固相法制得的Li1+xV3O8-yFy产品较纯,没有杂质相存在;当y=0.1时产品的电化学循环性能最好,首次放电比容量达252.08 mAh/g,以0.2c倍率循环25次之后比容量仍保持在210.93 mAh/g,容量保持率达9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1+xV3O8-yFy F-掺杂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中热固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唐致远 王晓静 +1 位作者 闫继 马莉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4-747,共4页
LiFePO4以其显著的优点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力的竞争者。介绍LiFePO4正极材料的结构和反应机理,综述制备LiFePO4的各种方法以及针对LiFePO4材料所进行的改进研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LIFEPO4 锂离子电池 合成方法 改进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微波法制备Li_3V_2(PO_4)_3/C及其电化学性能表征
18
作者 唐致远 毛文峰 +2 位作者 闫继 袁威 张新河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8-321,共4页
本文采用球磨微波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C,并研究了微波辐射时间对样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40 W微波辐射18 min合成的材料,结晶度高,粒径小而均匀.该电极5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01.3 mAh·g-1,300周期循... 本文采用球磨微波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C,并研究了微波辐射时间对样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40 W微波辐射18 min合成的材料,结晶度高,粒径小而均匀.该电极5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01.3 mAh·g-1,300周期循环,其放电比容量仍保持100.8 mAh·g-1,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3V2(PO4)3/C 微波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等半径减振器叠加阀片的变形解析计算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未 张力云 +2 位作者 李灿 刘钟科 郭长红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48,共5页
针对目前不等半径叠加阀片尚无通用解析计算式的问题,根据不等半径叠加阀片的力学模型,利用其边界约束条件和连续性条件,得到其弯曲变形微分方程通解,从而得到变形解析式。通过实例解析计算与ANSYS仿真进行对比验证,解析计算与仿真结果... 针对目前不等半径叠加阀片尚无通用解析计算式的问题,根据不等半径叠加阀片的力学模型,利用其边界约束条件和连续性条件,得到其弯曲变形微分方程通解,从而得到变形解析式。通过实例解析计算与ANSYS仿真进行对比验证,解析计算与仿真结果的相对偏差在1%左右,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不等半径叠加阀片的弯曲变形解析计算方法是准确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器 不等半径 叠加阀片 解析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热固相法制备掺杂钛的钒酸锂正极材料
20
作者 秦红莲 唐致远 马莉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21-1123,共3页
以Li2CO3和V2O5为原料,用中热固相法制备了掺杂Ti4+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1V3―yTiyO8(y=0.05、0.1、0.2),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掺杂Ti能够很好地改善中热固相法产品的电化学性能,且当y=0.1时,Li1.1V3―yTiyO8循环... 以Li2CO3和V2O5为原料,用中热固相法制备了掺杂Ti4+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1V3―yTiyO8(y=0.05、0.1、0.2),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掺杂Ti能够很好地改善中热固相法产品的电化学性能,且当y=0.1时,Li1.1V3―yTiyO8循环性能最好,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250.9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1+XV3O8 中热固相法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