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市景观水体表观污染类型识别及特征指标筛选 被引量:5
1
作者 戴天杰 魏攀龙 +2 位作者 潘杨 司壮壮 王静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1-147,共7页
为解决表观污染成因的问题,以苏州市区河网为主要研究对象,采集796个数据样本,对景观水体的表观污染类型进行划分界定,并通过对数据样本的统计分析,探究水体表观污染类型和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叶绿素a... 为解决表观污染成因的问题,以苏州市区河网为主要研究对象,采集796个数据样本,对景观水体的表观污染类型进行划分界定,并通过对数据样本的统计分析,探究水体表观污染类型和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和浊度对不同污染类型的水体具有很好的区分度,可作为主要特征指标;景观水体可分为有机主导型、无机主导型、营养主导型和混合型4种表观污染类型;不同表观污染水体判别的优先次序为有机主导型、无机主导型、营养主导型、混合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污染 污染类型 特征因子 地表水 城市景观水体 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YF_4:Yb,Pr微晶的水热制备及上转换发光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钟诚 赖欣 +1 位作者 毕剑 高道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8-121,共4页
水热制备了掺镱离子(Yb^(3+))、镨离子(Pr^(3+))的氟化钇钠(NaYF4∶Yb,Pr)微晶,采用XRD、SEM、FA对其微结构、形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溶液pH的变化会造成样品的相变,在碱性条件下,F-与稀土离子RE^(3+)的摩尔数比从4∶1增大... 水热制备了掺镱离子(Yb^(3+))、镨离子(Pr^(3+))的氟化钇钠(NaYF4∶Yb,Pr)微晶,采用XRD、SEM、FA对其微结构、形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溶液pH的变化会造成样品的相变,在碱性条件下,F-与稀土离子RE^(3+)的摩尔数比从4∶1增大到8∶1,样品晶相也由立方相变为六方相。立方相微晶为球状,六方相微晶为六方柱状。在980nm红外光激发下,Pr^(3+)的发光主要由484nm的蓝光带、541nm的绿光带、609nm的橙光带组成。分析了其上转换发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YF4 PR 水热法 上转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F_3∶Yb,Er,Tm纳米晶:低温固相制备及上转换发光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钟诚 蒋芸 +2 位作者 赖欣 高道江 毕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3-75,78,共4页
采用低温固相法制备了镱离子(Yb^(3+))、铒离子(Er^(3+))、铥离子(Tm^(3+))共掺杂的氟化钇(YF3)纳米晶,研究了煅烧温度及时间对样品微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YF3纳米晶的晶相结构、形貌进而发光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采用低温固相法制备了镱离子(Yb^(3+))、铒离子(Er^(3+))、铥离子(Tm^(3+))共掺杂的氟化钇(YF3)纳米晶,研究了煅烧温度及时间对样品微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YF3纳米晶的晶相结构、形貌进而发光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煅烧温度的上升,样品晶化完全,可获得纯正交相的YF3纳米晶,样品颗粒变大,发光强度增大,但过高的煅烧温度会使样品产生杂相,颗粒急剧增大,发光强度反而降低。在相同的煅烧温度下,煅烧时间对样品的微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甚微。在980nm红外光激发下,样品的可见光发射由478nm的蓝光带、548nm的绿光带及657nm的红光带组成。通过样品发光强度与激发功率的关系,分析了其可能的上转换发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反应 煅烧温度 上转换 YF3 NH4H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2YF7:Yb,Tm纳米晶的水热制备及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钟诚 罗然 +4 位作者 李桃 张婷 赖欣 毕剑 高道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9-162,168,共5页
采用温和水热法制备了七氟钇锶(Sr2YF7)∶镱(Yb),铥(Tm)纳米晶(Sr2YF7∶Yb,Tm纳米晶),并对其微结构、形貌、粒径、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制备的Sr2YF7∶Yb,Tm纳米晶为四方晶相结构,其形貌为类球型,平均粒径34nm;在980nm红外光... 采用温和水热法制备了七氟钇锶(Sr2YF7)∶镱(Yb),铥(Tm)纳米晶(Sr2YF7∶Yb,Tm纳米晶),并对其微结构、形貌、粒径、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制备的Sr2YF7∶Yb,Tm纳米晶为四方晶相结构,其形貌为类球型,平均粒径34nm;在980nm红外光激发下,其发射峰分别位于463nm、480nm、650nm处,I蓝/I红≈43,无紫外及红外发射峰出现,获得了上转换单色蓝光。依据发光强度与激发功率的关系,确定样品的蓝光与红光发射均为三光子过程,并分析了其上转换发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 七氟钇锶 铥离子 水热法 上转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同步柴油发电机动力故障诊断数学建模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静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4-126,共3页
利用基于神经网络构建的模型和基于支持向量机构建的模型对船舶同步柴油发电机动力故障进行诊断,存在故障诊断准确性较差,诊断时间较长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基于粗糙集理论构建一个新的数学模型,对故障进行诊断。该模型构建首先需要确... 利用基于神经网络构建的模型和基于支持向量机构建的模型对船舶同步柴油发电机动力故障进行诊断,存在故障诊断准确性较差,诊断时间较长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基于粗糙集理论构建一个新的数学模型,对故障进行诊断。该模型构建首先需要确定故障样本集及故障征兆集,然后构建二者的隶属度矩阵最后在最大隶属度原则下选取出隶属度矩阵中最大的隶属度,并对照柴油发电机发生故障概率,实现故障诊断。结果表明:与基于神经网络构建的模型和基于支持向量机构建的模型相比,基于粗糙集理论构建的数学模型,诊断准确性提高3.2%和6.4%,诊断时间缩短19.6 min和30.3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柴油发电机 动力故障 故障诊断 数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2+)掺杂对SrF_2∶Yb,Er纳米晶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钟诚 罗然 +4 位作者 袁红艳 张婷 郭善军 蒋芸 高道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7-91,共5页
通过温和水热法制备了氟化锶(SrF_2)∶Yb,Er,Mn纳米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分析对制备的纳米晶微结构、形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晶微结构为面心立方晶相,形貌为类球形,随着Mn^(2+)离子的掺入,样品发生... 通过温和水热法制备了氟化锶(SrF_2)∶Yb,Er,Mn纳米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分析对制备的纳米晶微结构、形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晶微结构为面心立方晶相,形貌为类球形,随着Mn^(2+)离子的掺入,样品发生晶格畸变,粒径减小,发光强度减弱,Er^(3+)离子的红/绿发光强度比增大,发光颜色从绿光区向红光区移动。分析了Mn^(2+)的掺入对样品微结构、形貌、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样品发光强度与激发功率的关系,分析了SrF_2∶Yb,Er,Mn纳米晶的上转换发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锶 MN^2+ 红光增强 微结构变化 上转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