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实验室检验质量控制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24期18-18,20,共2页
目的分析微生物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结果,探讨提高实验室技术水平及能力的方法。方法收集该院收到的盲样菌种予以分离培养,并进行生化鉴定以及血清学鉴定。结果本组盲样抽检出蜡样芽孢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上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 目的分析微生物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结果,探讨提高实验室技术水平及能力的方法。方法收集该院收到的盲样菌种予以分离培养,并进行生化鉴定以及血清学鉴定。结果本组盲样抽检出蜡样芽孢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上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果均完全正确。结论加强室间质控考核可促进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确保测定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微生物实验室 质量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多层螺旋CT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杨霖 王龙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41-46,共6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0例NSCLC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肺部良性病变患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0例NSCLC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肺部良性病变患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MSCT灌注成像参数[血容量(BV)、对比剂达峰时间(TTP)、强化峰值(PEI)]比较,评价血清肿瘤标志物及MSCT灌注成像参数对NSCLC的诊断价值,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与MSCT灌注成像参数,以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MSCT灌注成像参数平均值为界分为低水平与高水平患者,比较NSCLC患者3年生存情况,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及MSCT灌注成像参数对3年死亡危险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血清AFP、CA125、NSE水平及BV、PEI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患者血清AFP、CA125、NSE水平与MSCT定量参数BV、PEI呈正相关关系(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A125、NSE及MSCT灌注成像参数BV、PEI诊断NSCLC的AUC分别为0.763、0.833、0.709、0.816、0.714,联合诊断AUC为0.932,较各指标单独诊断价值明显提高;血清AFP、CA125、NSE与MSCT定量参数BV、PEI高水平患者3年病死率高于低水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P、CA125、NSE与MSCT定量参数BV、PEI高水平患者3年死亡风险是低水平患者的3.167倍、5.654倍、2.953倍、3.860倍、4.144倍。结论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MSCT参数BV、PEI值明显升高,且二者关系密切,可无创、准确诊断NSCLC,预测生存情况,使得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甲胎蛋白 糖类抗原125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临床应用及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宋莉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3期24-25,共2页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3种不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准确性、稳定性,为以后检测乙型肝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32例乙肝患者作为观察组,138例非乙肝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用荧光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法对乙...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3种不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准确性、稳定性,为以后检测乙型肝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32例乙肝患者作为观察组,138例非乙肝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用荧光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法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记录检测结果,对比三种方法的监测结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三种方法的准确度由高到低分别为,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法;三种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为,辨荧光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分辨时间荧光分析法能准确的检测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误差小,无放射性污染,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检测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检测 荧光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胶体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