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俄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被引量:1
1
作者 汪成慧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34-137,共4页
语言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和一种社会的交际工具,它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反映了人们的社会观念和社会风俗。无论什么样的社会一般都存在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性别歧视。这种性别歧视在俄汉语中的最明显表现是在词汇的使用上,而词汇中的性别歧... 语言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和一种社会的交际工具,它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反映了人们的社会观念和社会风俗。无论什么样的社会一般都存在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性别歧视。这种性别歧视在俄汉语中的最明显表现是在词汇的使用上,而词汇中的性别歧视又集中表现在标记、词序、姓氏的变更,通性名词及词汇语义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汉语 性别歧视 标记 词序 姓氏 通性名词 词汇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奥尼尔研究中的两种文化整体观——以《榆树下的欲望》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天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79-181,共3页
奥尼尔的戏剧作品,可以放到两个不同的观察层面来看:一是其本土历史文化的整体观,二是跨文化的整体观。以《榆树下的欲望》为例,从其本土文化整体观可以看到北美殖民地文学精神传统基础之上的文化人格,从其跨文化整体观可以看到人类共... 奥尼尔的戏剧作品,可以放到两个不同的观察层面来看:一是其本土历史文化的整体观,二是跨文化的整体观。以《榆树下的欲望》为例,从其本土文化整体观可以看到北美殖民地文学精神传统基础之上的文化人格,从其跨文化整体观可以看到人类共性基础上不同文化传统(如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差异之下的不同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树下的欲望》 美国 奥尼尔 戏剧文学 本土文化 整体观 悲剧 文学精神 文化人格 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反高潮
3
作者 郭天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132-133,共2页
论反高潮郭天奎在语言的修辞手法和文学的结构技巧中,有一个“反”字家族,诸如反语、反问、反诘、反讽等,这些都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发表了不少文章,但同样作为“反”字家族的一员,既是语言修辞手法又是文学结构技巧的“... 论反高潮郭天奎在语言的修辞手法和文学的结构技巧中,有一个“反”字家族,诸如反语、反问、反诘、反讽等,这些都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发表了不少文章,但同样作为“反”字家族的一员,既是语言修辞手法又是文学结构技巧的“反高潮”,却很少见到有关的专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高潮 结构技巧 修辞手法 叙事文学 欧·亨利 作品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抒情文学 《四百万》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