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党政分开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东 《社会科学研究》 1988年第3期38-42,共5页
实行党政分开,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对此,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作了精辟的阐述。本文拟结合报告的精神,谈几点认识。一、党政分开十分必要党是国家政权的核心。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搞阶级斗争需要党的领导。进行经济建设,... 实行党政分开,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对此,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作了精辟的阐述。本文拟结合报告的精神,谈几点认识。一、党政分开十分必要党是国家政权的核心。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搞阶级斗争需要党的领导。进行经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党的领导。坚持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统一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国家政权机关 经济建设 政治领导 阶级斗争 统一领导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事业 思想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择劣现象
2
作者 李明忠 袁文秀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2-24,共3页
一、择劣现象是我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中的一个重大缺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了许多试验和探讨。在选拔、任用干部方面已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
关键词 干部选拔任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任用制度 任用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提高领导权威的艺术
3
作者 李明忠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3-55,共3页
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领导者都需要有权威,这是保证领导活动顺利进行的条件,没有权威,就不能实施有效的领导。而要提高领导权威,不仅需要掌握其正确的原则和方法,还必须讲究其艺术。
关键词 领导权威 艺术 现代社会 领导活动 领导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新时期发展的动力
4
作者 翟志坚 《探索》 1985年第5期42-45,共4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把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样,实践需要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新时期发展的动力,来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把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样,实践需要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新时期发展的动力,来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新时期发展的动力,本文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就教于理论界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主要矛盾 正确认识 社会基本矛盾 根本动力 经济体制 发展阶段 社会发展动力 历史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电影自然景色描写的多义性赏析
5
作者 高力 《探索》 1986年第3期69-72,共4页
在当代电影中,自然景色再也不象以前那样,仅仅作为人物活动的环境而存在了。竟然变得瑰丽多彩,含义“多重”,甚至与人一样,俨然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银幕形象。诚如一位影评家所言:当代电影中具有多重含义的自然景色,不仅美得动人。
关键词 电影 影片 银幕形象 自然景色 思想内涵 人性 象征 创作者 猎场 多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剥削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现象
6
作者 牛勤 《探索》 1988年第4期11-14,共4页
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明确地肯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的性质“私营经济是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份”。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凡是雇佣劳动就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程度的剥削。本文对此提出个人浅见。请教于同仁。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私营经济 生产资料公有制 剩余劳动力 个体经济 雇工 经济成份 办企业 私人投资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认识回到实践的阶段和环节
7
作者 翟志坚 《江汉论坛》 1987年第6期31-35,共5页
在"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全过程中,包含着"实践——认识"和"认识——实践"的两个分过程.前者属于物质转化为精神的过程,后者属于精神转化为物质的过程.在前一个分过程中,经历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 在"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全过程中,包含着"实践——认识"和"认识——实践"的两个分过程.前者属于物质转化为精神的过程,后者属于精神转化为物质的过程.在前一个分过程中,经历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两个阶段,其间又包含若干过渡的环节.那么,人们取得了理性认识以后,认识回到实践又要经历哪些阶段和环节呢?这在我们现行的哲学理论中则显得十分贫乏.对此,笔者作一点初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认识 具体实践 行动方案 行动过程 感性认识 认识过程 三个环节 实施方案 认识转化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