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改性方法对沸石吸附对硝基苯酚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单程楠 唐见 +3 位作者 赵海涛 王小治 盛海君 封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14-2220,共7页
利用酸改性、热活化、有机改性及联合改性等方法对沸石进行改性,制备了不同种类的改性沸石。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这些改性沸石吸附对硝基苯酚的能力进行检测,并用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对改性沸石的结构进行表征,着重比较改性过程中酸改... 利用酸改性、热活化、有机改性及联合改性等方法对沸石进行改性,制备了不同种类的改性沸石。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这些改性沸石吸附对硝基苯酚的能力进行检测,并用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对改性沸石的结构进行表征,着重比较改性过程中酸改性和灼烧改性实施顺序不同对沸石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500℃灼烧相比,900℃灼烧对沸石吸附能力的提高更为明显,但对沸石的结构有所破坏。酸改性可以去除沸石所携带的大量杂质,使孔道的连通性更好,从而使酸改性沸石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能力比灼烧改性沸石高。未经酸洗涤的沸石中所含杂质可能会在灼烧过程中对沸石的结构产生影响,先采用酸改性再结合热活化的方式对沸石进行改性比较合适。酸改性+热活化(500℃)后再与有机改性结合,可以使改性沸石对对硝基苯酚吸附量大大增加。不同改性沸石的吸附能力依次为:有机改性沸石>酸热联合改性沸石>酸改性沸石>灼烧(500℃)改性沸石>天然沸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改性 对硝基苯酚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MAB改性沸石及其对对硝基苯酚吸附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单程楠 唐见 +1 位作者 王小治 封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50,共5页
为提高沸石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效果,采用酸热活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改性沸石,研究了改性沸石吸附对硝基苯酚的能力,探讨了改性条件对沸石吸附能力的影响和改性沸石吸附对硝基苯酚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改性溶液中CTMA... 为提高沸石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效果,采用酸热活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改性沸石,研究了改性沸石吸附对硝基苯酚的能力,探讨了改性条件对沸石吸附能力的影响和改性沸石吸附对硝基苯酚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改性溶液中CTMAB的量低于沸石阳离子交换量时,沸石负载表面活性剂的量越大,所得到的有机沸石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能力越强;改性溶液pH值增大,所获得的有机沸石吸附对硝基苯酚的能力也增强。CTMAB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1%,改性时间为2 h所制备的有机沸石对对硝基苯酚有较高的去除率。在利用已制备的有机沸石处理污水中对硝基苯酚的实际应用中,有机沸石投加量为25 g/L,对硝基苯酚溶液在pH值为6,振荡50 min的条件下,有机沸石对对硝基苯酚的去除率可达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改性沸石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吸附 对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原酸化交联壳聚糖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3
作者 曾淼 张廷安 +2 位作者 吕国志 豆志河 刘燕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4-177,共4页
微波辐射下,以壳聚糖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二硫化碳为改性剂,制得了黄原酸化交联壳聚糖(XCCTS)吸附剂。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光谱对XCCTS吸附Cu2+前后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黄原酸化条件对Cu2+在树脂上的... 微波辐射下,以壳聚糖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二硫化碳为改性剂,制得了黄原酸化交联壳聚糖(XCCTS)吸附剂。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光谱对XCCTS吸附Cu2+前后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黄原酸化条件对Cu2+在树脂上的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XCCTS表面粗糙,具有结晶性,分子中具有能够吸附Cu2+的巯基和羟基。随着CS2用量的增大,吸附时间的延长,XCCTS对Cu2+吸附量均是先增大后减小,二硫化碳用量为2 mL,微波黄原酸化时间为3min时,XCCTS对Cu2+的吸附量可达到44.32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酸化 交联壳聚糖 CU2+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样和保存方式测定非甲烷总烃比对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承 孙壮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335-338,共4页
文章建立了以双柱双检测器气相色谱法对环境空气和污染源废气中的非甲烷总烃进行分析的方法。并且比较了注射器采样、真空瓶采样以及铝箔采气袋采样3种不同采样及其保存方式和时间对非甲烷总烃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同一样品的采... 文章建立了以双柱双检测器气相色谱法对环境空气和污染源废气中的非甲烷总烃进行分析的方法。并且比较了注射器采样、真空瓶采样以及铝箔采气袋采样3种不同采样及其保存方式和时间对非甲烷总烃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同一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是否避光保存和采样器具的材质对非甲烷总烃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影响很大,无论非甲烷总烃的浓度大小如何,用玻璃器具对样品进行采集,在避光条件下进行保存,非甲烷总烃浓度随时间的降低百分比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环境空气 废气 非甲烷总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提取气相色谱法测土壤中硝基苯类化合物 被引量:12
5
作者 孙壮 李承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07-209,共3页
采用超声波提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7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硝基苯和对硝基甲苯的方法检出限为0.010 0 mg/kg,其他5种硝基苯类化合物为0.000 1~0.001 0 mg/kg。标准溶液平行测定的RSD在3.7%~4.5%,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68.6%~120%。结... 采用超声波提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7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硝基苯和对硝基甲苯的方法检出限为0.010 0 mg/kg,其他5种硝基苯类化合物为0.000 1~0.001 0 mg/kg。标准溶液平行测定的RSD在3.7%~4.5%,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68.6%~120%。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线性范围良好,检出限低,精密度好,定性定量准确;经实际样品测定,完全能满足土壤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监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提取 气相色谱法 土壤 硝基苯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河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旭 李承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394-401,共8页
2015年5-10月对汤河水库6个点位的样品进行浮游植物和理化指标的鉴定分析,获得了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详细资料。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10种(包括变种变型),隶属7门55属,细胞密度变化范围为314.4×10~4~927.0×10~4CellS/l,夏季... 2015年5-10月对汤河水库6个点位的样品进行浮游植物和理化指标的鉴定分析,获得了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详细资料。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10种(包括变种变型),隶属7门55属,细胞密度变化范围为314.4×10~4~927.0×10~4CellS/l,夏季高于春秋两季,空间分布无明显差异,水库的主要优势种为尖针杆藻。使用SpSS16.0对浮游植物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水温、ph与浮游植物密度的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对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做CCa分析,以温度、ph、do、Tn、eC对主要浮游植物的密度影响最为显著。利用多种指标对水库水质进行了生态学评价,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显示水库状况为健康,依据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水体,水库处于中污染状态,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显示全年为中营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河水库 浮游植物 统计学分析 生态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萃取剂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甲苯类化合物的方法比对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琳 胡国军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72,共4页
采用液-液萃取-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分别用苯和甲苯作萃取剂,对测定水中4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方法进行比对分析。从精密度、准确度、方法检出限等方面对这2种方法进行系统比对,对实际水样测定结果采用统计学中t检验法进行比对。评价用甲... 采用液-液萃取-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分别用苯和甲苯作萃取剂,对测定水中4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方法进行比对分析。从精密度、准确度、方法检出限等方面对这2种方法进行系统比对,对实际水样测定结果采用统计学中t检验法进行比对。评价用甲苯代替苯作萃取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用甲苯完全可以代替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硝基甲苯类化合物 方法比对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艳 《绿色科技》 2012年第10期133-134,共2页
从实验器材的选购及清洗,试剂的选择、配制及保存,消解时间和冷却时间等几方面总结了用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时的注意事项。提出了配制碱性过硫酸钾时最好分别配制、单独保存,实验时再混合的观点。
关键词 总氮 比色管 过硫酸钾 NAOH 消解时间 冷却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