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梅花鹿种鹿选育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
1
作者 齐汭铖 商业 +5 位作者 李宁 李鹏 罗剑通 杨鹏 许海志 张燚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6期76-80,共5页
东北梅花鹿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动物。随着鹿产业不断发展,种鹿选育至关重要。文章结合生产实践,从梅花鹿种鹿选种、饲养、繁殖等方面对梅花鹿种鹿选育技术进行探讨。在选种方面,从体型外貌、生产性能、遗传品质等3个方面确定标准,公鹿需... 东北梅花鹿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动物。随着鹿产业不断发展,种鹿选育至关重要。文章结合生产实践,从梅花鹿种鹿选种、饲养、繁殖等方面对梅花鹿种鹿选育技术进行探讨。在选种方面,从体型外貌、生产性能、遗传品质等3个方面确定标准,公鹿需体型健壮、鹿茸产量达标、遗传稳定,母鹿要求体形匀称、繁殖性能良好且遗传品质优良;分子选育技术在梅花鹿选育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饲养管理方面,应选择合适场地,科学配制粗、精饲料,注重疾病预防。繁殖环节中应合理选配种鹿,采用适宜配种方式,做好妊娠分娩管理与繁殖记录。运用合理的选育方法可培育出遗传优良、生产性能高、适应性强的鹿群,提高梅花鹿的生产性能,对促进养鹿业可持续发展、提升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选育 繁殖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辽宁株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姝霖 李冰 +5 位作者 王辉暖 李宁 商业 罗剑通 周铁忠 赵刚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7期1-6,共6页
研究旨在确证鹿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血清型和耐药性等特征,无菌采集某养鹿场发病鹿的心脏、肝脏、肺脏、脾脏等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分子生物学鉴定、生化试验及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通过细菌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 研究旨在确证鹿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血清型和耐药性等特征,无菌采集某养鹿场发病鹿的心脏、肝脏、肺脏、脾脏等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分子生物学鉴定、生化试验及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通过细菌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确认分离到一株鹿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株在10%绵羊鲜血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圆形光滑、半透明的菌落,瑞氏染色呈两极浓染的小短杆状菌;通过血清型特异引物鉴定方法确认分离株为荚膜血清型D型。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小鼠感染分离株后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50%,并表现肾脏、肝脏及肠道黏膜等多器官出血和变质性变化。分离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美罗培南等12种药物敏感。研究表明,试验分离的鹿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对大多数抗菌药物仍具有敏感性,可能与鹿的生存环境和日常很少用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 多杀性巴氏杆菌 分离鉴定 致病性 耐药性 辽宁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淘汰母梅花鹿再利用模式的初探:体内外胚胎的生产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承俊 李宁 +4 位作者 赵刚 杜学海 马力 商业 王春强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8期14-18,共5页
试验旨在探索体内胚胎生产+活体采卵+离体取卵模式在淘汰母鹿再利用中的可行性。试验以4只淘汰母梅花鹿作为研究对象,先用羊用阴道内孕酮释放装置(CIDR)+促卵泡激素(FSH)+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方案进行超排,生产体内胚胎。冲胚结束... 试验旨在探索体内胚胎生产+活体采卵+离体取卵模式在淘汰母鹿再利用中的可行性。试验以4只淘汰母梅花鹿作为研究对象,先用羊用阴道内孕酮释放装置(CIDR)+促卵泡激素(FSH)+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方案进行超排,生产体内胚胎。冲胚结束时,对供体鹿两侧卵巢进行手术法吸卵,获取体内卵母细胞。最后随机选择2只母鹿屠宰获取体外卵母细胞,并利用所获卵母细胞研究DSOF液体系和SOF液体系在梅花鹿体外胚胎生产中的使用效果。结果显示,经超排处理后,所有供体母鹿均出现了发情表现,并有3只配种成功,平均冲胚2.7枚/只,回收率33.3%,平均获可移植胚0.3枚/只,可移植胚率12.5%。对供体鹿进行活体采卵共获卵母细胞6枚,回收率26.1%,仅1枚卵母细胞可用,可用率16.7%。对2只母鹿进行离体取卵共获可用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14枚,将该14枚COCs分别于DSOF液体系、SOFaa+E-DSOF和SOF液体系中受精与培养,卵裂率分别为22.2%(2/9)、50.0%(1/2)和66.7%(2/3)。仅SOF液体系中有一个受精卵发育到了8-cell阶段,其余所有卵裂胚均停滞在2-cell阶段。研究表明,体内胚胎生产+活体采卵+离体取卵模式可用于淘汰母鹿的再利用,但试验中使用技术的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SOF液体系可用于我国梅花鹿至少8-cell体外胚胎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体内胚胎生产 体外胚胎生产 活体采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鹿发情期活动量变化规律研究
4
作者 郭雅婷 商业 +4 位作者 李宁 张旺 张辉 马力 李和平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12期42-45,共4页
试验旨在探究马鹿(Cervus canadensis)发情期活动量变化规律,为养鹿生产中马鹿发情鉴定提供参考。试验随机选择20头健康成年母鹿,母鹿佩戴WT-003NB型项圈计步器自动检测活动量,通过相关数据预测发情,并与人工观察发情鉴定的结果进行对... 试验旨在探究马鹿(Cervus canadensis)发情期活动量变化规律,为养鹿生产中马鹿发情鉴定提供参考。试验随机选择20头健康成年母鹿,母鹿佩戴WT-003NB型项圈计步器自动检测活动量,通过相关数据预测发情,并与人工观察发情鉴定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发情当天母鹿活动量最大,当日步数达到3 463步,是发情前后12 d每日活动量均值的2.97倍。发情开始0~12 h,母鹿活动量显著高于间情期对应时间段的活动量(P<0.05);发情开始0~6 h活动量明显升高,且以4~6 h时最高(488步)。母鹿发情结束前12 h活动量均显著高于间情期对应时间段的活动量(P<0.05);发情结束前6~8 h母鹿活动量最大(533步),为间情期对应时间段活动量(80步)的6.66倍。对比计步器监测和人工观察两种发情鉴定方式鉴定母鹿发情的结果,计步器发情检出率高于人工观察法。研究表明,使用计步器记录母鹿运动量可为发情鉴定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鹿 发情鉴定 活动量 计步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末春初圈养梅花鹿健康与腹泻个体粪便菌群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家慧 石明慧 +6 位作者 王一晨 韩香雨 吴怡宁 蒋元琳 刘树强 胡德夫 商业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68-77,共10页
腹泻是制约梅花鹿(Cervus nippon)养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而健康与腹泻梅花鹿个体菌群组成变化尚不清楚。为探究健康与腹泻梅花鹿肠道菌群差异,分析梅花鹿腹泻原因,以圈养雄性梅花鹿为实验对象,采集正常及腹泻... 腹泻是制约梅花鹿(Cervus nippon)养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而健康与腹泻梅花鹿个体菌群组成变化尚不清楚。为探究健康与腹泻梅花鹿肠道菌群差异,分析梅花鹿腹泻原因,以圈养雄性梅花鹿为实验对象,采集正常及腹泻梅花鹿粪便共18份,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腹泻组菌群丰度及多样性较健康组均有所下降。在门至属水平,腹泻组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克里斯滕森菌科(Christensenellaceae)等有益菌丰度下降,Treponema_2菌属等促炎菌丰度上升。此外,瘤胃球菌科UCG-014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014)和理研菌科RC9菌属(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在健康组中显著富集;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拟普雷沃氏菌属(Alloprevotella)、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在腹泻组显著富集。腹泻梅花鹿与健康梅花鹿粪便菌群组成和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疣微菌门丰度升高可能是导致梅花鹿腹泻的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肠道菌群 腹泻 16S rRNA基因测序 疣微菌门 阿克曼氏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