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子生产是特殊的商品生产 被引量:1
1
作者 汤丽清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生产资料 质量 种子质量 商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晚熟玉米新品种辽科60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
作者 赵兴彦 李桂东 +8 位作者 董建军 孙源泽 赵国芹 王玉春 马英豪 孙姝奇 卢凌霄 刘雪利 于洋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2期144-146,共3页
辽科605是辽源市农业科学院2014年以自选系LN38为母本,以自选系LN4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熟期适宜、抗病性较强、持绿性好等特点。2021年通过吉林省审定,该品种在审定后即投入推广,2022年至今推广面... 辽科605是辽源市农业科学院2014年以自选系LN38为母本,以自选系LN4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熟期适宜、抗病性较强、持绿性好等特点。2021年通过吉林省审定,该品种在审定后即投入推广,2022年至今推广面积达到28万亩,近几年最高产量保持在14000~14500 kg/hm^(2)。本文作者论述了高产优质晚熟玉米新品种辽科605的亲本来源及品种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高产栽培技术等,希望为该品种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辽科605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密植高产技术集成研究与推广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国芹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9期77-79,共3页
本文围绕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发挥良种、良法和光温水肥资源的增产潜能,有效破解制约单产提升瓶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将辽源市组织实施的玉米密植高产栽培和水肥一体化技术集成研究中所采取的精选品种、精耕细作、精准... 本文围绕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发挥良种、良法和光温水肥资源的增产潜能,有效破解制约单产提升瓶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将辽源市组织实施的玉米密植高产栽培和水肥一体化技术集成研究中所采取的精选品种、精耕细作、精准管控措施和推广应用情况进行分析阐述。实践表明,这项玉米密植精准调控综合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土地和光能资源,解决玉米密植与通风透光的矛盾,提高水肥和光能利用率,大幅增加玉米产量,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强、示范应用效果好、推广前景广阔、生态效益好等优势,对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具有示范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密植高产技术集成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T1536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4
4
作者 冯建东 薛继彪 +6 位作者 董建军 宋月 吴厅千 孙贵海 孙源泽 何俊峰 周冬梅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1期230-231,共2页
T1536是辽源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DY78为母本、以DY12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广适玉米新品种。该品种高产、抗病、适应性广,于2021年通过吉林省审定。本文作者对玉米新品种T1536的亲本来源及品种选育、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 T1536是辽源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DY78为母本、以DY12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广适玉米新品种。该品种高产、抗病、适应性广,于2021年通过吉林省审定。本文作者对玉米新品种T1536的亲本来源及品种选育、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T1536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肥在水稻生产中的施用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姜天元 黄文 +4 位作者 宋继娟 刘海 祁克刚 刘科研 罗桂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0期34-34,共1页
分析不同时期施用水稻复合肥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50%复合肥作底肥在耙地前施用,30%复合肥结合除草作为返青肥,20%复合肥作为补肥于6月20—25日施用的方法水稻产量最高,建议施用水稻复合肥时不要一次性作底肥施用,要分期... 分析不同时期施用水稻复合肥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50%复合肥作底肥在耙地前施用,30%复合肥结合除草作为返青肥,20%复合肥作为补肥于6月20—25日施用的方法水稻产量最高,建议施用水稻复合肥时不要一次性作底肥施用,要分期施用才有助于提高产量,特别是对保水保肥能力差的水田,更应该分期施肥,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达到增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复合肥 施用方法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