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升油田高 3 块隔夹层特征及对稠油热采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唐清山 施晓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3-30,36,共9页
通过论述了高3块隔夹层类型、岩性和分布、微观孔隙结构、热物性特征,以及不同类型隔夹层对稠油蒸汽吞吐、蒸汽驱、热水驱的影响,并提出改变原注汽排液井只射开油层下部1/2调整为全部射开。为改善高3块蒸汽吞吐、蒸汽驱、热水驱... 通过论述了高3块隔夹层类型、岩性和分布、微观孔隙结构、热物性特征,以及不同类型隔夹层对稠油蒸汽吞吐、蒸汽驱、热水驱的影响,并提出改变原注汽排液井只射开油层下部1/2调整为全部射开。为改善高3块蒸汽吞吐、蒸汽驱、热水驱的开发效果,为增加油层动用状况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吞吐 稠油热采 蒸汽驱 油层 高升油田 注汽 热水驱 微观孔隙结构 岩性 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油田深层稠油油藏蒸汽驱跟踪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唐清山 廖广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1-28,共8页
针对辽河油区高升油田蒸汽驱试验区巨厚、块状、深层浊流砂砾岩沉积特点,在对生产历史进行全面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引进美国SSI公司热采数值模型THERM进行了跟踪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历史拟合,搞清了该试验区温度场、压力场... 针对辽河油区高升油田蒸汽驱试验区巨厚、块状、深层浊流砂砾岩沉积特点,在对生产历史进行全面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引进美国SSI公司热采数值模型THERM进行了跟踪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历史拟合,搞清了该试验区温度场、压力场和饱和度分布场的三场关系。由此展开了平面井网、井距分析、纵向注采层位调整及注采参数优化设计等研究,提出了改善蒸汽驱效果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蒸汽驱 数值模拟 油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油田稠油产量预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太明 柴利文 张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17-22,共6页
稠油开采动态系统状态变化的主要开发指标“产油量”,具有时变性和随机性。根据高升油田稠油热采矿场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油藏工程及系统工程,确定了适合高升油田稠油吞吐递减阶段产油量预测的基本模式──时间功能模型、统计规律模... 稠油开采动态系统状态变化的主要开发指标“产油量”,具有时变性和随机性。根据高升油田稠油热采矿场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油藏工程及系统工程,确定了适合高升油田稠油吞吐递减阶段产油量预测的基本模式──时间功能模型、统计规律模型,是油田中长期产油量预测和可采储量标定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产量预测 预油方法 高升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梁油田气举采油工艺
4
作者 李明 王云亭 吴国华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2年第4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纯梁油田 气举采油工艺 施工 成本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油田蒸汽吞吐存水状况研究
5
作者 唐清山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13-16,共4页
通过对高升油田莲花油层地下存水状况的研究,指出了造成油藏地下存水量大的地质、工程原因。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油藏回采水率、改善稠油吞吐开发效果的措施,并值得其它油田借鉴。
关键词 地下存水 蒸汽吞吐 影响因素 高升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油田开发调整及稳产措施研究
6
作者 白永芳 唐清山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1-6,12,共7页
通过高升油田近三年来开展的油藏精细描述、油藏工程、油田开发、调整及措施挖潜等方面的成果研究,阐述了油田实现稳产、减缓油藏产量递减的一些好做法,改善了开发效果。同时,也为“九五”期间确定合理的开采方式,盘活资源存量及进... 通过高升油田近三年来开展的油藏精细描述、油藏工程、油田开发、调整及措施挖潜等方面的成果研究,阐述了油田实现稳产、减缓油藏产量递减的一些好做法,改善了开发效果。同时,也为“九五”期间确定合理的开采方式,盘活资源存量及进一步稳产,明确了开发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藏 方案调整 稳产措施 高升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心坨油田潜山油藏储层裂缝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和平 陈忠 魏桂萍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61-66,共6页
以辽河盆地西部凹陷牛心坨潜山构造裂缝型变质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实际岩心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给出了表征储层裂缝的八个定量表征参数;然后利用单井测井资料进行特殊处理,给出了单井裂缝方位及纵向上裂缝分布规律;最后应用三维... 以辽河盆地西部凹陷牛心坨潜山构造裂缝型变质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实际岩心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给出了表征储层裂缝的八个定量表征参数;然后利用单井测井资料进行特殊处理,给出了单井裂缝方位及纵向上裂缝分布规律;最后应用三维有限元技术,在储层裂缝形成期(沙四期)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进行构造裂缝的三维定量预测,给出了裂缝的方位.以及裂缝密度的三维分布状况,为该油藏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也为类似油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油藏 变质岩 构造裂缝 应力场 牛心坨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驱油机理 被引量:7
8
作者 魏桂萍 胡桂林 闫明章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7-12,共6页
通过高升油田岩样仿真模型所进行的驱油实验.研究稠油蒸汽驱油机理和流体渗流规律,为汽驱方案设计和提高稠油采收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蒸汽驱 仿真模型实验 渗流 破乳作用 孔隙结构 冷凝作用 高升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溶解对稠油储层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唐清山 魏桂萍 杜德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28-30,共3页
利用高压釜模拟热采条件下石英颗粒的变化情况,研究单井吞吐过程中水岩反应对稠油储层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英在强碱溶液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及pH值呈指数规律变化。这对于正确了解稠油储层在热采过程中的孔隙结构变化、次生孔隙的产生... 利用高压釜模拟热采条件下石英颗粒的变化情况,研究单井吞吐过程中水岩反应对稠油储层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英在强碱溶液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及pH值呈指数规律变化。这对于正确了解稠油储层在热采过程中的孔隙结构变化、次生孔隙的产生、岩石骨架的破坏,低温冷凝前缘硅化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储层 石英溶解 碱溶液 PH值 热采 高升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储层变化规律及对吞吐中后期开发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柴利文 唐清山 孟宪威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54-60,共7页
运用密闭取心分析、室内模拟等手段.量化了高升油田莲花稠油油藏热采过程中储层孔隙结构、物性变化的一般规律,并针对高轮次吞吐及老井侧钻效果较差的局面,提出了层系互换、补孔解堵、大位移侧钻等开发对策。从而改善了低压状态、高... 运用密闭取心分析、室内模拟等手段.量化了高升油田莲花稠油油藏热采过程中储层孔隙结构、物性变化的一般规律,并针对高轮次吞吐及老井侧钻效果较差的局面,提出了层系互换、补孔解堵、大位移侧钻等开发对策。从而改善了低压状态、高轮次吞吐井开发效果,并延长了有效开发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热力开采 储层物性 储层伤害 低压吞吐 高升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顶稠油油藏气驱(窜)特征及平复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柴利文 胡桂林 计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35-40,共6页
高3块为中深、巨厚、块状、高孔、高渗气顶底水稠油油藏,气顶具有较大的驱油能量,在油田井网调整及热力采油过程中.先后发生气顶横向驱油及纵向气窜。通过对气顶气开发历程、阶段特点进行了综合论述,对油井气窜的的响因素及合理利... 高3块为中深、巨厚、块状、高孔、高渗气顶底水稠油油藏,气顶具有较大的驱油能量,在油田井网调整及热力采油过程中.先后发生气顶横向驱油及纵向气窜。通过对气顶气开发历程、阶段特点进行了综合论述,对油井气窜的的响因素及合理利用气顶能量控制油井气窜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气顶稠油油藏实施油气平衡开采,发挥气顶驱油作用,有利于控制和延缓气顶气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顶稠油油藏 气顶气驱 气窜 影响因素 技术措施 高3块 高升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视电阻率饱和度法分析稠油油藏动用状况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南方 李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41-44,共4页
为了弄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井附近油层的动用状况.利用侧钻井视电阻率饱和度分析法,研究电阻减小率与含油饱和度的关系.以确定蒸汽吞吐井附近油层的动用状况。实践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为调油油田蒸汽吞吐阶段油层动用程度研究,提... 为了弄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井附近油层的动用状况.利用侧钻井视电阻率饱和度分析法,研究电阻减小率与含油饱和度的关系.以确定蒸汽吞吐井附近油层的动用状况。实践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为调油油田蒸汽吞吐阶段油层动用程度研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吞吐 侧钻井 视电阻率 饱和度法 动用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容积法确定稠油蒸汽吞吐开发的合理井距 被引量:2
13
作者 柴利文 唐清山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8年第2期28-32,59,共6页
应用计算油气地质储量计算方法——容积法,对实际采油量及最终采出油量进行脱气原油体积收缩量校正。目的确定和评价蒸汽吞吐开发的合理井距。结果该方法综合考虑了蒸汽吞吐降压开采过程中溶解气油比和原油体积系数的变化,可确定不同... 应用计算油气地质储量计算方法——容积法,对实际采油量及最终采出油量进行脱气原油体积收缩量校正。目的确定和评价蒸汽吞吐开发的合理井距。结果该方法综合考虑了蒸汽吞吐降压开采过程中溶解气油比和原油体积系数的变化,可确定不同蒸汽吞吐开发阶段的合理井距。结论修正容积法确定稠油蒸汽吞吐开发的合理井距具有参数取值简便,计算简单的特点,与井距研究的其它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可靠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蒸汽吞吐 井距 容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采稠油蒸汽驱用隔热管断裂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盾 单以银 +2 位作者 李桂芬 王仪康 周运衡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6-48,0,共3页
针对某油田热采蒸汽驱用隔热管连续发生管柱断裂事故, 做了现场调查和试验分析,主要包括材料化学成分分析、显微断口观察、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金相组织检查及管材机械性能测定。分析结果认为, 隔热管断裂均发生在经过返修的内管和外... 针对某油田热采蒸汽驱用隔热管连续发生管柱断裂事故, 做了现场调查和试验分析,主要包括材料化学成分分析、显微断口观察、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金相组织检查及管材机械性能测定。分析结果认为, 隔热管断裂均发生在经过返修的内管和外管焊接部位, 由于焊接不当, 形成各种形式的初始裂纹, 成为发生断裂的断裂源。另外, 用普通碳钢油管制造的隔热管体( 内管和外管) 经过长时间在300℃以上温度下工作, 其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已经退化, 极易发生脆性断裂。建议用合金钢管制造隔热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热油管 断裂 试样 热力采油 稠油 蒸汽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蒸汽液相pH值技术
15
作者 梁作利 周运恒 王兆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73-77,共5页
在稠油热采中,蒸汽液相pH值偏高对稠油热采危害性极大。结合高升油田热采中蒸汽液相pH值偏高造成的危害,在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阐述了蒸汽液相pH值偏高的原因和降低蒸汽液相pH值的技术机理及方法,同时结合高升油田地下情况... 在稠油热采中,蒸汽液相pH值偏高对稠油热采危害性极大。结合高升油田热采中蒸汽液相pH值偏高造成的危害,在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阐述了蒸汽液相pH值偏高的原因和降低蒸汽液相pH值的技术机理及方法,同时结合高升油田地下情况及热采锅炉的特点,确定降低蒸汽液相pH值自动化控制技术,为稠油油田整体开发上水平及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热力开采 蒸汽液相 pH值危害 影响因素 自动化控制 高升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3块蒸汽吞吐阶段储量动用程度研究及挖潜措施
16
作者 施晓蓉 崔清宝 白国斌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49-53,共5页
为了解决高3块开发中储量动用程度差的状况,采用容积法、产量特征曲线法和数值模拟法选择合理井网.以提高平面储量动用程度;通过物理模拟法,确定改善油层纵向动用程度的开采方式。结果表明:蒸汽吞吐开采最优井距为105m;改善开发... 为了解决高3块开发中储量动用程度差的状况,采用容积法、产量特征曲线法和数值模拟法选择合理井网.以提高平面储量动用程度;通过物理模拟法,确定改善油层纵向动用程度的开采方式。结果表明:蒸汽吞吐开采最优井距为105m;改善开发效果最佳注汽方式为全面注汽,注热水开采效果也较好,但需提高注入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吞吐 储量动用 加密井网 吸汽剖面 开采方式 高3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18块稠油油藏常温注水开发可行性研究
17
作者 孟宪威 毕兴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23-27,共5页
稠油油藏由于其地质条件不同.不一定都适合热采开发。通过对高升油田高18块开发效果评价、油藏工程研究及模糊决策的应用,认为高18块采用常温注水开发为最佳的开采方式,具有较高的采收率及经济效益。
关键词 稠油藏 常温注水 可行性研究 高18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有限元法定量预测变质岩储层构造裂缝 被引量:8
18
作者 曹春富 孙绍春 张吉昌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4-28,共5页
方法以牛心坨变质岩裂缝型潜山油藏为例,应用三维有限元技术,通过模拟裂缝形成期应力场的分布,来定量预测储层构造裂缝的分布及裂缝与产能的关系。目的通过定量预测变质岩储层构造裂缝,可以指导该类油藏的高效勘探和开发,为油井部... 方法以牛心坨变质岩裂缝型潜山油藏为例,应用三维有限元技术,通过模拟裂缝形成期应力场的分布,来定量预测储层构造裂缝的分布及裂缝与产能的关系。目的通过定量预测变质岩储层构造裂缝,可以指导该类油藏的高效勘探和开发,为油井部署提供地质依据。结果牛心坨潜山主裂缝方位为NNW向,次要方向为NNE向;总破裂率值大的井,单井初期日产油高。结论对于变质岩裂缝型油藏.通过模拟其构造应力场分布,来定量预测储层构造裂缝的分布及产状是可行的,其应用效果较好、可信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构造裂缝 定量预测 油田 变质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心坨油田开发措施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春富 李亚芹 孙绍春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31-34,共4页
牛心坨油田是一个深层、致密、裂缝、高凝稠油油藏,开采难度大。依据油藏特性,对油藏完井投产措施、井网部署、注水方式、动态调整等采取了有效的办法,解决了低渗裂缝高凝稠油油藏注水开发中的一些难点,为特殊油气藏的开发提供了可... 牛心坨油田是一个深层、致密、裂缝、高凝稠油油藏,开采难度大。依据油藏特性,对油藏完井投产措施、井网部署、注水方式、动态调整等采取了有效的办法,解决了低渗裂缝高凝稠油油藏注水开发中的一些难点,为特殊油气藏的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凝稠油油藏 开发措施 注水方式 牛心坨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学科一体化方法提高热水驱井组的管理水平
20
作者 康健 黄太明 王雁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67-72,共6页
利用开发地质理论、油藏工程理论、现场监测技术,把岩心分析、测井解释、地质统计学分析、数值模拟等技术融为一体,对高升油田热水驱井组试验进行研究。各种解释分析结果相互验证,互为因果;消除了岩心分析以点代面、测井解释、油藏... 利用开发地质理论、油藏工程理论、现场监测技术,把岩心分析、测井解释、地质统计学分析、数值模拟等技术融为一体,对高升油田热水驱井组试验进行研究。各种解释分析结果相互验证,互为因果;消除了岩心分析以点代面、测井解释、油藏数值模拟等多解性的缺陷,提高了分析的精度。为确定深层稠油油藏热水驱的合理开发指标提供了依据;同时提高了模拟预测结果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描述 稠油 热水驱 数值模拟 多学科 高升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