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汽包炉的给水水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建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02-2307,共6页
为了确定适合采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SAGD)汽包炉的给水水质要求,利用称重法研究了高温高压条件下给水的硬度的含量对锅炉管内结垢的影响,给水中的油的含量对汽水共腾的影响,以及给水的pH值、O2和CO2含量对锅炉管内腐蚀的影响,并结... 为了确定适合采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SAGD)汽包炉的给水水质要求,利用称重法研究了高温高压条件下给水的硬度的含量对锅炉管内结垢的影响,给水中的油的含量对汽水共腾的影响,以及给水的pH值、O2和CO2含量对锅炉管内腐蚀的影响,并结合现有水质标准进行对比最终确定了给水中铁、铜含量的要求,最终确定了SAGD汽包炉给水水质要求。结果表明:预定SAGD汽包炉的运行压力为10~14 MPa时,给水中溶解氧量、铜含量以及含油量与电站锅炉的指标一致;由于无需纳入汽轮机安全运行的影响,SAGD汽包炉给水中pH值、CO2含量、铁含量以及硬度可以在电站锅炉水质指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放宽。给水中CO2含量无要求,pH值在8.8~10,铁含量≤30μg/L,硬度≤2μmol/L,可以满足SAGD汽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 汽包炉 水质要求 结垢 腐蚀 汽水共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压吸附制氮系统的BOG再冷凝工艺 被引量:10
2
作者 薛鹏 张引弟 +5 位作者 杨建平 伍丽娟 田磊 沈秋婉 史宝成 张兴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2-98,共7页
为了解决LNG接收站在低输量工况下闪蒸气(Boil-Off Gas,以下简称BOG)回收不完全的问题,在不增加冷凝工艺复杂性的前提下,基于现有设备的实际工况及工艺流程,以热力学原理、静态仿真计算结果为依据,在传统的蓄冷式BOG冷凝方案的基础上,结... 为了解决LNG接收站在低输量工况下闪蒸气(Boil-Off Gas,以下简称BOG)回收不完全的问题,在不增加冷凝工艺复杂性的前提下,基于现有设备的实际工况及工艺流程,以热力学原理、静态仿真计算结果为依据,在传统的蓄冷式BOG冷凝方案的基础上,结合LNG冷能利用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LNG接收站制氮系统的蓄冷回收BOG新工艺,并进行了BOG温度、冷凝器入口压力、LNG组分等参数的敏感性分析,明确了新工艺的适用条件。运用效果表明:(1)新工艺充分利用了LNG接收站的现有设备,每年可为LNG接收站节能创收近160万元;(2)新工艺可实现高负荷下的BOG冷凝,其冷凝外输工艺可作为辅助冷凝工艺,冷凝回罐工艺可作为应急工艺——液氮用于蓄冷、气氮用于吹扫,可满足接收站的多种需求;(3)较之于前人提出的4种BOG处理工艺(多级压缩、级间冷却、预冷和透平回收轴功),新工艺在对外输量的依赖性、流程安全性及操作性等方面均有优势。结论认为:新工艺在设备投资、能耗、工艺安全性及经济效益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接收站 BOG处理 冷能利用 蓄冷 再冷凝 站场吹扫 液氮 工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接收站BOG再冷凝工艺HYSYS模拟及优化 被引量:13
3
作者 汪蝶 张引弟 +1 位作者 杨建平 伍丽娟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0-34,共5页
在BOG的再冷凝工艺流程中,主要能耗来源于压缩机。为了减少BOG的压缩能耗,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分析了BOG压缩过程压力比焓(p-H)的变化,并运用HYSYS对原有BOG处理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由此对工艺流程和系统作了改进及优化。结果表明,改... 在BOG的再冷凝工艺流程中,主要能耗来源于压缩机。为了减少BOG的压缩能耗,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分析了BOG压缩过程压力比焓(p-H)的变化,并运用HYSYS对原有BOG处理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由此对工艺流程和系统作了改进及优化。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工艺流程比原有工艺流程压缩机能耗降低约15.5%,最小物料比也相对减少,两者降低有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G 再冷凝 HYSYS模拟 节能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冲式油井自动化计量装置 被引量:1
4
作者 丁亚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0-111,共2页
气液分离与计量功能于一身的称重式油井计量器,可以计量出油井产液量,同时实现了无人职守化管理,为节省投资、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可靠保障。该计量器采用的是翻斗翻转原理计量油井产量。文章针对其在翻转计量时经常产生... 气液分离与计量功能于一身的称重式油井计量器,可以计量出油井产液量,同时实现了无人职守化管理,为节省投资、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可靠保障。该计量器采用的是翻斗翻转原理计量油井产量。文章针对其在翻转计量时经常产生冲击力,影响计量准确度的问题,提出缓冲式油井自动化计量装置,采用翻斗缓冲翻转的方式减小这个冲击力,以提高其计量准确性和减少维修次数,提高自动计量油井产量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重式 计量器 翻斗 分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尔凹陷基岩潜山油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宁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3-26,共4页
通过油藏或油显示井解剖与油藏或油显示井与油成藏条件之间空间匹配关系研究得到,贝尔凹陷基岩潜山油藏类型主要为断块潜山油藏,基岩潜山油藏主要分布在洼间隆和洼中隆上。基岩潜山油成藏与分布主要受到以下4方面因素的控制:南一段... 通过油藏或油显示井解剖与油藏或油显示井与油成藏条件之间空间匹配关系研究得到,贝尔凹陷基岩潜山油藏类型主要为断块潜山油藏,基岩潜山油藏主要分布在洼间隆和洼中隆上。基岩潜山油成藏与分布主要受到以下4方面因素的控制:南一段源岩分布区控制着基岩潜山油成藏与分布的范围;洼间隆和洼中隆是基岩潜山油聚集与分布的有利部位;溶蚀孔洞和裂缝为基岩潜山油聚集提供了储集空间;早期伸展断裂不仅为基岩潜山油聚集提供了遮挡条件和构造背景,而且使其与南一段源岩侧接。基岩潜山油成藏模式为南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在浮力作用下通过不整合面侧向运移至与其侧接的洼间隆和洼中隆上的高断块潜山圈闭中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凹陷 基岩潜山 成藏模式 主控因素 南一段源岩 早期伸展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