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油开发对辽河三角洲地区苇田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冷延慧 郭书海 +3 位作者 聂远彬 孙铁珩 周群 孙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32-435,共4页
通过现场样品采集与分析,对盘锦苇田环境内芦苇的叶龄指数、生长量、纤维素、木质素、戊糖及纤维素长等进行了研究,以土壤-水-植物系统为研究对象,定量和半定量地分析了苇田地区的污染状况,说明影响芦苇产量的原因。结果表明,石油污染... 通过现场样品采集与分析,对盘锦苇田环境内芦苇的叶龄指数、生长量、纤维素、木质素、戊糖及纤维素长等进行了研究,以土壤-水-植物系统为研究对象,定量和半定量地分析了苇田地区的污染状况,说明影响芦苇产量的原因。结果表明,石油污染对苇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但不是芦苇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石油开发的各种地面工程造成了严重的景观破碎化现象,破坏了湿地的原有生境,是造成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和苇田减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生态环境 湿地生态系统 景观破碎化 油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石油类污染中红外波段吸收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妙芬 李晓秀 +3 位作者 白贞爱 秦凤英 侯汝彪 王玲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9-144,共6页
2008年5月21~26日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境内的双台子河和绕阳河,沿河流采集了水体样本28个,并且利用取自辽河油田的稠油和稀油标样,以及污水处理厂自然污水,进行水槽配比试验,获取不同油浓度水体样本9个;在此基础上,利用红外... 2008年5月21~26日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境内的双台子河和绕阳河,沿河流采集了水体样本28个,并且利用取自辽河油田的稠油和稀油标样,以及污水处理厂自然污水,进行水槽配比试验,获取不同油浓度水体样本9个;在此基础上,利用红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水样中的石油类污染浓度和其在3.0~4.1μm(波数2400~3300cm^-1)波长范围内的透过率;采用朗伯-比尔(Lamber—Beer)定律,计算吸光度,分析有石油类污染水体在中红外波段3.0—4.1μm(波数为2400~3300cm^-1)的吸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水体石油类污染在中红外的吸收特征主要体现在3.3~3.7μm(2700~3000cm^-1)范围内,在3.0~3.3μm(2400~2700cm^-1)和3.7~4.1μm(3000~3300cm^-1)表现不明显;(2)在3.3~3.7μm(2700~3000cm^-1)范围内有两个吸收峰,较强的吸收峰约位于3.412μm(2925cm^-1)处,次强的吸收峰约位于3502nm(2850cm^-1)处;(3)在3.3~3.7μm(2700~3000cm^-1)范围内,随着波长变化,石油类物质吸收光谱曲线呈现规则的变化趋势,随着浓度的增加,吸收峰强度增强。本研究结果对于拓展中红外波段在探测水体油膜以及水环境和土壤石油类污染方面的应用可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 石油类污染 中红外波段 吸收光谱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