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稠油油藏水平井开发优化设计 被引量:25
1
作者 杜殿发 石达友 +1 位作者 张玉晓 周舒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6-99,共4页
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水平井在超稠油油藏开发中的应用逐渐增加,地质设计及注采参数是决定其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利用数值模拟技术,优化了具底水的厚层超稠油油藏水平井的垂向位置、井距、水平段长度;结合矿场生产动态、井筒热损失... 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水平井在超稠油油藏开发中的应用逐渐增加,地质设计及注采参数是决定其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利用数值模拟技术,优化了具底水的厚层超稠油油藏水平井的垂向位置、井距、水平段长度;结合矿场生产动态、井筒热损失计算,优选了水平井的注汽速度、初期注汽量、注汽递增幅度、放喷排液量等注采参数。在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的现场应用表明,水平井方案设计合理,开发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超稠油 吞吐 优化设计 注采参数 注汽递增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注蒸汽开采蒸汽腔扩展形态4D微重力测量技术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玉君 任芳祥 +2 位作者 杨立强 周大胜 田鑫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1-384,共4页
4D微重力测量技术利用不同时期重复测量的重力数据研究地下介质,特别是地下流体的变化状态及过程。根据辽河油田杜84块馆陶组超稠油油藏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采实际情况,建立了微重力变化计算模型。利用不同时期测得的研究区4D微重力场,... 4D微重力测量技术利用不同时期重复测量的重力数据研究地下介质,特别是地下流体的变化状态及过程。根据辽河油田杜84块馆陶组超稠油油藏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采实际情况,建立了微重力变化计算模型。利用不同时期测得的研究区4D微重力场,经小波变换剥离目的层区域场,得到反映注汽层和稠油层密度变化的剩余重力异常分布,以20μGal为主体异常,分析得到蒸汽腔分布图,作出2次观测的蒸汽腔叠合图,以定量描述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采过程中蒸汽腔的变化形态。数值模拟及井温测试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现场可根据蒸汽腔的形态及变化及时调整注汽方案,如Gh12井调整后产量明显改善,由2010年5月的65.4 t/d恢复到2012年5月的82.8 t/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场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 微重力测量 蒸汽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和重质原油氧化特性及其动力学 被引量:8
3
作者 袁成东 蒲万芬 +2 位作者 郭正 姚凯乐 刘卓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6-59,75,共5页
通过热重/微商热重-差热联用分析手段(TG/DTG-DTA)对比分析了一种轻质油和一种重质油的氧化特性和氧化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重质油和轻质油在常压空气流条件下的氧化反应都可以观察到3个明显的反应区间,分别为低温氧化反应(LTO),... 通过热重/微商热重-差热联用分析手段(TG/DTG-DTA)对比分析了一种轻质油和一种重质油的氧化特性和氧化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重质油和轻质油在常压空气流条件下的氧化反应都可以观察到3个明显的反应区间,分别为低温氧化反应(LTO),燃料沉积(FD)和高温氧化反应(HTO)。DTA曲线显示重质油在低温氧化(LTO)和高温氧化(HTO)反应区间的放热峰热流量均高于轻质油,且在高温氧化反应阶段(HTO)更明显。对比分析TG和DTG曲线发现,重质油开始发生快速热重损失及出现最高质量损失速率的温度均高于轻质油。采用Arrhenius方法和Ingraham-Marrier(I-M)方法计算的重质油的氧化反应活化能(LTO,26.19—26.45 kJ/mol和HTO,150.45—157.11 kJ/mol)均高于轻质油的活化能(LTO,12.33—13.75 kJ/mol和HTO,107.31—122.31 kJ/mol),表明轻质油更容易和氧气发生氧化反应。这表明,相比稠油油藏注空气,轻质油藏注空气技术更容易实现较好的驱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原油 重质原油 氧化特性 氧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驱及化学辅助蒸汽驱提高稠油采收率实验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淑霞 刘帆 沐宝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00-1004,共5页
蒸汽驱及化学辅助蒸汽驱是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为了对比两种开发方式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效果,以新疆塔河油田稠油为研究对象,采用蒸汽驱油模拟实验装置,对比评价了不同开发方式下注汽参数对提高稠油采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蒸汽驱及化学辅助蒸汽驱是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为了对比两种开发方式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效果,以新疆塔河油田稠油为研究对象,采用蒸汽驱油模拟实验装置,对比评价了不同开发方式下注汽参数对提高稠油采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蒸汽驱提高稠油采收率与注汽温度正相关,对注入压力不敏感;与蒸汽驱相比,加入一定助剂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对提高稠油采收率有明显效果;同时发现,蒸汽驱稠油采收率随着注汽压力的增加而趋于降低,化学辅助蒸汽驱稠油采收率随着注汽压力的增大而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剂 蒸汽驱油 辅助蒸汽驱油 采收率 稠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介质中粘弹性稠油驱替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苏玉亮 杨建 +1 位作者 张鸣远 薛海晖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35-38,共4页
通过建立变形介质中考虑弛张特性的一维两相粘弹性稠油驱替的数学模型 ,并进行数值求解 ,分析了地层变形以及弛张特性对水驱稠油的影响 .分析表明 :介质变形对含水饱和度的分布没有影响 ,而对地层压力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随着变形介质... 通过建立变形介质中考虑弛张特性的一维两相粘弹性稠油驱替的数学模型 ,并进行数值求解 ,分析了地层变形以及弛张特性对水驱稠油的影响 .分析表明 :介质变形对含水饱和度的分布没有影响 ,而对地层压力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随着变形介质弹性的增加 ,地层压力越来越低 ,并且越靠近注入端 ,地层压力下降越快 ;原油的弛张特性同时影响含水饱和度和地层压力的分布 ,在其它条件一定时 ,随着弛张时间的增加 ,含水饱和度越来越低 ,地层压力越来越高 .在油田开发实际中 ,应考虑地层变形和原油弛张特性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介质 粘弹特性 数学模型 驱替特征 稠油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超稠油高周期吞吐效果的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5-128,共4页
辽河油田曙一区超稠油蒸汽吞吐进入高轮阶段后,存在着吞吐效果变差,周期产油量下降、吨油成本上升等问题。在认真分析了影响高轮井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并采取了组合式吞吐、间歇蒸汽吞吐、多元式吞吐等多种技术对策,打... 辽河油田曙一区超稠油蒸汽吞吐进入高轮阶段后,存在着吞吐效果变差,周期产油量下降、吨油成本上升等问题。在认真分析了影响高轮井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并采取了组合式吞吐、间歇蒸汽吞吐、多元式吞吐等多种技术对策,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吞吐模式,提高了热利用率,改善了高轮井吞吐效果。这些技术措施对其它超稠油和稠油油藏开发是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组合式吞吐 间歇蒸汽吞吐 多元式吞吐 高轮吞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稠油水平井注采同体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振彪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4年第1期42-45,共4页
针对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区块超稠油水平井局部井位部署区域因储层物性差、压力高,在蒸汽吞吐开采初期存在溢流,而延缓油井正常下泵转抽作业时间,降低油井生产时率,错过最佳回采时机,影响油井生产效果的问题,开展了水平井注采同体技术的... 针对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区块超稠油水平井局部井位部署区域因储层物性差、压力高,在蒸汽吞吐开采初期存在溢流,而延缓油井正常下泵转抽作业时间,降低油井生产时率,错过最佳回采时机,影响油井生产效果的问题,开展了水平井注采同体技术的研究。该技术可以在油井注入蒸汽前将注蒸汽管柱、采油管柱和抽油泵同时下入井内,经过注蒸汽、焖井和放喷后,无需进行转抽作业的工序,而直接挂抽生产。通过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回采效果,提高了油井生产时率和油汽比,有效地解决了水平井生产中因溢流而影响生产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水平井 溢流 注采同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膜的制备、改性和对油水乳状液分离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才力 刘庆旺 +3 位作者 范振忠 里清扬 王娇 郭昊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8-426,共9页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具有超高的水通量、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可调节的层状结构等特点,逐渐成为可用于污水处理的新一代膜材料。氧化石墨烯(GO)膜的层间传输通道可通过人工修饰和调控实现油水乳状液的分离,但过程中会出现污染现象缩短GO膜...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具有超高的水通量、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可调节的层状结构等特点,逐渐成为可用于污水处理的新一代膜材料。氧化石墨烯(GO)膜的层间传输通道可通过人工修饰和调控实现油水乳状液的分离,但过程中会出现污染现象缩短GO膜的使用寿命,需对GO膜进行改性以优化性能。介绍了GO膜的主要制备方法,概述了GO膜的改性方法及油水分离机理,总结和展望了石墨烯及其衍生物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膜改性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天然气产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9
9
作者 袁爱武 孙桂生 +2 位作者 杨先勇 陈刚 郑晓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4-86,共3页
随着气田进入开发后期,采气成本逐年增加,有必要加强天然气开采短、中、长期规划工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采气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了保证天然气开采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顺利实施、提高天然气产量预测的精确度,根据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的产... 随着气田进入开发后期,采气成本逐年增加,有必要加强天然气开采短、中、长期规划工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采气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了保证天然气开采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顺利实施、提高天然气产量预测的精确度,根据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的产量变化规律,选取了广义翁氏模型和一次指数平滑模型这两种常规预测模型,并应用最优化理论综合考虑了其特征,建立了一种新型天然气产量预测模型———最优化模型。通过对实际生产数据的拟合分析,可以看出:该模型一方面保持了广义翁氏模型的特征,另一方面又弥补了一次指数平滑模型的不足,实现了二者的最优组合,且具有更好的拟合预测效果。从现场实际应用来看,该模型预测结果较准确,适用于天然气产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产量预测 数学模型 费用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模糊综合决策方法优选水平井完井方式 被引量:10
10
作者 汪志明 李春艳 +1 位作者 魏建光 王京通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共4页
优选完井方式时应权衡多个技术经济指标,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各指标的隶属函数,确定其隶属度,并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中的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模糊综合决策模型,将多个指标对优选结果的影响归属到优属度值上定量优选完井方... 优选完井方式时应权衡多个技术经济指标,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各指标的隶属函数,确定其隶属度,并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中的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模糊综合决策模型,将多个指标对优选结果的影响归属到优属度值上定量优选完井方式。优选过程均有数学计算支持,相对于以往的模糊数学方法优选结果更为客观、科学、可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优选结果对油层厚度、水平段长度、泥饼厚度和完井投资4项因素最为敏感,建议在优选前尽量提高敏感因素的准确度,使优选结果与实际更为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完井 优选法 模糊数学 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异常高压气藏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家年 张振军 +2 位作者 李涧松 黄显德 刘虹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4,116-117,共5页
气体在低渗透异常高压气藏中的渗流为偏离达西规律的非线性渗流,常规气藏数值模拟技术基于达西定律,无法对这种非线性渗流予以准确描述。基于以前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启动压差、变形介质对低渗透异常高压气藏渗流的影响,建立了低渗透异... 气体在低渗透异常高压气藏中的渗流为偏离达西规律的非线性渗流,常规气藏数值模拟技术基于达西定律,无法对这种非线性渗流予以准确描述。基于以前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启动压差、变形介质对低渗透异常高压气藏渗流的影响,建立了低渗透异常高压气藏的三维气、水两相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模型可以考虑多种非线性渗流对气藏开发动态的影响。利用该模型对四川某低渗透异常高压气藏典型井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单井增压与不增压开采方案,对比结果表明,低渗透异常高压气藏采用增压开采,生产效果可得到明显改善。模拟单井采用增压开采后,当产气量为11×104 m3/d时,稳产期为8.5 a,采出程度为60.06%,与不增压开采相比,稳产期延长1 a,采出程度提高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藏 异常高压 启动压力梯度 介质变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支水平井连续冲砂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海波 陈永恒 赵金洲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7-109,共3页
采用连续油管对分支水平井进行连续冲砂的缺点是连续油管直径小,井眼尺寸大,正冲砂时洗井液上返速度低,不易把砂子带出地面。采用常规的修井机对分支水平井进行连续冲砂时效低,容易造成砂卡事故。研究提出的分支井连续冲砂工艺技术和井... 采用连续油管对分支水平井进行连续冲砂的缺点是连续油管直径小,井眼尺寸大,正冲砂时洗井液上返速度低,不易把砂子带出地面。采用常规的修井机对分支水平井进行连续冲砂时效低,容易造成砂卡事故。研究提出的分支井连续冲砂工艺技术和井眼保护工艺技术,实现了利用常规管柱进行有效连续冲砂的目的,不但大大缩短了冲砂工期,而且安全可靠。这种工艺技术无需采用连续油管作业机,经济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水平井 连续冲砂 井眼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套铣打捞装置 被引量:3
13
作者 索长生 郑正子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4-85,共2页
为解决井下管柱砂埋情况,主要采用套铣筒处理被卡管柱环空部位地层砂,然后下倒扣捞矛装置打捞被卡管柱,2趟管柱处理事故周期较长。鉴于此,研制了新型套铣打捞装置。该装置主要由上接头、倒扣捞矛装置、接箍、筒体和特殊接头套铣头等部... 为解决井下管柱砂埋情况,主要采用套铣筒处理被卡管柱环空部位地层砂,然后下倒扣捞矛装置打捞被卡管柱,2趟管柱处理事故周期较长。鉴于此,研制了新型套铣打捞装置。该装置主要由上接头、倒扣捞矛装置、接箍、筒体和特殊接头套铣头等部分组成,利用上接头、特殊接头等部件通过螺纹连接构成完整工具。新型套铣打捞装置在高升油田现场施工10井次,一次成功率达到100%,缩短作业工期50 d,节省作业成本60余万元。用该装置修井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修井施工效率,保证修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柱砂埋 套铣 打捞 特殊接头 矩形螺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式压缩机气阀故障模拟实验与数据处理 被引量:6
14
作者 巴鹏 江泽磊 李睿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4-110,共7页
研究往复压缩机气阀故障原理,在2D-90MG两列一级往复压缩机实验平台上对进气阀、排气阀进行一系列破坏性实验,模拟气阀的各类故障,最大限度地保证采集到的振动信号与实际情况相符。通过设计气阀故障模拟实验,搭建实验平台,采集气阀振动... 研究往复压缩机气阀故障原理,在2D-90MG两列一级往复压缩机实验平台上对进气阀、排气阀进行一系列破坏性实验,模拟气阀的各类故障,最大限度地保证采集到的振动信号与实际情况相符。通过设计气阀故障模拟实验,搭建实验平台,采集气阀振动信号数据。通过分析所采集到的振动信号的时域波形与频谱,总结气阀振动信号特征,对气阀故障类别进行初步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压缩机气阀 故障诊断 模拟实验 振动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驱氮气泡沫凝胶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孟强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6年第3期46-49,共4页
杜229块超稠油蒸汽驱开发井组,自转驱以来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和蒸汽超覆作用等原因,使蒸汽在油层平面及纵向上驱替效率低,造成油层在纵向上动用不均,油井在平面上受效不同,影响井组整体回采效果。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和综合评价对比,筛选... 杜229块超稠油蒸汽驱开发井组,自转驱以来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和蒸汽超覆作用等原因,使蒸汽在油层平面及纵向上驱替效率低,造成油层在纵向上动用不均,油井在平面上受效不同,影响井组整体回采效果。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和综合评价对比,筛选出适合于高温环境下的发泡剂、稳泡剂和凝胶体系,并辅以氮气作为发泡气源,提高蒸汽驱替效率,改善井组回采效果。现场井组试验应用后,油层剖面动用程度明显改善,平面上各口生产井受效程度调整均匀,井组生产效果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229块 超稠油 蒸汽驱 氮气泡沫凝胶 调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泡状流的混沌特征
16
作者 苏玉亮 张鸣远 +2 位作者 杨健 张超杰 薛海晖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1-165,共5页
运用相空间重构法,对实验测得的局部空隙率信号时间序列进行处理,计算出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泡状流系统的局部空隙率信号的Kolmogorov熵和关联维数。计算结果表明,气—液两相泡状流系统具有非线性混沌现象;系统普遍存在2~3个分维;随着... 运用相空间重构法,对实验测得的局部空隙率信号时间序列进行处理,计算出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泡状流系统的局部空隙率信号的Kolmogorov熵和关联维数。计算结果表明,气—液两相泡状流系统具有非线性混沌现象;系统普遍存在2~3个分维;随着折算液速的增加,系统的混沌程度下降;Kolmogorov熵和关联维数沿径向的分布呈波动特征;在r/R=0.6~0.85区域,系统的混沌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管 气-液两相泡状流 混沌特征 Kolmogorov熵 关联维数 局部空隙率 相空间重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压力影响因素分析——以渤海湾盆地车西洼陷为例
17
作者 万念明 万志峰 +2 位作者 章倩 杨维磊 田野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1-35,共5页
地层压力对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影响。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对地层压力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指出垂向载荷、生烃作用、构造应力是地层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是超压地层形成的主要机制。以渤海湾盆地车西洼陷为例,指出欠压实与... 地层压力对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影响。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对地层压力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指出垂向载荷、生烃作用、构造应力是地层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是超压地层形成的主要机制。以渤海湾盆地车西洼陷为例,指出欠压实与生烃作用是导致车西中央洼陷带和大王北西次洼深陷区异常高压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压力 影响因素 垂向载荷 生烃作用 构造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效减阻剂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孟强 范锦锋 +3 位作者 艾生军 刘刚 杨文斌 吴昊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7-100,I0007,共5页
作为滑溜水压裂液体系的核心处理剂,减阻剂性能的好坏对页岩储层压裂施工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对国内外常用减阻剂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研制了一种适用于页岩气储层的新型高效减阻剂HDR-C,利用红外... 作为滑溜水压裂液体系的核心处理剂,减阻剂性能的好坏对页岩储层压裂施工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对国内外常用减阻剂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研制了一种适用于页岩气储层的新型高效减阻剂HDR-C,利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减阻剂HDR-C具有良好的降阻效果、耐剪切性能和黏弹性能;此外,减阻剂HDR-C还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防膨性能以及低伤害特性,能够适应页岩储层压裂施工的需求。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减阻剂HDR-C能够显著降低压裂施工压力,具有良好的降阻性能和返排性能,能够有效提高页岩储层压裂施工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滑溜水压裂液 减阻剂 降阻性能 压裂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维地震技术在SAGD蒸汽腔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辛坤烈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2-890,907,I0012,共11页
四维地震是油气藏监测中应用较广、效果较好的一项技术。针对辽河油田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中后期油藏监测手段单一、蒸汽腔及剩余油描述难等问题,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开展了四维地震监测可行性分析、地震数据归一化处理及属性... 四维地震是油气藏监测中应用较广、效果较好的一项技术。针对辽河油田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中后期油藏监测手段单一、蒸汽腔及剩余油描述难等问题,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开展了四维地震监测可行性分析、地震数据归一化处理及属性差异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利用时移地震属性差异预测隔夹层、识别蒸汽腔范围及前缘,以及刻画剩余油分布特征的基本方法。该技术在指导SAGD动态调整、剩余油挖潜中也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地震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蒸汽腔 剩余油 差异分析 均方根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曹建 万英 《南方农机》 2019年第4期169-169,共1页
汽车控制领域中,机械自动化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这是由于机械自动化技术大大减少了汽车在制造中的成本,同时还使得生产质量得到了成倍的提高,生产效率也大大提升,由此可见机械自动化技术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有着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文章... 汽车控制领域中,机械自动化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这是由于机械自动化技术大大减少了汽车在制造中的成本,同时还使得生产质量得到了成倍的提高,生产效率也大大提升,由此可见机械自动化技术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有着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文章叙述了在汽车控制中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技术 汽车控制 智能化制造 故障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