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油田欢127块重力热管现场试验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巍 王铁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0期2310-2312,共3页
辽河油田欢127块周期产量递减严重。将重力热管技术引入到该区块的稠油开采过程中,是井筒伴热的又一新的方法。通过对欢127-26-34井以及与相邻井次应用重力热管前后一个生产周期的现场试验数据对比,可得出应用重力热管后该试验井的井口... 辽河油田欢127块周期产量递减严重。将重力热管技术引入到该区块的稠油开采过程中,是井筒伴热的又一新的方法。通过对欢127-26-34井以及与相邻井次应用重力热管前后一个生产周期的现场试验数据对比,可得出应用重力热管后该试验井的井口出液温度比常规生产井井口出液温度提高8℃—10℃,有效地达到了预期的井筒伴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热管 试验效果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欢喜岭油田管杆偏磨特点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正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7-99,共3页
从欢喜岭油田生产实际出发,较全面地分析了欢喜岭油田开发中后期后,出现杆、管严重偏磨的特点、偏磨原因及防偏磨对策;重点阐述了一种新型防偏磨技术—双向保护抽油杆接箍的技术原理和工艺特点。通过实际应用,有效地解决了管杆偏磨严重... 从欢喜岭油田生产实际出发,较全面地分析了欢喜岭油田开发中后期后,出现杆、管严重偏磨的特点、偏磨原因及防偏磨对策;重点阐述了一种新型防偏磨技术—双向保护抽油杆接箍的技术原理和工艺特点。通过实际应用,有效地解决了管杆偏磨严重的问题,减少了管杆断、脱、漏事故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欢喜岭油田 抽油杆 油管 偏磨 双向保护接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坳陷齐家-鸳鸯沟地区断层侧向封闭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哲 付广 +3 位作者 孙永河 孙同文 周君 张东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94-1404,共11页
通过拟合控圈断层泥岩断层泥比率(SGR)值与其所封闭油柱高度数据,建立断层侧向封闭能力包络线的函数式,讨论断层侧向封闭能力定量评价方法,并对辽河坳陷齐家-鸳鸯沟地区断层侧向封闭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断裂成藏期后活动性对其侧向封闭... 通过拟合控圈断层泥岩断层泥比率(SGR)值与其所封闭油柱高度数据,建立断层侧向封闭能力包络线的函数式,讨论断层侧向封闭能力定量评价方法,并对辽河坳陷齐家-鸳鸯沟地区断层侧向封闭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断裂成藏期后活动性对其侧向封闭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齐家-鸳鸯沟地区控圈断裂SGR与其所能封闭的油柱高度具有指数函数关系,断裂成藏期后活动性是断裂侧向封闭能力重要影响因素。当控圈断裂成藏后期活动速率大于2 m/Ma时,将破坏已形成的断裂侧向封闭能力,断裂侧向封闭性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表现在断裂侧向封闭能力影响着圈闭中油气的充满程度,断裂成藏期后活动性影响着圈闭中已聚集油气的保存与散失。研究区上台阶的沙二段及沙三段中上部断层侧向封闭能力最强,是下一步该地区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家-鸳鸯沟地区 断层 侧向封闭性 SGR 油气成藏 辽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回注水精细处理技术及发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蒋生键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8,共4页
在对油田污水处理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低渗透油田回注水的工艺技术,分析了回注水对低渗透油田储层的危害因素,探讨了现有技术条件下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低渗透油田回注要求,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回注水 精细处理 精细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镜质体反射率恢复地层剥蚀厚度的新方法 被引量:49
5
作者 佟彦明 宋立军 +2 位作者 曾少军 程涛 危宇宁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17-424,共8页
Dow在1977年提出的利用上下构造层镜质体反射率(Ro)差值来估算不整合面地层剥蚀厚度的方法,在国内仍有广泛的应用。但国内有些学者已认识到了该方法的不合理性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其中最高古地温法因其思想合理而具有代表性。为了能... Dow在1977年提出的利用上下构造层镜质体反射率(Ro)差值来估算不整合面地层剥蚀厚度的方法,在国内仍有广泛的应用。但国内有些学者已认识到了该方法的不合理性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其中最高古地温法因其思想合理而具有代表性。为了能更合理和更简便地利用Ro数据来估算不整合面地层剥蚀厚度,对最高古地温法作了改进,得到了一种利用Ro数据恢复剥蚀厚度的新方法。新方法不仅继承了最高古地温法的合理思想,而且大大简化了具体操作过程。对某一构造层恢复其顶面剥蚀厚度时,在使用Ro数据恢复剥蚀厚度的前提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直接将该构造层的ln(Ro)-H线性回归关系外推至ln(0.2)处而得到近似的古地表位置,古地表位置和不整合面位置的差值即为剥蚀厚度。用最高古地温法和新方法对Dow(1977)的实例数据进行了重新计算,分别得到2735m和2537m的剥蚀厚度,相近的结果说明了新方法是实际可行的,且操作起来更加简便。但Dow(1977)得出的剥蚀厚度只有500m,从多个方面分析Dow(1977)的结果和原理不太合理。新方法将广泛应用于多个地质分支学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面 剥蚀厚度 镜质体反射率 新方法 地层剥蚀厚度 数据恢复 操作过程 构造层 不合理性 回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率法油气储量评估及其与确定法的差异比较 被引量:19
6
作者 谢寅符 陈和平 +4 位作者 马中振 周玉冰 刘亚明 王仁冲 刘素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7-122,共6页
自1997年石油工程师协会(SPE)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承认概率法储量估算以来,概率法被国际上的很多大油公司和机构所采用,但是在国内还是应用的确定法。对概率法做了简单介绍,并通过比较不同确定性条件下概率法和确定法储量评估中... 自1997年石油工程师协会(SPE)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承认概率法储量估算以来,概率法被国际上的很多大油公司和机构所采用,但是在国内还是应用的确定法。对概率法做了简单介绍,并通过比较不同确定性条件下概率法和确定法储量评估中的差异,讨论了每种方法的适用性。同时,讨论了概率法储量估算中函数形态对估算结果的影响。研究认为,概率法储量估算充分考虑了保守、最可能和乐观等各种情形,对储量的认识更全面;综合来看,概率法适用于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而确定法适用于不确定性较小的情况;概率法储量评估中参数的函数分布形态对估算结果有较大影响,并且主观性较强,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选取合适的函数形态以消除或减弱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量评估 概率法 确定法 不确定性 函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陷盆地陡坡带扇三角洲模拟及沉积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程立华 陈世悦 +4 位作者 吴胜和 鄢继华 姜在兴 王建伟 刘云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34,共6页
通过水槽实验模拟断陷盆地陡坡带扇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及其发育,剖析其沉积动力机制和内部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扇三角洲平原、前缘斜坡和前扇三角洲3个亚相沉积动力机制不同,导致各相带的扇面坡度和粒度分布特征明显不同。扇三角洲平原以... 通过水槽实验模拟断陷盆地陡坡带扇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及其发育,剖析其沉积动力机制和内部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扇三角洲平原、前缘斜坡和前扇三角洲3个亚相沉积动力机制不同,导致各相带的扇面坡度和粒度分布特征明显不同。扇三角洲平原以水流推力作用为主,沉积物以滚动、跳跃方式搬运,粒度最粗;前缘斜坡以重力作用为主,沉积物顺坡向下滚动、沉积,粒度略细,且具有明显的正粒序特征;前扇三角洲以浮力作用为主,沉积物为悬移质沉降,粒度最细。整体上,扇三角洲的形成是一个沉积物不断前积和垂向加积的过程,湖平面变化不同,二者作用强度不同,致使扇体形态有所差异,但扇面各部分基本维持相对固定的坡度,且沉积物的整体粒度分布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沉积动力机制 扇三角洲 水槽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高温的遇水膨胀型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选择性堵水剂JAW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富华 蒋生健 +1 位作者 蒋官澄 鄢捷年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23-325,共3页
在交联剂存在下使丙烯酸钠、丙烯酰胺、季铵盐单体及抗高温单体进行引发共聚合,制得交联聚合物凝胶,机械破碎后在胶体磨中研磨至一定粒度,得到遇水膨胀型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堵水剂JAW。在室内对主要性能所作的评价表明,该堵水剂... 在交联剂存在下使丙烯酸钠、丙烯酰胺、季铵盐单体及抗高温单体进行引发共聚合,制得交联聚合物凝胶,机械破碎后在胶体磨中研磨至一定粒度,得到遇水膨胀型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堵水剂JAW。在室内对主要性能所作的评价表明,该堵水剂抗温性良好(≤130℃),堵水率高(>92%)而堵油率低(<8%),具有良好的封堵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 聚合物 凝胶颗粒 堵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海富山深海水道堤坝大型泥波的成因 被引量:8
9
作者 王青春 何幼斌 +1 位作者 贺萍 危宇宁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3-148,共6页
关键词 深海水道 沉积物波 泥波 等深流 浊流 内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分流酸化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松岩 李兆敏 +2 位作者 林日亿 陈月飞 郭强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82,91,共7页
泡沫分流酸化能有效解决常规酸化中由于地层渗透率差异而导致的小层进酸不均的问题。基于泡沫圈闭理论和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泡沫分流酸化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求解,同时确定了泡沫分流酸化工艺的设计原则。结果表明:地层表皮系数随着酸... 泡沫分流酸化能有效解决常规酸化中由于地层渗透率差异而导致的小层进酸不均的问题。基于泡沫圈闭理论和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泡沫分流酸化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求解,同时确定了泡沫分流酸化工艺的设计原则。结果表明:地层表皮系数随着酸化过程逐渐减小,井口和井底压力随泡沫的注入逐渐增大,随酸液的注入逐渐减小;泡沫的注入使高渗层的流量逐渐降低,低渗层的流量逐渐增高,实现后续酸液转向低渗层;在相同的地层条件下,泡沫酸酸化比泡沫段塞分流酸化的分流效果要好,但是作业时间长,井口和井底注入压力较高。现场应用表明泡沫分流酸化能有效封堵高渗层,恢复产能,动用低渗层,适于非均质油藏油气井、重复酸化老井的解堵增产增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段塞 分流酸化 非均质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钻井最小注气量和地层出水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蒋宏伟 邢树宾 +3 位作者 王克雄 翟应虎 梁自安 程小宝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空气钻井作为一种新的钻井方式,以其减少油气层伤害、评价油气藏、提高机械钻速、有效控制漏失以及减少压差卡钻等优点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由于其特殊性,使之不能使用于所有井段,空气钻井的缺点是存在井壁失稳和携带... 空气钻井作为一种新的钻井方式,以其减少油气层伤害、评价油气藏、提高机械钻速、有效控制漏失以及减少压差卡钻等优点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由于其特殊性,使之不能使用于所有井段,空气钻井的缺点是存在井壁失稳和携带岩屑困难,它的主要障碍就是地层出水。An-gel最小动能模型计算结果虽然和油田实际趋于一致,但比实际结果要低。本文通过修正Angel模型的摩阻系数,并用实际温度代替平均温度,建立了空气钻井最小注气量的方程。在不考虑岩屑吸水膨胀的情况下,将地层出水量转化成当量机械钻速,得到了地层出水量和最小注气量的方程式,为地层出水条件下空气钻井参数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钻井 Angel模型 地层出水量 最小注气量 机械钻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粒子射流破岩性能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杜玉昆 陈晓红 +5 位作者 王瑞和 岳伟民 杜强 白殿刚 郝国亮 周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5-90,共6页
由于页岩和致密砂岩等非常规储层岩石的破岩门限压力大,为充分发挥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开发非常规资源方面的技术优势,提出引入粒子后形成超临界二氧化碳粒子射流,提高射流的破岩效率。在优化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破岩实验流程的基础上,研制... 由于页岩和致密砂岩等非常规储层岩石的破岩门限压力大,为充分发挥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开发非常规资源方面的技术优势,提出引入粒子后形成超临界二氧化碳粒子射流,提高射流的破岩效率。在优化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破岩实验流程的基础上,研制超临界二氧化碳粒子射流破岩实验装置,分析超临界二氧化碳粒子射流的破岩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纯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加入石英砂30 s后超临界二氧化碳粒子射流的破岩性能得到大幅度增强,破岩体积提高了66.67%;超临界二氧化碳粒子射流的破岩性能随着喷嘴直径和喷距的增大先增强后减弱;本试验条件下最优喷嘴直径为3 mm、喷距为6 mm,粒径为0.3~0.5 mm;压力和温度越高,射流的破岩性能越强,但增强的趋势逐渐变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粒子 射流 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开发水淹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徐会永 覃青松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9-92,共4页
针对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但剩余油潜力仍较大的欢127油田,研究了全区水侵量、水侵速度及水淹方式、原因等特征,认为水淹以底水锥进为主,其次为顶水下窜、断层水侵入,不同部位,油井水淹规律和水淹程度不同,边水未造成油层水淹;在对... 针对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但剩余油潜力仍较大的欢127油田,研究了全区水侵量、水侵速度及水淹方式、原因等特征,认为水淹以底水锥进为主,其次为顶水下窜、断层水侵入,不同部位,油井水淹规律和水淹程度不同,边水未造成油层水淹;在对其水驱开发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动态测试方法研究了该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有效厚度大、原始储量大的部位,剩余地质储量依然较大;有效厚度相对比较大的井网不完善部位,剩余可采储量相对较大;油藏边部及生产效果差的局部井区剩余油较多。为油田调整挖潜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欢127油田 稠油油藏 沉积微相 水淹特征 剩余油 辽河断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峡东部地区震旦纪事件沉积 被引量:5
14
作者 佟彦明 郭成贤 危宇宁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8-45,共8页
长江三峡东部地区震旦纪先后发生了热事件、冷事件、重力事件等突发性灾变沉积。早震旦世发育由河流作用与陆地冰川作用形成的陆源碎屑沉积 ;晚震旦世则发育由两次台地—盆地—台地的海进—海退旋回形成的巨厚海相碳酸盐沉积。热事件沉... 长江三峡东部地区震旦纪先后发生了热事件、冷事件、重力事件等突发性灾变沉积。早震旦世发育由河流作用与陆地冰川作用形成的陆源碎屑沉积 ;晚震旦世则发育由两次台地—盆地—台地的海进—海退旋回形成的巨厚海相碳酸盐沉积。热事件沉积产物见于下震旦统莲沱组 ,夹于河流相沉积的砂岩及粉砂岩中。根据凝灰碎屑的岩石学特征 ,可将其分为降落型凝灰碎屑和水携型凝灰碎屑两类。冷事件沉积产物为下震旦统南沱冰碛层 ,属低纬度低高程的大陆冰川沉积。重力事件可分为滑塌事件和浊流事件 ,其沉积产物均分布于上震旦统 ,夹在大套的深水碳酸盐岩中。其中滑塌事件的沉积产物主要为滑塌角砾白云岩 (石灰岩 ) ,浊流事件的沉积产物主要为浊积颗粒石灰岩 (白云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沉积 热事件 冷事件 重力事件 震旦纪 长江三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沾化凹陷原油物性与油气成藏及开发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艳 庄鸿玉 +1 位作者 杨贵丽 蔡东梅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1期41-44,共4页
依据原油物理性质资料,沾化凹陷原油可分为超重油、重质油、中质油和轻质油四种类型,但以中质油为主。该地区断层发育,纵向上原油性质变化规律不明显,呈现"忽高忽低"的特点。平面上,原油性质受构造的控制,以生油洼陷为中心呈&... 依据原油物理性质资料,沾化凹陷原油可分为超重油、重质油、中质油和轻质油四种类型,但以中质油为主。该地区断层发育,纵向上原油性质变化规律不明显,呈现"忽高忽低"的特点。平面上,原油性质受构造的控制,以生油洼陷为中心呈"环带状"分布。研究认为,原油物性与油气成藏及开发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运移方向上,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加,原油物性不断变差。在相同的地质条件下,保存条件好,原油物性好,反之则差。油气开发过程中,原油物性总体上随开发时间的增长而变差,但由于开采方案的不同,变化趋势呈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物性 分布规律 油气成藏 油田开发 沾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溶液与原油界面流变性的实验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二龙 宋考平 +2 位作者 谢远洋 贾洪波 夏惠芬(审稿)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37,145-146,共3页
借助CIR-100界面流变仪系统地研究了聚合物溶液与原油接触界面的界面流变性.实验结果表明,界面黏度、界面黏性模量和界面弹性模量受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配制水矿化度和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的影响,三者随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物溶液... 借助CIR-100界面流变仪系统地研究了聚合物溶液与原油接触界面的界面流变性.实验结果表明,界面黏度、界面黏性模量和界面弹性模量受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配制水矿化度和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的影响,三者随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大均增加,随配制水矿化度的增加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黏度 界面黏性模量 界面弹性模量 聚合物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侧钻井轨迹设计的思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焱 刘坤芳 +1 位作者 彭会新 余雷 《钻采工艺》 CAS 2002年第2期1-2,共2页
应用侧钻井井眼轨迹最优化设计方法 ,对海 14 - 2 0F1井眼轨迹设计进行计算 ,研究得出影响井眼轨迹的主要因素是靶点参数和开窗点参数。由此提出了侧钻井轨迹设计时地质设计人员和钻井工程设计人员协同工作 ,联合设计 ,在确保靶点有效... 应用侧钻井井眼轨迹最优化设计方法 ,对海 14 - 2 0F1井眼轨迹设计进行计算 ,研究得出影响井眼轨迹的主要因素是靶点参数和开窗点参数。由此提出了侧钻井轨迹设计时地质设计人员和钻井工程设计人员协同工作 ,联合设计 ,在确保靶点有效地处于油气藏区域的前提下 ,灵活确定靶点坐标和靶区半径 ,以期达到井眼轨迹曲线段最短 ,扭方位、变井斜的钻进工作量最小 ,管柱的摩阻扭矩相对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钻井 井眼轨迹 设计 套管开窗 石油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果中金属元素含量 被引量:7
18
作者 顾佳丽 赵刚 +1 位作者 费明月 丁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64-2767,2771,共5页
优化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水果中重金属的条件,建立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果中Cd、Cr、Cu、Pb和Zn含量的方法。各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3 6~0.999 8),检出限为0.007~0.011 m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6.8%,加标回收率为91.6%~11... 优化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水果中重金属的条件,建立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果中Cd、Cr、Cu、Pb和Zn含量的方法。各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3 6~0.999 8),检出限为0.007~0.011 m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6.8%,加标回收率为91.6%~110.0%。在优化的超声提取条件下分析标准物质GBW10019,并与湿法消解结果相比较,两种方法的测定值与参考值均符合较好,但超声提取法速度较快、安全性较好、污染小、试剂消耗少、残渣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提取法 金属元素 水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气驱油藏油气多相试井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雷 黄诚 +3 位作者 舒能益 鄢斌 孙宪利 黎文超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1年第6期28-30,共3页
根据溶解气驱油藏的渗流特征 ,指出该类油藏在高生产气油比情况下 ,沿用单相油井或单相气井的试井分析方法 ,进行解释均导致较大的方法误差 ,必须考虑油气多相流特性。应用物质平衡原理建立多相渗流数学模型 ,通过定义拟函数将多相渗流... 根据溶解气驱油藏的渗流特征 ,指出该类油藏在高生产气油比情况下 ,沿用单相油井或单相气井的试井分析方法 ,进行解释均导致较大的方法误差 ,必须考虑油气多相流特性。应用物质平衡原理建立多相渗流数学模型 ,通过定义拟函数将多相渗流方程变换为单相流体渗流方程相似形式 ,从而为多相流试井分析提供实用方法 ;分析讨论了利用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拟函数处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困难 ,提出利用现场生产数据计算相对渗透率和拟函数处理的新方法 ,该方法所需相关参数少、计算稳定 ;通过软件实现与现场资料分析表明 ,应用现场生产数据计算相对渗透率和计算拟函数的新方法 ,其解释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气驱油藏 试井分析 多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02D型串联式干气密封在重整循环氢气压缩机上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程海峰 王为民 +1 位作者 王艳东 韩莉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9-122,共4页
介绍TM02D型串联式干气密封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探讨该密封装置在重整循环氢压缩机中的使用及维护。该套密封装置性能稳定可靠,可确保装置长周期平稳运行。
关键词 干气密封 螺旋槽 压缩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