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宇翔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4期75-76,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诊断中磁共振(MR)、CT的诊断价值。方法 62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MR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62例患者经过病理检查最终共确诊102处髋关节病变。CT检查检... 目的对比分析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诊断中磁共振(MR)、CT的诊断价值。方法 62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MR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62例患者经过病理检查最终共确诊102处髋关节病变。CT检查检出14处髋关节有韧带附着处骨质增生, 31处关节面异常改变或呈囊状骨质损坏;MR检查检出32处脂肪沉积、26处肌腱与韧带附着处炎性变化、36处软骨下骨髓水肿、82处滑膜炎性变化、10处关节间隙狭窄、62处关节面异常改变或呈囊状骨质损坏。CT检查检出32处髋关节病变,检出率为31.37%;MR检查检出82处髋关节病变,检出率为80.39%。MR检查髋关节病变检出率高于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诊断, MR检查不仅能诊断出骨骼结构变化,还能够准确诊断早期的软骨、肌腱病变以及急性炎症,与CT检查相比较,诊断检出率更高,具有较高的诊断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检查 CT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维 周旭洋 杨兴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5期366-369,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9例患者影像学资料。观察肿瘤的边界、密度及强化特征。结果:本组9例患者中,肿瘤位于胰头部3例、体部3例、尾部2例及体尾部1例...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9例患者影像学资料。观察肿瘤的边界、密度及强化特征。结果:本组9例患者中,肿瘤位于胰头部3例、体部3例、尾部2例及体尾部1例。9例患者的胰腺内分泌肿瘤形状均不规则,其中5例边界不清。推注对比剂后6例肿瘤表现为高密度强化,3例为等密度强化;4例肿瘤见远端主胰管扩张,均未见远处转移或淋巴结侵犯。结论:影像学检查对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超声 CT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周绍军 王丽萍 +1 位作者 王宇翔 牛一鸣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4例肝癌患者,均实施16层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观察其诊断结果。结果 24例患者经16层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显示,巨块型16例,占66.67%;结节型5例,占20.83%;弥漫性3例,占12.5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4例肝癌患者,均实施16层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观察其诊断结果。结果 24例患者经16层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显示,巨块型16例,占66.67%;结节型5例,占20.83%;弥漫性3例,占12.50%。CT平扫检出21例,占87.50%;动脉期检出23例,占95.83%;静脉期检出22例,占91.67%;平衡期检出22例,占91.67%。动脉期强化特征表现,明显强化8例,占33.33%;中度强化10例,占41.67%;轻度强化4例,占16.67%;不强化2例,占8.33%。本组24例肝癌患者静脉期增强效果表现为下降趋势,且比较正常肝组织较低,结构清晰。本组中5例患者存在门脉癌栓,其中包括3例弥漫型。平衡期24例患者中,经检查显示存在低密度病灶坏死,其中19例患者为巨块型,占79.17%;弥漫型3例,占12.50%;结节型2例,占8.33%。结论临床中对肝癌患者实施16层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参考数据,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期动态扫描 16层螺旋CT 肝癌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主动脉瘤的CT诊断价值和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绍军 王丽萍 +1 位作者 赵斌 卜海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4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腹主动脉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2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扫描诊断,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2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均接受病理检验确诊,经16层螺旋CT扫描显示,其中真性腹主动脉瘤13例、假性... 目的探讨胸腹主动脉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2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扫描诊断,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2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均接受病理检验确诊,经16层螺旋CT扫描显示,其中真性腹主动脉瘤13例、假性腹主动脉瘤7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例,其中腹主动脉瘤出现破裂3例。CT增强扫描显示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为患者动脉直腔缩小、管腔分开,诊断中需对内脏动脉开口位于真腔内进行鉴定;CT增强扫描显示假性腹主动脉瘤为患者腹主动脉旁出现肿块;CT增强扫描显示真性腹主动脉瘤为患者腹主动脉瘤发生异常增宽且瘤块变化明显。结论临床中对胸腹主动脉瘤实施CT扫描,可为诊断提供准确、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此外CT扫描对患者胸腹横断面扫描具有极高的分辨率,能够为早期诊断胸腹主动脉瘤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主动脉瘤 CT诊断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患者Fibulin-3水平与临床病理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磊 徐亮 +2 位作者 牟春露 孙伟 吴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10期767-769,共3页
目的 :对比结肠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血浆Fibulin-3水平,研究血浆Fibulin-3水平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月使用ELISA法检测97例结肠癌患者以及8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Fibulin-3水平。结果:术前结肠癌患者的血清Fibulin-3水平(... 目的 :对比结肠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血浆Fibulin-3水平,研究血浆Fibulin-3水平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月使用ELISA法检测97例结肠癌患者以及8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Fibulin-3水平。结果:术前结肠癌患者的血清Fibulin-3水平(39.86±24.37)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94.25±31.28)ng/mL。术前Fibulin-3水平与患者的肿瘤TNM分期呈负相关(P<0.05),从Ⅰ期到Ⅳ期肿瘤Fibulin-3水平逐渐减少。血清Fibulin-3水平和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脏器转移及术前CEA水平相关(P<0.05)。结论:Fibulin-3在结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者,且与结肠癌的肿瘤程度显著相关,Fibulin-3的低表达可作为晚期结肠癌的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ulin-3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术后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外科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朱磊 李维 +3 位作者 刘晓静 牟春露 阚丽丽 杨光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9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所致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例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确诊为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后行手术治疗4例,内镜治疗4例,保守治疗3例。全部随访,...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所致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例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确诊为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后行手术治疗4例,内镜治疗4例,保守治疗3例。全部随访,其中3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胆道术后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预后较差,预防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合理治疗及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手术 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诊断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