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导作用在油田二次采油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尉小明 刘喜林 +1 位作者 沈光伟 赵庆峰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26-29,共4页
介绍了诱导作用的概念 ,首次提出了诱导作用存在与否的两种并列关系的判断模式。W 1选择性堵水剂及FW 1高效调剖剂具有胶凝时间可调 (3h~ 4 0h)、凝胶强度高 [(10 0~ 4 0 0 )Pa·s]等特点 ,在大庆、辽河等油田使用后获得了较高的... 介绍了诱导作用的概念 ,首次提出了诱导作用存在与否的两种并列关系的判断模式。W 1选择性堵水剂及FW 1高效调剖剂具有胶凝时间可调 (3h~ 4 0h)、凝胶强度高 [(10 0~ 4 0 0 )Pa·s]等特点 ,在大庆、辽河等油田使用后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诱导作用的判断模式为标准 ,对W 1选择性堵水剂及FW 1高效调剖剂延缓胶凝机理进行了分析 ,证实了诱导作用是该两种油田化学助剂延缓胶凝作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1选择性堵水剂 FW-1调剖剂 延缓胶凝 诱导作用 判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稠原油热敏性降粘剂的研制 被引量:11
2
作者 谭非 尉小明 +2 位作者 李文静 梅江华 俞庆森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26-429,433,共5页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及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后,不但可以改变乳状液的稳定性,而且可以改变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原油的相转变温度,测定了原油的HLB及PIT等参数,确定了适宜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并研制出易乳化、脱水的新型乳化降粘剂,很...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及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后,不但可以改变乳状液的稳定性,而且可以改变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原油的相转变温度,测定了原油的HLB及PIT等参数,确定了适宜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并研制出易乳化、脱水的新型乳化降粘剂,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目前稠油降粘中普遍存在的脱水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性降粘剂 稠油开采 化学降粘剂 乳化降粘 相转变温度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用降粘降滤失剂MGBM-1的研制 被引量:12
3
作者 尉小明 刘喜林 +2 位作者 夏炎 史晓飞 刘庆旺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共3页
以木质素磺酸盐为主要原料,通过甲醛缩合反应、烯类单体接枝共聚合反应、金属离子络合反应及磺化剂磺化反应等一系列化学改性处理工艺,合成了兼具降粘、降滤失作用的新型钻井液处理剂MGBM-1。室内性能评价结果表明,MGBM-1具有明显的降... 以木质素磺酸盐为主要原料,通过甲醛缩合反应、烯类单体接枝共聚合反应、金属离子络合反应及磺化剂磺化反应等一系列化学改性处理工艺,合成了兼具降粘、降滤失作用的新型钻井液处理剂MGBM-1。室内性能评价结果表明,MGBM-1具有明显的降粘和降滤失效果,在其加量为0.5%时,表观粘度下降50%,滤失量下降51%,动切力下降80%,静切力下降幅度更大;抗盐能力优于FCLS;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岩心滚动回收率高于FCLS。并从分子作用基团角度对MGBM-1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盐 丙烯酰胺 顺丁烯二酸酐 接枝共聚 降粘剂 降滤失剂 钻井液 石油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动微凝胶调驱体系室内评价 被引量:19
4
作者 田鑫 任芳祥 +4 位作者 韩树柏 汪小平 张立娟 李小佳 刘霞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6-129,共4页
为了认识可动微凝胶这一新型调驱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指导矿场调驱实施工作,采用激光纳米粒度测量仪、布氏黏度计及人造岩心,对可动微凝胶这一新型调驱体系进行了室内实验评价,研究了可动微凝胶的表观形态、粒径大小、黏度及封堵性能。... 为了认识可动微凝胶这一新型调驱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指导矿场调驱实施工作,采用激光纳米粒度测量仪、布氏黏度计及人造岩心,对可动微凝胶这一新型调驱体系进行了室内实验评价,研究了可动微凝胶的表观形态、粒径大小、黏度及封堵性能。结果表明,纳米级可动微凝胶其初始粒径为几十纳米,水化10 d后粒径溶胀为几百纳米,粒径随溶胀时间增加而变大。体系的黏度较低,黏度随质量浓度变化较小,随温度升高,黏度下降。体系的封堵能力与渗透率关联较强,粒径一定的体系在一定的渗透率范围内可产生有效封堵,在岩心中具有封堵、突破、深入、再封堵的逐级封堵调剖特性。实验结果说明可动微凝胶具有遇水溶胀的特点,溶胀后的可动微凝胶可对高渗层进行有效封堵,具有较好的深部调驱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微凝胶 粒径 黏度 注入性 封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乳化降黏开采用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被引量:27
5
作者 尉小明 刘喜林 +1 位作者 张建英 刘春和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42,共3页
介绍了稠油乳化降黏及筛选适合特定油品的理想稠油乳化降黏剂 (目标活性剂 )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综述了稠油乳化降黏用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其常用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主要类型。依据目标活性剂的两大必要性能特征参数 (HLB值和PIT) ,... 介绍了稠油乳化降黏及筛选适合特定油品的理想稠油乳化降黏剂 (目标活性剂 )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综述了稠油乳化降黏用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其常用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主要类型。依据目标活性剂的两大必要性能特征参数 (HLB值和PIT) ,概述了用HLB值法及PIT法筛选目标活性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乳化降黏开采 表面活性剂 筛选 HLB值 相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降粘降滤失剂MGAC-2的研制 被引量:13
6
作者 尉小明 刘喜林 +1 位作者 俞庆森 姜福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8,共4页
按下述路线在室内合成了兼具降粘和降滤失功能的水基钻井液处理剂MGAC 2 :将本质素磺酸钙与甲醛反应 ,再在硝酸铈铵催化下使丙烯酰胺、马来酸在木质素磺酸钙缩合产物上接枝共聚 ,提纯接枝共聚物 ,先与硫酸亚铁进行络合反应 ,再与甲醛、... 按下述路线在室内合成了兼具降粘和降滤失功能的水基钻井液处理剂MGAC 2 :将本质素磺酸钙与甲醛反应 ,再在硝酸铈铵催化下使丙烯酰胺、马来酸在木质素磺酸钙缩合产物上接枝共聚 ,提纯接枝共聚物 ,先与硫酸亚铁进行络合反应 ,再与甲醛、亚硫酸钠进行磺甲基化反应 ,分离出反应产物并干燥 ,得到降粘降滤失剂MGAC 2。用红外光谱确证了产物的接枝共聚结构。室内钻井液性能检测结果表明 :0 .5 %MGAC 2可使淡水膨润土基浆的表观粘度下降 5 0 %,API滤失量下降 5 1%,动切力下降 80 %,静切力下降幅度更大 ;0 .5 %MGAC 2处理的钻井液可抗 3%NaCl,0 .9%CaCl2 ,抗盐抗钙能力优于FCLS ;在室温、12 0℃、140℃、180℃下 12小时的静态老化实验中 ,MGAC 2的抗温性能优于FCLS ;大庆油田一口井的储层岩心在 0 .5 %MGAC 2水溶液中浸泡后的回收率 ,明显高于在 0 .5 %FCLS水溶液中浸泡后的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钙 接枝 聚丙烯酰胺磺酸亚铁盐 多功能处理剂 木质素衍生物 钻井液处理剂 降粘降滤失剂 合成 应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沙海域新近纪以来生物礁分布规律及油气勘探方向探讨 被引量:12
7
作者 魏喜 贾承造 +2 位作者 孟卫工 祝永军 张君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8-312,370,22,共8页
依据地震资料,结合区域对比分析,对西沙海域生物礁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平面上生物礁主要分布在岛礁区、盆地内部构造凸起带和盆地边缘隆起区。岛礁区发育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和全新世生物礁,未被碎屑沉积地层覆盖,不具备成藏条件,... 依据地震资料,结合区域对比分析,对西沙海域生物礁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平面上生物礁主要分布在岛礁区、盆地内部构造凸起带和盆地边缘隆起区。岛礁区发育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和全新世生物礁,未被碎屑沉积地层覆盖,不具备成藏条件,是无效勘探区。盆地内部构造凸起带发育中新世和上新世生物礁,与构造高点匹配。礁基以下发育砂岩储层,成藏组合为构造—碎屑岩—生物礁复合型油气藏,具有近油源、构造—岩性复合型圈闭和生储盖配置关系好等特点,是最有利的勘探方向。盆地边缘隆起区在前寒武纪变质岩基底之上发育中新世、上新世和/或更新世生物礁,成藏组合多为单一的生物礁型油气藏,有时可能形成基岩潜山—生物礁型油气藏,这类圈闭虽然远离油源,但油气可以通过断裂、不整合面、渗透地层等输导系统长距离运移至储层,因此这类油气藏也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海域 新近纪 生物礁 识别依据 分布规律 油气勘探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西沙海域西琛1井生物礁的性质及岩石学特征 被引量:19
8
作者 魏喜 贾承造 +1 位作者 孟卫工 熊湘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33-1938,共6页
西沙海域西琛1井生物礁主要是由红藻门壳状珊瑚藻、有节珊瑚藻和绿藻门仙掌藻等钙藻组成的植物礁,其次为珊瑚礁。礁相类型主要有礁核相和礁后泻湖相。岩石矿物成分单一,以碳酸盐矿物为主,包括低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结构组分有生物骨架... 西沙海域西琛1井生物礁主要是由红藻门壳状珊瑚藻、有节珊瑚藻和绿藻门仙掌藻等钙藻组成的植物礁,其次为珊瑚礁。礁相类型主要有礁核相和礁后泻湖相。岩石矿物成分单一,以碳酸盐矿物为主,包括低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结构组分有生物骨架、粒屑、泥晶和亮晶;结构类型有生物格架、生物障积、生物节片、生物捆扎和生物粘结结构。岩石类型包括骨架石灰岩/白云岩、粘结石灰岩/白云岩、粒屑石灰岩/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有粒间孔、生物体腔孔、藻架孔等原生孔隙和铸模孔、裂缝、颗粒内溶蚀孔、藻类溶孔、扩大的粒间溶孔等次生孔隙。孔隙组合类型以粒间孔+溶孔+晶间孔最为发育,储集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海域 生物礁性质 储层岩石学特征 新近纪以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凝胶调驱效果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田鑫 任芳祥 +3 位作者 韩树柏 汪小平 叶银珠 张立娟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874-876,共3页
为考察可动微凝胶这一新型调驱体系在非均质模型中的调驱效果,采用人造填砂管模型,对该体系进行了室内实验评价。结果表明,微凝胶可明显改善低渗层的分流量,具有较好的改善注入剖面效果。当注入0.3 PV浓度2 000 mg/L的可动微凝胶时,可... 为考察可动微凝胶这一新型调驱体系在非均质模型中的调驱效果,采用人造填砂管模型,对该体系进行了室内实验评价。结果表明,微凝胶可明显改善低渗层的分流量,具有较好的改善注入剖面效果。当注入0.3 PV浓度2 000 mg/L的可动微凝胶时,可提高采收率7.7%;浓度越高,注入量越大,驱油效果越好,但当注入量超过0.3 PV以后,采收率增加幅度已不太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凝胶 调驱 驱油实验 填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乳化HLB值测定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尉小明 赵庆峰 +1 位作者 沈光伟 罗怀达 《钻采工艺》 CAS 2003年第2期84-85,共2页
介绍测定稠油乳化HLB值的常规HLB值法及荧光法 ,指出了 2种测定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相对简便而准确的测定方法—MHY法。该方法分两步测定稠油乳化HLB值 ,即第一步以常规HLB值法测定稠油乳化HLB值的范围 ,第二步以荧光法测定稠油乳化HL... 介绍测定稠油乳化HLB值的常规HLB值法及荧光法 ,指出了 2种测定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相对简便而准确的测定方法—MHY法。该方法分两步测定稠油乳化HLB值 ,即第一步以常规HLB值法测定稠油乳化HLB值的范围 ,第二步以荧光法测定稠油乳化HLB值的准确值。以辽河油田高 3- 5 - 5 3井稠油为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乳化 表面活性剂 HLB值 荧光法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