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间非均质油藏物理模拟结果在流动单元划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熊伟 高树生 +1 位作者 高慧君 龙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36,i003,共4页
研究了单层均质在实验室条件下采出程度、不同渗透率级差两层非均质和三层非均质储层在合注条件下, 各个小层的采出程度与渗透率级差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层间非均质储层, 合注条件下高渗透层的采出程度基本不受其他层位的干扰, 中低... 研究了单层均质在实验室条件下采出程度、不同渗透率级差两层非均质和三层非均质储层在合注条件下, 各个小层的采出程度与渗透率级差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层间非均质储层, 合注条件下高渗透层的采出程度基本不受其他层位的干扰, 中低渗透层的采出程度取决于该层位渗透率和高渗透层之间的渗透率差异。高渗层渗透率与中低渗透层位渗透率比值3是采出程度与渗透率比值关系曲线的拐点, 渗透率比值小于3, 中低渗透层采出程度大幅度增加。该研究结果对于碎屑岩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具有重要意义, 给出了流动单元划分时渗透率的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 采出程度 高渗透层 合注 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S和OPC系列稠油乳化降黏剂的研制 被引量:7
2
作者 葛际江 张贵才 李德胜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3,74,共5页
以工业品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n(n=4,6,8,10,15)为起始原料,合成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乙酸盐OPC-n和磺酸盐OPS-n两个系列的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酸值和黏度不同的胜利单家寺和陈庄稠油为实验油样。将OPC-n和OPS-n溶于矿化度5811 mg/kg... 以工业品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n(n=4,6,8,10,15)为起始原料,合成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乙酸盐OPC-n和磺酸盐OPS-n两个系列的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酸值和黏度不同的胜利单家寺和陈庄稠油为实验油样。将OPC-n和OPS-n溶于矿化度5811 mg/kg的胜利标准盐水和NaCl、CaCl2盐水中作为水相,按油、水质量比7∶3在50℃用玻棒搅拌混合,观察是否形成水包油乳状液并测黏度进行确认。在胜利标准盐水溶液中,OPC-n和OPS-n乳化稠油所需的最低质量分数,随稠油、表面活性剂类型及氧乙烯链节数n而变,一般而言,OPC-n系列中的OPC-8和OPS-n系列中的OPS-4乳化稠油的性能最好,该最低质量分数值分别为0.05%或0.025%和0.025%。在NaCl盐水溶液中,OPC-n的该最低质量分数值与稠油和n有关,均随盐含量增加而增大,在盐含量≤15%时,抗盐性最好的OPC-8和OPC-10的该值≤0.05%;OPS-n的抗盐性好于OPC-n。OPC-n的抗钙性良好,钙盐含量为2%时该最低质量分数≤0.1%;OPS-n的抗钙性更好,钙盐含量为2%和3%时该最低质量分数仅为0.025%或0.05%。表6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乳化降黏 乳化降黏剂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乙酸盐 烷基酚聚氧乙烯磺酸盐 乳化性能 耐盐性 耐钙盐性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微生物多轮次吞吐技术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徐恩金 李牧 +5 位作者 张浩 赵贲 杨红 齐献宝 张玉增 田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3-268,共6页
将菌种与无机培养基、稠油混合.在37℃培养3天,根据稠油乳化分散情况,对大量菌种进行筛选、复筛、驯化、复壮、富集.得到了传代性能优良、能适应辽河锦45块、千12块稠油油藏的几株菌并进行了性能评价。这些菌均由数个菌落组成,可... 将菌种与无机培养基、稠油混合.在37℃培养3天,根据稠油乳化分散情况,对大量菌种进行筛选、复筛、驯化、复壮、富集.得到了传代性能优良、能适应辽河锦45块、千12块稠油油藏的几株菌并进行了性能评价。这些菌均由数个菌落组成,可以液蜡、原油为碳源、无机和有机氮为氮源、磷酸根为磷源生长.产表面活性剂和酸(由发酵液表面张力和pH判定),可降解稠油.使其黏度降低20%左右,好氧培养条件的降黏效果优于厌氧培养条件。优选菌种11、Lj1和21在培养液中菌数〉10^4个/mL时对稠油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能力。在两区块13口高含水、低产量、低蒸汽效能、高轮次蒸汽吞吐井上.进行了首轮次微生物吞吐试验,处理半径3m。混合菌发酵液注入量2.0~9.8m^3.关井时间不少于7~9天。与末轮次蒸汽吞吐相比,6口井产油量增加,6口井产油量减少,但产出远大于投入,这12口井为有效井,其中又有6口井产出液中菌数降到10^4个/mL后实施了二轮次微生物吞吐。介绍了2口井微生物吞吐情况和效果,其中1口井已实施二轮次吞吐。以微生物和蒸汽单价比代替注蒸汽量计算油汽比,称之为拟油汽比。图4表7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开采 微生物吞吐 菌种选育 采油菌 产表面活性剂/产酸/解烃菌 注微生物工艺 辽河锦45块/千12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蒸汽吞吐井井筒应力的数值计算方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余中红 陈延 杨平阁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6-88,93,共4页
将注蒸汽吞吐井井筒温度场的计算结果引入井筒应力分析模型中,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计算了不同约束条件下的井筒应力。计算结果表明,最大热应力都发生在套管内壁,且超过了N80套管的热弹性屈服极限;最大热膨胀都发生在温度变化过渡区... 将注蒸汽吞吐井井筒温度场的计算结果引入井筒应力分析模型中,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计算了不同约束条件下的井筒应力。计算结果表明,最大热应力都发生在套管内壁,且超过了N80套管的热弹性屈服极限;最大热膨胀都发生在温度变化过渡区,当套管周围掏空时,其热应变达到了2%,远远超过材料弹性极限应变值(0 3%),这是导致热采井套管变形损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蒸汽 井筒 套管变形 热采井 应力分析 热应力 温度变化 数值计算方法 热弹性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特殊结构井打捞解卡作业技术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郭建国 乔晶 《钻采工艺》 CAS 2004年第5期84-87,共4页
针对辽河油田深井、特殊结构井打捞作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深井、特殊结构井打捞解卡作业的技术难点,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井下液压增力打捞解卡工具,经室内及现场试验证明,可产生1200kN液压解卡力,且直接作用在落鱼上而不增加上部打捞管... 针对辽河油田深井、特殊结构井打捞作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深井、特殊结构井打捞解卡作业的技术难点,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井下液压增力打捞解卡工具,经室内及现场试验证明,可产生1200kN液压解卡力,且直接作用在落鱼上而不增加上部打捞管柱及作业设备提升系统负荷,可实现打捞作业“小修代大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捞解卡作业 井下作业 辽河油田 深井 井身结构 解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产量预测的组合优化模型 被引量:3
6
作者 袁爱武 郑晓松 杨付林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9-321,共3页
选择了14个非线性模型建立模型库,并根据这些模型在一段时间内的预测误差分析,选取最优的非线性模型。采用了一阶指数平滑模型、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聚合物驱产量的预测和比较分析;引入了目标函数的评优算法来确定前述的预测方法的最佳组... 选择了14个非线性模型建立模型库,并根据这些模型在一段时间内的预测误差分析,选取最优的非线性模型。采用了一阶指数平滑模型、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聚合物驱产量的预测和比较分析;引入了目标函数的评优算法来确定前述的预测方法的最佳组合策略。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和组合优化模型的预测结果都能较好地逼近实际曲线,在绝大部分区段优于非线性优化模型和一次指数平滑模型的预测结果。这是因为这两种模型都综合考虑了多种产量影响因素,使预测结果更符合实际聚合物驱开采规律;而组合优化预测模型是建立在最大信息利用的基础上,它集结了单一模型所包含的信息,有着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 模型 预测 优化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系间窜流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程林松 杨乃群 李忠兴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0-52,56,共4页
系统地研究了检验报废井层系间窜流的试井方法 ,运用弹性不稳定渗流理论 ,建立了报废井层系间窜流的渗流数学模型。根据油田现场实际情况 ,对模型进行了适当的简化 ,运用杜哈美原理得到模型的解析解 ,并首次提出了层系间窜流量的计算方... 系统地研究了检验报废井层系间窜流的试井方法 ,运用弹性不稳定渗流理论 ,建立了报废井层系间窜流的渗流数学模型。根据油田现场实际情况 ,对模型进行了适当的简化 ,运用杜哈美原理得到模型的解析解 ,并首次提出了层系间窜流量的计算方法。为便于油田现场应用 ,在微机Windows环境下开发和编制了层系间窜流解释和分析软件 ,并对大庆油田杏 2 3 2 3井 (报废井 )和对应的更新井杏 2 3 更 2 3井的现场测试结果进行了计算和解释分析。所得结果和结论在油田得到了较好的验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系间窜流 诊断 油气井 报废井 窜流 层间干扰 干扰试井 渗流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无机非金属胶凝材料堵剂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钊 李瑞 吴宪龙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5-268,共4页
采用湿法预均化工艺并细磨加工,由质量比7∶1的金属尾矿熟料和粉煤灰制成了水硬气硬性无机非金属胶凝材料,用作耐高温的调剖堵水剂。室内考察了胶凝材料/水化抑制剂/活化剂/水浆液的有关性能。实验用胶凝材料粒度一般为270、325目,最小... 采用湿法预均化工艺并细磨加工,由质量比7∶1的金属尾矿熟料和粉煤灰制成了水硬气硬性无机非金属胶凝材料,用作耐高温的调剖堵水剂。室内考察了胶凝材料/水化抑制剂/活化剂/水浆液的有关性能。实验用胶凝材料粒度一般为270、325目,最小的为400目;室温下浆液不析水,离析现象轻微,粒度减小时浆液放置稳定性增大,稠化时间缩短,固结体抗压强度增大。浆液可泵性好;1 L水中加入150 g胶凝材料配成的浆液,常压、25℃黏度为320mPa.s,至少可维持3-4天不增大;浆液20℃下40天不固结;不加活化剂的浆液60℃下15天不稠化;胶凝材料用量增大(50-150 g/L水)或温度升高(40-80℃)时稠化时间减小,抗压强度增大。组分用量影响和填砂管封堵实验结果均表明,抑制剂和活化剂用量有上限,分别为胶凝材料质量的5%和10%。分析了出现用量上限的化学反应机理。电镜照片显示固结后的浆体含有孔隙。该胶凝材料已用于辽河大洼油田一口注蒸汽井的调剖,共注入浆液120 m3,初步结果良好,4口井采出井中有2口增油又降水,2口井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胶凝材料 金属尾矿熟料 粉煤灰 无机凝胶 配方研究 堵水调剖剂 调剖 注蒸汽井 辽河大洼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铝酸盐封窜剂封堵效果实验研究
9
作者 杨钊 刘承婷 +2 位作者 李瑞 周阳 李秀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9期4771-4773,共3页
环空气窜是固井后气体窜至井口或另一地层的现象,气窜发生后会直接影响水泥石胶结强度,严重时可造成固井后井喷事故。硫铝酸盐封堵效果以物理模拟实验的结果表明:裂缝尺寸大小对抗水窜、抗汽窜效果影响较小,温度升高、胶结时间短使界面... 环空气窜是固井后气体窜至井口或另一地层的现象,气窜发生后会直接影响水泥石胶结强度,严重时可造成固井后井喷事故。硫铝酸盐封堵效果以物理模拟实验的结果表明:裂缝尺寸大小对抗水窜、抗汽窜效果影响较小,温度升高、胶结时间短使界面胶结强度降低,在现场施工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封堵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窜 物理模拟实验 裂缝 胶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