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升油田难采储量多元缓速酸酸化技术 被引量:6
1
作者 潘建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39,126,共3页
高升油田难采储量区块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油藏埋藏深、储层及原油物性差、黏土含量高、储层受伤害等原因,导致蒸汽吞吐时注汽困难,注汽质量差,甚至压裂后注汽仍困难,蒸汽吞吐效果差,区块低速开发。土酸酸化酸岩反应速度快,... 高升油田难采储量区块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油藏埋藏深、储层及原油物性差、黏土含量高、储层受伤害等原因,导致蒸汽吞吐时注汽困难,注汽质量差,甚至压裂后注汽仍困难,蒸汽吞吐效果差,区块低速开发。土酸酸化酸岩反应速度快,处理半径小,并有生成二次沉淀的趋势。针对低速块长期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多元缓速酸酸化技术的研究,应用多元缓速酸解除油层污染,提高近井地带储层渗透率,降低注汽压力,改善注汽质量,提高蒸汽吞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采储量 低速区块 多元缓速酸 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油田活性蒸汽吞吐技术的应用
2
作者 陈永恒 李金峰 周雪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86-88,共3页
针对高升油田目前蒸汽吞吐前置式助排工艺中存在的表面活性剂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问题,开发了活性蒸汽吞吐工艺技术。经现场应用证明,该工艺平均可降掺29%,降黏率达90%以上,取得了应有的开发效果。
关键词 蒸汽吞吐 表面活性剂 活性蒸汽 稠油 掺稀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浪油田改性淀粉调剖体系配方筛选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天江 李华斌 +2 位作者 伊向艺 张云善 任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8-351,共4页
宝浪油田储层高温高盐且含煤(隔夹)层,注入水易沿煤层窜进。为了有效封堵储层煤层,筛选了自行合成的丙烯酰胺接枝改性淀粉为主剂的凝胶配方:改性淀粉3000mg/L、乌洛托品750mg/L、间苯二酚400mg/L、草酸800mg/L;改性淀粉与鸟... 宝浪油田储层高温高盐且含煤(隔夹)层,注入水易沿煤层窜进。为了有效封堵储层煤层,筛选了自行合成的丙烯酰胺接枝改性淀粉为主剂的凝胶配方:改性淀粉3000mg/L、乌洛托品750mg/L、间苯二酚400mg/L、草酸800mg/L;改性淀粉与鸟洛托品之比4:1时体系比较稳定。初配的体系剪切至黏度下降50%,成胶后黏度仍大于20Pa·s;该体系热老化稳定性较好,在80℃下放置90天后在80℃下测定的凝胶黏度高于20Pa·s;在60℃下放置90天后在60℃下测定的凝胶黏度高于25Pa·s。该体系对不同渗透率(0.06-0.41μm^2)岩心的封堵率在98%以上。图6表2参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剂 改性淀粉/酚醛树脂体系 水基凝胶 组成与配方 地下成胶 高温高盐油藏 宝浪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探区滚动勘探实践
4
作者 唐清山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4,共4页
采用随钻分析、老井试油、加深钻探等措施对高升探区进行滚动勘探研究 ,以扩大该区的含油气面积 ,提高其储量动用程度。其结果 ,在牛心坨潜山、牛心坨油层、高升老区至东部陡坡带 ,滚动勘探获得了成功 ,深化了该区的勘探 ,并对下一步滚... 采用随钻分析、老井试油、加深钻探等措施对高升探区进行滚动勘探研究 ,以扩大该区的含油气面积 ,提高其储量动用程度。其结果 ,在牛心坨潜山、牛心坨油层、高升老区至东部陡坡带 ,滚动勘探获得了成功 ,深化了该区的勘探 ,并对下一步滚动勘探提出工作方向。实践证明 ,在勘探开发程度较高的老区 ,滚动勘探是行之有效的勘探方式 ,值得在类似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勘探 储量 动用程度 高升探区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套管整形多用式胀管器的研制与应用
5
作者 陈保钢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4-55,共2页
针对目前油田最常用的套管修复工具都存在一定使用局限性的问题,研制出一套油田套管整形多用式胀管器。该胀管器在结构上进行了重新设计,由5级胀管器和4个钻铤相组合,按照胀管器从小到大顺序逐级连接,利用现有下钻杆方式完成套管内1次... 针对目前油田最常用的套管修复工具都存在一定使用局限性的问题,研制出一套油田套管整形多用式胀管器。该胀管器在结构上进行了重新设计,由5级胀管器和4个钻铤相组合,按照胀管器从小到大顺序逐级连接,利用现有下钻杆方式完成套管内1次变形量在10 mm的整形施工任务,使修井作业整形施工1次成功,满足了油水井增产措施的需要。现场应用表明,2年来应用该胀管器完成套管整形施工5井次,整形成功率100%,该胀管器运行平稳,满足安全生产需要,极大地简化了作业施工程序,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生产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井 套管变形 整形 胀管器 钻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井扩展指数递减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雷丹凤 王莉 +3 位作者 张晓伟 王南 于荣泽 徐凤廷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1期66-68,82,共4页
页岩气藏渗透率极低,用传统产量递减模型对页岩气井进行预测,结果过于乐观。为寻求适用于页岩气井的产能评价方法,以Arps递减分析方法为基础,对扩展指数递减模型展开研究。在模型应用过程中,将传统的递减曲线分析方法与概率预测框架相结... 页岩气藏渗透率极低,用传统产量递减模型对页岩气井进行预测,结果过于乐观。为寻求适用于页岩气井的产能评价方法,以Arps递减分析方法为基础,对扩展指数递减模型展开研究。在模型应用过程中,将传统的递减曲线分析方法与概率预测框架相结合,根据单井初始递减率进行同类井的划分,在计算单井递减曲线参数的基础上,利用P指数概率准则求取具有代表性的井组递减曲线参数值,据此对单井进行概率性预测,从而规避了页岩气藏复杂性及上产措施对产量递减分析的影响,提高了页岩气藏产量动态预测的准确性。利用美国多口页岩气井的实际生产资料,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在页岩储层应用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藏 产量预测 Arps递减模型 扩展指数递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成岩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云峰 王国强 +2 位作者 白海丰 刘兆勋 张宏梅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1-114,130,共4页
成岩作用是碎屑岩储层发育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在对贝尔凹陷布达特群岩心观察、显微镜分析和地化指标测试的基础上,对其成岩作用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布达特群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7种类型,布达特群大都... 成岩作用是碎屑岩储层发育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在对贝尔凹陷布达特群岩心观察、显微镜分析和地化指标测试的基础上,对其成岩作用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布达特群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7种类型,布达特群大都处于中成岩阶段B亚期,部分为晚成岩阶段;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对改善储集性能起建设性作用,而压实、胶结、充填作用等起破坏性作用;溶蚀作用主要发生在不整合面附近,而破裂作用主要发生断裂带及其附近应力集中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凹陷 布达特群 成岩作用 溶蚀作用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扩孔器研究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2
8
作者 剪树旭 文均红 +1 位作者 王向东 刘爱卿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3年第6期42-43,共2页
介绍了国内扩孔器的发展现状,详细地分析了国产扩孔器的现场应用效果,指出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 扩孔器 井眼扩大器 钻井设备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层稠油油藏火驱受效状况识别与调控技术 被引量:11
9
作者 江琴 金兆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4-207,共4页
辽河油田高3618块为典型的厚层砂砾岩稠油油藏。该油藏在蒸汽吞吐开发末期开发效果差、井间大量剩余油无法动用,为此,于2008年5月开展火驱先导性试验,并逐步扩大规模到13个井组。经对火驱开发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初步形成了"点火、... 辽河油田高3618块为典型的厚层砂砾岩稠油油藏。该油藏在蒸汽吞吐开发末期开发效果差、井间大量剩余油无法动用,为此,于2008年5月开展火驱先导性试验,并逐步扩大规模到13个井组。经对火驱开发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初步形成了"点火、连通状况评价、燃烧状况评价、燃烧前缘评价、火驱见效特征评价"等5项关键配套技术,通过现场应用使高3618块火驱开发效果逐步转好,基本达到了"点火成功、普遍受效、高温燃烧、均匀推进"的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高3618块 厚层 砂砾岩 稠油油藏 火烧油层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技术 被引量:16
10
作者 梁作利 唐清山 柴利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0年第2期46-47,49,共3页
关键词 稠油 油藏 注蒸汽 热力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气藏生产效果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月田 蔡晖 丁燕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2-104,共3页
随着天然气工业的发展 ,建立一套合理的、规范的、适用于不同类型天然气藏的生产效果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对于天然气工业的宏观规划和决策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根据天然气藏实际情况 ,提出了气藏分为六大类的新分类方法 ,分析了每一类... 随着天然气工业的发展 ,建立一套合理的、规范的、适用于不同类型天然气藏的生产效果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对于天然气工业的宏观规划和决策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根据天然气藏实际情况 ,提出了气藏分为六大类的新分类方法 ,分析了每一类气藏的主要开发特征 ,研究了不同类型气藏不同开发阶段的相关生产指标 ,给出了各类气藏生产效果评价的基础指标体系 ,建立了各类气藏生产效果评价的有效指标体系 ,确定了各类气藏生产指标的评价标准。据此可将任一气藏开发方案的任一生产指标归一化 ,从而判定其优劣程度 ,同时为气藏开发的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提供了必要而直接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开发阶段 开发指标 技术经济指标 行业标准 天然气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二、三区气顶稠油油藏合理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柴利文 计秋 王伟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6-48,62,共4页
高升油田高二、三区为辽河油气区典型的下第三系块状气顶稠油油藏 ,气顶具有较大的驱油能量 ,在开发初期取得较好的效果。随着开发的深入 ,气顶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暴露的矛盾日益尖锐 ,气顶气窜严重影响气顶稠油油藏的正常开发 ,造成油... 高升油田高二、三区为辽河油气区典型的下第三系块状气顶稠油油藏 ,气顶具有较大的驱油能量 ,在开发初期取得较好的效果。随着开发的深入 ,气顶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暴露的矛盾日益尖锐 ,气顶气窜严重影响气顶稠油油藏的正常开发 ,造成油气资源的损失。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在综述前期有效做法的基础上 ,运用数值模拟对影响气窜的关键因素 (垂向渗透率、气层油层压差、油层避射厚度等 )进行了定量化研究 ,确定了关键因素相关的技术界限及油藏开发的合理井网密度 ,为目前油气层措施挖潜、提高油藏油气最终采收率及下一步开发方式的有效转换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顶稠油油藏开发 采收率 技术政策 研究 高二区 高三区 高升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水平井技术改善稠油油藏开发效果 被引量:7
13
作者 江琴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5期82-84,共3页
高246块莲花油层属于厚层块状砂砾岩底水稠油油藏,已利用直井开发30a,受油水流度比高、储层非均质性强及出砂、出底水等因素制约,已进入高含水低速采油阶段。综合含水率为71.3%,采油速度为0.18%,且水窜逐年加剧,含水率上升速度高达43%,... 高246块莲花油层属于厚层块状砂砾岩底水稠油油藏,已利用直井开发30a,受油水流度比高、储层非均质性强及出砂、出底水等因素制约,已进入高含水低速采油阶段。综合含水率为71.3%,采油速度为0.18%,且水窜逐年加剧,含水率上升速度高达43%,半数油井因高含水率而关井,区块年产油量指数下滑,达不到标定采收率。针对开发存在的这些问题,以精细油藏描述为基础,以剩余油潜力评价为保障,以水平井技术为依托,进行二次开发研究,部署并实施18口水平井,取得了显著效果,油田采油速度上升到0.35%,综合含水率下降到56%,预计可提高采收率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高含水率 二次开发 剩余油分布 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油机在线监测及自动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何建中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53,99-100,共3页
目前抽油机井的自动控制技术仅限于井场范围内自动控制,对于远程监测的控制技术还没有完全实现。为此,研究了抽油机在线监测及自动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现场监测系统设计、通讯系统设计和中央监控系统设计。抽油机在线监测及自动控制系统... 目前抽油机井的自动控制技术仅限于井场范围内自动控制,对于远程监测的控制技术还没有完全实现。为此,研究了抽油机在线监测及自动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现场监测系统设计、通讯系统设计和中央监控系统设计。抽油机在线监测及自动控制系统在辽河油田高升采油厂雷家地区共实施35口井,全部实现动液面计算、功图算产、生产动态集中监测、动液面在线监测及智能变频调速,实现了油井实时动态监测,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收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机 在线监测 自动控制 系统效率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瓦尔管的气液两相流雾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承婷 贺亮 管恩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9-187,共9页
基于拉瓦尔管设计了一种雾化喷管,使天然气产生超音速流动,把液流剪切破碎成小液滴,降低了气液相截面密度和流动阻力.采用数值仿真软件Fluent模拟了喷管内部气液相流动的微观形态和内部流场规律,分析了气相压力、液流速度、喷孔直径和... 基于拉瓦尔管设计了一种雾化喷管,使天然气产生超音速流动,把液流剪切破碎成小液滴,降低了气液相截面密度和流动阻力.采用数值仿真软件Fluent模拟了喷管内部气液相流动的微观形态和内部流场规律,分析了气相压力、液流速度、喷孔直径和液相喷孔数量对雾化颗粒分布规律和雾化效果的影响.研究得出在303975 Pa的气相压力下液流喷射深度为0.9112 mm,散射宽度为1.2013 mm,雾化效果较好;气相压力增大至1013250 Pa时,雾化颗粒贴近壁面,喷射深度为0.3041 mm,散射宽度为0.3650 mm,雾化效果变差.液流速度增加,雾化效果增强;喷孔直径增大,喷射深度增加,喷孔直径为1.2 mm时,散射宽度有极大值2.3562 mm,雾化效果最好.使用双喷孔结构,雾化颗粒直径分布均匀,近似于正态分布,雾化颗粒直径减小,雾化效果增强.通过改变工况参数,可提高携液率和排采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喷管 气液两相流 超音速流动 喷射深度 散射宽度 雾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11块复杂断块油藏注水开发调整技术 被引量:4
16
作者 江琴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9-100,85,共3页
雷11块莲花油层属于中低渗砂岩复杂断块低电阻底水稀油油藏,目前已进入开发调整阶段。针对开发中暴露出的构造破碎,岩性变化快,油水关系复杂,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受效状况差等问题,通过开展地质特征研究,落实构造,不断调整注采系统;... 雷11块莲花油层属于中低渗砂岩复杂断块低电阻底水稀油油藏,目前已进入开发调整阶段。针对开发中暴露出的构造破碎,岩性变化快,油水关系复杂,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受效状况差等问题,通过开展地质特征研究,落实构造,不断调整注采系统;研究油水运动规律,不断完善配产配注方案;同时配以增压、增注、改善水质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区块整体开发水平,采油速度明显上升,采收率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 开发调整 低电阻 复杂断块 稀油 雷11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深层稠油蒸汽驱排液能力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运恒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5-77,共3页
蒸汽驱如何提高井组产液量,使采注比≥1.2是成功的关键,对深层稠油油田蒸汽驱而言更为重要。文章以高升油田蒸汽驱先导性试验为例,蒸汽驱后,油层温度大幅度提高,生产井井底温度高达200℃~300℃,引发出一系列新问题为背景,阐述... 蒸汽驱如何提高井组产液量,使采注比≥1.2是成功的关键,对深层稠油油田蒸汽驱而言更为重要。文章以高升油田蒸汽驱先导性试验为例,蒸汽驱后,油层温度大幅度提高,生产井井底温度高达200℃~300℃,引发出一系列新问题为背景,阐述其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蒸汽驱采油工艺上的难点和出现的主要问题,开展了相关配套技术研究及部分研究成果试验应用,进而提出了一套适合深层稠油蒸汽驱提高排液能力的方式与方法,为下一步深层稠油蒸汽驱采油工艺技术配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蒸汽驱 排液能力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巨厚稠油油藏泥质细粉砂防治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保钢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6-108,共3页
随着稠油油藏热采开发进入中后期,油井出砂日益增多,治理难度不断加大,如何有效地治理油井出砂已成为改善区块开发的关键之一,尤其是疏松的砂岩油藏而言更为重要。以高升油田高18块和高246块为例,经过近三十年的常规采油和蒸汽吞吐后开... 随着稠油油藏热采开发进入中后期,油井出砂日益增多,治理难度不断加大,如何有效地治理油井出砂已成为改善区块开发的关键之一,尤其是疏松的砂岩油藏而言更为重要。以高升油田高18块和高246块为例,经过近三十年的常规采油和蒸汽吞吐后开发,区块油井出砂越来越多,出砂井已占区块总井数的50%,严重出砂油井被迫关井无法生产为背景,阐述其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区块出现的主要问题和防治砂难点,开展了相关配套技术研究、试验与应用,进而提出了一套适合深层巨厚稠油油藏泥质细粉砂防治的方式与方法,为下一步深层巨厚稠油油藏泥质细粉砂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巨厚油层 泥质细粉砂 问题难点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电加热稠油捞油车的研制与应用
19
作者 李艳丽 梁振民 +2 位作者 冯治建 张宏伟 周兴武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43,85,共3页
鉴于常规捞油车不适应高粘度、高凝油开采的问题 ,在常规捞油车基础上将其改装成大功率电加热稠油捞油车。与常规捞油车相比 ,电加热捞油车主要有发电、加热及提升 3种功能 ,其结构主要由斯太尔底盘、井架、钢丝绳绞车、电缆绞车、变频... 鉴于常规捞油车不适应高粘度、高凝油开采的问题 ,在常规捞油车基础上将其改装成大功率电加热稠油捞油车。与常规捞油车相比 ,电加热捞油车主要有发电、加热及提升 3种功能 ,其结构主要由斯太尔底盘、井架、钢丝绳绞车、电缆绞车、变频控制柜、柴油发电机组、小吊车、电加热复合捞油工具等配套设备构成。大功率电加热捞油车作业方式为先用电加热器加热井筒内原油 ,降低原油粘度 ,再下入捞油工具进行捞油。现场 1 5口井试验表明 ,该电加热捞油车操作灵活 ,方便 ,越野性能好 ,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捞油车 稠油开采技术 电加热系统 电加热器 井架 绞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积压裂过程中固井界面微环隙扩展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20
作者 闫炎 管志川 +2 位作者 徐申奇 王树兰 宋世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6-73,共8页
射孔完井作业中射孔会对水泥环完整性造成破坏,尤其是固井界面微环隙的产生,导致后续压裂过程中出现环空带压与环空窜流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建立压裂过程中水泥环界面微环隙扩展三维模型,通过Cohesive单元损伤模型模拟固井界面在体积压... 射孔完井作业中射孔会对水泥环完整性造成破坏,尤其是固井界面微环隙的产生,导致后续压裂过程中出现环空带压与环空窜流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建立压裂过程中水泥环界面微环隙扩展三维模型,通过Cohesive单元损伤模型模拟固井界面在体积压裂过程中微环隙的扩展,对界面微环隙的扩展长度进行分析计算,研究不同参数对压裂过程中固井界面失封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降低水泥环弹性模量,提高水泥石与套管、地层的胶结强度有利于减小水泥环界面微环隙扩展长度,保证水泥环有效封固;研究结果能够对体积压裂条件下的水泥环封固性能进行评价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固井界面 微环隙扩展 Cohesive单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