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医院感染的规范化、人性化管理 被引量:1
1
作者 芦德玲 《中国医院管理》 2009年第5期57-58,共2页
医院感染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就能做得好的.必须凋动全院各部门的积极性。全力配合.团结协作才能做好这些工作。医院感染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WHO己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列为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规范化 人性化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诊断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比较及临床意义(附234例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骞 王秉东 +4 位作者 王杰平 赵亚元 孙晓伟 郝金瑞 何志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7-690,共4页
目的:比较各种影像学检查对输尿管肿瘤的检出情况,探讨多层螺旋CT泌尿系统成像(MSCTU)在输尿管肿瘤诊断中的优越性。方法:2004年6月至2006年9月手术病理诊断的上尿路移行上皮癌患者234例,其中肾盂癌82例、输尿管癌152例,多数患者行泌尿... 目的:比较各种影像学检查对输尿管肿瘤的检出情况,探讨多层螺旋CT泌尿系统成像(MSCTU)在输尿管肿瘤诊断中的优越性。方法:2004年6月至2006年9月手术病理诊断的上尿路移行上皮癌患者234例,其中肾盂癌82例、输尿管癌152例,多数患者行泌尿系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造影及MSCTU。各项检查的阳性率和符合诊断率的比较采用多重卡方检验。结果:行B超检查者215例,发现异常152例,检查阳性率70.7%,明确诊断58例,符合诊断率为27.0%;行IVU检查者193例,发现异常132例,检查阳性率68.4%,明确诊断65例,符合诊断率33.7%;行逆行造影者132例,发现异常115例,检查阳性率87.1%,明确诊断93例,符合诊断率70.5%;行MSCTU检查者226例,发现异常220例,检查阳性率97.3%,明确诊断214例,符合诊断率94.7%。逆行造影对输尿管肿瘤的符合诊断率显著优于B超和IVU检查(P<0.001),MSCTU的符合诊断率显著优于逆行造影(P<0.001)。结论:血尿患者行B超检查后怀疑为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宜首先考虑行MSCTU检查,以缩短诊断时间并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行细胞 泌尿道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叶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大面积深部组织缺损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朝阳 章一新 +5 位作者 王丹茹 濮哲铭 罗先平 苏薇洁 钱云良 Caroline Messmer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3-637,共5页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背阔肌设计切取方法,修复大面积深部组织缺损。方法 6例大面积深部组织缺损患者,其中头顶部创面缺损4例,下肢创面缺损2例,创面宽度均>8 cm。采用双叶背阔肌肌皮瓣设计,在患者一侧背部远近端切取两个依靠深部肌肉相...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背阔肌设计切取方法,修复大面积深部组织缺损。方法 6例大面积深部组织缺损患者,其中头顶部创面缺损4例,下肢创面缺损2例,创面宽度均>8 cm。采用双叶背阔肌肌皮瓣设计,在患者一侧背部远近端切取两个依靠深部肌肉相连的较小的背阔肌肌皮瓣,两叶皮瓣在受区进行拼接修复较大的缺损,而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6例患者的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最大皮瓣切取面积为18 cm×16 cm。所有皮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仅遗留线性瘢痕。随访3~6个月后,移植皮瓣成活良好、柔软、色泽佳,供区的外形和功能满意。结论应用双叶背阔肌肌皮瓣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供区的数目和损伤,并能获得最佳的供区术后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阔肌肌皮瓣 双叶皮瓣 供区损伤 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糖蛋白,GST-π,TopoⅡ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军航 马琳 +3 位作者 崔肃 赵翔 马业罡 王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4-435,438,共3页
目的:探讨P-gp、GST-π、TopoⅡ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P-gp、GST-π、TopoⅡ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gp、GST-π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升高,表达率分别为58.02%和72.84%... 目的:探讨P-gp、GST-π、TopoⅡ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P-gp、GST-π、TopoⅡ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gp、GST-π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升高,表达率分别为58.02%和72.84%,P-gp 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癌肿浸润深度有关P<0.05。GST-π的高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P<0.05。TopoⅡ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降低,表达率为61.73%,TopoⅡ的表达降低与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存在着P-gp、GST-π、TopoⅡ表达水平的变化,临床检测P-gp、GST-π、TopoⅡ对食管癌化疗方案的制定、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P-糖蛋白 谷胱甘肽-S转移酶 拓扑异构酶Ⅱ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硼酸盐二肽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文荣 李荣 +7 位作者 靖域 张翼鷟 吴晓雄 高春记 薄剑 于力 王全顺 达万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146-1150,共5页
多发性骨髓瘤是中老年人群常见且不能治愈的一种恶性肿瘤,蛋白酶体抑制剂硼酸盐二肽主要通过作用于NF-κB而影响黏附分子表达、抑制血管生成、促进瘤细胞凋亡、降低IL-6等细胞因子分泌达到选择性杀伤骨髓瘤细胞目的。本研究报道了硼酸... 多发性骨髓瘤是中老年人群常见且不能治愈的一种恶性肿瘤,蛋白酶体抑制剂硼酸盐二肽主要通过作用于NF-κB而影响黏附分子表达、抑制血管生成、促进瘤细胞凋亡、降低IL-6等细胞因子分泌达到选择性杀伤骨髓瘤细胞目的。本研究报道了硼酸盐二肽对2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情况。病例1为多发性骨髓瘤,IgA型,ⅢA期的复发难治性病例,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8个月出现病情复发进展,先后给予多种药物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4个疗程,病情呈侵袭性进展,表现为骨髓中骨髓瘤细胞增加,血浆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和骨骼破坏加重,并出现肋骨浆细胞瘤。给予硼酸盐二肽联合柔红霉素、地塞米松、沙利度胺的VADT方案治疗1个疗程获得显著疗效,表现为血浆IgA由54g/L降至6.6g/L,骨髓异常浆细胞由治疗前40%降至0.6%,患者右侧前上胸壁外侧5cm×6cm骨骼包块在治疗后基本消散;但第2个疗程VADT方案治疗无效并再次出现病情进展。病例2为多发性骨髓瘤,轻链kappa型,ⅢB期的原发难治性患者,先后2个疗程VAD和1疗程MOFP方案化疗无效;在VADT方案治疗1个疗程后即获得显著疗效,尿kappa由24-30g/24h降至1.12g/24h,血肌酐由475.3μmol/L降至124.2μmol/L,β2微球蛋白由1.61mg/dl降至0.64mg/dl;第3疗程后尿kappa定量降至0.088g/24h,β2-MG、LDH和白蛋白水平均在正常范围,获完全缓解。病例1主要不良反应有明显疲乏无力,水样腹泻,四肢指趾端轻微发麻发木,均可耐受,并经对症处理及停用治疗后逐渐消失。病例2的主要并发症为第1疗程第3次用药时硼酸盐二肽剂量增加为1.45mg/m2后出现严重的亚急性左侧肢体偏身运动障碍,发病第2天最为严重,左侧上肢近端肌力1级,远端0级,左下肢2级,2周以后肌力逐渐恢复至正常;本例患者无疲乏、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结论硼酸盐二肽是一个靶向性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药物,但作为一种新药需注意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硼酸盐二肽 蛋白酶体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Ka轻链D5区及其合成肽对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徐秀月 杨威 +3 位作者 吴斌 王彪 迟昨非 刘卓刚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4-496,499,共4页
目的探讨Hka轻链D5区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发挥活性作用的功能区。方法通过制备HKaD5区重组蛋白(r-HRD)及其D5区合成肽P-5、P-5n、P-5m、P-5c,采用WST法和AnnexinⅤ/PI双标记法检测HKa轻链D5区及其合成肽对MDA-MB-231细胞增... 目的探讨Hka轻链D5区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发挥活性作用的功能区。方法通过制备HKaD5区重组蛋白(r-HRD)及其D5区合成肽P-5、P-5n、P-5m、P-5c,采用WST法和AnnexinⅤ/PI双标记法检测HKa轻链D5区及其合成肽对MDA-MB-23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结果合成肽P-5、P-5n、P-5m能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P-5c无抑制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发现肽P-5、P-5n、P-5m处理组细胞体积缩小、变圆,细胞生长受抑制,活力下降;P-5c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结论合成肽P-5、P-5n、P-5m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的作用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组-甘-赖氨酸序列可能是其发挥活性作用的核心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型高分子量激肽原 MDA-MB-231细胞 增殖 凋亡 组-甘-赖氨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甲状腺肿1例CT误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辉 卢再鸣 +1 位作者 高玉颖 李唯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9-380,共2页
病例女,34岁。检查发现盆腔肿物2年,多次超声复查,肿物持续存在,为求手术治疗收住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入院前末次月经量较少,持续10天,伴腰酸,无腹痛、腹胀,无头晕乏力、心慌气短。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前倾位,左附件区可触及一... 病例女,34岁。检查发现盆腔肿物2年,多次超声复查,肿物持续存在,为求手术治疗收住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入院前末次月经量较少,持续10天,伴腰酸,无腹痛、腹胀,无头晕乏力、心慌气短。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前倾位,左附件区可触及一大小约为4cm×5cm的包块,质中,活动可,无压痛,右附件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胎瘤 卵巢肿瘤 甲状腺肿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体特异性输血通过CD47-SIRPα信号负调控树突状细胞诱导移植耐受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小剑 何晓生 +3 位作者 吴现瑞 金常光 杨永广 兰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7-812,共6页
【目的】探讨CD47-SIRPα信号在供体特异性输血诱导移植耐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受体bm1小鼠按不同的移植前预处理分为3组:CD47WT-DST组、CD47KO-DST组、Non-DST组。7d后移植CD47WT/B6皮片,比较3组皮肤移植物的存活时间;DST后5... 【目的】探讨CD47-SIRPα信号在供体特异性输血诱导移植耐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受体bm1小鼠按不同的移植前预处理分为3组:CD47WT-DST组、CD47KO-DST组、Non-DST组。7d后移植CD47WT/B6皮片,比较3组皮肤移植物的存活时间;DST后5、24h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受体抗原呈递细胞的活化情况;DST后5、24h行流式细胞术和组织免疫学检测供体细胞在受体组织内的分布和存活情况。【结果】CD47WT-DST组的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MST=(46.77±20.01)d]明显比Non-DST组延长(P<0.0001),而CD47KO-DST组明显加快皮肤移植物排斥反应,其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MST=(13.73±4.56)d]甚至比Non-DST组还短(P<0.05)。行CD47KO-DST的受体小鼠体内,DC上CD86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D47WT-DST组和Non-DST组(在5h,P<0.01;在24h,P<0.001)。同样,I-Ab(MHC-Ⅱ)表达水平在CD47KO-DST的受体小鼠体内也明显高于CD47WT-DST和Non-DST组(在5h,P<0.01;在24h,P<0.05)。CD47KO的供体脾细胞在受体内很快被受体清除。【结论】DST诱导耐受作用中供体细胞表达CD47是必需的,供受体间的CD47-SIRPα引发负性调节信号,负反馈调控DC的成熟和活化,抑制其抗原呈递作用,进而诱导供体特异性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体特异性输血 树突状细胞 皮肤移植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通络膏佐治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460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秀英 王雪峰 +15 位作者 尚云晓 崔振泽 黄燕 王永生 李迎春 冯彤 苏艳琦 于凤丽 张玲 金学英 孙爱民 刘怡湘 史丹华 张晗 吴振起 赵月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12期2054-2057,共4页
目的:评价清肺通络膏佐治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选取46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清肺通络膏联合基础治疗,对照组单采用基础治疗,对两组患儿疾病的总体疗效,发热、咳嗽、咯痰及... 目的:评价清肺通络膏佐治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选取46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清肺通络膏联合基础治疗,对照组单采用基础治疗,对两组患儿疾病的总体疗效,发热、咳嗽、咯痰及气促等单症的消失时间及用药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在停药第30天随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次数。结果:在疾病疗效方面两组比较,观察组痊愈率98.26%,对照组痊愈率93.89%,痊愈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在咯痰消失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热、咳嗽和气促的消失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第30天随访结果两组支气管炎发生次数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哮喘的发生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清肺通络膏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在疾病疗效、咯痰消失时间及支气管炎的发生次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通络膏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蜍毒素对H22荷瘤小鼠肝癌细胞Mg^(2+)-ATP酶、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明芳 王哲 +2 位作者 魏龙春 侯科佐 刘云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31-833,837,共4页
目的探讨醇溶性蟾蜍毒素对H22荷瘤小鼠肝癌细胞Mg2+-ATP酶(Mg2+-ATPase)、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乙醇溶解蟾蜍分泌物原浆,采用减压蒸馏等方法进一步部分分离纯化,获得醇溶性的蟾蜍毒素混合物(EET),将其作用于H22... 目的探讨醇溶性蟾蜍毒素对H22荷瘤小鼠肝癌细胞Mg2+-ATP酶(Mg2+-ATPase)、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乙醇溶解蟾蜍分泌物原浆,采用减压蒸馏等方法进一步部分分离纯化,获得醇溶性的蟾蜍毒素混合物(EET),将其作用于H22荷瘤小鼠模型,计算肿瘤抑制率,应用酶化学染色法观察H22肝癌细胞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蟾蜍毒素组和氟尿嘧啶组的肿瘤抑制率分别是32.0%和34.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Mg2+-ATPase、G-6-Pase反应颗粒变小,数量减少,密度变低,提示酶活性明显下降。结论蟾蜍毒素可降低H22荷瘤小鼠肝癌细胞质膜标志酶Mg2+-ATPase及内质网标志酶G-6-Pase的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蟾蜍毒素 H22肝癌 小鼠 动物模型 Mg2+-ATP酶 葡萄糖-6-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端B型利钠肽原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海英 刘春芳 刘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讨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确诊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55例,以0~49岁NT-proBNP≥450 pg/ml,50~75岁NT-proBNP≥900 pg/ml,76~100岁NT-proBNP≥1 800 pg/ml为NT-proBN... 目的:探讨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确诊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55例,以0~49岁NT-proBNP≥450 pg/ml,50~75岁NT-proBNP≥900 pg/ml,76~100岁NT-proBNP≥1 800 pg/ml为NT-proBNP(+)组(n=31),以0~49岁NT-proBNP〈450 pg/ml,50~75岁NT-proBNP〈900 pg/ml,76~100岁NT-proBNP〈1 800 pg/ml为NT-proBNP(-)组(n=24)。比较NT-proBNP(+)组和NT-proBNP(-)组间体循环收缩压、心率、血氧分压、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直径、肺动脉高压发生率、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性,同时比较有无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的患者NT-proBNP水平的差异。结果:NT-proBNP(+)组较NT-proBNP(-)组心率增加显著(P〈0.05),体循环收缩压和氧分压下降显著(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指标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直径和肺动脉高压发生率均显著增加(P〈0.01),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增加(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共3例死亡,均发生在NT-proBNP(+)组。有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的患者(15例)NT-proBNP中位数7 436 pg/mL(140~45 720 pg/mL)比无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患者(40例)的NT-proBNP中位数812 pg/mL(32~13 529 pg/mL)水平明显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在校正了年龄、性别、高危PTE和中危PTE后,升高的NT-proBNP仍旧是发生临床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5.3,95%可信限1.2~134.0,P〈0.05)。结论:高危和中危PTE患者多有血浆中NT-proBNP的水平升高,NT-proBNP的水平升高,提示预后不良。正常NT-proBNP的水平提示患者预后良好,NT-proBNP在PTE危险分层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N端B型利钠肽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7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建国 李林 +2 位作者 崔肃 赵镇清 张熙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46-546,共1页
关键词 原发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病 诊断 治疗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大霉素和α-糜蛋白酶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虹 张星灿 +1 位作者 时颖 宁湘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5-365,共1页
关键词 庆大霉素 Α-糜蛋白酶 雾化吸入 慢性支气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血管成像对颈部包块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邱丽芹 王岩 +2 位作者 黄越 徐学权 田颖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2期1276-1278,共3页
目的:探讨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颈部包块患者的CTA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6例颈部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中,5例包块与颈部血管界限清晰,仅呈外压性改变,1例颈部转移包块将颈总... 目的:探讨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颈部包块患者的CTA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6例颈部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中,5例包块与颈部血管界限清晰,仅呈外压性改变,1例颈部转移包块将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推移,管腔受压变窄,两者间界限不清;颈内静脉受压突然截断,侧支血管建立。3例颈部神经鞘膜瘤包膜完整,颈部大血管受压推移,但与之界限清晰。1例颈部动脉瘤来源于颈内动脉且为上下两个,上者邻近颅底,周围血管及其他结构受压移位。结论:颈部MSCTA对于与血管有关的颈部包块的诊断及指导手术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颈部包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2F1基因在CLD新生鼠肺成纤维细胞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诗萌 吴红敏 +1 位作者 张良 张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E2F1基因在高氧致早产儿慢性肺疾病(CLD)新生鼠肺成纤维细胞中的动态表达,初步探讨E2F1基因在CLD肺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足月新生SD大鼠于生后12 h内分别持续吸入85%高氧和空气,于3、7、14、21 d随... 目的通过检测E2F1基因在高氧致早产儿慢性肺疾病(CLD)新生鼠肺成纤维细胞中的动态表达,初步探讨E2F1基因在CLD肺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足月新生SD大鼠于生后12 h内分别持续吸入85%高氧和空气,于3、7、14、21 d随机处死动物后,无菌条件下采集肺组织,进行肺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法检测E2F1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E2F1 mRNA含量。结果生后3 d空气组和高氧组E2F1蛋白及mRNA的表达(蛋白:0.251±0.054,0.249±0.074;mRNA:0.066 4±0.003 4,0.066 8±0.003 7)无统计学差异(P>0.05);生后7 d时高氧组E2F1蛋白及mRNA的表达较空气组增加(蛋白:0.248±0.041,0.278±0.034;mRNA:0.065 9±0.003 1,0.072 8±0.004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d、21 d时增加明显(蛋白:0.243±0.077 vs 0.328±0.057,0.241±0.038 vs 0.377±0.063;mRNA:0.241±0.038 vs 0.377±0.063,0.065 5±0.003 8 vs 0.075 0±0.004 1,P<0.01)。结论 E2F1异常高表达参与了高氧致CLD鼠肺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的病理过程,在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 早产儿慢性肺疾病 E2F1基因 肺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法单株自体毛囊移植胡须再造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清 穆雄峥 +1 位作者 祁佐良 罗先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7期565-567,共3页
目的 探索应用微孔裂隙法单株毛囊移植进行胡须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1年5月~2003年6月30例患者应用1~1.5 mm双刃宝石微孔裂隙刀行自体单株毛囊移植治疗胡须稀疏。其中,幼年性器官因外伤受损所致第二性征胡须稀疏者3例,内分泌发育... 目的 探索应用微孔裂隙法单株毛囊移植进行胡须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1年5月~2003年6月30例患者应用1~1.5 mm双刃宝石微孔裂隙刀行自体单株毛囊移植治疗胡须稀疏。其中,幼年性器官因外伤受损所致第二性征胡须稀疏者3例,内分泌发育正常而先天性胡须稀疏要求改善者18例,唇部细小疤痕所致的胡须散在稀疏者9例。结果 27例患者经过术后6~9个月的随访,单株毛囊微孔裂隙移植较单纯微小带发皮片移植具有术后恢复迅速,出血较少,外型逼真,移植体存活率高等特点。结论 应用单株毛囊微孔裂隙法再造胡须毛发易存活,手术安全,毛发外观改善极为自然,且恢复迅速,但在疤痕区可能尚需二次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法 单株自体毛囊移植 胡须再造 Chio氏植毛器 微孔裂隙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诺普利对高血压病血小板活化、血脂、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晓光 白洁 +3 位作者 苗景新 方慧娟 崔国强 宋丽新金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53-354,共2页
目的:探讨赖诺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血脂、胰岛素抵抗(IR)的干预作用。方法:对117例高血压患者用赖诺普利治疗4 周,治疗前后观察血中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 目的:探讨赖诺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血脂、胰岛素抵抗(IR)的干预作用。方法:对117例高血压患者用赖诺普利治疗4 周,治疗前后观察血中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以32 例正常人对照。结果:赖诺普利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 P< 0.05)。并且显著降低FBG、FINS、TG、GMP-140,升高ISI(P<0.05)。CH、HDL无显著变化( P> 0.05)。结论:高血压病存在IR、血脂代谢异常,血小板粘附力增强。赖诺普利在有效降压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诺普利 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 血小板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冠汤合黄杨宁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立志 刘新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75-375,共1页
目的:观察舒冠汤合黄杨宁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85例予舒冠汤黄杨守片,对照组83例予舒麦片,用药4周后,对心绞痛的程度、主要症状、心电图等总疗效及毒副反应... 目的:观察舒冠汤合黄杨宁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85例予舒冠汤黄杨守片,对照组83例予舒麦片,用药4周后,对心绞痛的程度、主要症状、心电图等总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96.50%,明显优于对照组80.10%(P<O.01);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78.05%,明显优于对照组49.50%(P<0.01),治疗组对轻、中程度患者均有很好疗效。结论:舒冠汤合黄杨宁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无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舒冠汤 黄杨宁片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引导下切除原发后组筛窦内翻乳头状瘤
19
作者 阎艾慧 李巍 +2 位作者 姜学钧 李惠萍 高翠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9-350,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于单侧后组筛窦的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对7例原发于单侧后组筛窦的内翻性乳头状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表现、鼻窦CT、应用鼻内镜下鼻内进路肿瘤切除的外科方法及预后。结... 目的:探讨原发于单侧后组筛窦的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对7例原发于单侧后组筛窦的内翻性乳头状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表现、鼻窦CT、应用鼻内镜下鼻内进路肿瘤切除的外科方法及预后。结果:原发于后组筛窦病例占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9.21%(7/76),随防6个月至5年,其中1例复发。结论:术前高精度的鼻窦CT对准确估计病变程度、范围、预测预后及确定手术方案是必须的。经鼻内镜鼻内进路切除原发于后组筛窦的内翻性乳头状瘤可以作为首选的外科治疗方法。对术后复发的病例,如果病变局限于鼻腔及鼻窦内的可以鼻内镜下再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组筛窦 乳头状瘤 内翻 鼻内镜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臂机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213例
20
作者 刘兵 史亮 +4 位作者 董理鸣 宫雪 刘屹立 王平 魏龙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4-235,共2页
回顾性分析213例C臂机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疗效。213例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54~285min,平均76min。单通道取石202例,双通道取石11例。17例穿刺后引流出脓尿,留置肾造瘘管后行抗炎治疗,尿液清亮后于原通道... 回顾性分析213例C臂机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疗效。213例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54~285min,平均76min。单通道取石202例,双通道取石11例。17例穿刺后引流出脓尿,留置肾造瘘管后行抗炎治疗,尿液清亮后于原通道取石。所有手术1次取净结石178例,2次取净结石7例。术后配合体外震波碎石术17例。11例残石较小,于术后13~61d自行排出碎石。认为C臂机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C臂机 经皮肾镜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