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油田S6储气库注气工艺系统振动治理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洪军 汪生平 +3 位作者 魏晓峰 黄剑华 林琳 邓森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4-54,共1页
1.目的,中国石油辽河油田S6储气库通过提高压缩机入口压力,避免了先降压进入压缩机,再升压进入注气管网的流程,充分利用管网压力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但是在生产运行中,压缩机撬内三级出口管线、压缩机撬外过滤分离器出口汇管及阀门振... 1.目的,中国石油辽河油田S6储气库通过提高压缩机入口压力,避免了先降压进入压缩机,再升压进入注气管网的流程,充分利用管网压力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但是在生产运行中,压缩机撬内三级出口管线、压缩机撬外过滤分离器出口汇管及阀门振动程度严重超标,最大振动值达到了49.5 mm/s,造成较大安全生产隐患,可能导致注气系统停产、天然气泄漏、工艺线路断裂等事故。通过对S6储气库注气工艺系统振动检测与数据分析,利用气流脉动与机械振动分析软件、建立压缩机组及注气工艺管网力学模型、使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系统受力等技术,解决了S6储气库注气工艺系统振动严重超标的问题,避免生产运行中出现安全事故,同时为其他储气库注、采系统振动问题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过滤分离器 辽河油田 天然气泄漏 气流脉动 振动检测 管网压力 出口管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S6储气库井场一体化撬块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魏晓峰 屈志伟 +3 位作者 王乾 黄剑华 李洪军 魏铭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5-155,共1页
1.目的中国石油辽河油田S6储气库于2013年建成投产,目前采气管线采用大口径碳钢。近年来随着注入气源变化,双6区块井口采出气CO_(2)分压逐渐上升,2021年CO_(2)分压已达到0.021~0.028 MPa,需要在各井场增设注缓蚀剂撬块,向采气管线内加... 1.目的中国石油辽河油田S6储气库于2013年建成投产,目前采气管线采用大口径碳钢。近年来随着注入气源变化,双6区块井口采出气CO_(2)分压逐渐上升,2021年CO_(2)分压已达到0.021~0.028 MPa,需要在各井场增设注缓蚀剂撬块,向采气管线内加注缓蚀剂以防止CO_(2)造成管内腐蚀。但区块内1~6号井场面积有限,需要扩建才能满足撬块摆放需求。由于井场位于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相关改建工程批复手续已暂缓。此外,新设备投资费用也较高。因此,笔者所在团队通过改造原有注甲醇撬块,增加注缓蚀剂功能,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气管线 撬块 储气库井 辽河油田 采出气 设备投资费用 缓蚀剂 改建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气库井水泥环密封性失效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春 贺梦琦 +4 位作者 陈显学 汪衍刚 刘长环 冯永存 李晓蓉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5,共8页
循环注采气会对储气库井水泥环产生周期性载荷作用,易导致水泥环密封失效。以H储气库井水泥环密封失效为背景,开展了水泥石循环加卸载及水泥石力学、孔渗测试,获得了水泥石循环加载后的微观结构CT形态,进行了全尺寸水泥环密封失效试验... 循环注采气会对储气库井水泥环产生周期性载荷作用,易导致水泥环密封失效。以H储气库井水泥环密封失效为背景,开展了水泥石循环加卸载及水泥石力学、孔渗测试,获得了水泥石循环加载后的微观结构CT形态,进行了全尺寸水泥环密封失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过30轮次循环加载后水泥石力学性能降低、气体渗透能力增加,但依然能有效阻止气体从水泥基质泄漏;循环加卸载会造成水泥石微观结构损伤进而产生累积塑性应变,循环轮次越多累积塑性应变越大;循环加卸载后,水泥石CT扫描形态显示,水泥石中出现微观结构损伤,水泥石微观损伤程度由两端至中心逐步减弱;全尺寸试验证实水泥环一界面脱粘形成微环隙,底部气体沿着微环隙上窜导致上部B环空带压,水泥环本体及二界面在各组测试压力下均未出现破坏,不建议现场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提高储气压力。研究结果可指导H储气库注采参数优化设计,并为国内外类似储气库运行制度的合理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井 水泥环 循环载荷 密封失效 全尺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气库用大尺寸可溶封隔器研制及试验
4
作者 王江宽 贺梦琦 +4 位作者 董奇玮 刘全和 钟喜东 曾文波 徐健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2,共7页
在储气库不压井作业中,常规封隔器存在综合成本高、尺寸受限、溶解效果差等问题。为此,研制出一种适用于外径177.8 mm套管的大尺寸可溶封隔器。根据相关技术要求和生产需求,对该封隔器关键部件进行力学计算校核,对主体结构参数进行优化... 在储气库不压井作业中,常规封隔器存在综合成本高、尺寸受限、溶解效果差等问题。为此,研制出一种适用于外径177.8 mm套管的大尺寸可溶封隔器。根据相关技术要求和生产需求,对该封隔器关键部件进行力学计算校核,对主体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在模拟地层液、KCl溶液以及柠檬酸溶液中,对配比出的镁铝合金进行室内溶解试验,并对主体结构力学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封隔器可满足在3~15 d内储气库封隔要求,并且其溶解速率高效可控;封隔器材料溶解速率约为10~35 mg/(cm^(2)·h),溶解速度较为平稳且可控;加工样机通过室内承压试验,此封隔器可在90℃下承压40 MPa,满足现场作业要求。所得结论可为储气库大尺寸暂堵技术研究及现场作业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可溶封隔器 结构设计 溶解速率 仿真分析 承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奈曼凹陷北部义县组-九佛堂组沉积-地球化学环境恢复及其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海艳 刘兴周 +10 位作者 蔡国刚 裴家学 冉波 杨雪 王辉 崔向东 何绍勇 李秀明 王智勇 李丽 李德华 《岩石矿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5-344,共20页
为了确定奈曼凹陷北部下白垩统义县组-九佛堂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沉积环境,选取北部位于沉积中心附近的N10、NA-2井进行了岩相学分析,并对其中泥岩和蒸发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微量元素、碳氧同位素和有机碳、热解、族组成等测试,系统分析... 为了确定奈曼凹陷北部下白垩统义县组-九佛堂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沉积环境,选取北部位于沉积中心附近的N10、NA-2井进行了岩相学分析,并对其中泥岩和蒸发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微量元素、碳氧同位素和有机碳、热解、族组成等测试,系统分析了研究区的古氧化-还原条件、古盐度、古水深、古气候以及湖泊水体封闭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奈曼凹陷北部义县组沉积早期为火山岩相,沉积中期和末期主要为扇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沉积末期局部地区为发育不同类型蒸发岩的滨浅湖相。Cu/Zn、Sr/Ba、Sr/Cu、Rb/Sr、Fe_(2)O_(3)/MnO、Ga、Sr等敏感元素或元素比值指示,义县组中期到末期气候由半湿润-半干旱变为干旱,水体环境也随之由偏氧化的半封闭-半开放到弱氧化-弱还原的完全闭塞,沉积地球化学环境由淡水-半咸水深湖变为咸化浅湖。九佛堂组则为半封闭条件下的氧化淡水深湖沉积,气候与义县组沉积中期相似。义县组沉积中期、末期和九佛堂组时期的沉积环境均适合生物繁殖,有利于泥质烃源岩的发育,而厚层蒸发岩溶蚀孔、晶间孔缝发育,能够成为良好的储集空间,有利于油气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沉积环境 元素地球化学 蒸发岩 义县组 九佛堂组 奈曼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回注环境中套管钢腐蚀行为实验研究
6
作者 冯永存 汪衍刚 +1 位作者 朱涛 段吉彬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2,共5页
研究开展了N80、L80-3Cr、L80-13Cr三种油田常用套管钢在废水回注环境中的腐蚀实验。发现N80套管钢呈现非均匀腐蚀,存在严重点蚀,L80-3Cr套管钢呈现均匀腐蚀,L80-13Cr套管钢腐蚀极其轻微,N80、L80-3Cr、L80-13Cr套管钢的均匀腐蚀速率分... 研究开展了N80、L80-3Cr、L80-13Cr三种油田常用套管钢在废水回注环境中的腐蚀实验。发现N80套管钢呈现非均匀腐蚀,存在严重点蚀,L80-3Cr套管钢呈现均匀腐蚀,L80-13Cr套管钢腐蚀极其轻微,N80、L80-3Cr、L80-13Cr套管钢的均匀腐蚀速率分别为0.5800,0.0320,0.0017 mm/y,N80套管钢点蚀速率为2.0100 mm/y,N80套管不适用于废水回注环境,L80-3Cr与L80-13Cr套管均满足废水环境中的防腐要求,但由于L80-13Cr套管成本较高,在满足防腐要求前提下建议现场采用L80-3Cr套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回注 套管钢 腐蚀行为 腐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油气藏型储气库寒冷季节采气中断后的复产方法
7
作者 黄剑华 赵春 +3 位作者 魏晓峰 李洪军 孙希勇 王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0-140,共1页
1.目的,油气藏型储气库采气系统通常采用J-T阀膨胀制冷+注乙二醇防冻堵工艺,J-T阀前后约4.5 MPa的压降会产生约20℃的温降,在J-T阀后形成-13~-17℃的低温,井底采出的湿天然气在此温度范围下会析出水和凝液,并在低温分离器和高效聚结分... 1.目的,油气藏型储气库采气系统通常采用J-T阀膨胀制冷+注乙二醇防冻堵工艺,J-T阀前后约4.5 MPa的压降会产生约20℃的温降,在J-T阀后形成-13~-17℃的低温,井底采出的湿天然气在此温度范围下会析出水和凝液,并在低温分离器和高效聚结分离器中实现气液分离,最终处理成合格天然气外输至国家管网供广大用户使用。在冬季气温较低时期,已投产储气库会因各种情况关井中断采气,采气系统位于地上的管线和设备温度会降低至室外低温。待再次开井采气时,若J-T阀前后还保持4.5 MPa的压降,产生的约20℃的温降叠加室外低温,J-T阀后的温度将降至-33~-37℃,甚至更低温度,远超过管线和设备的最低设计温度,其冲击韧性会急剧下降,存在极大安全风险。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研发了一种“以J-T阀后温度合格为准、J-T阀和出站调压阀全开、随温度升高即时调小阀开度”的复产方法,使采气复产可以在寒冷冬季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低温分离器 湿天然气 复产 防冻堵 气液分离 设计温度 外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盆地雷61储气库安全运行相关断层稳定性评价
8
作者 王超 付晓飞 +4 位作者 靳叶军 孟令东 陈显学 张天广 石海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5年第5期1731-1744,共14页
储气库的安全运行对保证稳定供气、发挥储气库季节调峰和能源战略储备具有重要意义。储气库内断层的稳定性是评价其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开展储气库断层稳定性评价,确定断层失稳临界压力非常必要。研究表明:传统的断层稳定性评价方法将... 储气库的安全运行对保证稳定供气、发挥储气库季节调峰和能源战略储备具有重要意义。储气库内断层的稳定性是评价其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开展储气库断层稳定性评价,确定断层失稳临界压力非常必要。研究表明:传统的断层稳定性评价方法将断层摩擦系数视为定值,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高估了断层的稳定性。基于黏土矿物对摩擦强度的弱化机理,研究不同类型黏土矿物与摩擦系数的关系,用理论计算与摩擦强度实验标定的方法,建立了适用于研究区的断层摩擦强度非均质性定量表征模型,提高了雷61储气库相关断层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评价结果对比表明,用传统断层稳定性评价方法,所有断层在当前应力场下均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最小活化压力为20.04 MPa;采用改进的断层稳定性评价方法,尽管断层尚未发生活化,但最小活化压力已经降至16.68 MPa,较传统方法降低了3.3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断层摩擦系数非均质性 断层承压上限 断层稳定性评价 雷61储气库 辽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