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因素空间的尾矿坝稳定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李辉 易富 张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8-34,共7页
针对影响尾矿坝稳定性因素繁多且包含大量未确知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因素空间的综合评价模型,构建用于尾矿坝稳定性综合评价的因素空间,并引入未确知数学理论,建立因素空间-未确知测度模型;赋予尾矿坝稳定性影响因素变动的组合权重... 针对影响尾矿坝稳定性因素繁多且包含大量未确知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因素空间的综合评价模型,构建用于尾矿坝稳定性综合评价的因素空间,并引入未确知数学理论,建立因素空间-未确知测度模型;赋予尾矿坝稳定性影响因素变动的组合权重,通过因素合成实现因素空间降维;以某尾矿坝为例,采用置信度准则综合评价尾矿坝稳定性,验证模型可行性与适用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与现场勘查结果一致,且完成影响因素危险程度排序,进一步提高尾矿坝稳定性评价准确性,为尾矿坝稳定性的科学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素空间 未确知测度 变权 降维 置信度准则 尾矿坝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水泥掺量对模袋充灌特性的影响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辉 易富 +2 位作者 姜旭桐 管茂成 张佳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2-77,共6页
为提高施工效率和细尾砂利用率,将不同质量比的水泥掺入浓度40%的尾矿浆,开展模袋充灌试验,研究水泥掺量对模袋充灌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细尾矿浆中掺加水泥作为固化剂,可提高模袋的透水性和保砂性;充灌时间和排浆密度随水泥掺... 为提高施工效率和细尾砂利用率,将不同质量比的水泥掺入浓度40%的尾矿浆,开展模袋充灌试验,研究水泥掺量对模袋充灌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细尾矿浆中掺加水泥作为固化剂,可提高模袋的透水性和保砂性;充灌时间和排浆密度随水泥掺量的增大而减少;单次充浆体积和单次排浆体积随充灌时间的延长呈指数递减;排浆集中在前2 h,以静水压力排浆为主,此后以固结尾砂自重挤压排浆为主;排水率、排水效率和保砂率随水泥掺量的增大而增大;排水效率和保砂率可分别作为评价模袋透水性和保砂性的指标,综合考虑施工效率、细尾砂利用率和施工成本,最佳水泥掺量确定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水泥掺量 细尾砂 模袋 充灌试验 透水性 保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动梁横移对铁路货车车轮磨耗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衣美玲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7-211,共5页
铁路货车在提速重载的发展中亟待解决车轮偏磨问题。调研和仿真研究了制动梁横移导致的制动磨耗不对称及其对车轮磨耗的影响。调研发现,转向架内两制动梁反向横移,左右车轮的制动磨耗位置不对称而产生轮径差;踏面外形非对称磨耗改变了... 铁路货车在提速重载的发展中亟待解决车轮偏磨问题。调研和仿真研究了制动梁横移导致的制动磨耗不对称及其对车轮磨耗的影响。调研发现,转向架内两制动梁反向横移,左右车轮的制动磨耗位置不对称而产生轮径差;踏面外形非对称磨耗改变了重力刚度恢复力特性,促使轮对进一步向小轮径侧横移,这一横向力通过悬挂传递至转向架侧架,并带动另一轮对横移,逐渐形成货车同向轮径差特征。仿真分析轮径差对车轮磨耗的影响,结果显示轮径差将恶化车辆横向性能,空、重车在2mm、4mm轮径差下车轮磨耗数增幅超过50%,建议以4mm作为货车轮径差控制标准,采用限位机构或新结构消除制动梁横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车 轮径差 仿真分析 车轮磨耗 制动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径差对铁路货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衣美玲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4-110,共7页
铁路货车车轮受制动梁结构和实际环境因素等影响而产生轮径差,进而影响车辆运行性能。文中基于货车车轮磨耗调研结果设定实际轮径差工况,建立C70型货车动力学模型,仿真评估了轮径差对车辆平稳性、安全性和磨耗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 铁路货车车轮受制动梁结构和实际环境因素等影响而产生轮径差,进而影响车辆运行性能。文中基于货车车轮磨耗调研结果设定实际轮径差工况,建立C70型货车动力学模型,仿真评估了轮径差对车辆平稳性、安全性和磨耗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轮径差对车辆横向平稳性、轮轨横向力、脱轨系数影响显著,但对垂向平稳性和轮重减载率影响小。横向平稳性随轮径差的增大先降低后提高,存在轮径差时重车工况下轮轴横向力增大约2倍,空、重车状态轮轨磨耗指数分别在2 mm和4 mm轮径差下增幅超过50%,建议以4 mm作为货车轮径差检修参考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车 轮径差 动力学性能 车轮磨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转向架弹性架悬电机动力吸振特性分析
5
作者 衣美玲 杜伟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1-126,共6页
为提高转向架蛇行运动稳定性,文中进行了弹性架悬电机悬挂参数的合理设置,以发挥动力吸振作用。建立了动力吸振器简化模型,提出了电机横摆动力吸振吸能频带概念,以ICE3转向架为例讨论了电机悬挂刚度和质量对吸能频带的影响,对比了原参... 为提高转向架蛇行运动稳定性,文中进行了弹性架悬电机悬挂参数的合理设置,以发挥动力吸振作用。建立了动力吸振器简化模型,提出了电机横摆动力吸振吸能频带概念,以ICE3转向架为例讨论了电机悬挂刚度和质量对吸能频带的影响,对比了原参数方案和优化方案的电机动力吸振作用并通过整车稳定性态分析图验证了分析结论。发现吸能频带宽度与蛇行振荡频率范围的匹配是架悬电机发挥动力吸振作用的前提,提高电机悬挂横向刚度能显著拓宽吸能频带,但减小电机质量的效果有限;ICE3转向架原型仅能在车辆初始运用阶段发挥电机横摆动力吸振作用,采用优化方案后车轮磨耗的中、后期(等效锥度λ_(e)=0.20~0.35),临界速度平均提升约110 km/h,显著增大了转向架的蛇行运动稳定性裕度,延长服役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转向架 牵引电机 悬挂参数 动力吸振 蛇行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