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价格改革对货币流通的影响 |
夏德仁
|
《经济问题》
|
1985 |
0 |
|
2
|
价格改革对货币流通的影响 |
夏德仁
|
《改革》
|
1985 |
0 |
|
3
|
论经济增长 |
朱乐尧
|
《学习与探索》
|
1985 |
0 |
|
4
|
试论高校馆藏统计 |
李景春
|
《大学图书馆通讯》
|
1983 |
2
|
|
5
|
浅谈基本建设概念 |
陈立波
|
《财经问题研究》
|
1981 |
1
|
|
6
|
高等院校社会经济统计学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
佟哲晖
|
《统计研究》
|
1985 |
1
|
|
7
|
工程造价提高的原因——对两幢住宅工程造价的分析 |
杨大楷
江建华
梁琦
卫漳荣
|
《财经问题研究》
|
1981 |
0 |
|
8
|
所有制的物质内容及其形式 |
布赫
叶勃利
张振斌
|
《学习与探索》
|
1982 |
0 |
|
9
|
我国农村实行住宅商品化的可行性及其途径 |
赵俊霞
何素英
|
《财经问题研究》
|
1985 |
0 |
|
10
|
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调整所有制结构 |
布赫
叶勃利
张振斌
|
《经济问题》
|
1983 |
0 |
|
11
|
商品供求规律及其与价值规律的区别 |
马国强
刘永泽
|
《学习与探索》
|
1984 |
0 |
|
12
|
人口增长与妇女两代间隔 |
蒋萍
|
《人口与经济》
|
1984 |
0 |
|
13
|
论经济指数的指标体系 |
伏中林
|
《统计研究》
|
1985 |
0 |
|
14
|
改革国民经济平衡表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刘长新
|
《统计研究》
|
1985 |
0 |
|
15
|
SNA的五大核算系统及其结合—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结构之剖析 |
邱东
|
《统计研究》
|
1985 |
0 |
|
16
|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平衡概念的评价 |
叶勃利
布赫
|
《经济科学》
|
1985 |
0 |
|
17
|
经济增长的微观目标及其与宏观目标的协调 |
张振斌
|
《学习与探索》
|
1985 |
0 |
|
18
|
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在大连钢厂的编制与应用 |
李春生
|
《财经问题研究》
|
1983 |
0 |
|
19
|
对我国劳动就业问题的再认识 |
许玉龙
曲书敏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4 |
0 |
|
20
|
应正确区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
戴玉林
|
《江淮论坛》
|
198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