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价格改革对货币流通的影响
1
作者 夏德仁 《经济问题》 1985年第8期6-8,12,共4页
价格与货币是两个密切联系的经济范畴。价格改革,必将对货币流通产生影响。一方面,价格改革将完善价格的调节机制,在微观上调节生产的增长,在宏观上调节经济协调发展,从而为货币流通的正常化提供可靠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在短期内,价格... 价格与货币是两个密切联系的经济范畴。价格改革,必将对货币流通产生影响。一方面,价格改革将完善价格的调节机制,在微观上调节生产的增长,在宏观上调节经济协调发展,从而为货币流通的正常化提供可靠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在短期内,价格改革也将对货币流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清醒地估计形势,采取积极措施,既要保证价格改革的顺利进行,又要保证货币流通的相对稳定,防止触发通货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需求量 货币发行 价格改革 市场物价 短期内 货币流通量 通货膨胀 供求关系 物价上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格改革对货币流通的影响
2
作者 夏德仁 《改革》 1985年第5期66-69,共4页
价格改革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情,它涉及到各个领域,特别是将对货币流通的状态产生直接的影响。一方面,价格改革将完善价格调节机制,在微观上刺激生产量的增长,在宏观上有利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
关键词 价格改革 货币发行 价格体系 消费品价格 物价稳定 集市贸易价格 浮动价格 货币需要量 物价补贴 价格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增长
3
作者 朱乐尧 《学习与探索》 1985年第6期66-71,共6页
经济增长问题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探讨我国经济增长问题,不仅有其理论上的意义,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的实践方面。因为,实现本世纪末我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这一经济发展目标,是同经济增长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很显然。
关键词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效率 经济的 增长速度 经济效益 总产值 经济发展目标 国民收入 高速度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校馆藏统计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景春 《大学图书馆通讯》 1983年第4期21-25,共5页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图书资料情报中心.这个中心收藏的书刊文献资料,在数量上的多与少,质量上的优与劣,直接关系到能否适应学校性质和任务的要求,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更好的完成图书馆任务的大问题.因此本文就馆藏统计问题略谈几点浅见...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图书资料情报中心.这个中心收藏的书刊文献资料,在数量上的多与少,质量上的优与劣,直接关系到能否适应学校性质和任务的要求,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更好的完成图书馆任务的大问题.因此本文就馆藏统计问题略谈几点浅见,就正同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馆 高校图书馆 综合统计 馆藏结构 出版物 文献资料 教学科研 馆藏图书 专业特色 发展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基本建设概念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立波 《财经问题研究》 1981年第4期94-97,共4页
什么是基本建设?目前解释很多,按其包括范围的不同,可大致分为三种: 1、基本建设就是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2、基本建设就是固定资产的再生产。3、基本建设就是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和在完整物质形态上的简单再生产。以上三种观点有一... 什么是基本建设?目前解释很多,按其包括范围的不同,可大致分为三种: 1、基本建设就是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2、基本建设就是固定资产的再生产。3、基本建设就是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和在完整物质形态上的简单再生产。以上三种观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致认为基本建设的实质是固定资产的生产,这表明对定义本身内涵的认识是一致的,有一个不同点就是对定义外延所包括的范围认识不一。其争论焦点之一是:除了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外,是否应该包括简单再生产。我们认为,固定资产的简单再生产一般包括全部更新和局部更新两种形式。被称之为完整物质形态的固定资产再生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挖潜、革新、改造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更新 更新改造 简单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 技术更新 基本建设投资 生产能力 大修理基金 企业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院校社会经济统计学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佟哲晖 《统计研究》 1985年第3期35-39,共5页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的指示与最近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发展教育和改革教育体制的伟大纲领和根本方向。本文拟根据中央决定的精神,谈...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的指示与最近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发展教育和改革教育体制的伟大纲领和根本方向。本文拟根据中央决定的精神,谈谈高等院校社会经济统计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统计学 统计学专业 专业教学改革 试题库 选修课 高等院校 开新 考试委员 教师 《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造价提高的原因——对两幢住宅工程造价的分析
7
作者 杨大楷 江建华 +1 位作者 梁琦 卫漳荣 《财经问题研究》 1981年第2期92-97,共6页
多年来住宅建设欠帐较多,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即使在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压缩基本建设战线的情况下,也要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争取多建造一些住宅。但是,多年来住宅造价不断上升,以大连市为例,情况如下表:
关键词 工程造价 预算造价 大连市 单方造价 设计标准 施工单位 住宅工程 住宅造价 材料价格 建设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所有制的物质内容及其形式
8
作者 布赫 叶勃利 张振斌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6期81-87,共7页
深入探讨所有制概念(?)就会涉及到它的内含和外延。我们认为,所有制概念的内含,是它的核心问题。即它的物质内容——对自然的占有。而它的外延是表现人对自然占有的形式,即所有制的形式。下面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一下所有制概... 深入探讨所有制概念(?)就会涉及到它的内含和外延。我们认为,所有制概念的内含,是它的核心问题。即它的物质内容——对自然的占有。而它的外延是表现人对自然占有的形式,即所有制的形式。下面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一下所有制概念的内含和外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资料所有制 占有方式 占有形式 生活资料 劳动力 物质资料 核心问题 劳动者 活劳动 结合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实行住宅商品化的可行性及其途径
9
作者 赵俊霞 何素英 《财经问题研究》 1985年第5期81-83,72,共4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逐渐从自给半自给的小农经济束缚中解脱出来,朝着商品经济的方向发展。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改观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我国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农村的住宅建设得到了迅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逐渐从自给半自给的小农经济束缚中解脱出来,朝着商品经济的方向发展。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改观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我国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农村的住宅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在农村住宅建设中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我们认为,要解决住宅建设中的问题使我国农村的住宅建设健康地发展下去,必须在农村实行住宅商品化。这里,我们拟对农村住宅商品化的可行性途径及其问题作一些必要的探讨。一、我国农村住宅建设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多年来,与落后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我国农村的住宅建设发展缓慢,农民住房水平很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进行了全面的经济改革,推行了生产经营责任制,触动了农村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落后的生产关系,使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农村 农村住宅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产业结构 消费结构 农民收入 农村经济形势 发展缓慢 生产经营责任制 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调整所有制结构
10
作者 布赫 叶勃利 张振斌 《经济问题》 1983年第2期20-25,共6页
根据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和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现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党中央作出了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决策。
关键词 经济管理体制 社会主义现代化 经济体制改革 实践经验 经济建设 党中央 社会主义公有制 调整所有制结构 国家所有制 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供求规律及其与价值规律的区别
11
作者 马国强 刘永泽 《学习与探索》 1984年第3期58-59,共2页
什么是商品供求规律?学术界看法不一。有许多同志从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之间的关系出发,把商品供求规律说成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之间矛盾运动的规律,而把商品价格排斥在商品供求规律之外。我们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首先,价格是商品供求... 什么是商品供求规律?学术界看法不一。有许多同志从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之间的关系出发,把商品供求规律说成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之间矛盾运动的规律,而把商品价格排斥在商品供求规律之外。我们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首先,价格是商品供求的内部条件,没有价格,商品供给就无法进行,商品需求就无法测量,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之间就无法发生联系,自然而然,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就不复存在。马克思曾说过,供给“就是处在市场上的产品,或者能提供给市场的产品。”需求就是“市场上出现的对商品的需要。”“供给等于某种商品的卖者或生产者的总和,需求等于这同一种商品的买者或消费者(包括个人消费和生产消费)的总和。”由马克思的论述可见,供给和需求是商品交换过程的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求规律 价值规律 商品供给 商品需求 商品价格 马克思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供给市场 使用价值 需求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增长与妇女两代间隔
12
作者 蒋萍 《人口与经济》 1984年第4期26-27,共2页
“二十五岁生育子女百年是四代人,二十岁生育子女百年是五代人,正好多了一代人。”这种“四代五代”论是许多同志在宣传晚婚晚育时常常提出的一种论据。 从这个观点出发就可以得出人口的增长与妇女两代间隔成反比的结论,即妇女两代间... “二十五岁生育子女百年是四代人,二十岁生育子女百年是五代人,正好多了一代人。”这种“四代五代”论是许多同志在宣传晚婚晚育时常常提出的一种论据。 从这个观点出发就可以得出人口的增长与妇女两代间隔成反比的结论,即妇女两代间隔越短,结婚育儿越早,人口增长得越快;妇女两代间隔越长,结婚育儿越晚,人口增长得越慢。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在百年之后,早婚(20岁)是否多了一代人呢?对此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是某些年份出生率高,某些年份出生率低,这样每年增加的人数是个变化的量,它受社会、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清楚地看出人口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人们把实际情况加以简化,提出了两种简单的人口模型——静止人口和稳定人口。下面我们分别用这两个人口模型来分析人口增长速度与妇女两代间隔的关系。 一、在静止人口情况下 静止人口是指每年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相等,人口总数和性别年龄构成长期保持不变的人口总体。其人口总数等于各年龄的人口数P之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再生产率 人口增长速度 静止人口 稳定人口 人口模型 人口总数 生育子女 婚育 成反比 出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指数的指标体系
13
作者 伏中林 《统计研究》 1985年第4期32-37,共6页
经济指数的指标体系也可以称之为经济指数的外延体系。在以往经济指数的研究中,多侧重于经济指数的某个方面、某个局部指标的研究,而忽略对经济指数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察。 一、经济指数指标体系的一般特征 从现象的表面看,国民经济... 经济指数的指标体系也可以称之为经济指数的外延体系。在以往经济指数的研究中,多侧重于经济指数的某个方面、某个局部指标的研究,而忽略对经济指数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察。 一、经济指数指标体系的一般特征 从现象的表面看,国民经济活动过程中可有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经济指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指数 指标体系 社会再生产 收购价格指数 商业经营者 使用价值 国民经济 量指数 运动过程 生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国民经济平衡表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14
作者 刘长新 《统计研究》 1985年第3期10-15,共6页
1981年国家统计局制订的《国民经济平衡表》(草案),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摆在综合平衡统计面前。它要... 1981年国家统计局制订的《国民经济平衡表》(草案),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摆在综合平衡统计面前。它要求吸取联合国的新SNA和经互会国家的MPS的有益经验,进一步改进《国民经济平衡表》(草案),从而使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能对国民经济活动总体状况进行及时地、系统地、全面地统计描述;使国民经济平衡表更好地完成国民经济核算的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平衡表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基本平衡表 基本指标 统计指标体系 社会总产值 有中国特色 宏观调节 剩余产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A的五大核算系统及其结合—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结构之剖析
15
作者 邱东 《统计研究》 1985年第3期16-23,共8页
新SNA的文件(即《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有一个“国民经济核算完整体系的例解”——88×88矩阵表。如果我们将它的表值内含和表值间联系用框图来标明,就可以得到如下的“新SNA图解”(见图1)。 这张图概括了新SNA的基本内容,从图中... 新SNA的文件(即《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有一个“国民经济核算完整体系的例解”——88×88矩阵表。如果我们将它的表值内含和表值间联系用框图来标明,就可以得到如下的“新SNA图解”(见图1)。 这张图概括了新SNA的基本内容,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新SNA包含了五大核算系统;国民收入核算系统,其主体在图解中即是双线左方上方除去“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各子阵。投入产出核算系统,“中间消耗”子阵和“国内商品总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核 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子阵 表值 财经学院 1981年 投入产出核算 国民收入核算 金融负债 编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平衡概念的评价
16
作者 叶勃利 布赫 《经济科学》 1985年第4期26-29,共4页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是我们建国后从苏联那里学来的实行计划领导和制订国民经济计划的有效方法。它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和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亦是说,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宏观经济平衡,则是近年来...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是我们建国后从苏联那里学来的实行计划领导和制订国民经济计划的有效方法。它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和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亦是说,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宏观经济平衡,则是近年来从较深入地研究资产阶级宏观经济学过程中逐渐引入的概念。资产阶级宏观经济学在研究总量变化时,用的是"均衡"这个术语,即在总量的动态变化时,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趋于一个点或一个值。我们在引入这个概念时,结合我国的国情,把"均衡"变成我们用了三十多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经济平衡 宏观经济学 计划经济 建国后 概念 社会主义公有制 国民经济计划 经济条件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的微观目标及其与宏观目标的协调
17
作者 张振斌 《学习与探索》 1985年第2期49-55,共7页
经济增长,就其本来的意义来说主要是一个宏观经济方面的概念,经济增长理论也主要是研究作为社会经济生活运行总体的整个国民经济的动态的演变过程的,侧重于分析社会经济生活当中的总量。而这个总量又是一个庞杂繁复的经济系统。是一个... 经济增长,就其本来的意义来说主要是一个宏观经济方面的概念,经济增长理论也主要是研究作为社会经济生活运行总体的整个国民经济的动态的演变过程的,侧重于分析社会经济生活当中的总量。而这个总量又是一个庞杂繁复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和复杂结构的经济变量。这个经济变量内容的丰富性和结构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理论 宏观经济 微观经济 社会经济生活 经济增长目标 宏观目标 企业经济活动 劳动者 商品经济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在大连钢厂的编制与应用
18
作者 李春生 《财经问题研究》 1983年第1期37-44,105,共9页
大连钢厂是我国主要的综合性特殊钢厂之一,产品以高速工具、精密合金钢为主,还包括不锈、炭结、炭工、合金、合工、模子、滚珠和弹簧等十大钢类,特殊钢的型材、丝、板、带和管材等有700多种。产品生产的工序比较多,工艺流程比较复杂,不... 大连钢厂是我国主要的综合性特殊钢厂之一,产品以高速工具、精密合金钢为主,还包括不锈、炭结、炭工、合金、合工、模子、滚珠和弹簧等十大钢类,特殊钢的型材、丝、板、带和管材等有700多种。产品生产的工序比较多,工艺流程比较复杂,不但有各种物料的正流向,还有部分逆流向。其主要原燃材料、动力、辅助材料消耗全部由外单位供应。该厂在特殊钢厂中规模较大,有一万二千多人,上千台的独具特点的技术装备,是冶金部的重点企业,为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迫切需要采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因此,我们拟定了投入产出研制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表 生产部门 静态投入产出模型 重点企业 流量矩阵 计划期 产品分类 技术装备 产出矩阵 产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劳动就业问题的再认识
19
作者 许玉龙 曲书敏 《社会科学辑刊》 1984年第3期61-63,共3页
我们认为对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的待业现象应当进行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社会不可能是“充分就业’的,而是部分待业和部分就业的社会。劳动就业问题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这个问题必须不断研究和探索,找出最佳的就业模... 我们认为对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的待业现象应当进行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社会不可能是“充分就业’的,而是部分待业和部分就业的社会。劳动就业问题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这个问题必须不断研究和探索,找出最佳的就业模式。一、待业与失业的本质区别待业是就业的对称,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进入劳动年龄尚未就业者、社会闲散人员、某些企业经整顿或技术改造后富余的人员以及退休后仍有劳动条件的人;狭义的主要指自然增加而未及时就业的劳动力,即“待业青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问题 技术改造 充分就业 战略意义 自然增加 劳动力 待业青年 失业 劳动者 就业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正确区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20
作者 戴玉林 《江淮论坛》 1981年第6期102-103,共2页
马克思曾从抽象和具体两种意义上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进行考察。我们从中看到,所谓从抽象意义上,亦即是从简单劳动过程考察的,所谓从具体意义上则是从“社会规定了的”劳动过程考察的。 马克思说:“劳动过程首先是抽象地、和它的各... 马克思曾从抽象和具体两种意义上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进行考察。我们从中看到,所谓从抽象意义上,亦即是从简单劳动过程考察的,所谓从具体意义上则是从“社会规定了的”劳动过程考察的。 马克思说:“劳动过程首先是抽象地、和它的各种历史形态相独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生产劳动 劳动过程 马克思 历史形态 社会规定 抽象意义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具体意义 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