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TGC保留时间预测的气质联用系统虚拟实验室建设研究
1
作者 王瑜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4期63-65,71,共4页
该文主要探究气质联用系统虚拟实验室的构建方法与应用效果。虚拟实验室是参照气质联用仪的物理结构建立的,由虚拟仪器、虚拟环境、虚拟工作站等构成,可用于待测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具备气质联用仪的绝大多数功能,但是具有使用成本更... 该文主要探究气质联用系统虚拟实验室的构建方法与应用效果。虚拟实验室是参照气质联用仪的物理结构建立的,由虚拟仪器、虚拟环境、虚拟工作站等构成,可用于待测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具备气质联用仪的绝大多数功能,但是具有使用成本更低、操作更加简便、支持二次开发等优势。选择甲苯、乙苯、辛醇混合物样品,分别使用气质联用仪和气质联用系统虚拟实验室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实测值与模拟值的误差可以控制在0.5%以下,表明该文设计的虚拟实验室精度较高,可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质联用系统 PTGC 色谱流出曲线 虚拟仪器 保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纹理特征分形的重叠指纹快速分离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琳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6-188,共3页
对重叠指纹的快速分离是实现复杂环境下指纹特征鉴别和识别的关键。传统的重叠指纹分离算法采用指纹特征提取自动匹配技术,需要大量的先验指纹数据库知识才能实现重叠指纹的分离,可操作性不强。提出一种基于纹理特征分形的重叠指纹快速... 对重叠指纹的快速分离是实现复杂环境下指纹特征鉴别和识别的关键。传统的重叠指纹分离算法采用指纹特征提取自动匹配技术,需要大量的先验指纹数据库知识才能实现重叠指纹的分离,可操作性不强。提出一种基于纹理特征分形的重叠指纹快速分离技术。构建指纹图像采集系统,指纹图像采集根据嵴与峪的几何特性进行指纹的纹理特征提取,感知指纹的几何特性是指在空间上嵴是突起特征部分,采用指纹增强技术,增强嵴峪对比度,使得图像更加清晰和真实,把重叠指纹的嵴的宽度降为单个像素的宽度,得到嵴线的骨架图像,设计纹理特征分形算法实现重叠指纹的快速分离。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进行指纹分离和识别,性能优越,准确度高,耗时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识别 纹理特征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植物样品中6种合成大麻素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秀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91-1295,共5页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植物样品中6种合成大麻素的含量。植物样品20mg经甲醇50mL超声提取30min,离心后取上清液,以C_(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不同体积比的甲醇和水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植物样品中6种合成大麻素的含量。植物样品20mg经甲醇50mL超声提取30min,离心后取上清液,以C_(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不同体积比的甲醇和水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6种合成大麻素的质量浓度均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2~3.0μg·L^(-1)。加标回收率为95.9%~104%,测定值的日内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6.5%,日间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合成大麻素 植物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微纳米物质在1维载体上的输运
4
作者 刘玉丽 申健 +1 位作者 孙燕明 李睿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0-146,共7页
为了探索微纳米物质在1维载体上的可控输运问题,采用聚焦激光辐射输运载体获得温度梯度的方法,进行了微纳米石蜡球在单根碳纳米线圈上输运问题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梯度可以驱动碳纳米线圈上的微纳米石蜡由高温区域向低... 为了探索微纳米物质在1维载体上的可控输运问题,采用聚焦激光辐射输运载体获得温度梯度的方法,进行了微纳米石蜡球在单根碳纳米线圈上输运问题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梯度可以驱动碳纳米线圈上的微纳米石蜡由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移动,即发生输运现象;调整激光的聚焦位置可以实现输运方向的可控,调节聚焦激光输出功率可以实现输运距离和输运质量的可控;激光电流为33.0 mA,36.0 mA,39.0 mA,42.0 mA时,微纳米石蜡球输运距离分别为0.69μm, 1.40μm, 2.00μm, 2.50μm。该研究为微纳米物质的可控输运提供了新方法,对进一步研究微纳米物质输运问题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物质输运 激光诱导 温度梯度 碳纳米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固体感光硬化树脂版印章印文特征分析
5
作者 周惜泽 汪子添 卢柏霖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第29期51-52,共2页
利用水溶性固体感光硬化树脂版伪造印章是常见的一种仿真程度较高的伪造印章印文的方法。为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对实验中制作的及案件中收集的印章,从印章的种类特征、设计排版和扫描真实印文两种方法制版伪造的印章印文特征等方面,... 利用水溶性固体感光硬化树脂版伪造印章是常见的一种仿真程度较高的伪造印章印文的方法。为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对实验中制作的及案件中收集的印章,从印章的种类特征、设计排版和扫描真实印文两种方法制版伪造的印章印文特征等方面,按照成因对印文特征进行了分类分析。其结果显示:该类印章仿真程度较高,但其材料和制作工艺与真实印章不同,因此,具有其特有的特征。该研究结果可为鉴定人准确把握印章印文特征的性质,熟悉并掌握检验要点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版印章 伪造印章 印章印文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