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疫情防控下的“智慧担当”--以葫芦岛市龙港区疫情防控信息化建设为例
1
作者 龚勋 张利群 +6 位作者 韩旭 尹舰 郭英玉 尹平江 程琳 王梓祎 王颖越 《中国军转民》 2022年第9期62-63,共2页
葫芦岛市地处东北地区西南部、辽宁西部沿海,中心地理方位为东经120°38',北纬40°56',东与锦州为邻,西与山海关毗连,南临渤海湾,北与朝阳接壤,与大连、营口、秦皇岛、青岛等城市构成环渤海经济圈,是承接京津冀,辐射东... 葫芦岛市地处东北地区西南部、辽宁西部沿海,中心地理方位为东经120°38',北纬40°56',东与锦州为邻,西与山海关毗连,南临渤海湾,北与朝阳接壤,与大连、营口、秦皇岛、青岛等城市构成环渤海经济圈,是承接京津冀,辐射东三省的重要门户城市。葫芦岛市龙港区作为东北老工业城市和热门旅游城市典型代表,不仅交通便利,而且市场要素活跃,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较好。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葫芦岛市龙港区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坚持常态化科学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圈 门户城市 疫情防控 经济发展基础 京津冀 信息化建设 辽宁西部 科学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岛市以智能养蜂项目为抓手促进乡村振兴的案例分析
2
作者 银帅 王红尧 +3 位作者 赵海红 李昂 于慧 龚勋 《中国蜂业》 2022年第8期39-39,44,共2页
葫芦岛市养蜂历史悠久,盛产荆条蜜、槐花蜜、百花蜜、梨花蜜等多种优质蜂蜜。但是,葫芦岛的蜜蜂养殖长期以来一直比较分散,采用传统的养蜂技术,蜂蜜品质无法追溯和监控,产量低,纯度低,质量一般,没有形成规模产业,蜂农经济效益也不高。... 葫芦岛市养蜂历史悠久,盛产荆条蜜、槐花蜜、百花蜜、梨花蜜等多种优质蜂蜜。但是,葫芦岛的蜜蜂养殖长期以来一直比较分散,采用传统的养蜂技术,蜂蜜品质无法追溯和监控,产量低,纯度低,质量一般,没有形成规模产业,蜂农经济效益也不高。葫芦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中心结合葫芦岛市的现实条件,经多方调研,抢抓智能养蜂先机,积极寻求智能养蜂项目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衔接,确立了“推广智能养蜂项目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制定智能养蜂项目实施方案,推动智能养蜂项目规模化运作,使智能养蜂更好惠及葫芦岛地区农民,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蜂技术 蜜蜂养殖 荆条蜜 槐花蜜 乡村振兴 项目实施方案 葫芦岛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岛成熟蜜品牌价值提升策略的研究
3
作者 赵海红 于慧 +3 位作者 李昂 银帅 王红尧 龚勋 《中国蜂业》 2022年第2期36-37,共2页
近几年来,国家要求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创建和保护,足以说明国家对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葫芦岛积极发展成熟蜜生产及深加工,扩大产业规模,探索创建葫芦岛成熟蜜品牌。葫芦岛地处辽宁西南部,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近几年来,国家要求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创建和保护,足以说明国家对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葫芦岛积极发展成熟蜜生产及深加工,扩大产业规模,探索创建葫芦岛成熟蜜品牌。葫芦岛地处辽宁西南部,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条件,是蜜蜂的天然养殖地,主要盛产槐花蜜、枣花蜜、荆条蜜、百花蜜等多种蜂蜜。葫芦岛养蜂历史悠久,关东百蜜更是自清朝得名,为历代宫廷贡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优势 成熟蜜 农产品品牌 葫芦岛 荆条蜜 枣花蜜 槐花蜜 加快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智慧蜂场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海红 李昂 +4 位作者 王红尧 银帅 佟伟男 于慧 龚勋 《中国蜂业》 2022年第6期14-15,18,共3页
目前,我国养蜂业落后于农业其他产业,蜜蜂养殖主要以个人、家庭为单位,凭经验人工操作为主,设备落后陈旧,受气候影响较大,蜂农经济收入不稳定,工作量大,药残超标,蜂蜜产量和质量得不到保证,这些因素限制了现代养蜂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 目前,我国养蜂业落后于农业其他产业,蜜蜂养殖主要以个人、家庭为单位,凭经验人工操作为主,设备落后陈旧,受气候影响较大,蜂农经济收入不稳定,工作量大,药残超标,蜂蜜产量和质量得不到保证,这些因素限制了现代养蜂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开发数字化智慧蜂场,提升蜂产业规模化发展水平,是养蜂业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平台 养蜂业 数字化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现代养蜂业的发展思路和路径选择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慧 龚勋 +2 位作者 赵海红 李昂 佟伟男 《中国蜂业》 2022年第7期38-39,共2页
养蜂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农业之翼”“甜蜜的事业”,是一项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农产品的生产方式和销售模式都发生变化,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养... 养蜂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农业之翼”“甜蜜的事业”,是一项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农产品的生产方式和销售模式都发生变化,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养蜂业也概莫能外。如果蜂农依然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养殖,不改变自己的销售观念,必将制约养蜂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销售观念 现代农业 绿色产业 养蜂业 互联网 农产品 销售模式 社会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推进新基建 加快军队现代化 被引量:1
6
作者 胡舒扬 龚勋 《中国军转民》 2022年第9期30-34,共5页
为了实现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必须按照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原则,贯彻国防现代化的要求,统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军队现代化是国防现... 为了实现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必须按照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原则,贯彻国防现代化的要求,统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军队现代化是国防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因此,统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同时满足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新型基础设施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物质条件,也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条件,统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是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军队建设,在确保基础设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满足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新型基础设施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载体,统筹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军队建设,将为军队现代化提供技术保障,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因此,应当以军民共建共享为原则,以军民融合为抓手统筹项目建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军民协作,突破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服务国家安全以及军队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现代化 新型基础设施 国家安全 军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贯彻国防现代化要求 统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7
作者 胡舒扬 龚勋 《中国军转民》 2022年第5期49-52,共4页
“十四五”至2035时期是我国建设新型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面对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目标,深入贯... “十四五”至2035时期是我国建设新型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面对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目标,深入贯彻国防现代化和军队现代化的要求,统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好适应现代战争形态的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和现代交通基础设施,提高军事科技自主创新水平,研发机械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智能化武器装备,统筹建设军民两用的物流设施,以实现到2035年基本建成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一伟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现代化 新型基础设施 统筹建设 自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十四五”期间人才强国战略实施路径
8
作者 胡舒扬 曹宝山 +1 位作者 任晓永 王红尧 《中国军转民》 2022年第3期51-53,共3页
人才强国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重要战略之一。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自主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成效,为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西... 人才强国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重要战略之一。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自主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成效,为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人才培养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人才的供给和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不能完全适应企业技术升级、产品升级的要求。因此,应当按照产、学、研一体化的原则构建完善的高科技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改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着力培养战略科学家,一方面对接企业的人才需求,解决人才供给和需求的主要矛盾,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强国战略 国家发展战略 技术创新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脖子”形势下的高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9
作者 胡舒扬 曹宝山 +1 位作者 任晓永 王红尧 《中国军转民》 2022年第1期45-47,共3页
近年来,西方国家通过技术封锁对我国高科技发展进行“卡脖子”,这一困境的背后,是关键技术的不足和高科技人才的缺乏。虽然我国对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这和我国的经济体量、人口数量、产业规模严重不匹配。唯有高科技人... 近年来,西方国家通过技术封锁对我国高科技发展进行“卡脖子”,这一困境的背后,是关键技术的不足和高科技人才的缺乏。虽然我国对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这和我国的经济体量、人口数量、产业规模严重不匹配。唯有高科技人才培养的自主化,才能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化,进而打破西方技术霸权,远离被“卡脖子”的风险。“十四五”至二〇三五时期,我国应当改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充分实现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联动,根据我国当前和未来的实际需求来培养高科技人才,并以此促进我国实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脖子” 技术封锁 技术霸权 高科技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