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航空遥感的辽宁红沿河核电厂夏季温排水时空特征分析
1
作者 袁萍 曹亚琴 +3 位作者 彭群勇 张丰收 陈兆林 孙丽艳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2-100,共9页
以辽宁红沿河核电厂附近海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航空遥感监测数据和海面实测数据开展温度反演,分析了红沿河核电厂附近海域夏季温排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温度反演结果与海面实测数据具有强相关性,反演结果可靠;大、中、小潮相似潮... 以辽宁红沿河核电厂附近海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航空遥感监测数据和海面实测数据开展温度反演,分析了红沿河核电厂附近海域夏季温排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温度反演结果与海面实测数据具有强相关性,反演结果可靠;大、中、小潮相似潮态下温排水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水深和潮流是影响温排水高温区扩散范围和方向的重要因素,温排水向外海扩散到一定距离后,海水流速、深度都明显高于近岸,有利于温排水与低温海水的快速掺混,促使热量迅速扩散、温度剧烈下降,而海水流速的周期性变化(涨落潮)直接决定温排水的宏观扩散方向;无人机航空遥感监测可以有效弥补航天卫星遥感监测在时空分辨率上的固有局限且精度较高,后续可以作为核电温排水动态监测的核心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遥感 红沿河核电站 温排水 潮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红沿河核电厂临时屏蔽装置屏蔽效果评估
2
作者 谢文明 韩毅 +4 位作者 杨明明 李国栋 梁润成 王亮 吴志锋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00-1005,共6页
在辐射热点处构建临时屏蔽装置以降低场所剂量率水平,是核电厂常见且必要的辐射防护工作。然而,目前现场辐射热点处的临时屏蔽装置以技术人员的经验或主观判断作为设计和构建依据,存在屏蔽装置构建前防护效果未知、构建后场所剂量率水... 在辐射热点处构建临时屏蔽装置以降低场所剂量率水平,是核电厂常见且必要的辐射防护工作。然而,目前现场辐射热点处的临时屏蔽装置以技术人员的经验或主观判断作为设计和构建依据,存在屏蔽装置构建前防护效果未知、构建后场所剂量率水平下降幅度难以评估等问题,不利于现场辐射防护最优化管理。本课题以红沿河某厂房内典型辐射热点区域处的临时屏蔽设计与构建作为研究对象,耦合蒙特卡洛方法和三维剂量场建立技术,对屏蔽装置防护效果及安装后场所剂量率分布水平进行了模拟和实测验证;为我国核电厂临时屏蔽装置防护效果的合理评估提供了参考方法,为现场辐射防护工程最优化构建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屏蔽装置 屏蔽效果 模拟与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核电站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混浊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王华仙 刘畅 +14 位作者 王优优 卞华慧 曾冰清 叶丽珍 吴洪志 杨小强 贾战士 陈剑清 刘洋 柯毅 张雅奇 刘越 余智平 王孔钊 刘玉龙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6-272,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我国核电站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混浊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该类人群的职业健康监护和辐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选取2023年2091名核电站放射工作人员和1500名非放射工作人员,通过问卷调查和晶状体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本研究旨在探究我国核电站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混浊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该类人群的职业健康监护和辐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选取2023年2091名核电站放射工作人员和1500名非放射工作人员,通过问卷调查和晶状体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放射组人员晶状体混浊率显著高于非放射组人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人均年有效剂量、工种、工作日睡眠时间等因素对晶状体混浊有显著影响。本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低剂量电离辐射与晶状体混浊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性别、年龄、人均年有效剂量、工种是晶状体混浊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工作日睡眠时间是晶状体混浊发生的保护性因素;另外,不同单位放射性工作人员晶状体混浊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这些发现对于制定核电站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策略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电离辐射 放射工作人员 晶状体混浊 个人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沿河核电站一次惰性气体意外释放事件的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延鹏 李秀川 曲冰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85-390,共6页
介绍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次一回路水过滤器更换操作后惰性气体的意外释放事件的排查分析过程。通过排查分析发现沾污的核素是87Kr、88Kr及135Xe等惰性气体,通过对工作人员摄入惰性气体产生的照射剂量估算,证明其有效剂量远低于核电站对... 介绍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次一回路水过滤器更换操作后惰性气体的意外释放事件的排查分析过程。通过排查分析发现沾污的核素是87Kr、88Kr及135Xe等惰性气体,通过对工作人员摄入惰性气体产生的照射剂量估算,证明其有效剂量远低于核电站对工作人员的每日受照剂量限值。本文对惰性气体意外释放事件查找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其他同类型核电站在发生类似事件时参考,以尽快确定泄露点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消除污染源,保护工作人员的辐射安全和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过滤器更换 惰性气体 泄漏事件 剂量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沿河核电厂2号机组首循环寿期中启动物理试验结果分析
5
作者 邓平赳 张海州 +2 位作者 王子兴 郭建 罗良伟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1-655,共5页
因电网调峰能力不足,红沿河核电厂2号机组首循环运行过程中,于2014年1~3月进行了卸料不换料停机检修,再启动阶段进行了临界、零功率和升功率物理试验,验证了循环寿期中反应堆重要堆芯设计参数。该文叙述了红沿河2号机组反应堆首循环寿... 因电网调峰能力不足,红沿河核电厂2号机组首循环运行过程中,于2014年1~3月进行了卸料不换料停机检修,再启动阶段进行了临界、零功率和升功率物理试验,验证了循环寿期中反应堆重要堆芯设计参数。该文叙述了红沿河2号机组反应堆首循环寿期中卸料不换料后启动物理试验理论计算与现场试验,验证了寿期中启动物理试验理论计算值与实测结果的符合程度,分析了反应堆相关参数在寿期初与寿期中随燃耗变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理论预计值与实测结果符合良好,偏差满足验收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循环 寿期中 启动 物理试验 燃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锌钢在红沿河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6
6
作者 刘雨薇 曹公望 +3 位作者 王振尧 曹岩 蒋双优 王磊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2-157,共6页
目的研究镀锌钢在红沿河地区SO2和Cl-含量较高的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与机理。方法根据GB/T 6464—1997将制备好的试样在红沿河核电厂进行现场暴晒试验,分别暴晒4、12、18、24个月后取回试样。利用失重分析、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 目的研究镀锌钢在红沿河地区SO2和Cl-含量较高的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与机理。方法根据GB/T 6464—1997将制备好的试样在红沿河核电厂进行现场暴晒试验,分别暴晒4、12、18、24个月后取回试样。利用失重分析、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技术,观察与分析试样暴晒后的腐蚀产物。结果镀锌钢腐蚀失重随暴晒时间的延长而线性增加;随着暴晒时间的延长,锌镀层表面形成的腐蚀产物成分变化不大,以Zn12(SO4)3Cl3(OH)15·5H2O和6Zn(OH)2·Zn SO4·4H2O为主;腐蚀产物随暴晒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产物形貌略有变化,以球状和针状为主。暴晒18个月后,腐蚀产物分为双两层,内层致密,外层疏松;暴晒24个月后,腐蚀产物厚度稍有增加,疏松层向致密层转变。结论 SO2与Cl-是镀锌钢在红沿河地区的大气腐蚀过程的主要影响因子。镀锌钢表面形成的腐蚀产物对锌镀层的保护作用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腐蚀 镀锌钢 红沿河核电站 Cl- SO2 形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235和Q345钢在红沿河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13
7
作者 曹公望 刘雨薇 +3 位作者 张丹丹 王振尧 曹岩 霍阳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28,34,共6页
通过大气暴露腐蚀试验、失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研究了Q235和Q345钢在红沿河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Q345钢在初期的腐蚀速率大于Q235钢的,随着曝晒时间的增加,两种钢的腐蚀速率趋于一致。在曝晒1... 通过大气暴露腐蚀试验、失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研究了Q235和Q345钢在红沿河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Q345钢在初期的腐蚀速率大于Q235钢的,随着曝晒时间的增加,两种钢的腐蚀速率趋于一致。在曝晒18个月时,腐蚀速率的下降出现平台期。红沿河工业海洋性大气环境的腐蚀等级为C3级,SO2和Cl-的协同作用体现为:在低碳钢锈层中形成了可溶性硫酸盐,从而形成了贯穿锈层的裂纹,减弱了低碳钢锈层的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钢 工业海洋大气 SO2和Cl-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核电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评《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财务会计实践发展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孙瑞兴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7-I0007,共1页
互联网的出现与成熟直接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对企业财务会计活动而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是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能够推动企业经营与管理更加现代化、数字化、国际化,帮助企业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相较于传统财务会... 互联网的出现与成熟直接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对企业财务会计活动而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是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能够推动企业经营与管理更加现代化、数字化、国际化,帮助企业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相较于传统财务会计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具有更高的充分性,信息处理与披露、使用更加及时,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创新其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财务会计 传统财务会计 核电企业 互联网时代 信息处理 充分性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的核电企业财务管理探究——评《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孙瑞兴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11-I0011,共1页
当前时代,社会信息技术水平高度发达,各行业都在追求数字化转型升级,核电企业的经营管理也是如此。为满足数字化背景下社会对核电企业转型发展的要求,企业需要通过改造其智慧财务体系来实现财务管理的数字化、集约化、标准化转型,以此... 当前时代,社会信息技术水平高度发达,各行业都在追求数字化转型升级,核电企业的经营管理也是如此。为满足数字化背景下社会对核电企业转型发展的要求,企业需要通过改造其智慧财务体系来实现财务管理的数字化、集约化、标准化转型,以此为企业的财务决策与业务经营提供关键指导。本文参考由王宏利、彭程编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研究》一书,阐述了企业财务部门该如何构建智能财务系统,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下文即对核电企业数字化转型下的财务管理平台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实现企业财务流程与系统组织结构的优化与系统、数据运营的精益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财务部门 企业财务管理 精益化管理 信息技术水平 财务决策 数字化转型 财务流程 核电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淡化系统水体中可培养微生物生物量及群落结构分析
10
作者 明红霞 刘军 +3 位作者 陈勇强 孟德龙 任恺佳 樊景凤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7-166,共10页
了解海水淡化全过程产水中微生物种类和生物量是控制反渗透膜生物污染的关键,但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针对于膜面微生物,因此,为探究海水淡化系统中可培养微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及种群结构,以核电海水淡化厂全系统海水为研究对象,对冬季和夏... 了解海水淡化全过程产水中微生物种类和生物量是控制反渗透膜生物污染的关键,但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针对于膜面微生物,因此,为探究海水淡化系统中可培养微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及种群结构,以核电海水淡化厂全系统海水为研究对象,对冬季和夏季不同运行模式下多种微生物菌群以及化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海水淡化处理工艺的进行,异养微生物生物量整体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SRB)和真菌生物量在保安过滤器前呈下降趋势,但经过保安过滤器过滤后明显增加,分析与此采样点添加还原剂有关。夏季模式海水中的SRB生物量明显低于冬季模式。SRB在盐度较高的采样点生物量较低,在超滤和一级反渗透系统产水中呈现较高的生物量水平。相关性分析表明,SRB生物量与盐度、pH和DO浓度显著相关(P<0.05);铁细菌与异养细菌生物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水样中共分离出89株细菌,主要隶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51.8%),优势菌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可能是造成反渗透膜生物污染的关键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 可培养微生物 环境因子 生物量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站消防水管网腐蚀评估分级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水勇 关矞心 +3 位作者 周其文 任爱 费克勋 刘飞华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31-834,共4页
对国内某核电站消防水管网的腐蚀状况、水质以及管瘤生长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消防水管网腐蚀的关键因素是其流动状态。定义了五种流动状态及其与腐蚀的关系,建立了核电站消防水管网腐蚀的评估模型,并对国内某核电... 对国内某核电站消防水管网的腐蚀状况、水质以及管瘤生长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消防水管网腐蚀的关键因素是其流动状态。定义了五种流动状态及其与腐蚀的关系,建立了核电站消防水管网腐蚀的评估模型,并对国内某核电站消防水管网进行评估分级。可提高核电站消防水管网腐蚀治理的效率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消防水管网 腐蚀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多相角形无刷励磁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郝亮亮 常江 +5 位作者 李洪学 李文武 何鹏 段贤稳 孙宇光 桂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6726-6735,共10页
实现对核电无刷励磁机内部故障的保护对保障核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核电多相角形无刷励磁机定子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特征,以一般m相P对极的无刷励磁机为研究对象,从故障时定、转子绕组产生的磁场及其相互感应作... 实现对核电无刷励磁机内部故障的保护对保障核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核电多相角形无刷励磁机定子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特征,以一般m相P对极的无刷励磁机为研究对象,从故障时定、转子绕组产生的磁场及其相互感应作用入手,理论分析定、转子电流的稳态故障特征。对某11相角形实验样机进行负载工况下的定子绕组匝间短路实验,对定、转子电流稳态实验波形进行傅里叶分析。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均表明:故障后励磁电流中出现了m/P倍的特征谐波,电枢电流中出现分数次及偶数次特征谐波。文中所提出的励磁绕组匝间短路的分析方法及结论可应用于不同相数的多相角形无刷励磁机上,其特有的故障特征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保护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 多相 角形无刷励磁系统 励磁绕组匝间短路 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板厚度对核电站给水流量测量精度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杰 邓德兵 +1 位作者 赵清森 王建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28-2333,共6页
核电站给水流量测量精确度至关重要,为了研究核电站给水孔板厚度相关加工标准的合理性,针对孔板厚度参数变化对某核电站给水测量孔板流量计流出系数的影响问题,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不同结构参数的孔板流量计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孔板... 核电站给水流量测量精确度至关重要,为了研究核电站给水孔板厚度相关加工标准的合理性,针对孔板厚度参数变化对某核电站给水测量孔板流量计流出系数的影响问题,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不同结构参数的孔板流量计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孔板流量计的差压、流出系数以及不同模型的流场分布。结果表明:在孔板厚度(E)不发生变化,节流孔厚度(e)从6 mm变化到5 mm,孔板流量计数值模拟流出系数不断减小,变化值分别为1.840%、2.125%,实际测量流量值将偏大相同百分比的数值;当保持孔板节流孔厚度(e)不变时,改变孔板厚度(E)从11 mm变化为11.15 mm,孔板流量计流出系数变小,变化值为1.56%,同样实际测量流量将偏大1.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板流量计 孔板厚度 数值模拟 差压 流场分布 流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多相角形无刷励磁系统旋转二极管开路故障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郝亮亮 李佳慧 +3 位作者 李洪学 李文武 何鹏 桂林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2-120,共9页
多相无刷励磁系统是大容量核电机组的首选励磁方式,其整流二极管处于高速旋转状态,在实际运行中二极管故障时有发生,对二极管故障特征的准确把握是实现对其可靠灵敏保护的前提。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得到旋转二极管正常运行、一管开路及一... 多相无刷励磁系统是大容量核电机组的首选励磁方式,其整流二极管处于高速旋转状态,在实际运行中二极管故障时有发生,对二极管故障特征的准确把握是实现对其可靠灵敏保护的前提。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得到旋转二极管正常运行、一管开路及一相开路时励磁机转子电枢电流的解析表达式。进一步,基于电枢反应磁势对定子励磁绕组作用的分析,得到了3种运行情况下励磁机定子励磁电流的谐波特性。最后,对某11相角形无刷励磁机样机进行了负载工况下二极管正常运行、一管开路及一相开路实验,电枢电流和励磁电流的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实验与理论分析均表明:旋转二极管正常运行时励磁机定子励磁电流主要含直流分量,一管开路时出现基波和各次谐波分量,一相开路时出现各偶数次谐波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励磁 多相 旋转二极管 故障特征 谐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abelle型核电汽轮发电机轴系振动与密封瓦运行状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恒 张卫军 +3 位作者 胡启龙 李振 张立军 赵博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8-143,共6页
以某百万千瓦级核电半速汽轮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转子动力学的专业分析软件ARMD,建立弹簧基础-轴承-转子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动力学计算获得轴系动力学特性,现场实测轴系临界转速与计算值吻合,验证了该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 以某百万千瓦级核电半速汽轮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转子动力学的专业分析软件ARMD,建立弹簧基础-轴承-转子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动力学计算获得轴系动力学特性,现场实测轴系临界转速与计算值吻合,验证了该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发电机密封瓦热不平衡导致的振动响应,发现其振动变化主要集中于发电机转子处,密封瓦动静摩擦仅是轴系振动波动问题的直接影响因素之一,而非根本原因。同时对不同运行状态下密封瓦油膜受力进行分析,发现轴向倾斜对密封瓦受力影响最大,因此机组在检修调整过程中应保证加工及安装工艺,严防密封瓦运行过程中出现轴向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汽轮机 振动波动 密封瓦 轴向倾斜 ARMD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站附近海域漂流海藻的漂移路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6
作者 关春江 王昆 +5 位作者 田新华 徐鹏 陆宏亮 刘永健 赵行行 孔芳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9-239,共11页
研究核电站附近海域漂流海藻的漂流路径对保障核电站冷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辽东湾东部海域漂流海藻的分布特征,构建该海域的二维水动力和粒子追踪数值预测、预报模型,基于近年实际观测的海流和潮位数据,对水动力模型进行验证... 研究核电站附近海域漂流海藻的漂流路径对保障核电站冷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辽东湾东部海域漂流海藻的分布特征,构建该海域的二维水动力和粒子追踪数值预测、预报模型,基于近年实际观测的海流和潮位数据,对水动力模型进行验证,并根据2019年5月至8月释放北斗和GPS浮标采集数据,对该海域相同工况下的海藻漂移路径进行校验,均吻合良好。同时,对该海域7月大潮期,取水口附近海域的海藻堵塞风险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各不同工况下,漂流海藻到达取水口定义威胁区范围内的时间。结果表明,该数值模型能够对漂流海藻的漂移路径进行准确模拟,可为科学规避或有效减轻漂流海藻对核电站冷源取水口的堵塞风险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文学 核电站 漂流海藻 水动力 漂移路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多相星形无刷励磁机定子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郝亮亮 曹磊 +5 位作者 熊国都 王晓明 段贤稳 汪南华 屈天龙 何鹏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5-182,共8页
相比于常规的三相绕组,多相星形电枢绕组的联接方式更为复杂灵活。以3n(n=2,3,…)相P对极的星形无刷励磁机为研究对象,从定、转子间磁势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入手,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在定子励磁绕组中感应出的谐波电流特性。以某6相星形励... 相比于常规的三相绕组,多相星形电枢绕组的联接方式更为复杂灵活。以3n(n=2,3,…)相P对极的星形无刷励磁机为研究对象,从定、转子间磁势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入手,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在定子励磁绕组中感应出的谐波电流特性。以某6相星形励磁机为例,依据每相各分支绕组相对空间位置、三相绕组相对空间位置分析定子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特征。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均表明,6相星形无刷励磁机正常运行时励磁电流中主要含有直流分量与6倍次谐波分量,当发生定子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后,励磁电流中还会出现3/4及其倍数次特征谐波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星形电枢绕组 无刷励磁机 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 谐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络18个月换料和年度换料的压水堆灵活性燃料管理研究
18
作者 位金锋 张海州 +5 位作者 李志军 许星星 邹婷婷 蔡德昌 付学峰 赵常有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00-1509,共10页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有了突破性发展,核电厂参与电网调峰需求迫切,固定换料周期的年度或18个月燃料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当前核电厂变化的发电需求。本文基于CPR1000机组核电厂,提出了一种灵活性燃料管理策略,包络了可长期独立运行且能根据...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有了突破性发展,核电厂参与电网调峰需求迫切,固定换料周期的年度或18个月燃料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当前核电厂变化的发电需求。本文基于CPR1000机组核电厂,提出了一种灵活性燃料管理策略,包络了可长期独立运行且能根据需要切换的年度换料和18个月换料燃料管理模式,完成了关键中子学参数限值分析和事故安全评价。结果表明,燃料管理方案覆盖了309~549 EFPD范围,满足了年度和18个月换料的多样化能量需求,堆芯设计、安全分析关键参数计算结果与目前18个月换料相似,满足相关安全限值要求。灵活性燃料管理对核电厂系统和设备影响小,具备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并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管理 换料周期 平衡循环 灵活性燃料管理 双富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法模拟配置LaBr_(3)探测器的航空辐射监测系统性能
19
作者 李玉婷 张丽娜 +3 位作者 杨彬华 孙健鑫 于超 程松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9-725,共7页
LaBr_(3)探测器具有较好的探测效率和能量分辨率,常用于航空辐射监测系统中核事故应急响应。本文针对Φ75 mm×75 mm圆柱形LaBr_(3)探测器,建立了MC模拟计算模型,针对标准γ点源,模拟计算探测效率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在此基础上... LaBr_(3)探测器具有较好的探测效率和能量分辨率,常用于航空辐射监测系统中核事故应急响应。本文针对Φ75 mm×75 mm圆柱形LaBr_(3)探测器,建立了MC模拟计算模型,针对标准γ点源,模拟计算探测效率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在此基础上,模拟计算了大体积空气放射源条件下探测效率,并分析了^(137)Cs、^(60)Co、^(134)Cs和^(131)I四种核素的最小可探测活度。计算结果表明,在测量时间为60 s时,四种核素的最小可探测活度均低于20 Bq·m^(-3),可用于快速测量大气中弥散性放射性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镧探测器 MC模拟 探测效率 最小可探测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站控制棒电源系统发电机失磁故障解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肖项涛 郝亮亮 +2 位作者 梁郑秋 何鹏 吴鹏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70-780,共11页
核电站控制棒电源(简称棒控电源)是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唯一供电系统,确保该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对提高核电站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实际运行的棒控电源系统中发电机的失磁保护判据原理简单,现场发生了多起失磁保护失配事件,且棒控电源系统... 核电站控制棒电源(简称棒控电源)是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唯一供电系统,确保该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对提高核电站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实际运行的棒控电源系统中发电机的失磁保护判据原理简单,现场发生了多起失磁保护失配事件,且棒控电源系统中发电机的运行状态不同于常规并网发电机;为了有效解决失磁保护失配问题,需对棒控电源系统中发电机的失磁故障进行重新解析。首先,根据转差率和功角特点将失磁发展历程划分为等功角阶段、异步运行阶段和周期异步运行阶段;其次,以发电机等效电路及相量图为基础,以q轴电动势为切入点,结合发电机基本方程,由各阶段q轴电动势的变化解析得到各电气量稳态表达式;最后,通过实际机组的失磁实验数据以及基于PSCAD平台的失磁故障仿真,全面验证了解析结果的正确性。该文给出的失磁故障解析过程为棒控电源系统发电机失磁保护方案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控制棒电源系统 发电机失磁 故障解析 故障分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