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8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科尔沁沙地5种常见灌木细根解剖特征研究
1
作者
迟琳琳
张日升
+1 位作者
刘亚萍
肖巍
《辽宁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14-16,39,共4页
为探讨科尔沁沙地常见灌木细根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该文以科尔沁沙地5种灌木为试材,测定各树种不同根序细根的剖面直径、皮层厚度、维管柱直径、维根比及导管性状等,比较各级细根解剖结构的差异性,分析灌木应对干旱环境的策略。结...
为探讨科尔沁沙地常见灌木细根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该文以科尔沁沙地5种灌木为试材,测定各树种不同根序细根的剖面直径、皮层厚度、维管柱直径、维根比及导管性状等,比较各级细根解剖结构的差异性,分析灌木应对干旱环境的策略。结果表明:5种灌木树种不同根序的细根在解剖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小叶锦鸡儿的维根比和导管内径较大,具有较强的水分输送能力,山竹岩黄芪和叶底珠的剖面直径较小、皮层厚度较薄,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由此可见,不同树种的根系应对土壤干旱环境的生存策略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灌木细根
解剖结构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尔沁沙地刺榆水力结构特征对土壤水分环境的响应
被引量:
5
2
作者
曹宇
巢林
+4 位作者
安宇宁
吴德东
张学利
李红
刘艳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2-42,共11页
【目的】比较科尔沁沙地典型生境上生长的刺榆木质部水力结构特征、叶片水分关系与光合气体交换特征,探讨刺榆适应不同土壤水分环境的内在生理机制,为科尔沁沙地防风固沙造林和植被修复的适地适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长在科尔沁...
【目的】比较科尔沁沙地典型生境上生长的刺榆木质部水力结构特征、叶片水分关系与光合气体交换特征,探讨刺榆适应不同土壤水分环境的内在生理机制,为科尔沁沙地防风固沙造林和植被修复的适地适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长在科尔沁沙地丘间低地和沙丘上部2种土壤水分环境中的刺榆为研究对象,从树木水力结构角度,分析不同生境刺榆枝条水分传输效率与安全性的差异,结合叶片水分关系、光合生理特性以及木质部解剖结构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与沙丘上部相比,丘间低地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刺榆枝条木质部导管直径较大、水分传输效率(Ks)更高(P<0.05),叶片和枝条水势均更高(P<0.05)。尽管2种生境上生长的刺榆叶片光合碳同化速率无明显差异,但气孔导度(g_(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_(i))明显不同,沙丘上部刺榆的g_(s)更低(P<0.05),WUEi更高(P<0.05)。丘间低地刺榆枝条末端叶面积和边材面积的比值(LA/SA)显著高于沙丘上部(P<0.05),地径、树高和地上生物量等指标也显著高于沙丘上部(P<0.05);但沙丘上部刺榆木材密度更高,抗气穴化栓塞能力更强,水力安全边界(HSM)也较宽(Ψ_(S-md)-P_(50)和Ψ_(S-md)-P_(80)较大)。【结论】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丘间低地生长的刺榆,导管直径较大,水分传输效率更高,可保证较高的生长速率和竞争力;而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差的沙丘上部生长的刺榆,木质部导管直径变小,虽然水分传输效率降低,但有助于获得更强的木质部抗气穴化栓塞能力,从而保证植株能在水分胁迫较严重的生境中长期存活。刺榆水力结构特征随水分生境变化而调整的策略,反映出其较强的抗旱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榆
水分传输
抗气穴化栓塞
脆弱性
水力安全边界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林蒸腾强度的年际变化及与降水、地下水位间的关系
被引量:
9
3
作者
韩辉
张学利
+5 位作者
党宏忠
徐贵军
张晓
王斯彤
陈帅
张柏习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1-40,共10页
【目的】通过连续、长期监测科尔沁沙地樟子松蒸腾过程,确定蒸腾用水量的年际变化规律及与降水、地下水位间的关系,明确樟子松的水分利用特征,为提高樟子松科学经营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热扩散式树干液流计对科尔沁沙地南缘...
【目的】通过连续、长期监测科尔沁沙地樟子松蒸腾过程,确定蒸腾用水量的年际变化规律及与降水、地下水位间的关系,明确樟子松的水分利用特征,为提高樟子松科学经营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热扩散式树干液流计对科尔沁沙地南缘章古台地区樟子松树干液流速率(J s)与林分生长过程开展为期9年(2010—2018年)的连续监测,并同步监测气象、地下水位、土壤水分等环境因子。【结果】中等密度的樟子松林(404株•hm^-2)生长季(4—10月)的多年平均蒸腾强度为163.7 mm•a^-1,最高为209.5 mm•a^-1。蒸腾强度的季节变化总体上可划分为上升期(4—7月)和下降期(7—10月)2个阶段,4、7、10三个月份的日均蒸腾强度(T s)分别为0.54、0.98和0.36 mm•d^-1,日蒸腾强度最高可达1.99 mm•d^-1。科尔沁沙地樟子松林分年蒸腾与年降水的比例(蒸/降比)多年平均为31.5%,在16.6%-54.7%间变动。在月尺度上,数据标准化后的樟子松蒸腾强度(T s)与月降水量(P r)、地下水位月均值(G)、太阳辐射月均值(PY)、0-60 cm层土壤体积含水率月均值(θ0-60 cm)间的回归关系式为:T s=0.04348+0.22299×P r-0.42464×G+1.20193×PY+0.30718×θ0-60 cm(R^2=0.58),太阳辐射对蒸腾强度的影响最大。【结论】科尔沁沙地南缘中等密度樟子松林分年蒸腾量约占年降水量的1/3,最多不超过55.0%。樟子松蒸腾能力(蒸腾强度与太阳辐射的比值)的年际变化总体上与由降水主导的从干变湿或由湿变干的水文年际变化趋势相符合,也与地下水位的年际变化规律基本吻合,但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
樟子松
降水量
蒸腾强度
地下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尔沁沙地5种阔叶树叶片δ^(13)C组成及水分利用效率变化
4
作者
迟琳琳
《防护林科技》
2022年第3期6-8,共3页
采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科尔沁沙地南缘5种阔叶树的叶片进行测定,结合降水量、地下水位、土壤含水率等因子,分析不同树种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及环境水分因子对树种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阔叶树主要利用100 cm以上的土壤水作为植物生存的...
采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科尔沁沙地南缘5种阔叶树的叶片进行测定,结合降水量、地下水位、土壤含水率等因子,分析不同树种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及环境水分因子对树种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阔叶树主要利用100 cm以上的土壤水作为植物生存的水分来源,植被覆盖度增加不是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五角枫(Acer elegantulum)、糖槭(Acer negundo)和家榆(Ulmus pumila)在旱季的水分利用效率均达到75%以上,比较适合科尔沁沙地南缘半干旱的气候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阔叶树
稳定同位素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章古台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
7
5
作者
曹怡立
刘淑玲
张日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3期121-123,126,共4页
以辽宁省章古台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沙丘的坡向是章古台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质量的关键环境因子。半阴坡为樟子松...
以辽宁省章古台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沙丘的坡向是章古台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质量的关键环境因子。半阴坡为樟子松天然更新提供了适宜的水分和光照条件,天然更新幼树株数极显著多于其他坡向。根据章古台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潜力,将地形因子划分为3种类型,适宜天然更新类型:半阴坡;可持续人工促进类型:阴坡、平缓沙地、半阳坡,辅以整地、浇水等人工措施能更好地促进樟子松天新更新;天然更新不宜类型:阳坡。郁闭度、枯枝落叶层厚度、积沙层厚度、植被盖度等对天然更新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郁闭度0.3~0.6、枯枝落叶层厚度1~2 cm、积沙层厚度>10 cm、植被盖度>85%条件下,天然更新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天然更新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章古台固沙林枯落物分解速率研究
6
作者
邰宪武
张学利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1期16-18,86,共4页
通过室内试验,对章古台不同树种固沙林枯落物分解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固沙林的枯落物分解速率均随土壤水分含量的提高而加快,当土壤含水量达最大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时,其分解速率达最大值,并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而下...
通过室内试验,对章古台不同树种固沙林枯落物分解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固沙林的枯落物分解速率均随土壤水分含量的提高而加快,当土壤含水量达最大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时,其分解速率达最大值,并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而下降。不同树种枯落物的最大分解速率均出现在第1周,第7周时均出现一个低谷,而后缓慢升高,在第9周时出现次高点,随后再次下降。在试验结束时,杨树枯落物的分解率达到79.14%,3种针叶树的分解率接近,平均为72.80%,说明杨树枯落物的周转期最短,这主要与杨树枯落物C/N值最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沙林
枯落物
分解速率
章古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密度调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杨树军
尤国春
+2 位作者
安宇宁
刘敏
曹怡立
《防护林科技》
2023年第2期8-12,共5页
针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分别对其幼龄期、中龄期、近熟期连续进行密度调控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密度调控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胸径、蓄积生长影响显著,对树高影响不显著。幼龄期适宜保留密度为1300~1400株·hm^(-2),中龄期适宜保留密度为...
针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分别对其幼龄期、中龄期、近熟期连续进行密度调控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密度调控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胸径、蓄积生长影响显著,对树高影响不显著。幼龄期适宜保留密度为1300~1400株·hm^(-2),中龄期适宜保留密度为900~1000株·hm^(-2),近熟期适宜保留密度为500~600株·hm^(-2)。首次密度调控时间以14~16年生为宜,间隔期为5~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樟子松人工林
密度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土壤水分动态密度效应研究
8
作者
韩辉
张学利
+4 位作者
党宏忠
白雪峰
郎明翰
宋鸽
刘春颖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研究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土壤水分时空动态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该研究在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人工林中选取同龄、高密度(810株·hm^(-2))、低密度(404株·hm^(-2))林分设置样...
研究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土壤水分时空动态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该研究在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人工林中选取同龄、高密度(810株·hm^(-2))、低密度(404株·hm^(-2))林分设置样地,以无林地(草地)为对照,采用烘干法和TDR测定相结合的方法,2004-2022年监测0~3 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并同步监测林外降水量。结果表明:2004-2022年,0~1 m土层高、低两种密度林分的年均土壤含水率分别为11.1%、11.8%,两者无显著差异(t=0.935,P=0.3);土壤含水率的季节变化可划分为低值期(4-5月)、平缓期(5-6月)、上升期(6-8月)、高峰期(8-9月)和下降期(9-10月)。高(低)两种密度林分0~1m土层水分状况的统计表明,非旱、轻旱、中旱和重旱比例分别为59.7%(65.0%)、24.4%(15.3%)、13.8%(12.8%)和2.2%(6.9%)。林分在从中龄林向近/成熟林的演化过程中,高密度林分0~1 m土层土壤水分处于非旱状态的占比由58.3%增至60.3%,低密度林分则由44.8%增至73.7%,低密度林分增幅更显著。高、低密度林分0~1 m土层非旱状态占比最高的月份均为8月,重旱状态占比最高的月份均为6月。在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不同密度林分土壤含水率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0~1 m土层不同密度林分土壤含水率年际尺度差异不显著,土壤含水率的季节、年际变化与同期降水量变化的格局相似,但不完全一致。不同密度林分的林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旱,干旱所占比例约65%,生长季各月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干旱,6月份为重旱多发期。在中龄林向近/成熟林的演化过程中,土壤干旱改善情况低密度林分好于高密度林分,因此建议适时疏伐改善樟子松林地土壤水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不同密度
土壤水分变化
土壤水分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章古台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分研究
9
作者
韩辉
张学利
+2 位作者
宋鸽
马悦
王悦
《辽宁林业科技》
2022年第5期7-11,共5页
为探究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分差异性,以章古台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TDR水分仪对0~20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进行5年定位测定,同时监测降水量。结果表明:在年际尺度上,樟子松各林龄土壤含水量随年降水...
为探究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分差异性,以章古台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TDR水分仪对0~20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进行5年定位测定,同时监测降水量。结果表明:在年际尺度上,樟子松各林龄土壤含水量随年降水量的变化呈现上下波动,同时,各林龄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P<0.05),55 a最高。4-10月,樟子松各林龄土壤含水量从表层到深层均表现出与降水季节变化相似的变化规律。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受降水量的影响最明显,波动幅度最大,由低到高依次为62 a、25 a、55 a、37 a和15 a。在垂直空间上,樟子松各林龄土壤含水量都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0~60 cm土层,15 a和37 a土壤含水量较高,与其他林龄均差异显著(P<0.05),62 a土壤含水量最低,与其他林龄差异显著(P<0.05)。80~120 cm土层,55 a和62 a土壤含水量较高,与其他林龄均差异显著(P<0.05)。150~200 cm土层,25 a和55 a土壤含水量较高,与其他林龄均差异显著(P<0.05),其他林龄之间两两差异显著(P<0.05)。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受海拔、密度、微地形、土壤质地结构的影响均较大,土壤水分没有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性,但是密度最小的林分土壤含水量最高,因此通过密度调节可改善林地土壤水分状况,该研究为科尔沁沙地南缘植被可持续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古台
樟子松
土壤含水量
林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章古台地区松毒蛾幼虫秋末生活习性研究
10
作者
郎明翰
张日升
《辽宁林业科技》
2022年第6期13-16,共4页
为研究章古台地区人工林松毒蛾第二代老熟幼虫空间分布特征、形态特征和食物偏爱,2021年9月末对当地人工林松毒蛾幼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第2代松毒蛾老熟幼虫主要集中在树下部,喜食樟子松和彰武松针叶;彰武松上幼虫体型最细长,幼虫在...
为研究章古台地区人工林松毒蛾第二代老熟幼虫空间分布特征、形态特征和食物偏爱,2021年9月末对当地人工林松毒蛾幼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第2代松毒蛾老熟幼虫主要集中在树下部,喜食樟子松和彰武松针叶;彰武松上幼虫体型最细长,幼虫在越冬前体长分布主要集中在4~4.5 cm,体重分布主要集中在1~1.2 g,且符合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毒蛾
生活习性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章古台沙地西伯利亚红松播种育苗关键技术
11
作者
刘敏
王曼
王斯彤
《辽宁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74-75,共2页
西伯利亚红松是优良的常绿针叶树种。经过多年育苗实践,该文总结了章古台沙地西伯利亚红松播种育苗技术,种子消毒处理后经冷库或冰柜冻藏能提高发芽率,如育苗量较少,可采用容器杯直播育苗,出苗率和保存率均较高,苗木较高且粗壮;如育苗...
西伯利亚红松是优良的常绿针叶树种。经过多年育苗实践,该文总结了章古台沙地西伯利亚红松播种育苗技术,种子消毒处理后经冷库或冰柜冻藏能提高发芽率,如育苗量较少,可采用容器杯直播育苗,出苗率和保存率均较高,苗木较高且粗壮;如育苗量较大,可采用做床撒播育苗。用草帘遮荫成本低,效果好。该育苗技术有利于西伯利亚红松在沙地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西伯利亚红松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彰武元宝枫母树林种子发芽率与抗旱性研究
被引量:
2
12
作者
张日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5期116-118,共3页
采集彰武元宝枫母树林、彰武非选优元宝枫,辽宁铁岭县、山东冠县和山西新绛县元宝枫种子开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彰武元宝枫母树林种子颗粒饱满,百粒重最大为14.73 g,种子萌发率为61.7%,发芽时间整齐,种子发芽时比较抗旱。试验证明彰武...
采集彰武元宝枫母树林、彰武非选优元宝枫,辽宁铁岭县、山东冠县和山西新绛县元宝枫种子开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彰武元宝枫母树林种子颗粒饱满,百粒重最大为14.73 g,种子萌发率为61.7%,发芽时间整齐,种子发芽时比较抗旱。试验证明彰武元宝枫母树林种子是优秀的元宝枫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彰武
元宝枫
种子
发芽率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林分生长量的沙地樟子松初植造林密度确定
被引量:
7
13
作者
韩辉
袁春良
+3 位作者
张学利
宋鸽
安宇宁
孙晓辉
《辽宁林业科技》
2020年第6期1-9,58,共10页
为研究樟子松不同初植密度林分成熟龄后生长因子之间的差异,对不同初植密度的27块林分造林40年后的生长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林分由初植密度10000~833株·hm^-2演变到现存密度2542~390株·hm^-2,关系式为:D现=705.651×...
为研究樟子松不同初植密度林分成熟龄后生长因子之间的差异,对不同初植密度的27块林分造林40年后的生长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林分由初植密度10000~833株·hm^-2演变到现存密度2542~390株·hm^-2,关系式为:D现=705.651×ln(D初)-4360.7(R^2=0.81);成熟龄樟子松人工林保存率随初植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关系式为:R r=-0.0036×D初+54.758(R^2=0.61);胸径随现存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关系式为:DBH=-0.0044×D现+22.423(R^2=0.75);树高随现存密度的增大而增高,关系式为:H=0.0005×D现+9.8537(R^2=0.05),但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树高不再增高,而是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现存林分的胸径、树高、冠幅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以樟子松成熟龄人工林的胸径生长量为指标,考虑到樟子松更长久的固沙防护周期,初植密度以833株·hm^-2为宜,株行距以3 m×4 m为宜。樟子松为强阳性树种,栽植时不宜丛植。樟子松的生长抚育间伐以单株树冠之间互不相搭为标准进行作业为好。在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同龄林中如用克拉夫特林木分级法判别林木级别,用胸径一个指标区分就可以保证准确性,便于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樟子松
初植密度
林分因子
林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被引量:
2
14
作者
刘建华
孙海红
《辽宁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10-13,66,共5页
为了揭示樟子松人工林在生长过程中土壤性质的变化规律和机理,在科尔沁沙地南部章古台地区,对不同林龄(9a,19a,27a,38a,47a)樟子松人工林不同深度土壤的养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樟子松人工林0~80 cm土层中养分含量随着林龄增加呈...
为了揭示樟子松人工林在生长过程中土壤性质的变化规律和机理,在科尔沁沙地南部章古台地区,对不同林龄(9a,19a,27a,38a,47a)樟子松人工林不同深度土壤的养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樟子松人工林0~80 cm土层中养分含量随着林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27年生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最高,38年生土壤中速效氮含量最高,19年生土壤速效磷和全磷含量最高。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具有“表聚效应”,养分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减。分析认为在沙地中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在30年以后出现地力衰退的现象,因此需要通过降低林分密度,改造成针阔混交林等方法,防止樟子松人工林的地力衰退,维护林分的健康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人工林
土壤养分
林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沙地西伯利亚红松异砧嫁接技术探讨
被引量:
1
15
作者
王曼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11期76-77,共2页
通过十几年的嫁接试验,从砧木选择与培育、接穗的采集与储藏、嫁接时间与嫁接后管理等方面,对西伯利亚红松异砧嫩枝嫁接技术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髓心形成层贴接法的成活率达到了劈接法的成活率,是西伯利亚红松异砧嫁接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十几年的嫁接试验,从砧木选择与培育、接穗的采集与储藏、嫁接时间与嫁接后管理等方面,对西伯利亚红松异砧嫩枝嫁接技术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髓心形成层贴接法的成活率达到了劈接法的成活率,是西伯利亚红松异砧嫁接的一种有效方法,并减少了砧木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红松
嫁接
硬枝嫁接
嫩枝嫁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樟子松人工林自然更新过程中断的机制及可能调控途径
被引量:
1
16
作者
党宏忠
陈帅
+4 位作者
钟鹏
韩辉
张日升
张学利
石长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8-167,共10页
樟子松是中国北方生态防护林的重要树种,其天然林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北坡和呼伦贝尔沙地一带,而引种营建的人工林则已遍布中国北方,成为“三北”工程建设的主要常绿乔木树种。樟子松天然林自然更新良好,但大部分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自然更...
樟子松是中国北方生态防护林的重要树种,其天然林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北坡和呼伦贝尔沙地一带,而引种营建的人工林则已遍布中国北方,成为“三北”工程建设的主要常绿乔木树种。樟子松天然林自然更新良好,但大部分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自然更新不良或失败,全球气候持续变化更加剧了其自然更新的不确定性,成为威胁三北工程行稳致远的重大隐患。本文梳理了有关樟子松及其原种欧洲赤松自然更新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了母树特征、生境特征和干扰等关键因子影响自然更新过程的效应与原理。基于与天然林更新过程的比较,划分了樟子松人工林自然更新的5个关键阶段,并明确了各阶段受非生物和生物类因子联合影响的机制。最后,针对改变林地的地下、地表和地上环境条件,分别提出了破土整地、地表火烧、伞护庇荫人工促进更新措施建议,对于推进“三北”工程区樟子松固沙林的世代更新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林
自然更新
干旱
人工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沙地油松地径一元立木材积表的编制
17
作者
张日升
宋鸽
《防护林科技》
2022年第5期44-46,共3页
为编制沙地油松一元立木材积表,对辽西北章古台地区沙地442株油松的地径与胸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章古台沙地油松的地径与胸径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采用6种数学模型进行相关分析,其中二次曲线方程D=-3.384+1.0041 d+0.0055 d^(2...
为编制沙地油松一元立木材积表,对辽西北章古台地区沙地442株油松的地径与胸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章古台沙地油松的地径与胸径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采用6种数学模型进行相关分析,其中二次曲线方程D=-3.384+1.0041 d+0.0055 d^(2)为最佳模型,地径与胸径拟合效果良好,可在科研和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古台沙地
油松
地径
一元立木材积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西北沙地常见针叶树光合特征比较
18
作者
王曼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8期17-19,共3页
本文研究分析了当地5种常见针叶树在辽宁省西北部沙地的光合特征,结果表明:在光合速率方面,最低的是长白松,最高的是彰武松,并且5种针叶树均呈现出双峰曲线的变化规律;5种针叶树的光合能力在0~2000μmol·m-2·s-1范围内,由强...
本文研究分析了当地5种常见针叶树在辽宁省西北部沙地的光合特征,结果表明:在光合速率方面,最低的是长白松,最高的是彰武松,并且5种针叶树均呈现出双峰曲线的变化规律;5种针叶树的光合能力在0~2000μmol·m-2·s-1范围内,由强到弱分别为彰武松、油松、樟子松、赤松、长白松;光补偿点较高的为樟子松和赤松,暗呼吸速率最大的为樟子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沙地
针叶树
光合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分改造后土壤微生物量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19
作者
石亮
《辽宁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10-13,共4页
为探明林分改造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采集林分改造后林内不同地点的土样,分析各样地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量差异性。结果表明:林分改造可有效提高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量;各土壤养分指标具有表聚性,即表层含量高于深层;从保留樟子松林...
为探明林分改造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采集林分改造后林内不同地点的土样,分析各样地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量差异性。结果表明:林分改造可有效提高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量;各土壤养分指标具有表聚性,即表层含量高于深层;从保留樟子松林下(L)到人工更新幼林下(P),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微生物量碳、氮含量逐渐增加,有效磷、微生物量磷含量逐渐降低。在造林初期,适当补充磷肥以满足幼苗生长需要,提高造林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改造
樟子松
土壤微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彰武县北部沙区沙尘天气特征研究
20
作者
张日升
迟琳琳
+1 位作者
宋鸽
王翠萍
《防护林科技》
2023年第5期26-28,共3页
利用2010—2021年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镇的沙尘天气观测资料,分析了彰武北部沙区的沙尘天气特征。结果表明:彰武县北部沙区2010—2021年每年平均发生12.8次沙尘天气,以扬沙天气为主。沙尘天气主要集中在4月和5月,白天11:00—19:00相对较...
利用2010—2021年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镇的沙尘天气观测资料,分析了彰武北部沙区的沙尘天气特征。结果表明:彰武县北部沙区2010—2021年每年平均发生12.8次沙尘天气,以扬沙天气为主。沙尘天气主要集中在4月和5月,白天11:00—19:00相对较多,夜间较少,凌晨4:00—7:00最少。发生沙尘天气时西南风、南风较多,其次是西北风,持续的5级风就可以引发沙尘天气。每年沙尘次数与当地冬春季大风日数和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彰武北部
沙尘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尔沁沙地5种常见灌木细根解剖特征研究
1
作者
迟琳琳
张日升
刘亚萍
肖巍
机构
辽宁
省
沙地
治理与利用
研究
所
辽宁章古台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出处
《辽宁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14-16,39,共4页
基金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2021QN2003)。
文摘
为探讨科尔沁沙地常见灌木细根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该文以科尔沁沙地5种灌木为试材,测定各树种不同根序细根的剖面直径、皮层厚度、维管柱直径、维根比及导管性状等,比较各级细根解剖结构的差异性,分析灌木应对干旱环境的策略。结果表明:5种灌木树种不同根序的细根在解剖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小叶锦鸡儿的维根比和导管内径较大,具有较强的水分输送能力,山竹岩黄芪和叶底珠的剖面直径较小、皮层厚度较薄,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由此可见,不同树种的根系应对土壤干旱环境的生存策略不同。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灌木细根
解剖结构
抗旱性
Keywords
Horqin sandy land
fine roots of shrub
anatomical structure
drought resistance
分类号
S718.47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尔沁沙地刺榆水力结构特征对土壤水分环境的响应
被引量:
5
2
作者
曹宇
巢林
安宇宁
吴德东
张学利
李红
刘艳艳
机构
辽宁
省
沙地
治理与利用
研究
所
南宁师范大学地理与海洋
研究
院
辽宁章古台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辽宁
省固沙造林
研究
所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2-4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00333)
辽宁省公益研究基金项目(2020JH4/10100047)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MS-201)。
文摘
【目的】比较科尔沁沙地典型生境上生长的刺榆木质部水力结构特征、叶片水分关系与光合气体交换特征,探讨刺榆适应不同土壤水分环境的内在生理机制,为科尔沁沙地防风固沙造林和植被修复的适地适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长在科尔沁沙地丘间低地和沙丘上部2种土壤水分环境中的刺榆为研究对象,从树木水力结构角度,分析不同生境刺榆枝条水分传输效率与安全性的差异,结合叶片水分关系、光合生理特性以及木质部解剖结构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与沙丘上部相比,丘间低地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刺榆枝条木质部导管直径较大、水分传输效率(Ks)更高(P<0.05),叶片和枝条水势均更高(P<0.05)。尽管2种生境上生长的刺榆叶片光合碳同化速率无明显差异,但气孔导度(g_(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_(i))明显不同,沙丘上部刺榆的g_(s)更低(P<0.05),WUEi更高(P<0.05)。丘间低地刺榆枝条末端叶面积和边材面积的比值(LA/SA)显著高于沙丘上部(P<0.05),地径、树高和地上生物量等指标也显著高于沙丘上部(P<0.05);但沙丘上部刺榆木材密度更高,抗气穴化栓塞能力更强,水力安全边界(HSM)也较宽(Ψ_(S-md)-P_(50)和Ψ_(S-md)-P_(80)较大)。【结论】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丘间低地生长的刺榆,导管直径较大,水分传输效率更高,可保证较高的生长速率和竞争力;而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差的沙丘上部生长的刺榆,木质部导管直径变小,虽然水分传输效率降低,但有助于获得更强的木质部抗气穴化栓塞能力,从而保证植株能在水分胁迫较严重的生境中长期存活。刺榆水力结构特征随水分生境变化而调整的策略,反映出其较强的抗旱性和适应性。
关键词
刺榆
水分传输
抗气穴化栓塞
脆弱性
水力安全边界
水分利用效率
Keywords
Hemiptelea davidii
water transport
resistance to cavitation/embolism
vulnerability
hydraulic safety margin
water use efficiency
分类号
S718.45 [农业科学—林学]
S718.53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林蒸腾强度的年际变化及与降水、地下水位间的关系
被引量:
9
3
作者
韩辉
张学利
党宏忠
徐贵军
张晓
王斯彤
陈帅
张柏习
机构
辽宁
省
沙地
治理与利用
研究
所
辽宁章古台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中国林业科学
研究
院荒漠化
研究
所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1-40,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0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836)。
文摘
【目的】通过连续、长期监测科尔沁沙地樟子松蒸腾过程,确定蒸腾用水量的年际变化规律及与降水、地下水位间的关系,明确樟子松的水分利用特征,为提高樟子松科学经营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热扩散式树干液流计对科尔沁沙地南缘章古台地区樟子松树干液流速率(J s)与林分生长过程开展为期9年(2010—2018年)的连续监测,并同步监测气象、地下水位、土壤水分等环境因子。【结果】中等密度的樟子松林(404株•hm^-2)生长季(4—10月)的多年平均蒸腾强度为163.7 mm•a^-1,最高为209.5 mm•a^-1。蒸腾强度的季节变化总体上可划分为上升期(4—7月)和下降期(7—10月)2个阶段,4、7、10三个月份的日均蒸腾强度(T s)分别为0.54、0.98和0.36 mm•d^-1,日蒸腾强度最高可达1.99 mm•d^-1。科尔沁沙地樟子松林分年蒸腾与年降水的比例(蒸/降比)多年平均为31.5%,在16.6%-54.7%间变动。在月尺度上,数据标准化后的樟子松蒸腾强度(T s)与月降水量(P r)、地下水位月均值(G)、太阳辐射月均值(PY)、0-60 cm层土壤体积含水率月均值(θ0-60 cm)间的回归关系式为:T s=0.04348+0.22299×P r-0.42464×G+1.20193×PY+0.30718×θ0-60 cm(R^2=0.58),太阳辐射对蒸腾强度的影响最大。【结论】科尔沁沙地南缘中等密度樟子松林分年蒸腾量约占年降水量的1/3,最多不超过55.0%。樟子松蒸腾能力(蒸腾强度与太阳辐射的比值)的年际变化总体上与由降水主导的从干变湿或由湿变干的水文年际变化趋势相符合,也与地下水位的年际变化规律基本吻合,但并不完全一致。
关键词
液流
樟子松
降水量
蒸腾强度
地下水位
Keywords
sap flow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precipitation
transpiration intensity
groundwater level
分类号
S718.43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尔沁沙地5种阔叶树叶片δ^(13)C组成及水分利用效率变化
4
作者
迟琳琳
机构
辽宁章古台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辽宁
省
沙地
治理与利用
研究
所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22年第3期6-8,共3页
基金
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项目(GY-2018-0056)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绿色高质量发展专项(2021-H3-4)。
文摘
采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科尔沁沙地南缘5种阔叶树的叶片进行测定,结合降水量、地下水位、土壤含水率等因子,分析不同树种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及环境水分因子对树种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阔叶树主要利用100 cm以上的土壤水作为植物生存的水分来源,植被覆盖度增加不是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五角枫(Acer elegantulum)、糖槭(Acer negundo)和家榆(Ulmus pumila)在旱季的水分利用效率均达到75%以上,比较适合科尔沁沙地南缘半干旱的气候条件。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阔叶树
稳定同位素
水分利用效率
Keywords
Horqin sandy land
broadleaf tree
stable isotope
water use efficiency
分类号
S718.4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章古台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
7
5
作者
曹怡立
刘淑玲
张日升
机构
辽宁
省
沙地
治理与利用
研究
所
辽宁章古台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3期121-123,126,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0803)
文摘
以辽宁省章古台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沙丘的坡向是章古台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质量的关键环境因子。半阴坡为樟子松天然更新提供了适宜的水分和光照条件,天然更新幼树株数极显著多于其他坡向。根据章古台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潜力,将地形因子划分为3种类型,适宜天然更新类型:半阴坡;可持续人工促进类型:阴坡、平缓沙地、半阳坡,辅以整地、浇水等人工措施能更好地促进樟子松天新更新;天然更新不宜类型:阳坡。郁闭度、枯枝落叶层厚度、积沙层厚度、植被盖度等对天然更新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郁闭度0.3~0.6、枯枝落叶层厚度1~2 cm、积沙层厚度>10 cm、植被盖度>85%条件下,天然更新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樟子松
天然更新
环境因子
Keywords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Natural regeneration
Environmental factor
分类号
S791.25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章古台固沙林枯落物分解速率研究
6
作者
邰宪武
张学利
机构
辽宁章古台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1期16-18,86,共4页
基金
林业科技创新平台运行补助项目(2015-LYPT-DW-051)
文摘
通过室内试验,对章古台不同树种固沙林枯落物分解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固沙林的枯落物分解速率均随土壤水分含量的提高而加快,当土壤含水量达最大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时,其分解速率达最大值,并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而下降。不同树种枯落物的最大分解速率均出现在第1周,第7周时均出现一个低谷,而后缓慢升高,在第9周时出现次高点,随后再次下降。在试验结束时,杨树枯落物的分解率达到79.14%,3种针叶树的分解率接近,平均为72.80%,说明杨树枯落物的周转期最短,这主要与杨树枯落物C/N值最小有关。
关键词
固沙林
枯落物
分解速率
章古台
Keywords
sand-fixation forest
litter
decomposition rate
Zhanggutai Region
分类号
S727.2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密度调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杨树军
尤国春
安宇宁
刘敏
曹怡立
机构
辽宁
省
沙地
治理与利用
研究
所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23年第2期8-12,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600505)。
文摘
针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分别对其幼龄期、中龄期、近熟期连续进行密度调控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密度调控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胸径、蓄积生长影响显著,对树高影响不显著。幼龄期适宜保留密度为1300~1400株·hm^(-2),中龄期适宜保留密度为900~1000株·hm^(-2),近熟期适宜保留密度为500~600株·hm^(-2)。首次密度调控时间以14~16年生为宜,间隔期为5~7年。
关键词
沙地
樟子松人工林
密度调控
Keywords
sandy land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plantation
density control
分类号
S791.25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58.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土壤水分动态密度效应研究
8
作者
韩辉
张学利
党宏忠
白雪峰
郎明翰
宋鸽
刘春颖
机构
辽宁章古台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中国林业科学
研究
院
生态
保护与修复
研究
所
辽宁
省农业科学院
出处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基金
辽宁省科技重大专项(辽西北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836)。
文摘
研究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土壤水分时空动态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该研究在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人工林中选取同龄、高密度(810株·hm^(-2))、低密度(404株·hm^(-2))林分设置样地,以无林地(草地)为对照,采用烘干法和TDR测定相结合的方法,2004-2022年监测0~3 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并同步监测林外降水量。结果表明:2004-2022年,0~1 m土层高、低两种密度林分的年均土壤含水率分别为11.1%、11.8%,两者无显著差异(t=0.935,P=0.3);土壤含水率的季节变化可划分为低值期(4-5月)、平缓期(5-6月)、上升期(6-8月)、高峰期(8-9月)和下降期(9-10月)。高(低)两种密度林分0~1m土层水分状况的统计表明,非旱、轻旱、中旱和重旱比例分别为59.7%(65.0%)、24.4%(15.3%)、13.8%(12.8%)和2.2%(6.9%)。林分在从中龄林向近/成熟林的演化过程中,高密度林分0~1 m土层土壤水分处于非旱状态的占比由58.3%增至60.3%,低密度林分则由44.8%增至73.7%,低密度林分增幅更显著。高、低密度林分0~1 m土层非旱状态占比最高的月份均为8月,重旱状态占比最高的月份均为6月。在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不同密度林分土壤含水率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0~1 m土层不同密度林分土壤含水率年际尺度差异不显著,土壤含水率的季节、年际变化与同期降水量变化的格局相似,但不完全一致。不同密度林分的林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旱,干旱所占比例约65%,生长季各月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干旱,6月份为重旱多发期。在中龄林向近/成熟林的演化过程中,土壤干旱改善情况低密度林分好于高密度林分,因此建议适时疏伐改善樟子松林地土壤水分状况。
关键词
樟子松
不同密度
土壤水分变化
土壤水分有效性
Keywords
P.sylvestris var.mongolica
different densities
soil moisture changes
soil moisture availability
分类号
S71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章古台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分研究
9
作者
韩辉
张学利
宋鸽
马悦
王悦
机构
辽宁章古台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辽宁
省
沙地
治理与利用
研究
所
国有清原满族自治县大孤家林场
出处
《辽宁林业科技》
2022年第5期7-11,共5页
文摘
为探究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分差异性,以章古台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TDR水分仪对0~20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进行5年定位测定,同时监测降水量。结果表明:在年际尺度上,樟子松各林龄土壤含水量随年降水量的变化呈现上下波动,同时,各林龄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P<0.05),55 a最高。4-10月,樟子松各林龄土壤含水量从表层到深层均表现出与降水季节变化相似的变化规律。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受降水量的影响最明显,波动幅度最大,由低到高依次为62 a、25 a、55 a、37 a和15 a。在垂直空间上,樟子松各林龄土壤含水量都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0~60 cm土层,15 a和37 a土壤含水量较高,与其他林龄均差异显著(P<0.05),62 a土壤含水量最低,与其他林龄差异显著(P<0.05)。80~120 cm土层,55 a和62 a土壤含水量较高,与其他林龄均差异显著(P<0.05)。150~200 cm土层,25 a和55 a土壤含水量较高,与其他林龄均差异显著(P<0.05),其他林龄之间两两差异显著(P<0.05)。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受海拔、密度、微地形、土壤质地结构的影响均较大,土壤水分没有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性,但是密度最小的林分土壤含水量最高,因此通过密度调节可改善林地土壤水分状况,该研究为科尔沁沙地南缘植被可持续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章古台
樟子松
土壤含水量
林龄
Keywords
Zhanggutai
Pinus sylvestoris var.mongolica
soil moisture
stand age
分类号
S791.253.0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章古台地区松毒蛾幼虫秋末生活习性研究
10
作者
郎明翰
张日升
机构
辽宁章古台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辽宁
省
沙地
治理与利用
研究
所
出处
《辽宁林业科技》
2022年第6期13-16,共4页
基金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合作交流项目(2020HZ196203)。
文摘
为研究章古台地区人工林松毒蛾第二代老熟幼虫空间分布特征、形态特征和食物偏爱,2021年9月末对当地人工林松毒蛾幼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第2代松毒蛾老熟幼虫主要集中在树下部,喜食樟子松和彰武松针叶;彰武松上幼虫体型最细长,幼虫在越冬前体长分布主要集中在4~4.5 cm,体重分布主要集中在1~1.2 g,且符合正态分布。
关键词
松毒蛾
生活习性
分布特征
Keywords
Dasychira axutha
life habit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763.4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章古台沙地西伯利亚红松播种育苗关键技术
11
作者
刘敏
王曼
王斯彤
机构
辽宁
省
沙地
治理与利用
研究
所
辽宁章古台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辽宁
省林业科学
研究
院
出处
《辽宁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74-75,共2页
文摘
西伯利亚红松是优良的常绿针叶树种。经过多年育苗实践,该文总结了章古台沙地西伯利亚红松播种育苗技术,种子消毒处理后经冷库或冰柜冻藏能提高发芽率,如育苗量较少,可采用容器杯直播育苗,出苗率和保存率均较高,苗木较高且粗壮;如育苗量较大,可采用做床撒播育苗。用草帘遮荫成本低,效果好。该育苗技术有利于西伯利亚红松在沙地的应用。
关键词
沙地
西伯利亚红松
育苗
分类号
S791.25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彰武元宝枫母树林种子发芽率与抗旱性研究
被引量:
2
12
作者
张日升
机构
辽宁
省
沙地
治理与利用
研究
所
辽宁章古台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5期116-118,共3页
文摘
采集彰武元宝枫母树林、彰武非选优元宝枫,辽宁铁岭县、山东冠县和山西新绛县元宝枫种子开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彰武元宝枫母树林种子颗粒饱满,百粒重最大为14.73 g,种子萌发率为61.7%,发芽时间整齐,种子发芽时比较抗旱。试验证明彰武元宝枫母树林种子是优秀的元宝枫种源。
关键词
彰武
元宝枫
种子
发芽率
抗旱性
Keywords
Zhangwu County
Acer truncatum Bunge
Seed
Germination rate
Drought resistance
分类号
S722.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林分生长量的沙地樟子松初植造林密度确定
被引量:
7
13
作者
韩辉
袁春良
张学利
宋鸽
安宇宁
孙晓辉
机构
辽宁
省
沙地
治理与利用
研究
所
辽宁章古台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出处
《辽宁林业科技》
2020年第6期1-9,58,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0801)。
文摘
为研究樟子松不同初植密度林分成熟龄后生长因子之间的差异,对不同初植密度的27块林分造林40年后的生长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林分由初植密度10000~833株·hm^-2演变到现存密度2542~390株·hm^-2,关系式为:D现=705.651×ln(D初)-4360.7(R^2=0.81);成熟龄樟子松人工林保存率随初植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关系式为:R r=-0.0036×D初+54.758(R^2=0.61);胸径随现存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关系式为:DBH=-0.0044×D现+22.423(R^2=0.75);树高随现存密度的增大而增高,关系式为:H=0.0005×D现+9.8537(R^2=0.05),但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树高不再增高,而是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现存林分的胸径、树高、冠幅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以樟子松成熟龄人工林的胸径生长量为指标,考虑到樟子松更长久的固沙防护周期,初植密度以833株·hm^-2为宜,株行距以3 m×4 m为宜。樟子松为强阳性树种,栽植时不宜丛植。樟子松的生长抚育间伐以单株树冠之间互不相搭为标准进行作业为好。在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同龄林中如用克拉夫特林木分级法判别林木级别,用胸径一个指标区分就可以保证准确性,便于操作。
关键词
沙地樟子松
初植密度
林分因子
林木分化
Keywords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in sandy land
initial planting density
stand factors
tree differentiation
分类号
S791.25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被引量:
2
14
作者
刘建华
孙海红
机构
辽宁
省
沙地
治理与利用
研究
所
辽宁章古台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出处
《辽宁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10-13,66,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0803)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资助项目(辽[2019]TG08号)
文摘
为了揭示樟子松人工林在生长过程中土壤性质的变化规律和机理,在科尔沁沙地南部章古台地区,对不同林龄(9a,19a,27a,38a,47a)樟子松人工林不同深度土壤的养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樟子松人工林0~80 cm土层中养分含量随着林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27年生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最高,38年生土壤中速效氮含量最高,19年生土壤速效磷和全磷含量最高。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具有“表聚效应”,养分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减。分析认为在沙地中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在30年以后出现地力衰退的现象,因此需要通过降低林分密度,改造成针阔混交林等方法,防止樟子松人工林的地力衰退,维护林分的健康生长。
关键词
樟子松人工林
土壤养分
林龄
Keywords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plantation
soil nutrient
forest age
分类号
S79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地西伯利亚红松异砧嫁接技术探讨
被引量:
1
15
作者
王曼
机构
辽宁
省
沙地
治理与利用
研究
所
辽宁章古台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11期76-77,共2页
文摘
通过十几年的嫁接试验,从砧木选择与培育、接穗的采集与储藏、嫁接时间与嫁接后管理等方面,对西伯利亚红松异砧嫩枝嫁接技术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髓心形成层贴接法的成活率达到了劈接法的成活率,是西伯利亚红松异砧嫁接的一种有效方法,并减少了砧木的损失。
关键词
西伯利亚红松
嫁接
硬枝嫁接
嫩枝嫁接
分类号
S791.24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樟子松人工林自然更新过程中断的机制及可能调控途径
被引量:
1
16
作者
党宏忠
陈帅
钟鹏
韩辉
张日升
张学利
石长春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
研究
院
生态
保护与修复
研究
所
三北工程
研究
院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辽宁
省
沙地
治理与利用
研究
所、
辽宁章古台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陕西省治沙
研究
所、陕西榆林毛乌素
沙地
荒漠
生态系统
国家
定位
观测
研究站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8-167,共10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YBB2022SY04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71968)。
文摘
樟子松是中国北方生态防护林的重要树种,其天然林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北坡和呼伦贝尔沙地一带,而引种营建的人工林则已遍布中国北方,成为“三北”工程建设的主要常绿乔木树种。樟子松天然林自然更新良好,但大部分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自然更新不良或失败,全球气候持续变化更加剧了其自然更新的不确定性,成为威胁三北工程行稳致远的重大隐患。本文梳理了有关樟子松及其原种欧洲赤松自然更新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了母树特征、生境特征和干扰等关键因子影响自然更新过程的效应与原理。基于与天然林更新过程的比较,划分了樟子松人工林自然更新的5个关键阶段,并明确了各阶段受非生物和生物类因子联合影响的机制。最后,针对改变林地的地下、地表和地上环境条件,分别提出了破土整地、地表火烧、伞护庇荫人工促进更新措施建议,对于推进“三北”工程区樟子松固沙林的世代更新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林
自然更新
干旱
人工促进
Keywords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plantation
natural regeneration
drought
artificial promotion
分类号
S754.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地油松地径一元立木材积表的编制
17
作者
张日升
宋鸽
机构
辽宁
省
沙地
治理与利用
研究
所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22年第5期44-46,共3页
基金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计划项目(2021HQ1913)。
文摘
为编制沙地油松一元立木材积表,对辽西北章古台地区沙地442株油松的地径与胸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章古台沙地油松的地径与胸径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采用6种数学模型进行相关分析,其中二次曲线方程D=-3.384+1.0041 d+0.0055 d^(2)为最佳模型,地径与胸径拟合效果良好,可在科研和生产中应用。
关键词
章古台沙地
油松
地径
一元立木材积表
Keywords
Zhanggutai sandy land
Pinus tabulaeformis
ground diameter
one-way tree volum table
分类号
S791.25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西北沙地常见针叶树光合特征比较
18
作者
王曼
机构
辽宁
省
沙地
治理与利用
研究
所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8期17-19,共3页
文摘
本文研究分析了当地5种常见针叶树在辽宁省西北部沙地的光合特征,结果表明:在光合速率方面,最低的是长白松,最高的是彰武松,并且5种针叶树均呈现出双峰曲线的变化规律;5种针叶树的光合能力在0~2000μmol·m-2·s-1范围内,由强到弱分别为彰武松、油松、樟子松、赤松、长白松;光补偿点较高的为樟子松和赤松,暗呼吸速率最大的为樟子松。
关键词
辽西北沙地
针叶树
光合特征
Keywords
Sandy land of Northwestern Liaoning Province
conifers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781.82 [农业科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分改造后土壤微生物量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19
作者
石亮
机构
辽宁
省
沙地
治理与利用
研究
所
辽宁章古台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出处
《辽宁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10-13,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0803)。
文摘
为探明林分改造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采集林分改造后林内不同地点的土样,分析各样地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量差异性。结果表明:林分改造可有效提高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量;各土壤养分指标具有表聚性,即表层含量高于深层;从保留樟子松林下(L)到人工更新幼林下(P),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微生物量碳、氮含量逐渐增加,有效磷、微生物量磷含量逐渐降低。在造林初期,适当补充磷肥以满足幼苗生长需要,提高造林成活率。
关键词
林分改造
樟子松
土壤微生物量
Keywords
stand improvement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soil microbial biomass
分类号
S714.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彰武县北部沙区沙尘天气特征研究
20
作者
张日升
迟琳琳
宋鸽
王翠萍
机构
辽宁
省
沙地
治理与利用
研究
所
国家
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23年第5期26-28,共3页
基金
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依托国家林草局科技创新平台研发项目(LLC〔2022〕20)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计划项目(2021HQ1913)。
文摘
利用2010—2021年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镇的沙尘天气观测资料,分析了彰武北部沙区的沙尘天气特征。结果表明:彰武县北部沙区2010—2021年每年平均发生12.8次沙尘天气,以扬沙天气为主。沙尘天气主要集中在4月和5月,白天11:00—19:00相对较多,夜间较少,凌晨4:00—7:00最少。发生沙尘天气时西南风、南风较多,其次是西北风,持续的5级风就可以引发沙尘天气。每年沙尘次数与当地冬春季大风日数和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彰武北部
沙尘天气
Keywords
northern Zhangwu County
dust weather
分类号
S716.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科尔沁沙地5种常见灌木细根解剖特征研究
迟琳琳
张日升
刘亚萍
肖巍
《辽宁林业科技》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科尔沁沙地刺榆水力结构特征对土壤水分环境的响应
曹宇
巢林
安宇宁
吴德东
张学利
李红
刘艳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林蒸腾强度的年际变化及与降水、地下水位间的关系
韩辉
张学利
党宏忠
徐贵军
张晓
王斯彤
陈帅
张柏习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科尔沁沙地5种阔叶树叶片δ^(13)C组成及水分利用效率变化
迟琳琳
《防护林科技》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章古台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影响因子研究
曹怡立
刘淑玲
张日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章古台固沙林枯落物分解速率研究
邰宪武
张学利
《防护林科技》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密度调控技术研究
杨树军
尤国春
安宇宁
刘敏
曹怡立
《防护林科技》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土壤水分动态密度效应研究
韩辉
张学利
党宏忠
白雪峰
郎明翰
宋鸽
刘春颖
《辽宁林业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章古台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分研究
韩辉
张学利
宋鸽
马悦
王悦
《辽宁林业科技》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章古台地区松毒蛾幼虫秋末生活习性研究
郎明翰
张日升
《辽宁林业科技》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章古台沙地西伯利亚红松播种育苗关键技术
刘敏
王曼
王斯彤
《辽宁林业科技》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彰武元宝枫母树林种子发芽率与抗旱性研究
张日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基于林分生长量的沙地樟子松初植造林密度确定
韩辉
袁春良
张学利
宋鸽
安宇宁
孙晓辉
《辽宁林业科技》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刘建华
孙海红
《辽宁林业科技》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沙地西伯利亚红松异砧嫁接技术探讨
王曼
《防护林科技》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樟子松人工林自然更新过程中断的机制及可能调控途径
党宏忠
陈帅
钟鹏
韩辉
张日升
张学利
石长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沙地油松地径一元立木材积表的编制
张日升
宋鸽
《防护林科技》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辽西北沙地常见针叶树光合特征比较
王曼
《防护林科技》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林分改造后土壤微生物量分布特征研究
石亮
《辽宁林业科技》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彰武县北部沙区沙尘天气特征研究
张日升
迟琳琳
宋鸽
王翠萍
《防护林科技》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