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钨钒杂多酸相转移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深度氧化脱硫性能 被引量:8
1
作者 鄢景森 王泽青 +3 位作者 鄂永胜 唐俊杰 艾丽梅 高军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37-1345,I0004,共10页
以钒原子取代的Keggin型磷钨杂多酸与不同的季铵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磷钨钒杂多酸相转移催化剂,采用红外和X射线衍射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H2O2为氧化剂,对模型柴油的氧化脱硫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季胺类表面活性剂种... 以钒原子取代的Keggin型磷钨杂多酸与不同的季铵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磷钨钒杂多酸相转移催化剂,采用红外和X射线衍射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H2O2为氧化剂,对模型柴油的氧化脱硫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季胺类表面活性剂种类、不同季胺盐含量、催化剂用量、氧硫比、反应温度等参数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杂多酸相转移催化剂保留有杂多酸阴离子和季铵盐阳离子的结构特征。[(C16 H33(CH3)3)N]3H[PW11 VO40]催化剂具有最佳的氧化脱硫性能和重复使用性能,在n(催化剂)/n(模型柴油)=1∶80,n(H2O2)/n(模型柴油)=8∶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 h的反应条件下,二苯并噻吩的转化率可达到100%;催化剂重复使用五次后,转化率为99.7%。反应过程中,该催化剂与反应物形成微乳体系,如同一个均相混合物,而反应结束体系静置一段时间后,催化剂和产物又形成两相,通过离心法就可以快速分离和回收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脱硫 磷钨钒杂多酸 相转移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