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艺参数对含钛高炉渣合成(Ca,Mg)α′-Sialon-AlN-TiN粉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姜涛 薛向欣 +3 位作者 段培宁 刘然 董学文 茹红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8-613,共6页
以含钛高炉渣、硅灰、高铝矾土熟料和炭黑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Ca,Mg)α′2Sialon2AlN2TiN粉。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产物相组成及相对含量,研究了合成温度和恒温时间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对合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合... 以含钛高炉渣、硅灰、高铝矾土熟料和炭黑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Ca,Mg)α′2Sialon2AlN2TiN粉。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产物相组成及相对含量,研究了合成温度和恒温时间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对合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对(Ca,Mg)α′2Sialon2AlN2TiN粉的合成过程影响显著,随着合成温度升高,产物中α′2Sialon相含量增大,1480℃时α′2Sialon含量达最大,是最佳的合成温度。恒温时间对产物相组成的影响不十分显著,但较长的恒温时间可使还原氮化反应进行得更充分,恒温8h的试样中α′2Sialon含量最高,是较理想的恒温时间。合成过程中SiO的挥发导致试样较大的质量损失,且随着合成温度升高和恒温时间延长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高炉渣 碳热还原氮化 (Ca Mg)α'-Sialon-AlN-TiN 工艺参数 合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包埋固相法制备LiFePO_4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康晓雪 田彦文 曲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60-863,共4页
用石墨粉包埋取代保护性气氛,一步固相法制备LiFePO4.采用XRD,FTIR,SEM和恒电流充放电等方法对材料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Li+在LiFePO4中的嵌/脱过程.结果表明,这种改进的固相法可以合成亚微米级纯相... 用石墨粉包埋取代保护性气氛,一步固相法制备LiFePO4.采用XRD,FTIR,SEM和恒电流充放电等方法对材料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Li+在LiFePO4中的嵌/脱过程.结果表明,这种改进的固相法可以合成亚微米级纯相橄榄石结构LiFePO4,所得材料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在0.1C和1C倍率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8.3和131.9mAh.g-1,1C和5C倍率下循环50次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6%和90%.由循环伏安法计算得到阳极峰和阴极峰处Li+的表观扩散系数分别为1.64×10-13和1.94×10-13cm2.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4 石墨包埋 一步固相法 扩散系数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4C/Al复合材料的相及其显微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彭可武 马贺利 +1 位作者 陈韧 吴文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6-98,102,共4页
用无压浸渗法制备了B4C/Al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光学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相及其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及分析。结果表明,在B4C/Al复合材料中,Al3BC相沿碳化硼和铝的界面生长,增加了碳化硼和铝的界面... 用无压浸渗法制备了B4C/Al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光学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相及其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及分析。结果表明,在B4C/Al复合材料中,Al3BC相沿碳化硼和铝的界面生长,增加了碳化硼和铝的界面结合强度;AlB2是类似棒状的长条晶体,嵌于碳化硼和铝之间,当材料受外力冲击时起增韧作用。该复合材料中碳化硼以连续的骨架结构存在,而渗入的铝相也以连续基体的形式存在,形成了双连续骨架结构。该复合材料的断裂方式是沿陶瓷骨架的穿晶断裂和金属铝的桥接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压浸渗法 B4C/Al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HBI网络的转炉冶炼终点预测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冯明霞 陈韧 +1 位作者 李强 邹宗树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92-96,共5页
针对前馈神经网络模型的BP算法自身存在的易陷入局部极小和收敛速度慢等缺陷,耦合同伦理论与BI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基于同伦BI神经网络的转炉终点预测模型分别对转炉终点钢水的碳含量及温度进行预测,并在相同构造下同单纯BI网络模型相比... 针对前馈神经网络模型的BP算法自身存在的易陷入局部极小和收敛速度慢等缺陷,耦合同伦理论与BI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基于同伦BI神经网络的转炉终点预测模型分别对转炉终点钢水的碳含量及温度进行预测,并在相同构造下同单纯BI网络模型相比较.结果表明:在网络结构相同的条件下,耦合同伦算法后预测模型的精度得到显著提高,各模型命中率的平均提高量分别为8.6%,20.2%,预测误差绝对值的最大值分别下降了48.4%,44.76%;在计算效率方面,完成相同的计算迭代次数,同伦模型所需时间平均减少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模型 终点预测 神经网络 同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吹转炉底吹喷粉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学斌 冯明霞 +1 位作者 刘崇林 邹宗树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2-15,共4页
在1:6物理模型上,通过水模实验对复吹转炉底吹喷粉时熔池搅拌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喷粉对熔池搅拌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喷粉条件下,均混时间随顶吹气体流量的增加存在最小值,最佳顶吹气体流量为117.0 m3/h,增加底吹气体流量对降低均混... 在1:6物理模型上,通过水模实验对复吹转炉底吹喷粉时熔池搅拌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喷粉对熔池搅拌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喷粉条件下,均混时间随顶吹气体流量的增加存在最小值,最佳顶吹气体流量为117.0 m3/h,增加底吹气体流量对降低均混时间有利.在本实验范围内最佳顶吹流量为117.0 m3/h、最佳底吹流量为2.36 m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吹转炉 喷粉 底吹 水模型 均混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和水解法制备铁锈红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侯新刚 尹雪亮 +1 位作者 郝亚莉 王玉棉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9期1385-1387,共3页
采用中和水解法制备铁锈红前驱体,温度85℃左右,反应终点pH值控制在3.5左右,深度沉铁以及保温热滤效果良好;铁锈红前躯体在800℃下煅烧20~60min,可以制得合格的铁锈红产品。
关键词 铁锈红 中和水解法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TEOS的YAG透明陶瓷相转变、烧结及微观组织 被引量:1
7
作者 吕光哲 孙旭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20-1225,共6页
分别添加0.3%~3.0%(质量分数)的正硅酸乙酯(TEOS)为烧结助剂,利用液相烧结合成钇铝石榴石(Y3Al5O12,YAG)透明陶瓷。结果表明:液相生成是一种动态过程,最低形成温度约为1400℃。烧结体相对密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且烧结助剂... 分别添加0.3%~3.0%(质量分数)的正硅酸乙酯(TEOS)为烧结助剂,利用液相烧结合成钇铝石榴石(Y3Al5O12,YAG)透明陶瓷。结果表明:液相生成是一种动态过程,最低形成温度约为1400℃。烧结体相对密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且烧结助剂对致密化过程的促进作用与其含量有关。当w(TEOS)≤0.5%时,TEOS能够更明显地促进烧结,TEOS含量对真空烧结后烧结体内残留硅酸盐相的数量、分布和显微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当w(TEOS)≤0.5%时,Y2Si2O7与Al2O3·SiO2(MUL)固溶于YAG晶粒内,晶界处没有残留第二相;当w(TEOS)为2%和3%时,过量的Y2Si2O7与MUL在晶界析出而成为散射源,严重损害陶瓷的光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G透明陶瓷 液相烧结 液相含量 Y2Si2O7 3Al2O3·2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铬铸铁耐火砖成型模板的研制
8
作者 甘晓晔 施建雄 刘天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49-51,共3页
分析了10钢制耐火砖成型模板过早失效的原因,阐述了采用高铬白口铸铁代替10钢制作成型模板的可行性。现场使用表明,高铬白口铸铁模板的使用寿命是10钢的7倍以上,且节约能源,成本较低。
关键词 高铬白口铸铁 模板 亚临界热处理 低碳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