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下金属铝复合氧化镁系耐火材料的相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洋 陈树江 +1 位作者 田琳 李国华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1-184,共4页
为研究高温下金属铝对氧化镁系耐火材料的影响,以电熔镁砂细粉(≤74μm)和金属铝粉(≤74μm)为原料,热固性树脂为结合剂,研究了不同温度热处理后(660、1 150、1 350和1 550℃)材料的相组成及显微形貌。结果表明:1 150℃时开始反应生成... 为研究高温下金属铝对氧化镁系耐火材料的影响,以电熔镁砂细粉(≤74μm)和金属铝粉(≤74μm)为原料,热固性树脂为结合剂,研究了不同温度热处理后(660、1 150、1 350和1 550℃)材料的相组成及显微形貌。结果表明:1 150℃时开始反应生成镁铝尖晶石;温度升至1 350℃时镁铝尖晶石生成量增多,试样更加致密;温度达到1 550℃时氧化镁大量流失,导致试样致密度大幅度下降。体系中除了生成镁铝尖晶石作为结合相外,还生成了少量氧氮化物纤维和颗粒,这些纤维和颗粒作为增强相能够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铝 氧化镁系耐火材料 相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添加氮化钛和铝粉对镁碳砖高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娜 李志坚 +3 位作者 吴锋 李心慰 张玲 李志辉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7-330,共4页
首先研究了氮化钛(TiN)加入量(分别外加质量分数1%、2%和3%)对镁碳砖高温性能的影响,然后在确定其加入量的基础上研究了复合加入TiN和Al对镁碳砖高温抗折强度、抗氧化性和抗渣侵蚀性等高温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渣蚀后试样的化学组成及物... 首先研究了氮化钛(TiN)加入量(分别外加质量分数1%、2%和3%)对镁碳砖高温性能的影响,然后在确定其加入量的基础上研究了复合加入TiN和Al对镁碳砖高温抗折强度、抗氧化性和抗渣侵蚀性等高温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渣蚀后试样的化学组成及物相变化。结果表明:镁碳砖中外加TiN的质量分数以不超过2%为宜;TiN和Al复合加入到镁碳砖中,可使镁碳砖的高温抗折强度、防氧化效果和抗渣侵蚀性等高温性能均有很大提高,且以复合外加2%质量分数TiN和1%质量分数Al的镁碳砖试样综合高温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添加剂 镁碳砖 高温抗折强度 抗氧化性 抗渣侵蚀性 氮化钛 铝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对镁基含碳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遇龙 罗旭东 +3 位作者 张国栋 谢志鹏 金会刚 刘非凡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7-232,242,共7页
以电熔镁砂细粉、用后镁碳砖细粉、α-Al2O3微粉和石墨为主要原料,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以BN微粉为添加剂,经混炼、成型、热处理后制成镁基含碳耐火材料,重点研究了添加剂BN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5%、1.0%、1.5%、2.0%和2.5%)及煅... 以电熔镁砂细粉、用后镁碳砖细粉、α-Al2O3微粉和石墨为主要原料,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以BN微粉为添加剂,经混炼、成型、热处理后制成镁基含碳耐火材料,重点研究了添加剂BN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5%、1.0%、1.5%、2.0%和2.5%)及煅烧温度(分别为1250℃、1375℃和1500℃)对烧后试样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常温耐压强度、烧后线变化率、抗氧化性、显微结构和矿物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BN以及提高煅烧温度有利于提高烧后镁基含碳耐火材料的烧结性能。BN在高温条件下优先与环境中氧发生反应生成三氧化二硼,并与基质中电熔镁砂及用后镁碳砖中的氧化镁反应生成低熔点相硼酸镁,硼酸镁液相的生成是镁基含碳材料烧结性以及抗氧化性增强的主要原因。烧后试样主晶相为方镁石,次晶相为镁铝尖晶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 镁基含碳耐火材料 抗氧化性 硼酸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成对镁质弥散型透气砖高温抗折强度和透气度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游杰刚 张国栋 +2 位作者 孟祥龙 郑玉 陈英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6-208,共3页
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0.2 mm电熔镁砂加入质量分数(0、3%、6%),≤0.044 mmα-Al2O3细粉加入质量分数(5%、8%、10%),≤0.044 mm电熔镁砂细粉加入质量分数(2%、4%、6%),≤0.044 mm Cr2O3细粉加入质量分数(0、1%、2%)对镁质... 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0.2 mm电熔镁砂加入质量分数(0、3%、6%),≤0.044 mmα-Al2O3细粉加入质量分数(5%、8%、10%),≤0.044 mm电熔镁砂细粉加入质量分数(2%、4%、6%),≤0.044 mm Cr2O3细粉加入质量分数(0、1%、2%)对镁质弥散型透气砖高温抗折强度和透气度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材料对镁质透气砖高温抗折强度影响的大小顺序是:电熔镁砂(≤0.2 mm)>Cr2O3细粉>电熔镁砂细粉(≤0.044 mm)>α-Al2O3细粉;对镁质透气砖透气度影响的大小顺序是:电熔镁砂细粉(≤0.044 mm)>α-Al2O3细粉>电熔镁砂(≤0.2 mm)>Cr2O3细粉。综合考虑认为,不添加≤0.2 mm电熔镁砂,加入≤0.044 mm的α-Al2O3细粉、电熔镁砂细粉和Cr2O3细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4%和1%的方案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型镁质透气砖 正交试验 高温抗折强度 透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状菱镁矿高温烧结动力学 被引量:3
5
作者 栾旭 周宝余 +3 位作者 李志坚 吴锋 曲殿利 李林山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07-1712,共6页
采用高温电炉对块状菱镁矿进行煅烧,研究了块状菱镁矿烧结末期(1600~1800℃)方镁石晶粒长大和致密化行为。结果表明:在烧结末期,随着温度升高,晶界快速移动,气孔"汇聚-排除"的速率和晶界向曲率中心的移动的速率增加,致使颗粒致密... 采用高温电炉对块状菱镁矿进行煅烧,研究了块状菱镁矿烧结末期(1600~1800℃)方镁石晶粒长大和致密化行为。结果表明:在烧结末期,随着温度升高,晶界快速移动,气孔"汇聚-排除"的速率和晶界向曲率中心的移动的速率增加,致使颗粒致密化迅速,方镁石晶粒长大明显。温度在1600~1700℃期间,晶界扩散是控制烧结致密化的主导机制,晶粒生长活化能为1.382×103k J·mol-1,晶粒以结晶长大方式为主;温度在1700~1800℃期间,体积扩散是控制烧结致密化的主导机制,晶粒生长活化能为1.164×103k J·mol-1,晶粒以聚晶长大方式为主。随温度的升高,晶粒长大活化能逐渐减小,晶粒长大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菱镁矿 烧结末期 晶粒长大 致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对菱镁矿尾矿合成镁橄榄石材料晶体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郭玉香 曲殿利 李振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2-416,共5页
在工业废弃物菱镁矿尾矿中加入石英砂和少量Fe2O3,经1550℃反应烧结合成镁橄榄石材料,探讨Fe2O3对合成镁橄榄石材料晶体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利用XRD、X'pert plus软件、SEM对合成镁橄榄石的相组成、晶胞参数、显微结构等进行研究。... 在工业废弃物菱镁矿尾矿中加入石英砂和少量Fe2O3,经1550℃反应烧结合成镁橄榄石材料,探讨Fe2O3对合成镁橄榄石材料晶体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利用XRD、X'pert plus软件、SEM对合成镁橄榄石的相组成、晶胞参数、显微结构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e2O3的引入使得镁橄榄石结构中形成缺陷,导致晶胞参数和晶胞体积发生改变,促进了高温液相的形成,加速了离子的扩散,加快了反应速度,促进了镁橄榄石的烧结,但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镁橄榄石的合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镁矿尾矿 镁橄榄石 FE2O3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质弥散型透气砖高温抗折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游杰刚 张国栋 +3 位作者 张玲 陈英 郑玉 蒋闯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0-144,共5页
本文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表,研究了不同加入量电熔镁砂(0.2~0 mm)(质量百分含量,下同)(0%、3%、6%)、α-Al2O3微粉(0.044 mm,5%、8%、10%)、电熔镁砂细粉(0.044 mm,2%、4%、6%)和Cr2O3细粉(0.044mm,0%、1%、2%)对中间包镁质透气... 本文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表,研究了不同加入量电熔镁砂(0.2~0 mm)(质量百分含量,下同)(0%、3%、6%)、α-Al2O3微粉(0.044 mm,5%、8%、10%)、电熔镁砂细粉(0.044 mm,2%、4%、6%)和Cr2O3细粉(0.044mm,0%、1%、2%)对中间包镁质透气砖高温抗折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四种材料对镁质透气砖高温抗折强度的影响大小顺序是:电熔镁砂(0.2~0 mm)>工业氧化铬粉>电熔镁砂细粉>α-Al2O3微粉;其中(0.2~0 mm)电熔镁砂和Cr2O3粉对镁质透气砖的高温抗折强度有显著的影响,电熔镁砂细粉对镁质透气砖的高温抗折强度有一定的影响,而α-Al2O3微粉的影响则很小。从镁质透气砖的高温抗折强度来考虑:方案A3B2C2D2为最佳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型透气砖 高温抗折强度 气幕挡墙 中间包 镁质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在方镁石-尖晶石材料中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栾舰 王春艳 +1 位作者 孙加林 周大鹏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905-2908,共4页
本研究以电熔镁砂、尖晶石、金属铝粉为原料制成方镁石-尖晶石材料,研究该材料在高温使用条件下金属Al的高温反应行为以及产物的变化。在高温条件下获得了Mg-Al-(Si)-O-N系非氧化物结合的、性能优异的方镁石-尖晶石材料。通过XRD物相检... 本研究以电熔镁砂、尖晶石、金属铝粉为原料制成方镁石-尖晶石材料,研究该材料在高温使用条件下金属Al的高温反应行为以及产物的变化。在高温条件下获得了Mg-Al-(Si)-O-N系非氧化物结合的、性能优异的方镁石-尖晶石材料。通过XRD物相检测及SEM显微结构分析,发现在材料的气孔中及镁砂颗粒表面生成大量纤维及六方片状晶体,经XRD及EDS检测,确定该物相为M1.75Si1.75Al3.5O3N5。研究表明,方镁石-尖晶石材料中添加金属Al,由于在使用条件下形成了一系列的氮化物或氮氧化物的非氧化物结合相,不仅能提高材料的热震性能,还能提高材料的抗侵蚀等使用性能,对研究开发RH精炼炉无铬化材料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 方镁石-尖晶石 非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二硼化锆对氧化镁-氧化铝-碳材料性能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遇龙 罗旭东 +2 位作者 谢志鹏 张国栋 姚君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19,共4页
以电熔镁砂、用后镁碳砖、α-氧化铝和石墨为原料,引入复合添加剂氮化硼/二硼化锆(BN/ZrB2),经共磨、加酚醛树脂结合剂混炼、成型及热处理工艺制备氧化镁-氧化铝-碳耐火材料,研究复合添加剂BN/ZrB2及煅烧温度对烧后试样烧结性、抗氧化... 以电熔镁砂、用后镁碳砖、α-氧化铝和石墨为原料,引入复合添加剂氮化硼/二硼化锆(BN/ZrB2),经共磨、加酚醛树脂结合剂混炼、成型及热处理工艺制备氧化镁-氧化铝-碳耐火材料,研究复合添加剂BN/ZrB2及煅烧温度对烧后试样烧结性、抗氧化性、显微结构和矿物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BN/ZrB2添加剂在氧化镁-氧化铝-碳耐火材料中的优先氧化顺序为二硼化锆>氮化硼>碳,添加剂BN/ZrB2氧化生成三氧化二硼,三氧化二硼与基质中电熔镁砂及用后镁碳砖中的氧化镁反应生成低熔点相Mg3B2O6,液相Mg3B2O6有利于提高氧化镁-氧化铝-碳耐火材料的烧结性和抗氧化性。烧后试样矿物相组成为方镁石、镁铝尖晶石和少量Mg3B2O6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ZrB2 MgO-Al2O3-C 烧结性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铬对菱镁矿风化石制备堇青石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旭东 曲殿利 张国栋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4,共4页
本研究以辽南地区菱镁矿风化石、工业氧化铝、二氧化硅微粉为原料制备堇青石材料,研究分析氧化铬对制备堇青石材料中晶相、晶胞参数、晶相含量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用XRD和SEM表征各试样中的晶相和显微结构;用X'Pert Plus软件对晶相... 本研究以辽南地区菱镁矿风化石、工业氧化铝、二氧化硅微粉为原料制备堇青石材料,研究分析氧化铬对制备堇青石材料中晶相、晶胞参数、晶相含量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用XRD和SEM表征各试样中的晶相和显微结构;用X'Pert Plus软件对晶相的晶胞参数和晶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菱镁矿风化石为原料经过1350℃烧成可以制备出以堇青石为主晶相的堇青石材料。氧化铬与堇青石形成有限的固溶体,当氧化铬加入量为0.8%时,堇青石晶格常数及晶胞体积都最大;小于1.2%的氧化铬的加入会降低了系统中晶相的含量,当氧化铬加入量大于1.2%时,系统中晶相的含量随着氧化铬加入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 菱镁矿风化石 晶相 氧化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锆对低品位菱镁矿制备镁铝尖晶石材料组成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旭东 曲殿利 张国栋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2-165,170,共5页
以低品位菱镁矿与工业氧化铝为原料制备镁铝尖晶石材料,分析研究二氧化锆对以低品位菱镁矿为原料制备的镁铝尖晶石的组成、结晶度、晶胞参数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用XRD和SEM对烧后试样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研究。利用X'pert plus软... 以低品位菱镁矿与工业氧化铝为原料制备镁铝尖晶石材料,分析研究二氧化锆对以低品位菱镁矿为原料制备的镁铝尖晶石的组成、结晶度、晶胞参数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用XRD和SEM对烧后试样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研究。利用X'pert plus软件对试样中结晶相的相对结晶度进行计算,并对镁铝尖晶石相的晶胞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适量引入二氧化锆有利于以低品位菱镁矿与工业氧化铝为原料制备镁铝尖晶石材料;材料中结晶相的结晶度随二氧化锆加入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镁铝尖晶石材料中主晶相镁铝尖晶石的晶胞参数及晶胞体积受到锆离子的置换固溶作用的影响;当二氧化锆加入量为1.2%时,镁铝尖晶石的晶胞参数和晶胞体积最大,结构中镁铝尖晶石形成量最大,而玻璃相形成量最小。因此对于以低品位菱镁矿与工业氧化铝为原料制备的镁铝尖晶石材料,二氧化锆的最佳引入量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尖晶石 低品位菱镁矿 结晶度 二氧化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辽宁省镁质耐火原料的思考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志坚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2-385,389,共5页
介绍了辽宁省镁质耐火原料的现状;提出了辽宁省菱镁矿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辽宁省镁质耐火原料今后的工作任务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镁质耐火原料 菱镁矿 合成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酸钙加入量对镁质弥散型透气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游杰刚 曹一伟 +1 位作者 高配亮 张国栋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1,共4页
为改善镁质弥散型透气耐火材料性能,以粒度0.2~1 mm的高纯镁砂颗粒、≤0.074 mm的高纯镁砂细粉和≤0.074 mm的锆酸钙细粉为原料,经配料、成型、110℃保温24 h干燥和1 650℃保温3 h烧成制备镁质弥散型透气耐火材料。研究了锆酸钙加入量... 为改善镁质弥散型透气耐火材料性能,以粒度0.2~1 mm的高纯镁砂颗粒、≤0.074 mm的高纯镁砂细粉和≤0.074 mm的锆酸钙细粉为原料,经配料、成型、110℃保温24 h干燥和1 650℃保温3 h烧成制备镁质弥散型透气耐火材料。研究了锆酸钙加入量(w)分别为5%、9%、13%时对镁质弥散型透气耐火材料致密度、透气度、抗热震性、常温强度和高温强度等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锆酸钙加入量的增加,材料的显气孔率、透气度、烧后常温强度和高温抗折强度减小,体积密度增加,抗热震性能得到改善,并在加入量达到9%(w)时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酸钙 镁质弥散型透气耐火材料 透气度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烧镁砂竖窑烧成带防粘结耐火材料的选择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丹丹 李志坚 +2 位作者 吴锋 栾旭 田志强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4-297,共4页
为了解决镁砂竖窑烧成带耐火材料与煅烧的原料发生粘结问题,本研究选择了4种碱性烧成耐火材料与菱镁矿在1700℃×3h、0.2MPa压力下进行粘结试验。结果表明:电熔再结合镁铬砖与菱镁矿反复进行10次试验均未发生粘结,是烧成带所用耐火... 为了解决镁砂竖窑烧成带耐火材料与煅烧的原料发生粘结问题,本研究选择了4种碱性烧成耐火材料与菱镁矿在1700℃×3h、0.2MPa压力下进行粘结试验。结果表明:电熔再结合镁铬砖与菱镁矿反复进行10次试验均未发生粘结,是烧成带所用耐火材料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窑烧成带 电熔再结合镁铬砖 粘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脉冲速度法研究镁铁铝材料的抗热震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达飞 李志坚 +3 位作者 陈俊红 栾旭 吴锋 刘兰方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9-351,共3页
在高纯镁砂中分别添加一定量的电熔铁铝尖晶石和烧结铁铝尖晶石,制成化学组成相近的两种镁铁铝尖晶石试样,检测试样热震前及热震1-10次后的体积密度,并采用超声波检测仪检测超声波脉冲通过热震前试样及热震1-10次后试样的速度,进而... 在高纯镁砂中分别添加一定量的电熔铁铝尖晶石和烧结铁铝尖晶石,制成化学组成相近的两种镁铁铝尖晶石试样,检测试样热震前及热震1-10次后的体积密度,并采用超声波检测仪检测超声波脉冲通过热震前试样及热震1-10次后试样的速度,进而计算试样热震前及热震1-10次后的弹性模量,用弹性模量随热震次数的衰减速率或保持率表征试样的抗热震性。结果表明:超声波脉冲通过两种镁铁铝试样的速度与试样经历的热震次数之间的关系较好地符合ExpAssoc函数;以烧结铁铝尖晶石制备的镁铁铝尖晶石试样的抗热震性比以电熔铁铝尖晶石制备的试样的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表 镁铁铝尖晶石 超声波脉冲速度 弹性模量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质材料对中间包镁质干式料抗烧结性和抗渣渗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林 李志坚 +3 位作者 周清德 吴锋 亓华涛 唐建平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4-196,200,共4页
为解决中间包用镁质干式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烧结严重和抗渣渗透性能差的问题,以烧结镁砂碎料为主料,5%(w)固体酚醛树脂为低温结合剂,1%(w)泡碱为中温结合剂,研究按w(C)≈3%分别加入冶金焦粉、废电极、碎石油焦或鳞片石墨四种碳质材料对镁... 为解决中间包用镁质干式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烧结严重和抗渣渗透性能差的问题,以烧结镁砂碎料为主料,5%(w)固体酚醛树脂为低温结合剂,1%(w)泡碱为中温结合剂,研究按w(C)≈3%分别加入冶金焦粉、废电极、碎石油焦或鳞片石墨四种碳质材料对镁质干式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向镁质干式料中加入四种碳质材料的任一种,均能显著提高其抗烧结性能和抗渣渗透性,其中加入3%(w)废电极的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质干式料 碳质材料 抗烧结性能 抗渣渗透性 废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镁铁铝材料的物相组成与显微结构表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丁达飞 李志坚 +1 位作者 栾旭 吴锋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08-2912,共5页
分别以烧结铁铝尖晶石、电熔铁铝尖晶石、烧结镁铁砂及电熔镁铁砂为铁载体,在控制试样化学组成接近的前提下,按照镁铁铝尖晶石砖生产工艺制备镁铁铝尖晶石砖试样。采用XRD和SEM对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结构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 分别以烧结铁铝尖晶石、电熔铁铝尖晶石、烧结镁铁砂及电熔镁铁砂为铁载体,在控制试样化学组成接近的前提下,按照镁铁铝尖晶石砖生产工艺制备镁铁铝尖晶石砖试样。采用XRD和SEM对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结构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铁铝尖晶石试样中,存在(Mg,Fe2+)Al2O4复合相,其中铁以Fe2+的形式存在,并产生少量镁铁尖晶石脱溶物;镁铁砂试样中,形成Mg(Fe3+,Al)2O4复合相,铁以Fe3+的形式存在,并产生了Al Fe2O4连续固溶体相;烧结铁载体试样的显微结构中存在较多微气孔,电熔铁载体试样显微组织结构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铝尖晶石材料 铁载体 物相组成 显微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超高温镁砂竖窑回顾及发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鑫 罗旭东 于忞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03-506,共4页
主要介绍了我国超高温镁砂竖窑的历史,包括超高温试验竖窑、辽镁公司5万吨镁砂厂引进的超高温竖窑和营口三协公司超高温竖窑的规格,工艺参数及使用情况。还详细介绍了超高温竖窑的现状,深入探讨了现今高温竖窑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国... 主要介绍了我国超高温镁砂竖窑的历史,包括超高温试验竖窑、辽镁公司5万吨镁砂厂引进的超高温竖窑和营口三协公司超高温竖窑的规格,工艺参数及使用情况。还详细介绍了超高温竖窑的现状,深入探讨了现今高温竖窑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国高温竖窑未来的展望,提出了对高温竖窑的改进方法。总结得出,超高温竖窑是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理想窑炉设备,经过改进后的超高温竖窑具有环保节能的作用,为我国窑炉设备行业做出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竖窑 系统配置 工艺参数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砂临界粒度和颗粒级配对镁质弥散型透气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一伟 游杰刚 +1 位作者 张国栋 王志慧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32,37,共5页
为了进一步完善中间包用镁质弥散型透气元件的性能,以电熔镁砂颗粒(粒度1~0.5、1.5~0.5和2~1 mm)、高纯镁砂粉(≤0.074 mm)、铝镁尖晶石粉(≤0.074 mm)、α-Al2O3粉(≤0.074 mm)为主要原料,亚硫酸纸浆废液为结合剂,按不同的... 为了进一步完善中间包用镁质弥散型透气元件的性能,以电熔镁砂颗粒(粒度1~0.5、1.5~0.5和2~1 mm)、高纯镁砂粉(≤0.074 mm)、铝镁尖晶石粉(≤0.074 mm)、α-Al2O3粉(≤0.074 mm)为主要原料,亚硫酸纸浆废液为结合剂,按不同的粒度级配(配料中≤0.074 mm的细粉质量分数分别为6%、13%、20%和27%)配料、混料后经机压成型,然后经1 650℃下保温3 h烧成制备了镁质弥散型透气试样,并研究了镁砂临界粒度(分别为1、1.5和2 mm)和颗粒级配对试样透气度、高温抗折强度、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常温抗折强度、常温耐压强度以及显微结构中气孔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镁砂颗粒临界粒度的增加,试样的常温强度、高温抗折强度和体积密度均减小,气孔率和透气度增大;随着配料中≤0.074 mm细粉含量的增加,试样的常温强度、高温抗折强度、体积密度均增大,气孔率和透气度减小。综合各项性能认为,电熔镁砂骨料(粒度为1~0.5 mm)含量为80%(w),细粉(≤0.074 mm)含量为20%(w),是镁质弥散型透气材料的最佳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质透气砖 弥散型 临界粒度 颗粒级配 透气度 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泡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镁质多孔材料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美葶 罗旭东 +3 位作者 张国栋 谢志鹏 李继光 杜健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1,55,共4页
对比分析了发泡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镁质多孔材料的组成、结构及性能。发泡法制备镁质多孔材料是以菱镁矿浮选尾矿和电熔镁砂为主要原料,加入六偏磷酸钠、柠檬酸钠及α-氧化铝粉为添加剂,并以十二烷基磺酸钠发泡和糊精稳泡的方式制备预... 对比分析了发泡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镁质多孔材料的组成、结构及性能。发泡法制备镁质多孔材料是以菱镁矿浮选尾矿和电熔镁砂为主要原料,加入六偏磷酸钠、柠檬酸钠及α-氧化铝粉为添加剂,并以十二烷基磺酸钠发泡和糊精稳泡的方式制备预混料浆,经注浆成型、养护、干燥及烧成工序制得多孔材料。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镁多孔材料是以六水氯化镁为前驱体,以聚氧乙烯(PEO)为相分离诱导剂及环氧丙烷(PO)为凝胶促进剂,经过陈化、干燥及烧成工序最终得到氧化镁多孔材料。结果表明:发泡法制备多孔材料的气孔尺寸可控,大多为封闭气孔,且生产工艺过程简单,同时以菱镁矿浮选尾矿为主要原料,大大缩短了生产成本。与发泡法相比,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氧化镁多孔材料结构更为疏松,形成的凝胶骨架使得基体韧性增强,烧成后形成三维网络贯通气孔,气孔孔径细小且均匀,气孔尺寸多为纳米级,此外烧后试样全部为方镁石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法 溶胶-凝胶法 镁质多孔材料 凝胶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