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 被引量:5
1
作者 顾海川 王冰 李继怀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7-139,共3页
创新创业是知识经济时代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国际竞争和发达国家谋求领先发展的迫切需要,已成为世界各国破解传统产能过剩、经济复苏乏力困境的重要主导战略。中国高校承担着服务国家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使命,通过创新创... 创新创业是知识经济时代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国际竞争和发达国家谋求领先发展的迫切需要,已成为世界各国破解传统产能过剩、经济复苏乏力困境的重要主导战略。中国高校承担着服务国家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使命,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使大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自身发展能力全面提高,从源头上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教育内容和引领路线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创新创业的成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应该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创新创业 教育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与卓越工程师培养 被引量:111
2
作者 李继怀 王力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0-142,共3页
为消除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和适应性等弊端,分析了我国工程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论述了卓越工程师的品质特征,探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构建、培养... 为消除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和适应性等弊端,分析了我国工程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论述了卓越工程师的品质特征,探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构建、培养环节把握,以及培养过程中的角色定位等相关问题。指出只有政府、高校和企业(社会)三者各尽其责,形成合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卓越工程师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实践能力指向与创新能力形成机理 被引量:15
3
作者 卢艳青 李继怀 王力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4-146,共3页
在世界工程教育理性回归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一高等工程教育大国,于2007年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修正工程教育的过度学科化倾向,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在分析了"卓越计划"的特... 在世界工程教育理性回归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一高等工程教育大国,于2007年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修正工程教育的过度学科化倾向,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在分析了"卓越计划"的特点与措施的基础上,阐释了工程实践能力的主要指向,对卓越工程人才的个人素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管理能力及经验积累的内涵做了解读,构建了卓越工程人才创新能力形成模型,给出了创新能力形成函数,厘清了创新能力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能力指向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历史演进及其经验借鉴 被引量:11
4
作者 樊增广 史万兵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4-639,共6页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是当代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课题。运用历史分析法及比较研究法探究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变迁历程——从高校自治到二元体系的建立,再由二元体系向一元体系转变,最终形成了目前以高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为主...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是当代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课题。运用历史分析法及比较研究法探究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变迁历程——从高校自治到二元体系的建立,再由二元体系向一元体系转变,最终形成了目前以高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为主、外部评估为辅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借鉴英国经验,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应该健全和完善高等教育法规体系,规范质量保障工作;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及管理的自主性,加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发挥专业中介评估机构的优势及作用,形成多元评估主体与质量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高等教育 质量保障体系 立法体系 多元评估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育质量的内涵演变及监控原则 被引量:6
5
作者 樊增广 史万兵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5-39,共5页
教育质量监控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在规范教育活动、构建系统的教育管理体系、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质量"的内涵不断演化,而且越来越呈多样化态势。高... 教育质量监控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在规范教育活动、构建系统的教育管理体系、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质量"的内涵不断演化,而且越来越呈多样化态势。高校必须对传统的教育质量监控理念及方法给予重新审视,在人本性原则基础上构建科学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全员、全程实时监控,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教育质量 内涵演变 监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继怀 王世友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37,共3页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问题,才能找准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位置,在自觉提升高等教育的文化品位的同时,...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问题,才能找准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位置,在自觉提升高等教育的文化品位的同时,发挥好高等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的辐射和引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文化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