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低温煤焦油沥青基多孔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吕君 朱亚明 +2 位作者 程俊霞 赵雪飞 陈玉莲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9-64,共6页
以中低温煤焦油沥青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备了一系列多孔炭材料。利用XRD、Raman、碘吸附值、氮气吸附-脱附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不同活化温度下多孔炭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经KOH活化后的多孔炭材料具有... 以中低温煤焦油沥青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备了一系列多孔炭材料。利用XRD、Raman、碘吸附值、氮气吸附-脱附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不同活化温度下多孔炭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经KOH活化后的多孔炭材料具有石墨微晶和无定形碳共存的结构特征,炭材料表面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同时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当活化温度为750℃时,多孔炭材料PC-750的BET比表面积可达1 207 m^(2)/g,微孔率为86.74%,活化过程中,温度是控制炭材料形成微孔的关键因素。多孔炭材料PC-750在0.5 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281.6 F/g,电流密度增大到10 A/g时,容量保持率可达到78.3%。交流阻抗测试显示,此材料内阻较小,是一种良好的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煤焦油沥青 多孔炭 电化学性能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分峰拟合法定量分析精制煤沥青热转化过程的结构变化 被引量:18
2
作者 朱亚明 赵雪飞 +1 位作者 高丽娟 程俊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76-2080,共5页
精制煤沥青(QI<0.2%)是制备煤系针状焦的原料,其热转化性质决定着所生产的煤系针状焦的质量。利用FTIR光谱及分峰拟合的方法考察了精制煤沥青在不同热转化温度下的结构变化。主要研究了芳香性指数(Iar)、支链化指数(CH_3/CH_2)、各... 精制煤沥青(QI<0.2%)是制备煤系针状焦的原料,其热转化性质决定着所生产的煤系针状焦的质量。利用FTIR光谱及分峰拟合的方法考察了精制煤沥青在不同热转化温度下的结构变化。主要研究了芳香性指数(Iar)、支链化指数(CH_3/CH_2)、各基础官能团(C—O,C—O,芳环C—C)含量、芳环取代种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精制煤沥青的Iar指数随着热转化温度的提高,逐渐变大,并且CH_3/CH_2指数逐渐增大,说明精制煤沥青热转化过程中支链的断裂形成活性位点是诱导芳香环增大的原因之一;随着热转化温度的升高,C—O含量由最初的26.25%降低为15.62%,芳环C—C含量由43.39%增加为51.28%,而C—O含量变化很少,说明C—O是诱导大分子芳环缩合反应的重要因素;精制煤沥青中芳环1H和3H含量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减小,而4H含量逐渐升高,说明芳环取代逐渐减小,芳香性逐渐增加,与Iar分析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制煤沥青 FTIR 分峰拟合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沥青中甲苯可溶物的基础物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朱亚明 赵春雷 +3 位作者 刘献 赵雪飞 高丽娟 程俊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8-372,共5页
以甲苯为萃取剂分别对中温沥青(MP)、氧化改性沥青(OMP)和热缩聚改性沥青(TMP)进行溶剂萃取-热过滤-蒸馏处理,得到三种甲苯可溶物(依次命名为TS1M、TSOM和TSTM)。利用元素分析仪、GPC凝胶渗透色谱、H-NMR、FTIR结合分峰拟合的方法对三... 以甲苯为萃取剂分别对中温沥青(MP)、氧化改性沥青(OMP)和热缩聚改性沥青(TMP)进行溶剂萃取-热过滤-蒸馏处理,得到三种甲苯可溶物(依次命名为TS1M、TSOM和TSTM)。利用元素分析仪、GPC凝胶渗透色谱、H-NMR、FTIR结合分峰拟合的方法对三种甲苯可溶物的芳香性指数(Iar)、支链化指数(CH_3/CH_2)和芳香缩合度(fa)等基础性质进行了计算研究,利用TGA热分析仪对甲苯可溶物的热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且利用SEM、偏光显微镜(PM)对热解产物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TSM、TSOM和TSTM三种甲苯可溶物的芳香性极佳,Iar指数分别为0. 949、0. 954和0. 987,fa指数依次为0. 967 2、0. 968 7和0. 978 5。TSM、TSOM和TSTM的CH_3/CH_2指数依次为0. 200、0. 297和0. 503,说明三种甲苯可溶物的支链数量和支链长度依次减少。TSM、TSOM和TSTM的热解特征温度依次升高,与三种甲苯可溶物中Iar、fa和CH_3/CH_2的指标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沥青 甲苯可溶物 热解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土镍矿熔融还原制备镍铁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庞清海 田晨 +3 位作者 刘吉辉 何志军 张军红 湛文龙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94,96,共5页
以红土镍矿为主要原料,通过熔融还原制备镍铁颗粒,研究了熔分温度、还原时间、配碳量等因素对还原熔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熔融还原实验条件为:熔分温度1 450℃,恒温时间60 min,C/O比1.4,生石灰配加量10%,此时得到镍铁颗粒铁含量8... 以红土镍矿为主要原料,通过熔融还原制备镍铁颗粒,研究了熔分温度、还原时间、配碳量等因素对还原熔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熔融还原实验条件为:熔分温度1 450℃,恒温时间60 min,C/O比1.4,生石灰配加量10%,此时得到镍铁颗粒铁含量87.01%,镍含量7.82%。经高温熔化和还原反应后,铁镍合金在渣相中不断聚集长大,最后完成富集;残渣主要以钙和镁的硅酸盐化合物形式存在。熔分出的镍、铁主要以镍铁合金形式存在,并含有一定量的FeC和FeNiCS固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 熔融还原 镍铁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阶煤热萃取物与瘦煤共炭化焦炭的微观结构及显微强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朱亚明 唐帅 +4 位作者 赵雪飞 赵春雷 袁霁 胡朝帅 闫立东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36-1043,共8页
以众唯瘦煤作为主炼焦煤,大同长焰煤萃取物作为添加剂,进行共炭化处理制备坩埚焦。利用偏光显微镜法定量研究焦炭光学显微组分,获得焦炭的各向异性指数(DRAS);采用XRD及分峰拟合的方法研究了焦炭的微晶粒径(L_c)、芳香缩合度(I_a)、石... 以众唯瘦煤作为主炼焦煤,大同长焰煤萃取物作为添加剂,进行共炭化处理制备坩埚焦。利用偏光显微镜法定量研究焦炭光学显微组分,获得焦炭的各向异性指数(DRAS);采用XRD及分峰拟合的方法研究了焦炭的微晶粒径(L_c)、芳香缩合度(I_a)、石墨化度(g);利用Raman光谱结合分峰拟合的方法研究了焦炭中理想石墨微晶含量(I_g)。对所得焦炭的光学显微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大同长焰煤热解萃取产物的添加对共炭化焦炭的光学显微组分有显著的影响,利用偏光显微镜法计算出焦炭的DRAS与XRD和Raman计算的焦炭微晶参数呈现很好一致性。并且,焦炭的显微强度与其微观结构关联性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微观结构 各向异性指数 微晶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同长焰煤热萃取物的热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闫立东 徐允良 +3 位作者 胡朝帅 朱亚明 高丽娟 赵雪飞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195-2198,2201,共5页
以大同长焰煤热萃取物(CPE)为研究对象,利用TGA为分析手段,对CPE的热解特性进行研究。结合Flynn-Wall-Ozawa(FWO)法、Kissingr-Akahira-Sunose(KAS)法和Satava-Sastak(SS)法解析CPE的热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CPE的热解活化能为119.13 ... 以大同长焰煤热萃取物(CPE)为研究对象,利用TGA为分析手段,对CPE的热解特性进行研究。结合Flynn-Wall-Ozawa(FWO)法、Kissingr-Akahira-Sunose(KAS)法和Satava-Sastak(SS)法解析CPE的热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CPE的热解活化能为119.13 kJ/mol,指前因子(lgA)为12.44,热解反应机理适合随机成核及其随后增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长焰煤 热萃取物 热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红土镍矿直接还原-磁选回收镍铁工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田晨 何志军 +3 位作者 张军红 庞清海 湛文龙 刘吉辉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8-52,共5页
以红土镍矿为主要原料,通过改变不同还原温度、还原时间、配碳量及生石灰配加比例进行还原焙烧-磁选来提取红土镍矿中的镍和铁。结果表明:还原温度是影响镍、铁回收率的最主要因素。在焙烧过程中,镍和铁的氧化物均得到还原,反应产物结... 以红土镍矿为主要原料,通过改变不同还原温度、还原时间、配碳量及生石灰配加比例进行还原焙烧-磁选来提取红土镍矿中的镍和铁。结果表明:还原温度是影响镍、铁回收率的最主要因素。在焙烧过程中,镍和铁的氧化物均得到还原,反应产物结构更加致密,且有少量细小珠铁粒的产生。在本实验条件下,当温度为1 230℃、配碳的碳氧比为1.4、生石灰配加量10%时、恒温35min时的铁和镍回收率均达到最高,此时铁的收得率为91.35%,镍的收得率为86.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 直接还原 磁选 铁回收率 镍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沥青超声萃取物的热解特性与分子结构间关联性的FTIR解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胡朝帅 徐允良 +4 位作者 褚宏宇 程俊霞 高丽娟 朱亚明 赵雪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89-895,共7页
沥青分子结构和沥青热转化行为的调控是制备高品质沥青基炭材料的关键。为进一步明晰沥青热解行为与沥青分子结构间的关联性,选用8种有机溶剂对中温沥青(AGMP)在常温下进行超声萃取处理得到8种萃取物。利用PeakFit v4.12软件对各种萃取... 沥青分子结构和沥青热转化行为的调控是制备高品质沥青基炭材料的关键。为进一步明晰沥青热解行为与沥青分子结构间的关联性,选用8种有机溶剂对中温沥青(AGMP)在常温下进行超声萃取处理得到8种萃取物。利用PeakFit v4.12软件对各种萃取物的红外光谱吸收峰700~900,1000~1800,2800~3000和3000~3100 cm^(-1)四个区域进行了分峰拟合处理,从而获得了萃取物所含各种官能团的精细结构信息,并引入6种分子结构参数(I_(1)~I_(6)),表征萃取物分子结构与热解活化能的关系。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谱图分析表明8种萃取物主要是以含氧、含氮等杂原子的脂肪烃侧链为主的缩合芳香环结构组成的复杂化合物。由于萃取剂结构差异,萃取物中的分子结构参数也略有差异。线性结构萃取剂所得萃取物链烃(I_(5))含量较高,环结构萃取剂所得萃取物芳环(I_(6))取代结构较多。利用热重分析法(TGA)在不同升温速率(3,6,10,15 K·min^(-1))下对8种萃取物的热失重行为进行了研究,在等转化率不考虑反应机理的情况下,依据Flynn-Wall-Ozawa法和Kissingr-Akahira-Sunose法解析得出8种萃取物的热解活化能(E_(a))。结果表明8种萃取物热解活化能在78~116 kJ·mol^(-1)之间,其值大小与官能团结构及含量密切相关。将红外光谱定量分析获得的萃取物红外结构参数与热解活化能进行关联,通过详细分析探讨不同萃取物结构参数与热解活化能的一元线性回归E_(a)=f(I_(i))的分析结果发现,芳香性指数(I_(3))和支链化程度(I_(5))是决定萃取物热解活化能大小的主要指标,热解活化能与各单一指标(I_(i))拟合结果的正负相关性,表示这一结构从体系中被热解破坏的难易程度。综合考虑各红外结构参数的共同作用,AGMP萃取物热解活化能与红外光谱结构指标之间的拟合关系模型为E_(a)=-4294.53I_(1)+73812.16I_(2)+207673.32I_(3)-20324.20I_(4)-168.56I_(5)+857.86I_(6)。结合红外分析得到的这一结果,揭示了更多关于煤沥青的热解特性和动力学的细节信息,有助于理解煤沥青的热解过程和热转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萃取 FTIR分峰拟合 分子结构参数 热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软化点包覆沥青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书双 余华 +3 位作者 徐允良 吴雷 朱亚明 赵雪飞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37-2441,共5页
以净化缩聚沥青(中间相碳微球生产中的母液沥青)为原料,通过空气氧化法制备高软化点包覆沥青。通过单因素法,考察了空气流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包覆沥青的基本性质(工业分析指标和光学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300℃... 以净化缩聚沥青(中间相碳微球生产中的母液沥青)为原料,通过空气氧化法制备高软化点包覆沥青。通过单因素法,考察了空气流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包覆沥青的基本性质(工业分析指标和光学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300℃,空气流量160 L/h,反应时间为6 h,可制备出软化点(SP)为215℃,甲苯不溶物(TI)为56.00%,喹啉不溶物(QI)为8.41%,结焦值(CV)为75.83%,收率为68.56%,且在偏光显微镜下为光学各向同性的高品质包覆沥青。并利用元素分析、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分峰拟合技术、热重分析仪(TGA)对高软化点包覆沥青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化缩聚沥青 包覆沥青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矿粉成分对其烧结基础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向家发 王跃飞 +1 位作者 何志军 湛文龙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36,共5页
以铁矿粉的烧结特性为基础,从铁矿粉的同化性、液相流动性、粘结相强度和铁酸钙生成等方面对国内两种铁矿粉以及国外三种铁矿粉进行了研究,并深入分析了结晶水含量和脉石成分对烧结基础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矿粉中适量的Si O2和结晶... 以铁矿粉的烧结特性为基础,从铁矿粉的同化性、液相流动性、粘结相强度和铁酸钙生成等方面对国内两种铁矿粉以及国外三种铁矿粉进行了研究,并深入分析了结晶水含量和脉石成分对烧结基础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矿粉中适量的Si O2和结晶水含量可改善其同化性能和粘结相强度,结合高炉需求和配矿条件,铁矿粉中适宜的结晶水含量为4.5±0.4%,Si O2含量为4.3±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粉 同化性 液相流动性 粘结相强度 铁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渣油沥青的改性及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春雷 朱亚明 +3 位作者 高丽娟 程俊霞 赖仕全 赵雪飞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21-1124,共4页
以乙烯渣油沥青为原料,通过常压空气氧化聚合处理对其进行改性,利用单因素方法考察了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空气流量)对改性沥青性质(软化点、喹啉不溶物、结焦值、甲苯不溶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370℃,反应时间... 以乙烯渣油沥青为原料,通过常压空气氧化聚合处理对其进行改性,利用单因素方法考察了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空气流量)对改性沥青性质(软化点、喹啉不溶物、结焦值、甲苯不溶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370℃,反应时间5 h,空气流量24 L/h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软化点(SP)为233℃、喹啉不溶物(QI)为1.21%、结焦值(CV)为75.45%、甲苯不溶物(TI)为43.42%的改性沥青,其收率(Y)可达51.67%。通过元素分析、FTIR等手段对乙烯渣油沥青和改性沥青的芳香性指数(Iar)、支链化指数(CH3/CH2)进行计算,并利用TGA方法观察改性前后沥青的热稳定性变化。结果表明,乙烯渣油沥青和改性沥青的Iar分别为0.39,0.53,CH3/CH2分别为0.88,1.08,说明改性过程中乙烯渣油沥青支链不断减少,芳香缩合度和热稳定性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渣油沥青 氧化聚合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渣油沥青的氧化改性及其热转化行为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春雷 朱亚明 +3 位作者 高丽娟 程俊霞 赖仕全 赵雪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30-2137,共8页
乙烯渣油沥青具有较高的芳香度和良好的理化性质,有可能作为制备高品质人造炭材料的原料。充分了解和认识乙烯渣油沥青热转化行为是制备高品质乙烯渣油沥青基炭材料的关键。本文研究了乙烯渣油沥青(ETP)及常压空气氧化改性沥青(MP1和MP2... 乙烯渣油沥青具有较高的芳香度和良好的理化性质,有可能作为制备高品质人造炭材料的原料。充分了解和认识乙烯渣油沥青热转化行为是制备高品质乙烯渣油沥青基炭材料的关键。本文研究了乙烯渣油沥青(ETP)及常压空气氧化改性沥青(MP1和MP2)在恒温和变温条件下的热转化行为,用元素分析、FTIR、TGA、偏光显微镜、SEM、XRD、Raman光谱等方法,研究了三种沥青在热转化过程中的结构和性质变化规律。发现改性沥青的热稳定性、C=O和C—O含量均明显高于乙烯渣油沥青。热转化过程中,沥青分子中的C=O官能团作为反应活性位点诱导热转化反应的发生。恒温热转化有利于热转化产物中纤维状结构的形成,变温热转化使得沥青焦显微结构中片状组分含量相对较高。改性沥青焦的碳微晶排列规整程度均低于乙烯渣油沥青焦的碳微晶排列规整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渣油沥青 热转化行为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CrMoAl钢浸入式水口结瘤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侯雪宇 何志军 +1 位作者 徐泽宇 徐太旭 《冶金能源》 2018年第3期13-16,58,共5页
通过对高铝钢38CrMoAl连铸方坯生产过程中钙处理前后水口结瘤物的物相测定和钢中夹杂物的类型分析,研究高铝钢中间包浸入式水口处结瘤机理。分析结果显示,Al_2O_3、MgO·Al_2O_3和CaS是堵塞中间包水口的主要物质,水口堵塞的原因是... 通过对高铝钢38CrMoAl连铸方坯生产过程中钙处理前后水口结瘤物的物相测定和钢中夹杂物的类型分析,研究高铝钢中间包浸入式水口处结瘤机理。分析结果显示,Al_2O_3、MgO·Al_2O_3和CaS是堵塞中间包水口的主要物质,水口堵塞的原因是钢液中的高熔点夹杂物在水口内壁聚集、粘结。钢中较高的S含量、精炼渣系控制不当、钙处理过度是引起水口堵塞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原因,结合实际生产提出了高铝钢水口结瘤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处理 夹杂物 水口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的蒽油基软沥青平均分子结构研究
14
作者 赵春雷 朱亚明 +4 位作者 刘献 高丽萍 赵雪飞 程俊霞 高丽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4-367,共4页
利用元素分析仪、^1H NMR核磁、FTIR、UV等检测方法分别对氧化聚合蒽油基软沥青(OP)、热聚合蒽油基软沥青(TP)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OP、TP平均分子量分别为243.14和271.20;两种沥青中氮原子主要以R-NH-R存在,OP中氧原子主要以Ar-O-R... 利用元素分析仪、^1H NMR核磁、FTIR、UV等检测方法分别对氧化聚合蒽油基软沥青(OP)、热聚合蒽油基软沥青(TP)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OP、TP平均分子量分别为243.14和271.20;两种沥青中氮原子主要以R-NH-R存在,OP中氧原子主要以Ar-O-R或R-O-R结构存在;芳烃取代类型主要为单取代,并且OP、TP分子结构分别以线性排列、面性排列为主。两种沥青芳环上均有短链的烃取代基,OP和TP的平均分子结构式分别为渺位缩合四元环稠环芳烃、迫位缩合的五元环稠环芳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油基软沥青 平均分子结构 平均分子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类重质油基针状焦的制备及表征
15
作者 朱慧慧 徐允良 +4 位作者 胡朝帅 褚宏宇 朱亚明 程俊霞 赵雪飞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47-251,共5页
针状焦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人造炭素材料,是制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和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石墨的重要原料。原料的基础物性对针状焦的品质影响极大,从而进一步影响石墨材料的性质。为进一步考察芳香族重质油制备高品质针状焦的可行性,分别以... 针状焦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人造炭素材料,是制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和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石墨的重要原料。原料的基础物性对针状焦的品质影响极大,从而进一步影响石墨材料的性质。为进一步考察芳香族重质油制备高品质针状焦的可行性,分别以混合油(MO)和乙烯渣油馏分油(EPO)为原料,利用延迟焦化装置进行公斤级试验。分别以FTIR和TGA解析重质油的分子结构以及热解特性,从光学组织结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微晶分布形式以及导电性能五个方面分析针状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MO和EPO的芳香性指数(I ar)分别为0.5927和0.5694,支链化指数(CH 3/CH 2)为0.3516和0.2283,得到的针状焦MO-Coke和EPO-Coke中纤维状结构含量分别为47.68%和57.40%。两种针状焦MO-Coke和EPO-Coke表面光滑且呈类石墨片层结构,微晶堆垛高度分别为2.73 nm和3.50 nm,理想石墨微晶含量达到10.58%和16.43%,电阻率仅为489μΩ·m和471μΩ·m。换句话说,芳香族重质油MO和EPO是制备高品质针状焦的优质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类重质油 针状焦 微观结构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