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6061铝合金表面复合共沉积制备Co-Mo-Ce/TiO_(2)镀层及耐蚀性能研究
1
作者
张金龙
吴晓风
+2 位作者
李继东
王一雍
邢洪旋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7-135,共9页
铝及其合金在海洋工程结构中具有广泛应用,但是铝合金表面硬度低,腐蚀电位较负,耐磨性较差,在海洋环境中很容易发生腐蚀。因此,如何提高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复合共沉积法在6061铝合金表面制备了Co-Mo-Ce/TiO_(2)...
铝及其合金在海洋工程结构中具有广泛应用,但是铝合金表面硬度低,腐蚀电位较负,耐磨性较差,在海洋环境中很容易发生腐蚀。因此,如何提高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复合共沉积法在6061铝合金表面制备了Co-Mo-Ce/TiO_(2)耐蚀镀层并研究了不同超声模式、不同超声功率以及不同纳米TiO_(2)浓度条件对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2 g/L纳米TiO_(2)条件下使用3∶3的超声模式和200 W的超声功率制备得到的镀层耐蚀性能最优,镀层的腐蚀电流密度为0.822μA·cm^(-2),腐蚀电位达到−0.616 V,腐蚀速率达到9.56×10^(−3) mm·a^(−1),电荷转移的阻抗达到1870Ω。且镀有Co-Mo-Ce/TiO_(2)耐蚀镀层的6061铝合金较普通6061铝合金的腐蚀速率降低了57倍,硬度提升了4.7倍,极大的提高了6061铝合金在海洋环境中的应用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复合共沉积
Co-Mo-Ce/TiO_(2)
耐蚀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硅钢表面诱导共沉积钴铁软磁合金
被引量:
1
2
作者
邢洪旋
胡宪伟
+2 位作者
李继东
王耀武
赵辰旭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5-194,共10页
针对硅钢的耐蚀性和软磁性能的问题,提出在硅钢表面诱导共沉积制备Co-Fe软磁合金镀层的工艺。采用SEM、XRD与VSM分析镀层微观形貌、相结构及软磁性能,并研究硫酸钴浓度、沉积电流密度、pH以及酒石酸钠浓度等工艺参数对镀层微观结构以及...
针对硅钢的耐蚀性和软磁性能的问题,提出在硅钢表面诱导共沉积制备Co-Fe软磁合金镀层的工艺。采用SEM、XRD与VSM分析镀层微观形貌、相结构及软磁性能,并研究硫酸钴浓度、沉积电流密度、pH以及酒石酸钠浓度等工艺参数对镀层微观结构以及镀层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钴浓度20 g·L^(-1),酒石酸钠浓度45 g·L^(-1),pH=8,电流密度0.3 A·cm^(-2)为最优工艺参数,且镀层形貌致密,晶粒分布均匀;各个不同工艺参数下得到镀层的相结构均为Co7Fe3,且择优取向无显著差别;当钴含量达到65.11%时,饱和磁化强度达到209 emu·g^(-1)((A·m^(2))/kg),矫顽力低于4 Oe(1 Oe=79.6 A/m),镀层具有最优的软磁性能。在pH=5的酸性溶液中,钴铁合金镀层的腐蚀电位正移了0.012 V,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为2.86μA·cm^(-2),具有更好的耐蚀性能。通过对硅钢表面诱导共沉积Co-Fe软磁合金进行研究,为今后的硅钢资源防护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钢
诱导共沉积
钴铁合金
软磁性能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6061铝合金表面复合共沉积制备Co-Mo-Ce/TiO_(2)镀层及耐蚀性能研究
1
作者
张金龙
吴晓风
李继东
王一雍
邢洪旋
机构
辽宁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7-13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23A20610)
辽宁省教育厅高校基本科研项目-重点攻关项目(JYTZD2023091)。
文摘
铝及其合金在海洋工程结构中具有广泛应用,但是铝合金表面硬度低,腐蚀电位较负,耐磨性较差,在海洋环境中很容易发生腐蚀。因此,如何提高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复合共沉积法在6061铝合金表面制备了Co-Mo-Ce/TiO_(2)耐蚀镀层并研究了不同超声模式、不同超声功率以及不同纳米TiO_(2)浓度条件对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2 g/L纳米TiO_(2)条件下使用3∶3的超声模式和200 W的超声功率制备得到的镀层耐蚀性能最优,镀层的腐蚀电流密度为0.822μA·cm^(-2),腐蚀电位达到−0.616 V,腐蚀速率达到9.56×10^(−3) mm·a^(−1),电荷转移的阻抗达到1870Ω。且镀有Co-Mo-Ce/TiO_(2)耐蚀镀层的6061铝合金较普通6061铝合金的腐蚀速率降低了57倍,硬度提升了4.7倍,极大的提高了6061铝合金在海洋环境中的应用年限。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复合共沉积
Co-Mo-Ce/TiO_(2)
耐蚀镀层
Keywords
6061 aluminum alloy
composite co-deposition
Co-Mo-Ce/TiO_(2)
corrosion-resistant coating
分类号
TG17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硅钢表面诱导共沉积钴铁软磁合金
被引量:
1
2
作者
邢洪旋
胡宪伟
李继东
王耀武
赵辰旭
机构
辽宁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东北
大学
冶金
学院
出处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5-19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374352)
辽宁省冶金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3KFKT-10)。
文摘
针对硅钢的耐蚀性和软磁性能的问题,提出在硅钢表面诱导共沉积制备Co-Fe软磁合金镀层的工艺。采用SEM、XRD与VSM分析镀层微观形貌、相结构及软磁性能,并研究硫酸钴浓度、沉积电流密度、pH以及酒石酸钠浓度等工艺参数对镀层微观结构以及镀层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钴浓度20 g·L^(-1),酒石酸钠浓度45 g·L^(-1),pH=8,电流密度0.3 A·cm^(-2)为最优工艺参数,且镀层形貌致密,晶粒分布均匀;各个不同工艺参数下得到镀层的相结构均为Co7Fe3,且择优取向无显著差别;当钴含量达到65.11%时,饱和磁化强度达到209 emu·g^(-1)((A·m^(2))/kg),矫顽力低于4 Oe(1 Oe=79.6 A/m),镀层具有最优的软磁性能。在pH=5的酸性溶液中,钴铁合金镀层的腐蚀电位正移了0.012 V,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为2.86μA·cm^(-2),具有更好的耐蚀性能。通过对硅钢表面诱导共沉积Co-Fe软磁合金进行研究,为今后的硅钢资源防护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硅钢
诱导共沉积
钴铁合金
软磁性能
耐蚀性能
Keywords
silicon steel
induced co-deposition
cobalt-iron alloy
soft magnetic properties
corrosion protection
分类号
TG156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TB114 [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6061铝合金表面复合共沉积制备Co-Mo-Ce/TiO_(2)镀层及耐蚀性能研究
张金龙
吴晓风
李继东
王一雍
邢洪旋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硅钢表面诱导共沉积钴铁软磁合金
邢洪旋
胡宪伟
李继东
王耀武
赵辰旭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