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软实力对地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辽宁区域为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洪泽 张森林 李正治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1-154,共4页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界定文化软实力概念的基础上,从辽宁地区政府公信力、社会凝聚力、特色文化感召力、居民创造力和文化对外吸引力等几个方面分析辽宁区域文化...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界定文化软实力概念的基础上,从辽宁地区政府公信力、社会凝聚力、特色文化感召力、居民创造力和文化对外吸引力等几个方面分析辽宁区域文化软实力对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与迟滞因素,进而提出提升辽宁区域文化软实力的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文化软实力 地域经济发展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质稳定性与发展性新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文 张珊珊 +1 位作者 陈亮 杨丽珠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260-265,共6页
气质的稳定性和发展性是心理学研究争论已久的问题。遗传×环境的研究视角再次打破了传统研究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气质稳定性与发展性的共存,遵循传统先天论——环境论——先天论——先天论×环境论的总体发展态势。该视角在拓展... 气质的稳定性和发展性是心理学研究争论已久的问题。遗传×环境的研究视角再次打破了传统研究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气质稳定性与发展性的共存,遵循传统先天论——环境论——先天论——先天论×环境论的总体发展态势。该视角在拓展气质研究领域的同时,也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取向。本文首先综述了由于研究手段的更新和多元化而引发的气质稳定性和发展性两方面的最新实证研究,探讨了稳定性中遗传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脑生理基础以及个体气质发展性的内部、外部影响因素。然后,从研究样本的年龄段、气质的生理机制和儿童气质的纵向研究、亲子互动及师生互动方面的研究等方面提出目前我国气质研究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质 稳定性 发展性 遗传X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区域软实力与区域经济的发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正治 张凤莲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8-150,共3页
区域软实力是区域综合实力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区域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背景,界定了区域软实力的概念,阐释了区域软实力的基本要素,分析了区域软实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 区域软实力 区域经济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春男 张静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01期229-232,共4页
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发展历程的讨论,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区别和联系,提出两者应协同发展、互相促进,共同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从而加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力度.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软实力概述及其提升对策实例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正治 杨洪泽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5-136,共2页
区域软实力是区域综合实力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分析其软实力发展现状,并提出其提升对策。
关键词 区域软实力 提升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区域软实力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正治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2-85,共4页
区域软实力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综合实力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因素。文中阐释了区域软实力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作用,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软实力的现状,提出了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软实力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区域软实力 东北老工业基地 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莲圣母:义和团女性形象的历史变迁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平 朱丹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20,53,共8页
林黑儿是义和团时期天津红灯照的首领,号称"黄莲圣母"。红灯照传奇故事曾经广为流传,有着强烈意识形态化的时代特征。尽管清廷保守派曾经认可、放纵义和团,但官方史料中有关"黄莲圣母"的记载却十分稀少。清末民初... 林黑儿是义和团时期天津红灯照的首领,号称"黄莲圣母"。红灯照传奇故事曾经广为流传,有着强烈意识形态化的时代特征。尽管清廷保守派曾经认可、放纵义和团,但官方史料中有关"黄莲圣母"的记载却十分稀少。清末民初之人所写的野史、笔记中提及其人,往往捕风捉影、夸大其词。在现当代学者的论著中,多数是突出她在义和团运动中上阵杀敌的英勇表现,将她塑造为革命造反派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偶像、爱国主义的象征。事实上,"黄莲圣母"长期以来被赋予的多重身份——渔家女、圣母、邪匪与革命英雄——并不能确切概括其形象特征。本文力图探究林黑儿被神化的背景、过程与影响,将一百多年来人们对红灯照的描绘、被创造的作为"革命派"、"爱国者"的公共记忆与抛开意识形态面纱后的历史人物做对比分析,还原真实的"黄莲圣母"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莲圣母” 红灯照 义和团运动 妇女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与针对性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
8
作者 刁凤鸣 周博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47,共2页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与针对性要重视学生道德发展的内在需要,做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授课教师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相结合,建立符合德育发展要求的评价体系,构建完整的德育体系。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 实效性 针对性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化对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构建
9
作者 李正治 张凤莲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8-151,共4页
城市文化软实力作为城市综合实力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其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而随着互联网技术与规模的迅速发展,网络文化之于城市文化软实力构建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文章界定了网络文化与城市文化软实... 城市文化软实力作为城市综合实力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其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而随着互联网技术与规模的迅速发展,网络文化之于城市文化软实力构建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文章界定了网络文化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并对网络文化在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加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城市文化软实力 内涵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及对策
10
作者 王延涛 乔东升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4-35,共2页
农村信用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也是支持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资金来源,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农村信用社多年来在改进服务、改革体制、改善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就农村信用社如何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难点提出了几方面... 农村信用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也是支持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资金来源,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农村信用社多年来在改进服务、改革体制、改善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就农村信用社如何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难点提出了几方面的设想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新农村建设 农村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帝国主义背景下的高校语言教育辩证审视
11
作者 杨洪泽 张森林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4Z期7-8,共2页
全球化视域下,拥有政治和经济双重目的的文化帝国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作为文化重要符号的民族语言也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下,有必要从文化自觉的角度对当前高校语言教育进行辩证审视,加强母语教育以提升大... 全球化视域下,拥有政治和经济双重目的的文化帝国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作为文化重要符号的民族语言也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下,有必要从文化自觉的角度对当前高校语言教育进行辩证审视,加强母语教育以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对于有碍大学生民族认同感的过度外语教育应该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帝国主义 语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漱溟乡村建设实践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云波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2-174,共3页
民国时期领域广阔、影响深远的乡村建设运动,不仅是农村落后破败的现实促成的,也是知识界对农村重要性自觉体认的产物。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扫盲和文化教育、引进和推广动植物良种、尝试建立农村医疗保健体系、移风易俗、倡导合作... 民国时期领域广阔、影响深远的乡村建设运动,不仅是农村落后破败的现实促成的,也是知识界对农村重要性自觉体认的产物。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扫盲和文化教育、引进和推广动植物良种、尝试建立农村医疗保健体系、移风易俗、倡导合作组织、加强农村自卫等方面。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其所遗留的丰富精神遗产,更在于其所进行的伟大实践为今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乡村建设 梁漱溟 晏阳初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德育环境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制约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博文 王继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52,共2页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依据具体分析了环境对德育主体和客体的制约表现,提出了学校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环境的制约作用,对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评价也必须考虑环境的影响。要区别对待不同的环境因素,发掘和利用可感性...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依据具体分析了环境对德育主体和客体的制约表现,提出了学校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环境的制约作用,对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评价也必须考虑环境的影响。要区别对待不同的环境因素,发掘和利用可感性环境、适应或协调可适性环境、积极调节创设可控性环境,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环境的互动,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环境 思想道德教育 制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