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域经济依托城市化发展的道路——辽宁县域经济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萍 王圣淇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6-141,共6页
辽宁的资本投资主要向大中城市集聚,而且城市规模和经济密度与固定资产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城市的就业形势随着资本的集聚而得到改善。基于背景和约束条件的改变,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应选择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转移,围绕中心城市发展配套产业... 辽宁的资本投资主要向大中城市集聚,而且城市规模和经济密度与固定资产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城市的就业形势随着资本的集聚而得到改善。基于背景和约束条件的改变,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应选择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转移,围绕中心城市发展配套产业的道路。从早期的经验看,辽宁一些发展较快的县和县级市,要么是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支柱产业,要么是通过放大市场流通交易促进地区支柱产业的形成。而现在,以大城市为依托发展配套产业则成为一条新兴之路。因此,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配套产业应成为驱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主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县域经济 配套产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辽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
作者 鲍振东 陈萍 张万强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7,共4页
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蔓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辽宁的原材料行业、装备制造业等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但辽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辽宁应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深入分析当前经济... 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蔓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辽宁的原材料行业、装备制造业等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但辽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辽宁应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坚定信心,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要紧紧咬住"保增长"的目标不放松,扩大投资要与促进农村发展、"突破辽西北"等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出台针对性更强的促进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促进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继续保持辽宁经济在又好又快的轨道上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金融危机 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条件分析
3
作者 张天维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9-82,共4页
第十个五年计划对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要确保“十五”战略的实施 ,应从国际环境、需求和市场条件、人口和资源条件、经济发展的资金和技术条件、体制和社会条件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 ,找寻应获取的机遇 ,观察将面临的挑战。结合... 第十个五年计划对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要确保“十五”战略的实施 ,应从国际环境、需求和市场条件、人口和资源条件、经济发展的资金和技术条件、体制和社会条件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 ,找寻应获取的机遇 ,观察将面临的挑战。结合辽宁省自身条件和改革及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特殊性 ,应重点解决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进步、进一步搞好国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十五”时期 经济 社会 发展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运营体制市场化改革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萍 王广林 +1 位作者 许林海 王丹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1-66,共6页
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城市基础设施全部由政府投资建设 ,这种由国有单位去维护和运营的体制必须改革。应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领域 ,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和市场化经营模式。第一 ,取消进入限制 ,实现经营性公共产品的投... 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城市基础设施全部由政府投资建设 ,这种由国有单位去维护和运营的体制必须改革。应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领域 ,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和市场化经营模式。第一 ,取消进入限制 ,实现经营性公共产品的投资多元化 ,准经营性公共产品合理优惠 ,非经营性公共产品的投资补偿化 ,经营性公共产品资产和企业产权市场化。第二 ,加快政企分离 ,实现公共产品供给的企业化、民营化和方式的多样化 ,公共事业和企业单位职能的合理化。第三 ,转变政府职能 ,建立市场化的管理制度 ,完善政府收费和定价制度 ,完善政府监督和规制制度 ,完善政府公共收费和支付系统 ,完善相关法律和法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投资主体 多元化 政企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农业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宋帅官 张天维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1-42,共2页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辽宁"十二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之一。实现辽宁农业产业化需要以产业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重点发展农业科技产业。培育和发展诸如生物能源、动物疫苗、生物医药等农业新兴产业将是辽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辽宁"十二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之一。实现辽宁农业产业化需要以产业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重点发展农业科技产业。培育和发展诸如生物能源、动物疫苗、生物医药等农业新兴产业将是辽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辽宁当前农业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兴产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经济发展战略回顾与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玉红 杨冬梅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3-87,共5页
〕“七五”战略和“八五”战略的主要特点是既有纯经济发展目标 ,又有社会进步目标。从纯经济发展的角度把握战略思想的演变脉络 ,结合实施发展战略的实践 ,制定辽宁未来发展战略规划 ,应借鉴以下几方面 :一是发展战略的制定要建立在市... 〕“七五”战略和“八五”战略的主要特点是既有纯经济发展目标 ,又有社会进步目标。从纯经济发展的角度把握战略思想的演变脉络 ,结合实施发展战略的实践 ,制定辽宁未来发展战略规划 ,应借鉴以下几方面 :一是发展战略的制定要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 ,更多地从需求结构变化角度来分析经济增长问题 ;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调整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注重对新兴产业的培育 ,不应对原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依赖过重 ;应更多地侧重培育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而不是生产能力的扩张。二是发展规划的制定要与国家的政策相适应 ,支持辽宁经济增长的结构基础将发生变化 ,要从依靠资金和扩大投资转向依靠工业技术创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经济发展战略 实绩评价 七五计划 八五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税费改革与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研究——以辽宁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陈萍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4-88,共5页
农村税费改革在初步达到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 ,也暴露出现行乡镇财政体制所存在的问题 :乡镇财政收入大幅度下降 ,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的矛盾更加突出 ,乡镇财政为农民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进一步弱化。如果不对乡镇财政体制进行... 农村税费改革在初步达到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 ,也暴露出现行乡镇财政体制所存在的问题 :乡镇财政收入大幅度下降 ,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的矛盾更加突出 ,乡镇财政为农民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进一步弱化。如果不对乡镇财政体制进行改革 ,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就将难以巩固 ,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将受到影响。应在合理划分财权与事权的基础上 ,减少乡镇财政供养人口 ,加强对乡镇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监管 ,强化乡镇财政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同时 ,改革教育经费筹集制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税费改革 乡镇财政 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许林海 米修琳 王敏洁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2-73,共2页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城乡居民收入和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和特点,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城乡居民分项收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变动态势,为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提供借鉴和思路。
关键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变动趋势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问题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天舒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9,共3页
关键词 职工工资收入 机制问题 辽宁省 企业经济效益 初次分配 构建和谐社会 经济社会发展 工资性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及长效机制——以辽宁农村垃圾污水处理为例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玉红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6-97,共2页
近年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了显著改善,但是这种改变的主要推动力量是经济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贡献很小。城乡非均衡的公共财政政策和制度外供给仍然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主要特征,这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 近年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了显著改善,但是这种改变的主要推动力量是经济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贡献很小。城乡非均衡的公共财政政策和制度外供给仍然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主要特征,这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我国在污水垃圾治理上对农村的重视和投入都远远落后于城市。本文从资金来源、参与主体、供给模式等几方面探讨农村污水垃圾治理长效机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公共产品 污水垃圾处理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结构转型与辽宁老工业基地复兴
11
作者 冯贵盛 龙桂馥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7-80,共4页
辽宁老工业基地十多年的改造实践表明 ,发展方式、结构和体制三者有着很强的关联性。结构转型是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 ,发展方式转型是实现结构转型的前提条件 ,体制转型是发展方式和结构转型的支撑。三者互联互动 。
关键词 经济结构调整 辽宁 老工业基地 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 产业结构调整 体制改革 政府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五”以来辽宁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状况评析
12
作者 李天舒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6-71,共6页
大中型企业是辽宁工业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全面攻坚的关键时期,在区域结构调整和产业组织变革中,切实提高大中型企业的资源运营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一、“七五”以采辽宁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特点 工业经济效... 大中型企业是辽宁工业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全面攻坚的关键时期,在区域结构调整和产业组织变革中,切实提高大中型企业的资源运营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一、“七五”以采辽宁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特点 工业经济效益指工业经济运行过程中,生产经营成果与生产经营消耗之间的对比关系及其变化,也就是投入与产出、费用与效用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经济效益的高低是判定企业经营健康与否的衡量器。沿循辽宁大中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变动轨迹,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型企业 工业经济效益 “七五” 资金利税率 年均增长 大型企业 辽宁工业 大中型工业企业 全员劳动生产率 1994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现代信息产业建设 带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13
作者 王策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4-78,共5页
加速现代信息产业建设带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王策20世纪中期以后,在工业技术领域,以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引发了以计算机和通信设备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被称为信息化的工业革命导致了信息产业的出现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加速现代信息产业建设带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王策20世纪中期以后,在工业技术领域,以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引发了以计算机和通信设备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被称为信息化的工业革命导致了信息产业的出现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也给人类的生活方式、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信息产业 社会经济发展 信息市场 信息产业建设 信息技术 社会信息化 信息服务业 信息流通 信息咨询服务业 国民经济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二元:辽宁城乡经济关系的综合分析
14
作者 王海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4-68,共5页
0.1 在西方发展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经济发展理论,即“二元经济理论”。这一理论近年来被介绍到我国,引起了经济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尽管由于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理论前提和研究对象的差异,这一理论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但这一理... 0.1 在西方发展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经济发展理论,即“二元经济理论”。这一理论近年来被介绍到我国,引起了经济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尽管由于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理论前提和研究对象的差异,这一理论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但这一理论所提出的发展目标和某些观点,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仍有较多的启迪并可作为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城乡经济关系 城乡关系 城市工业 农村工业 城乡协调发展 综合分析 社会模式 工业化进程 农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经济周期辽宁应采取的对策
15
作者 陈萍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65-68,共4页
在即将发生的新一轮经济周期中,许多因素已经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变化。这些变化对辽宁经济会造成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使辽宁因国有经济比重相对其它地区较大而陷入困境;投资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又给以重工业为主... 在即将发生的新一轮经济周期中,许多因素已经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变化。这些变化对辽宁经济会造成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使辽宁因国有经济比重相对其它地区较大而陷入困境;投资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又给以重工业为主的辽宁带来机遇,但地区经济结构趋同化倾向,又会使这种机遇变得难以捕捉;国家政策向中西部倾斜又会加重不利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快改革,调整结构,捕捉竞争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经济周期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高新技术集成机制与培育辽宁新的经济增长点
16
作者 张可时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1-66,共6页
关键词 集成机制 应用高新技术 传统产业 新的经济增长点 技术发展 辽宁 发展高新技术 技术产业化 老工业基地 技术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发展对苏贸易和经济投术合作的前景
17
作者 赵玉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5-59,共5页
中苏关系的正常化,为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两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开辟了美好的前景。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和分析与辽宁省进行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的地区——苏联远东地区的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和有科学根据的对策。本... 中苏关系的正常化,为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两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开辟了美好的前景。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和分析与辽宁省进行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的地区——苏联远东地区的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和有科学根据的对策。本文拟就此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深加工产品 远东地区 原料基地 经济技术合作 初级产品 苏联 劳务 竞争能力 资金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距离:内涵演变、理论基础及其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
18
作者 李增刚 姜凯 王典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20,共12页
国家间制度距离是影响国际经贸往来的重要因素。制度距离这一概念由心理距离和文化距离发展而来,反映了国家之间制度的差异。在国家层面,制度距离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制度亲近论”“距离偏好论”和“非线性关系”... 国家间制度距离是影响国际经贸往来的重要因素。制度距离这一概念由心理距离和文化距离发展而来,反映了国家之间制度的差异。在国家层面,制度距离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制度亲近论”“距离偏好论”和“非线性关系”;在企业层面,制度距离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持股比例和生存绩效。从加强经济学学理基础、优化测度方法、强化内生性讨论和补充制度距离影响全球双边直接投资四个维度,可以拓展和深化制度距离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式制度距离 非正式制度距离 国际直接投资 组织制度主义 新制度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保护与外资流入——基于《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19
作者 王典 宋帅官 李增刚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52,共18页
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对外资流动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加强劳动保护实现中国利用外资结构调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以2008年实施《劳动合同法》为背景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增强劳动保护使外资... 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对外资流动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加强劳动保护实现中国利用外资结构调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以2008年实施《劳动合同法》为背景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增强劳动保护使外资更多地流入资本密集型行业,降低外资流入劳动密集型行业水平,改变了中国利用外资的结构;机制检验发现,面临劳动保护加强,资本密集型企业在劳动生产率和雇佣灵活度上展现出来的优势是导致外资流入发生结构变化的可能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加强劳动保护对外资流入结构的作用在高市场化水平地区、低技术行业和低市场占有率的企业更为显著。厘清劳动保护与外资流入的关系,对推动高水平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保护 高水平开放 外资流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天舒 王宝民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7-100,共4页
资源性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东北的石油、煤炭、有色金属、林木等资源丰度已经明显下降的行业中 ,从长远来看面临着产业替代的任务。延续东北经济区资源产业发展的对策是制定适合区情省情的资源型产业发展战略 ,对资源产业发展... 资源性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东北的石油、煤炭、有色金属、林木等资源丰度已经明显下降的行业中 ,从长远来看面临着产业替代的任务。延续东北经济区资源产业发展的对策是制定适合区情省情的资源型产业发展战略 ,对资源产业发展予以必要的政策扶持。未来资源产业的发展要注重资源的适度开采 ,注重资源深加工和转化增值 ,延伸产业链 ,并注重资源产业集约生产模式 ,加强资源的勘查和资源的战略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产业 资源萎缩 延续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