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年文学学术史案·钱锺书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暨《社会科学辑刊》“百年文学学术史案”专栏策划会纪要
1
作者 冯静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7-208,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许多进步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长期实践探索中,产生了郭沫若、李达、艾思奇、翦伯赞、范文澜...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许多进步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长期实践探索中,产生了郭沫若、李达、艾思奇、翦伯赞、范文澜、吕振羽、马寅初、费孝通、钱锺书等一大批名家大师,为我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行了开拓性努力。”为推进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积极吸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资源,以建设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学术史 百年文学 钱锺书 研讨会综述 专栏策划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融入到反思: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理路返观 被引量:3
2
作者 高翔 李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4-228,共1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对于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从萌芽、发展到繁盛三个阶段,研究成果呈现出由融入到反思的观念转变。学者们从学术期刊国际化内涵、引用国外数据库做期刊国际化状况分析、对学术期刊国际化路径探索...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对于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从萌芽、发展到繁盛三个阶段,研究成果呈现出由融入到反思的观念转变。学者们从学术期刊国际化内涵、引用国外数据库做期刊国际化状况分析、对学术期刊国际化路径探索以及国际化过程问题反思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进行了深入思考,体现了学界为中国学术"走出去"、实现在世界学术平台上获得更多话语权的不懈努力。通过对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成果的梳理,有利于廓清学界对于学术期刊国际化的认识轨迹、化解国际化实施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以期对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的长效发展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国际化 融入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传播机制背后的人际交往模式变革解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1-144,共4页
微信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已成为目前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在微信自媒体化与社交分享平台相结合的强效传播机制驱动下,一场人际交往模式的变革正在逐渐展开。撇开微信的即时性、强关系连带、个人媒体化等自身固有优势外,微... 微信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已成为目前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在微信自媒体化与社交分享平台相结合的强效传播机制驱动下,一场人际交往模式的变革正在逐渐展开。撇开微信的即时性、强关系连带、个人媒体化等自身固有优势外,微信发展的迅猛势头更反映了社会转型过程中,人际交往模式变革的深层原因。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整合模式渐趋消散,都市化的社会整合模式逐渐确立。社会转型要求人际交往模式进行重新整合,民众需要寻找新的集体归属。此时,带有强关系连接的微信交流平台的出现正迎合了民众的这种心理需求,从而在短时间内被广泛接受。但值得警醒的是,微信的半匿名性和去个性化等潜在特征,给社会转型时期,情感需求尚未找到适当归属的民众带来的人际交往隐忧同样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传播机制 人际交往模式 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定学术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话语体系”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9-210,F0003,共3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有效回应社会转型的新需要、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有效回应社会转型的新需要、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对于社会学理论体系完善提出的更高要求,2018年4月13-15日,《社会科学辑刊》编辑部成功举办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话语体系”学术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学术研讨会 话语体系 中国特色 研讨会综述 中国故事 学科 社会主要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媒体在与传统媒体互动中的传播策略调适 被引量:2
5
作者 冯静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7-152,共6页
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第五媒体已经突破初期巅峰的发展态势,进入一种相对平稳的平台期。微信、手机客户端等类程序的广泛应用使第五媒体在传播机制中凸显出其他传统媒体不具备的优势,而随着第五媒体进入平台期,其传播机制也发... 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第五媒体已经突破初期巅峰的发展态势,进入一种相对平稳的平台期。微信、手机客户端等类程序的广泛应用使第五媒体在传播机制中凸显出其他传统媒体不具备的优势,而随着第五媒体进入平台期,其传播机制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移动商务类应用发展的突飞猛进,带来了支付类工具的激增。手机客户端的种类日益繁多,趋向多元。人们对第五媒体中自媒体信息的警惕性逐渐提高,国家对第五媒体的监管逐渐增强,第五媒体的快速发展对硬件的客观要求也越来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媒体 传统媒体 媒体互动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学习与阐释党的十九大报告法治精神”学术研讨会综述
6
作者 车流畅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7-208,共2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命题,其中重申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实现此目标,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命题,其中重申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实现此目标,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此,2018年2月2—4日,《社会科学辑刊》编辑部成功举办"学习与阐释党的十九大报告法治精神"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中南财经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术研讨会 法治理论 法治精神 依法治国 研讨会综述 大报 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殖民权力场域与东北现代文学话语建构——以《盛京时报》文艺副刊为考察中心
7
作者 冯静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4-179,共6页
殖民,一直是东北现代文学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绕不开的语境视域。单纯从政治角度看,武力殖民确实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但日本的文化殖民却早有用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日本作为妄想殖民中国的国家,想要文化输入和经济掠夺,... 殖民,一直是东北现代文学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绕不开的语境视域。单纯从政治角度看,武力殖民确实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但日本的文化殖民却早有用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日本作为妄想殖民中国的国家,想要文化输入和经济掠夺,必须利用其舆论的喉舌在一切可以把握的领域中制造文化殖民的语境。新旧文化的碰撞是中国20世纪初的阵痛,东北也不例外,只是和新文化运动中心——北京的轰轰烈烈相比,东北文学或文化界反响不大,甚至可以说比较低沉。提倡女子独立、女权是新文化运动后新思潮的主要代表思想之一,"神皋杂俎"在讨论这一话题方面比较开明,除了很多小说以当时的女子为主人公,描绘她们在新旧文化冲突中的选择外,还有很多议论文也一直以男女平等为话题,进行创作。大量域外的作家作品介绍,能够对受众产生一种多元思想融合的场域,不再固守传统的文化思想,继而为日本国的东北全域殖民做好文化殖民的先期话语铺垫。因此,在日本人主办的《盛京时报》中,东北读者确实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域外的风情和思想,但背后却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良苦用心"。除了制造外部多元、恶化的环境,《盛京时报》对国内矛盾的暴露乐此不疲。在艰难环境下发声的作家作品、文学评论体现了东北作家主体性的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殖民权力 东北现代文学 话语建构 神皋杂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公众平台的角色定位与功能调适 被引量:130
8
作者 李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61,共5页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在私人微信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它打破了微信私人账号在公众传播中的诸多壁垒,挖掘自身用户的潜在能量,构建了别具特色的信息交流生态环境,创造了一个比微博更具黏贴性和互动性的自媒体交流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在私人微信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它打破了微信私人账号在公众传播中的诸多壁垒,挖掘自身用户的潜在能量,构建了别具特色的信息交流生态环境,创造了一个比微博更具黏贴性和互动性的自媒体交流平台。在微信由单纯的交友互动逐渐演变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今天,微信公众平台能否健康发展不仅仅关涉到网络营销中品牌的推广效果,更影响到公众舆情的发展导向以及民众对于社会问题的看待角度。因此对微信公众平台的深入研究并进行合理利用十分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公众平台 品牌创建 角色定位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视域下多元舆论场的博弈与融合 被引量:9
9
作者 李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4-139,共6页
随着新媒体在社会舆论传播中充任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舆论传播场域呈现出愈发多元化的趋势。信息来源的陡然增加与信息交互性、自主性的骤然提升使社会舆论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政府、媒体、大众三大舆论场域迅速分野反映出认知... 随着新媒体在社会舆论传播中充任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舆论传播场域呈现出愈发多元化的趋势。信息来源的陡然增加与信息交互性、自主性的骤然提升使社会舆论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政府、媒体、大众三大舆论场域迅速分野反映出认知立场的相互背离。社会转型的顺利完成、相关制度、机构的不断完善最终将迎来三大舆论场的相互融合,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三者在相互博弈下需求微妙的生存制衡,可以将其看作是社会体制完善的必经之路,但同时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多元舆论场之间差距持续拉大,将导致政府认知与民众认知之间出现难以消弭的隔阂,任其发展将产生民众对于政府乃至意识形态的信任危机。因此,面对当下多元化的舆论生态,探寻三大场域融合的有效途径显得十分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多元 舆论场 博弈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管理模式下新媒体网络舆情治理路径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53,共5页
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需要完善和改进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强势介入,公众通过网络新媒体了解和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并参与评论已成为常态。与以往的舆情事件相比,网... 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需要完善和改进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强势介入,公众通过网络新媒体了解和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并参与评论已成为常态。与以往的舆情事件相比,网络舆情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参与人数多、信息追溯难、监管难度大等特点,线上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当,极有可能诱发线下的群体性舆情事件,甚至会升级为社会问题危机,对社会稳定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对网络舆情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危机管理专家米特洛夫提出的危机管理五阶段模型与网络舆情生命发展周期阶段性相似,具有很强的适用性。综合考虑新媒体的传播模式特点,参照网络舆情的自然生命发展周期,利用危机管理五阶段模式可以建立起面向网络舆情发展全过程的治理框架,能够从危机预防和危机处理的双方面,有效提升政府妥善处理网络舆情事件、网络消解舆情危机的常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危机管理 治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社群行为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及其治理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阳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9-148,共10页
网络对于社会生活的深度介入极大地模糊了现实与虚拟双重空间的边界,各种社会经验、话语和权力主体在不同时空中不断碰撞、整合,促使网络社群逐渐成为现实社会中重要的人际关系模式之一。网络社群虽然是弱关系连接却打破了人们的固有认... 网络对于社会生活的深度介入极大地模糊了现实与虚拟双重空间的边界,各种社会经验、话语和权力主体在不同时空中不断碰撞、整合,促使网络社群逐渐成为现实社会中重要的人际关系模式之一。网络社群虽然是弱关系连接却打破了人们的固有认知,能够短时间内聚集强大的社会资本,并能从虚拟走向现实,显著地作用于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并在现实生活中持续产生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凭借网络平台的信息传播优势,网络社群对于社会舆论导向甚至是公共领域决策都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网络社群运行特征与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及时把握网络社群行为的发展动向,充分认识网络矛盾冲突对于现实社会矛盾的倒逼机制,进而实现对于网络社群行为的有效治理,有助于优化我国公共决策体系架构,降低引发群体性公共事件的社会风险,推动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的全面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群 网络社群行为 公共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新的新时代——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三十四届年会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瑞弘 冯静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5-208,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 当代 理论品格 时代化 社会科学院 中华优秀传统 文艺创作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学研究的理论设定与审美转向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5-169,共5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互联网对于社会生活介入的不断深入和扩展,网络已经成为推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1],就当代文学而言,互联网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便是当下最大的“世情”,由互联...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互联网对于社会生活介入的不断深入和扩展,网络已经成为推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1],就当代文学而言,互联网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便是当下最大的“世情”,由互联网和新媒体催生而出的网络文学不仅改变了文艺形态,而且对于当代文学的文艺观念与实践乃至民众价值观和审美标准都产生了巨大的形塑作用。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的发布,都表明中国已经在顶层设计上对于网络文学形成了战略定位,明确了对网络文学发展的支持引导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审美标准 文学研究 互联网技术 社会主义文艺 当代文学 文艺形态 社会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文审视与土地意象——《科尔沁旗草原》新解读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静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科尔沁旗草原》史诗性的视野架构、情节设置、人物形象等文本特征与托尔斯泰的《复活》产生了异时异地的互文观照。在这部小说中又有太多作家自身生活经历的影子,丁宁的形象向人们展现了一个身在关外,心却恋在草原的地主端木蕻良,他... 《科尔沁旗草原》史诗性的视野架构、情节设置、人物形象等文本特征与托尔斯泰的《复活》产生了异时异地的互文观照。在这部小说中又有太多作家自身生活经历的影子,丁宁的形象向人们展现了一个身在关外,心却恋在草原的地主端木蕻良,他对这片土地既爱又恨,执着地将创作视角关注在土地这一农民的生存之本上,土地是这部作品乃至端木蕻良大部分作品中永恒的意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旗草原》 互文 土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青年》“新诗歌”专辑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翔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6-122,共7页
基于东北沦陷前期诗歌生产的颓势,《新青年》诗歌编辑于1938年刊出"新诗特辑",初显了其为振兴东北诗坛做出的努力,可称为"新诗歌"专辑的前征象。《新青年》附刊"新诗歌"专辑的出版,是东北沦陷区期刊诗歌... 基于东北沦陷前期诗歌生产的颓势,《新青年》诗歌编辑于1938年刊出"新诗特辑",初显了其为振兴东北诗坛做出的努力,可称为"新诗歌"专辑的前征象。《新青年》附刊"新诗歌"专辑的出版,是东北沦陷区期刊诗歌编辑挽救新诗的一次重要行动,也是东北现代诗歌历史的一个独特现象,具有重要的文献意义和研究价值。"新诗歌"专辑显示了以知名诗人金音领衔的阵容可观的诗人群体,诗作呈现出以个体生命的体验表达对社会、人生、理想的认知和贴近现实的书写与抒情等特征,显示出中国古代诗歌与西方现代诗歌的双重影响,诗人对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创作格调的双重选择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新诗歌”专辑 挽救新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文空间下近代东北蒙古族小说原创性探微——以《一层楼》到《红楼梦》及其续书为例
16
作者 刘瑞弘 刘冬梅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0-164,共5页
《红楼梦》的问世引领了有清一代及后世作家对经典文本的仿续热潮,互文理论为我们理解这种文本之间的流动关系开拓了一个无限阐释的空间。近代东北蒙古族文学家尹湛纳希创作的长篇世情小说《一层楼》及其续书《泣红亭》的原创意义正在... 《红楼梦》的问世引领了有清一代及后世作家对经典文本的仿续热潮,互文理论为我们理解这种文本之间的流动关系开拓了一个无限阐释的空间。近代东北蒙古族文学家尹湛纳希创作的长篇世情小说《一层楼》及其续书《泣红亭》的原创意义正在于文学文本与历史、社会、文化等其他非文学文本的相互影响和修正。尹湛纳希在借鉴了《红楼梦》及其续书和其他明清小说的基础上创造了一部具有蒙古族特质的世情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蒙古族小说 互文性 尹湛纳希 《一层楼》 《红楼梦》 近代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新青年》散文的意义生成与文体确立
17
作者 高翔 刘瑞弘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7-111,共5页
《新青年》创刊之初,关乎"散文"的文体意识并非出于自觉,而多以"随笔"设置专栏,与小说、诗歌并行而列,不见明确的文体意识。其意义的生成,多体现在对题旨的言说、对人生世界与世俗生活的体味及以情展意的特征呈现... 《新青年》创刊之初,关乎"散文"的文体意识并非出于自觉,而多以"随笔"设置专栏,与小说、诗歌并行而列,不见明确的文体意识。其意义的生成,多体现在对题旨的言说、对人生世界与世俗生活的体味及以情展意的特征呈现中。至1937年,《新青年》散文专栏明确开辟,其散文文体开始确立,文体意识走向自觉,并于此后刊发了诸多散文篇什,且有在东北现代散文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和产生重大影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散文 意义 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回顾与前沿问题展望”研讨会综述
18
作者 冯静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7-208,F0003,共3页
2017年1月13—15日,由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辑刊》编辑部主办的“新世纪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回顾与前沿问题展望”学术研讨会在辽宁葫芦岛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陕西... 2017年1月13—15日,由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辑刊》编辑部主办的“新世纪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回顾与前沿问题展望”学术研讨会在辽宁葫芦岛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现代史研究 研讨会综述 展望 陕西师范大学 学术研讨会 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映时代精神 探究理论基石——“改革开放40年中国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学术研讨会综述
19
作者 李凡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7-208,F0002,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40周年。为此,...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40周年。为此,2018年3月9—11日,《社会科学辑刊》编辑部成功举办“改革开放40年中国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学术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研究 改革开放政策 回顾与反思 学术研讨会 时代精神 研讨会综述 发展马克思主义 全国代表大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满洲国文学书写中的妓女叙事——以《朦胧烟花巷》为个案研究
20
作者 冯静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5-209,共5页
伪满洲国的文学书写展开了这个时代怪胎留给人们的历史遗存,这一时期独有的殖民性、奴性等政治属性更多地附加在文学作品中,民众的奴性和心灵反抗也在小说创作中交织错综着,作家们总能透过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生老病死展现伪满洲国的... 伪满洲国的文学书写展开了这个时代怪胎留给人们的历史遗存,这一时期独有的殖民性、奴性等政治属性更多地附加在文学作品中,民众的奴性和心灵反抗也在小说创作中交织错综着,作家们总能透过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生老病死展现伪满洲国的史学观照。在《朦胧烟花巷》的结构叙事过程中,作者虞生本着史学观照的视角,将自己儿时的生活场景进行复现,再现了妓女这一底层群体在历史变迁中的命运,具有悲剧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满洲国书写 妓女叙事 《朦胧烟花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