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 被引量:1
1
作者 和逸群 赵德起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28,共7页
数字乡村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伴随着数字技术在“三农”领域的深化应用,数字乡村发展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助推器。通过运用熵值法测度2013—2021年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 数字乡村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伴随着数字技术在“三农”领域的深化应用,数字乡村发展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助推器。通过运用熵值法测度2013—2021年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对全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数字乡村发展水平的差异及演进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空间异质性,其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其中东部区域内差异最大,东部—东北的区域间差异最大;而中部—东北、西北—东北的区域间差异在不断缩小。据此,就数字乡村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以提高数字乡村发展的整体水平,缩小数字乡村的区域差异,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发展 水平测度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农业农村现代化 数字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技术红利现象消失了吗?——基于上市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冯荣凯 尹博 侯军利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8-53,共6页
本文运用分层线性方程模型,借助2010—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探析。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技术红利现象依然存在,其传导机制趋向复杂化。值得注意的是,国有企业资产外部性加强了政府补助对非国企盈利能力的提升,却削弱了... 本文运用分层线性方程模型,借助2010—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探析。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技术红利现象依然存在,其传导机制趋向复杂化。值得注意的是,国有企业资产外部性加强了政府补助对非国企盈利能力的提升,却削弱了政府补助对非国企创新水平的提升,这可能源于国企与非国企间合作的加深对非国企创新的挤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非国有企业 技术红利 资产外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基层社会管理体系的重构 被引量:1
3
作者 沈忻昕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61,共5页
在中国新时期城镇化进程中,基层社会管理体系正在发生实质性重构。推动这个重构需要进行"三个转变":通过"乡转街"(乡镇转为街道)、"街转社"(街道转为大社区)、"社转职"(社区转变职能)的改革实... 在中国新时期城镇化进程中,基层社会管理体系正在发生实质性重构。推动这个重构需要进行"三个转变":通过"乡转街"(乡镇转为街道)、"街转社"(街道转为大社区)、"社转职"(社区转变职能)的改革实现管理转型;促进这个重构需要调整"三个关系":通过决策层、执行层、承载层的协同行动实现管理创新;完成这个重构需要深化"三个设计":通过顶层设计完善决策,通过中层设计完善管理,通过底层设计完善服务,加快实现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管理创新人人参与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基层社会管理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农业发展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沈忻昕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0,共3页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加快农业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以市场为主导的城镇化,推进农业各类生产要素优化整合;坚持以产业为基础的城镇化,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坚持以创新为...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加快农业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以市场为主导的城镇化,推进农业各类生产要素优化整合;坚持以产业为基础的城镇化,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坚持以创新为支撑的城镇化,通过深化改革释放农业发展潜力;坚持以集约为方向的城镇化,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业发展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