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鞍钢宪法”问题研究述评 |
于之伟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2
|
辽宁义勇军攻打沈阳初探 |
王驹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6 |
0 |
|
3
|
张浩同志在辽宁 |
王子文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3 |
0 |
|
4
|
九一八前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当局的对日方针——以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为例 |
王惠宇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5
|
论东北抗日救亡运动的几个特点 |
王连捷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6
|
中东路事件与日本的因应 |
张洪军
于之伟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7
|
西安事变后刘尚清的主皖 |
王春林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8
|
从民族主义的视角看九一八事变的起因 |
张万杰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9
|
关于中共满洲特科几个问题的探讨 |
王惠宇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0
|
如何处理好两个关系——对以刘少奇为首的第五届满洲省委的考察 |
张洪军
闫璐
李正军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1
|
邹韬奋的《生活》周刊与沦陷时期的东北 |
张洪军
尚金州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2
|
新中国成立前后日本与中国东北贸易的发展 |
王惠宇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3
|
中共满洲省委与东北军之关系 |
张洪军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4
|
东北救亡群体在西北大联合中的历史作用 |
张万杰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5
|
东北国民外交协会的外交尝试及其历史功绩 |
王连捷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6
|
万宝山事件始末 |
谭译
王驹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1 |
5
|
|
17
|
沈阳“六·十”运动述略 |
安振泰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