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贸易关系新形势下中国先进制造业升级路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满岩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4-89,共6页
先进制造业是一国工业实力和竞争力的直接体现。目前,在中国先进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明显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迅速、先进制造业出现集群式发展,但仍然存在创新能力较低、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研发能力不强、先进制造业企业竞争力... 先进制造业是一国工业实力和竞争力的直接体现。目前,在中国先进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明显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迅速、先进制造业出现集群式发展,但仍然存在创新能力较低、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研发能力不强、先进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不强、缺乏有利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环境等问题。应采取给予先进制造业发展更大的支持力度、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融合、强化先进制造业的区域合作、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措施,推动中国先进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 升级路径 中美贸易关系 新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类发展指数到地区发展水平指数的测算机理及应用——以辽宁省14市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冀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4-147,共4页
人类发展指数(HDI)涵盖了GDP的内容,而又不唯GDP,超越了GDP标准的单一性,而地区发展水平指数应数量化地衡量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状态、内涵。同人类发展指数(HDI)相比,地区发展水平指数(RDI)避免了与美元购买力平价换算相关的... 人类发展指数(HDI)涵盖了GDP的内容,而又不唯GDP,超越了GDP标准的单一性,而地区发展水平指数应数量化地衡量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状态、内涵。同人类发展指数(HDI)相比,地区发展水平指数(RDI)避免了与美元购买力平价换算相关的误差,以人民币的统一货币单位标量方式避免了相应指标值误差。辽宁的民生发展事业近年来一直在稳步推进,表现在人均寿命预期指标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的稳定与增长以及辽宁一些城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方面。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乃至辽西北地区这些传统意识中的辽宁经济板块,实际上其内部的差异性是很大的,都不是均质性板块。综合地看,大连、沈阳属于前段地区,鞍山、辽阳、营口、锦州、盘锦、丹东、本溪属于中段地区,抚顺、阜新、朝阳、铁岭、葫芦岛属于后段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发展指数 地区发展水平指数 辽宁省14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进制造业价值链跃迁实现路径与保障策略研究——基于中美贸易摩擦背景
3
作者 满岩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3-87,共5页
基于中美贸易摩擦背景,在对中美贸易及贸易摩擦发展变化进行追溯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先进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现状,进而对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中国政府应对贸易摩擦、为产业提供保障的... 基于中美贸易摩擦背景,在对中美贸易及贸易摩擦发展变化进行追溯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先进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现状,进而对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中国政府应对贸易摩擦、为产业提供保障的策略及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跃迁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中美贸易摩擦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美国对外粮食援助政策演变及对中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满岩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3,共6页
2017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美国希望自己在国际经济和贸易中的领导地位能够保持不败之地。因此,两国经贸往来不可避免地会有摩擦。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升级,美国的一些贸易政策将直接影响国... 2017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美国希望自己在国际经济和贸易中的领导地位能够保持不败之地。因此,两国经贸往来不可避免地会有摩擦。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升级,美国的一些贸易政策将直接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期望中国在这场中美贸易战中的对策是维护中国对外贸易关系长期稳定发展、解决世界饥饿问题和促进粮食安全的一条途径。通过分析,粮食援助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美国对粮食援助的批评集中在国内农业利益的优先性与紧急人道主义需求的低效率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贸易战 国际粮食援助 政策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吸引和利用国际投资的现状及我们的对策
5
作者 王兵银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2-66,共5页
一、俄罗斯吸引和利用国际投资现状 自独立以来,俄罗斯就把吸引外资作为改善国内经济状况的重要经济政策之一。在吸引外资的规模、合资伙伴的地理分布、外商投资的领域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1992年俄罗斯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为3.4... 一、俄罗斯吸引和利用国际投资现状 自独立以来,俄罗斯就把吸引外资作为改善国内经济状况的重要经济政策之一。在吸引外资的规模、合资伙伴的地理分布、外商投资的领域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1992年俄罗斯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为3.49亿美元,较1991年增长近1.6倍。1993年外国对俄直接投资总额达6.6亿美元,又较上一年增长近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投资 合资企业 俄罗斯投资环境 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 私有化 国际直接投资 经济转轨 原料商品 吸引外资 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地区的优势与对俄罗斯的经贸合作
6
作者 王兵银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9-72,共4页
同俄罗斯发展经贸合作,是实现我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国在开辟俄罗斯市场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样由于干载难逢的机会,西方发达国家成了俄罗斯的主要经贸合作伙伴,亚太地区的韩国、新加坡、泰国、... 同俄罗斯发展经贸合作,是实现我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国在开辟俄罗斯市场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样由于干载难逢的机会,西方发达国家成了俄罗斯的主要经贸合作伙伴,亚太地区的韩国、新加坡、泰国、台湾、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同俄罗斯的经贸合作也空前活跃。因此,在对俄罗斯经济关系上,西方国家和亚太地区,是环渤海地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就国内而言,在对俄经贸合作方面,黑龙江、吉林、内蒙和新疆沿边省区,也在天时(享有边贸优惠政策)和地利(与俄接壤)上较该区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地区 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 经贸合作 俄罗斯 合资企业 亚太地区 生产技术 海上运输 市场多元化战略 轻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企业的国际化与综合商社发展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秦兵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1-103,共3页
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日益变化,日本企业也在加速其国际化步伐。本文通过对现有日本7大综合商社的比较分析,阐明了日本综合商社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日本对外贸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日本企业 综合商社 国际化 发展趋势 商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日据时期日本对台移民及其危害 被引量:3
8
作者 孟月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8-98,I0003,共12页
日据时期,对台移民是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重要一环。日本当局大力鼓励日本内地人移殖台湾,用日本人全面控制、同化台湾人,以实现日本“内地延长主义”,让台湾最终变成日本的一部分。除了政治、资本、工商业、矿产等移民之外,日本政府还... 日据时期,对台移民是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重要一环。日本当局大力鼓励日本内地人移殖台湾,用日本人全面控制、同化台湾人,以实现日本“内地延长主义”,让台湾最终变成日本的一部分。除了政治、资本、工商业、矿产等移民之外,日本政府还专门制定了详细的农业、渔业移民计划,并建立日本农业移民村。殖民政策下的移民,作为日本全面统治台湾的重要社会力量,是殖民统治顺利实施的得力助手,是台湾经济的直接经营者和掠夺者,也是从文化上奴化、同化台湾人民的有力帮凶。殖民移民文化也是影响当前日台关系的重要社会历史心理症结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据时期 殖民统治 移民政策 台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地区发展与韩国经济合作的新思考
9
作者 吴建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85-87,共3页
一、韩国对环渤海地区的直接投资和贸易现状 1.韩国对环渤海地区的直接投资。1988年起,韩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步伐开始加快,到1994年环渤海地区已成为中韩经贸合作的重点地区,韩国企业对华投资主要集中在山东、辽宁、天津、北京。据韩... 一、韩国对环渤海地区的直接投资和贸易现状 1.韩国对环渤海地区的直接投资。1988年起,韩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步伐开始加快,到1994年环渤海地区已成为中韩经贸合作的重点地区,韩国企业对华投资主要集中在山东、辽宁、天津、北京。据韩国商工资源部和韩国银行1994年的统计,截止1994年6月份,韩国对中国的投资件数累计达1549件,投资额累计达13.29亿美元。1994年上半年,韩国对山东省的投资占韩国对华投资的33.5%,为7800万美元,其次是天津,为5200万美元,第三是辽宁,为2400万美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地区 韩国企业 出口商品结构 经济合作 地区发展 中韩贸易 直接投资 经贸合作 韩国对华投资 地区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韩经贸关系的现状、前景及对策
10
作者 朴成昊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1-55,共5页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和朝鲜半岛政治局势的缓和,中国和韩国的经贸关系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991年1月和4月,韩国和中国分别在北京和汉城设立了贸易办事处;1991年12月31日,经过一年多的谈判和磋商,双方签署了《中国国际...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和朝鲜半岛政治局势的缓和,中国和韩国的经贸关系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991年1月和4月,韩国和中国分别在北京和汉城设立了贸易办事处;1991年12月31日,经过一年多的谈判和磋商,双方签署了《中国国际商会和大韩贸易振兴公社关于贸易的协定》;1992年5月2日,双方在汉城又签订了投资保障协定。这些进展,既表明了双方进一步发展经贸关系的愿望,也预示着双边经贸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中韩经贸关系的现状及特点1.双边贸易规模日益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宽。1971年,韩国三星集团率先从我国购买煤炭,从而揭开了双方民间贸易的序幕。然而,80年代中期以前,双方贸易规模不大,1979年双边贸易额不足2千万美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贸关系 韩国企业 世界经济格局 对外贸易 经贸往来 合作领域 直接投资 政治局势 发展阶段 三星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