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分离重金属的性能研究进展
1
作者 范晔 叶可阳 +2 位作者 鞠佳 李鹏翔 刘静静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2,61,共9页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新型多元复合材料在重金属分离去除领域备受关注。壳聚糖/氧化石墨烯(CS/GO)复合材料结合了有机相壳聚糖(CS)和无机相氧化石墨烯(GO)的优势,可用于吸附重金属。冷冻干燥、超声辅助和静电纺丝等新兴技...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新型多元复合材料在重金属分离去除领域备受关注。壳聚糖/氧化石墨烯(CS/GO)复合材料结合了有机相壳聚糖(CS)和无机相氧化石墨烯(GO)的优势,可用于吸附重金属。冷冻干燥、超声辅助和静电纺丝等新兴技术促进了基于CS/GO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应用。其中,CS/GO气凝胶显著提高重金属的吸附量。同时,结合不同特性的材料包括磁性铁改性材料和金属有机框架,可使CS/GO复合材料更具功能性。文章将对CS/GO复合材料的新兴制备方法进行概述,并探讨其在上述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吸附重金属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氧化石墨烯 复合材料 合成方法 吸附重金属 气凝胶 磁性铁改性 金属有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5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磨削亚表面塑性变形研究
2
作者 刘鹏飞 巩强 +5 位作者 蔡明 于贵华 刘鹏宇 张美欣 高一航 赵蘅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6,共9页
为了研究DD5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损伤机制并提升制造精度,从材料的塑性变形理论出发,探究其在磨削过程中的亚表面损伤情况。通过仿真研究磨削参数对亚表面塑性变形率及其变化趋势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揭示亚表面变质层的形成和微观组织滑移... 为了研究DD5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损伤机制并提升制造精度,从材料的塑性变形理论出发,探究其在磨削过程中的亚表面损伤情况。通过仿真研究磨削参数对亚表面塑性变形率及其变化趋势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揭示亚表面变质层的形成和微观组织滑移现象。结果显示:磨削后的工件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变质层,其亚表面微观结构表现出近45°的扭曲滑移现象;对亚表面塑性变形影响的因素次序为砂轮线速度>进给速度>磨削深度;磨削的最佳参数组合是砂轮线速度为35 m/s,磨削深度为20μm,进给速度为0.2 m/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5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磨削 亚表面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处理VOCs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健 张学佳 +2 位作者 赵文静 米俊锋 杜胜男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45,共5页
归纳了目前几种降解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方法和技术原理,包括冷凝法、吸附法、催化燃烧法、光催化法等。主要针对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介绍其降解VOCs的工作原理和研究进展,并对其协同催化剂后的优化进行了综述,突出了两者协同作用下降解V... 归纳了目前几种降解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方法和技术原理,包括冷凝法、吸附法、催化燃烧法、光催化法等。主要针对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介绍其降解VOCs的工作原理和研究进展,并对其协同催化剂后的优化进行了综述,突出了两者协同作用下降解VOCs的优越性。对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低温等离子体 催化协同 协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有机改性提高分散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金辉 刘烁 +2 位作者 杨双春 潘一 王月超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70-2172,2177,共4页
介绍了国内对膨润土进行有机改性提高分散性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季铵盐改性膨润土、氯铵盐改性膨润土、溴铵盐改性膨润土、酰胺改性膨润土、吡啶改性膨润土、硅烷改性膨润土、十二烷基磺酸钠改性膨润土等,对这些方法做了比较及评价,并... 介绍了国内对膨润土进行有机改性提高分散性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季铵盐改性膨润土、氯铵盐改性膨润土、溴铵盐改性膨润土、酰胺改性膨润土、吡啶改性膨润土、硅烷改性膨润土、十二烷基磺酸钠改性膨润土等,对这些方法做了比较及评价,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分散性 有机改性 季铵盐 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低共熔溶剂的合成及萃取脱氮性能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文深 王超 +1 位作者 李建祥 刘洁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3-319,共7页
制备新型低共熔溶剂[Bmim]Br-丙二醇(n([Bmim]Br)/n(丙二醇)=1/2),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分别采用含有吲哚、喹啉的模型柴油考察其萃取脱氮性能。结果表明:低共熔溶剂[Bmim]Br-丙二醇的最佳脱氮温度为30℃、萃... 制备新型低共熔溶剂[Bmim]Br-丙二醇(n([Bmim]Br)/n(丙二醇)=1/2),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分别采用含有吲哚、喹啉的模型柴油考察其萃取脱氮性能。结果表明:低共熔溶剂[Bmim]Br-丙二醇的最佳脱氮温度为30℃、萃取时间为30 min,且其脱除吲哚的性能优于脱除喹啉的性能;当剂/油质量比分别为1/3和1时,吲哚、喹啉的脱除率分别为97.6%和81.2%;在[Bmim]Br-丙二醇回收利用4次后,吲哚和喹啉脱除率分别为86.2%、74.6%,说明该低共熔溶剂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剂/油质量比为1/3的条件下,经过5级萃取分离后,[Bmim]Br-丙二醇对喹啉的累计脱除率可达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BmimBr-丙二醇 萃取脱氮 吲哚 喹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稳泡剂泡沫驱中耐温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潘一 马迪 +3 位作者 张金辉 廖松泽 Regina Rassadkina 杨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47,共7页
对3类常规型聚合物稳泡剂(增黏型、提高膜黏弹性型以及高盐增黏型)和加入纳米颗粒的新型聚合物稳泡剂的性能和特征进行了综述,列表对比分析了各类聚合物稳泡剂在油田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针对国内外聚合物稳泡剂高温下稳泡效果不明显、... 对3类常规型聚合物稳泡剂(增黏型、提高膜黏弹性型以及高盐增黏型)和加入纳米颗粒的新型聚合物稳泡剂的性能和特征进行了综述,列表对比分析了各类聚合物稳泡剂在油田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针对国内外聚合物稳泡剂高温下稳泡效果不明显、热稳定性差及合成工艺复杂等状况,提出可通过改进合成工艺、加入功能单体进行多元共聚及研制新型纳米颗粒等方法,从而达到优化性能、增加耐温性与稳定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泡沫 稳定性 耐温性 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雷锋精神种子思想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印福 张召鹏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5期116-119,共4页
雷锋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对提升公民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弘扬雷锋精神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习近平同志提出的"雷锋精神种子"思想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对提升公民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弘扬雷锋精神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习近平同志提出的"雷锋精神种子"思想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雷锋精神种子的界定、内涵和意义进行了探究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锋精神 种子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nmp]H_2PO_4离子液体脱除焦化柴油中的碱性氮化物
8
作者 李文深 孟征 +2 位作者 宋阳 侯金朋 刘洁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8-120,122,共4页
合成了离子液体N-甲基吡咯烷酮磷酸二氢盐([Hnmp]H_2PO_4),并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焦化柴油为原料,考察其对油品中碱性氮化物的脱除性能,结果表明,离子液体[Hnmp]H_2PO_4能够有效脱除焦化柴油中的碱性氮化物,在剂油质量比为1... 合成了离子液体N-甲基吡咯烷酮磷酸二氢盐([Hnmp]H_2PO_4),并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焦化柴油为原料,考察其对油品中碱性氮化物的脱除性能,结果表明,离子液体[Hnmp]H_2PO_4能够有效脱除焦化柴油中的碱性氮化物,在剂油质量比为1∶7,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焦化柴油中碱性氮化物的脱除率为93.97%,此时精制油中碱氮质量分数为35μg/g。该离子液体在回收利用4次后,脱氮率仍可达到8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nmp]H2PO4 离子液体 脱氮 焦化柴油 碱性氮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在低渗油藏中耐温耐盐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李长平 赵春立 +4 位作者 李浩然 潘一 佟乐 KUDAIBERGENOVA CHOLPON 綦宗金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07-2111,共5页
双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高表面活性、低浓度下可形成胶束,并可达到超低IFT(界面张力),并且它还具有很好的耐温性和耐盐性,将此类Gemini表面活性剂应用于油田降压增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将应用于低渗油藏方面的阴-非离子型、阳离... 双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高表面活性、低浓度下可形成胶束,并可达到超低IFT(界面张力),并且它还具有很好的耐温性和耐盐性,将此类Gemini表面活性剂应用于油田降压增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将应用于低渗油藏方面的阴-非离子型、阳离子、非离子和阴离子型双子(Gemini)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综述,并对其耐温性、耐盐性、降低界面张力及降压增注能力进行了评述,以期为更多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耐温 耐盐 低渗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丙烯酰胺类降滤失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明磊 李东胜 +2 位作者 张芷豪 董美 孙永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3-237,共5页
综述了当前耐高温丙烯酰胺类降滤失剂研究进展,重点对AM多元聚合物、AMPS多元聚合物、AM-AMPS多元聚合物类耐高温丙烯酰胺降滤失剂的合成原料及基本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新型耐高温降滤失剂如石墨烯、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类、油溶性聚合物... 综述了当前耐高温丙烯酰胺类降滤失剂研究进展,重点对AM多元聚合物、AMPS多元聚合物、AM-AMPS多元聚合物类耐高温丙烯酰胺降滤失剂的合成原料及基本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新型耐高温降滤失剂如石墨烯、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类、油溶性聚合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以及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以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 AMPS 降滤失剂 耐高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出水配伍性及结垢趋势评价方法与展望 被引量:12
11
作者 马迪 柯鲁峰 +2 位作者 张金辉 潘一 REGINA RASSADKINA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4-239,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油田水配伍性实验原理及评价方法,包括静态配伍性实验和动态配伍性实验,并对比评价了各种方法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同时描述了垢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了几种不配伍性导致的结垢趋势评价方法,分别是静态模拟实验法、动态... 综述了国内外油田水配伍性实验原理及评价方法,包括静态配伍性实验和动态配伍性实验,并对比评价了各种方法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同时描述了垢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了几种不配伍性导致的结垢趋势评价方法,分别是静态模拟实验法、动态模拟实验法、计算机预测法。最后展望了结垢趋势预测的最佳方式,需全面考虑热力学、流体力学以及结晶动力学等因素,注重水的结垢速率研究,从而开发更通用更准确的结垢预测模型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系 采出水 配伍性 结垢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温耐盐新型表面活性剂在降压增注开采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长平 张金辉 +4 位作者 陈浩宇 蔡家铁 佟乐 綦宗金 KUDAIBERGENOVA CHOLPON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6-1141,1146,共7页
将应用于降压增注方面的3类耐温、耐盐新型表面活性剂:氟碳类(Fluorocarbon)、阴-非离子类(Anion-Nonionic)和两性类(Amphoteric)进行综述,并对其减小油水界面张力、增大驱油能力、增加采收率方面进行了评述,以期为今后耐温耐盐新型表... 将应用于降压增注方面的3类耐温、耐盐新型表面活性剂:氟碳类(Fluorocarbon)、阴-非离子类(Anion-Nonionic)和两性类(Amphoteric)进行综述,并对其减小油水界面张力、增大驱油能力、增加采收率方面进行了评述,以期为今后耐温耐盐新型表面活性剂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碳表面活性剂 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两性表面活性剂 降压增注 耐温耐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活性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长平 李沼萱 +4 位作者 张金辉 杨双春 HANY MEDHAT ABDELAZIZ ABOULEILAH 孙孟莹 夏晨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235-2241,共7页
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分子由于极性头基带不同的电荷,使其较传统单体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临界胶束浓度低、降低界面张力效率高、高温稳定性好、增稠性好和耐盐性强等优势。将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按甜菜碱型、咪唑型、含胺基型、含磺酸... 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分子由于极性头基带不同的电荷,使其较传统单体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临界胶束浓度低、降低界面张力效率高、高温稳定性好、增稠性好和耐盐性强等优势。将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按甜菜碱型、咪唑型、含胺基型、含磺酸基型和其他型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进行分类,通过对五类Gemini表面活性剂进行比较,分析其表面活性、克拉夫特点、温度稳定性、耐盐性、乳化性、增稠性、稳泡性及水溶性等性能,并对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今后的研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型 咪唑型 含胺基型 含磺酸基型 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耐高温降滤失剂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金辉 李浩然 +3 位作者 杨双春 陈浩宇 张芷豪 ABEUZAR MADI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625-2629,共5页
综述了改性淀粉类、树脂类、腐殖酸类、白雀木类4种典型的耐高温和微交联聚合物降滤失剂合成方法及其应用,对它们耐高温的机理做以分析,为从事相关领域的人员提供了技术参考。
关键词 耐高温降滤失剂 改性淀粉类 树脂类 腐殖酸类 白雀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萃取脱除柴油馏分中的氮化物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龙飞 李文深 +1 位作者 王金月 刘洁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4-198,共5页
以己内酰胺(CPL)、丙二酸(MOA)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低共熔溶剂CPL-MOA,利用FTIR对CPL-MO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分别采用含吲哚或喹啉的模型柴油及焦化柴油考察了它的萃取脱氮性能,以及不同工艺条件对脱氮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PL-... 以己内酰胺(CPL)、丙二酸(MOA)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低共熔溶剂CPL-MOA,利用FTIR对CPL-MO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分别采用含吲哚或喹啉的模型柴油及焦化柴油考察了它的萃取脱氮性能,以及不同工艺条件对脱氮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PL-MOA脱除碱性氮喹啉的性能优于非碱性氮吲哚。在萃取时间30 min、萃取温度40℃、剂油质量比1∶3的条件下,CPL-MOA对焦化柴油中的碱性氮的脱除率为97.7%,且重复使用4次后,碱性氨脱除率为7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己内酰胺-丙二酸 脱氮 喹啉 吲哚 焦化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改性膜的制备及其吸附胆红素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忠岩 李蕾蕾 +6 位作者 孔鹏飞 梁飞雪 鞠佳 封瑞江 乌元鑫 赵薇 许小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4-71,共8页
首先通过高碘酸盐氧化反应制备氧化环糊精,再通过希夫碱反应将其固定在醋酸纤维素/聚乙烯基亚胺共混亲和膜(CA/PEI膜)上,制备出一种吸附胆红素的环糊精(CD)改性CA/PEI膜(CA/PEI-CD膜).通过XPS、SEM、机械性能等测试,探究了改性前后膜表... 首先通过高碘酸盐氧化反应制备氧化环糊精,再通过希夫碱反应将其固定在醋酸纤维素/聚乙烯基亚胺共混亲和膜(CA/PEI膜)上,制备出一种吸附胆红素的环糊精(CD)改性CA/PEI膜(CA/PEI-CD膜).通过XPS、SEM、机械性能等测试,探究了改性前后膜表面元素组成、膜结构和膜拉伸强度等的变化,并对CA/PEI-CD膜进行吸附胆红素的应用研究,考察胆红素初始浓度以及血清中白蛋白含量对改性膜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环糊精成功固载,随着胆红素初始浓度的增加,CA/PEI-CD膜的吸附量呈上升趋势,当胆红素初始浓度为0.35 mmol/L时,最大吸附量可以达到80.4μmol/(g膜).但是在真实血清中,因白蛋白以及其他成分的干扰,其胆红素吸附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改性 胆红素 吸附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磨削润滑方式对表面完整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永杰 朱涛 +3 位作者 蔡明 张宇轩 樊宸瑞 安志欣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1-207,共7页
为提高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5的磨削表面质量,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究3种磨削加工方法(干磨削、传统浇注式、微量润滑(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MQL))对其表面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冷却条件下,DD5磨削表面粗糙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为提高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5的磨削表面质量,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究3种磨削加工方法(干磨削、传统浇注式、微量润滑(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MQL))对其表面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冷却条件下,DD5磨削表面粗糙度从低到高依次为MQL、传统浇注式、干磨削方式下的。当砂轮线速度较小时,磨削表面质量较差,存在较深划痕和沟槽;当砂轮线速度较大时,磨削表面质量较好,磨痕较小,且分布均匀。在距磨削表面为5~15μm时,DD5亚表面显微硬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在距磨削表面为20~150μm时,DD5亚表面显微硬度趋于平衡,其在540 HV附近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DD5 磨削 表面完整性 微量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