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AT/苯乙酰氯酯化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1
作者 葛铁军 郭志阳 +1 位作者 刘啸凤 张力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0,共6页
以苯乙酰氯为酯化剂改性纤维素,探究了不同酯化反应条件下纤维素取代度的变化。以聚(己二酸丁二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取代度最高的苯乙酰氯酯化纤维素为原料制备了PBAT/苯乙酰氯酯化纤维素复合材料,考察了苯乙酰氯酯化纤维素含... 以苯乙酰氯为酯化剂改性纤维素,探究了不同酯化反应条件下纤维素取代度的变化。以聚(己二酸丁二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取代度最高的苯乙酰氯酯化纤维素为原料制备了PBAT/苯乙酰氯酯化纤维素复合材料,考察了苯乙酰氯酯化纤维素含量对复合材料热性能、流变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酯化反应成功。反应时间为3 h,纤维素与苯乙酰氯摩尔比为1.0∶1.5,反应温度为60℃,纤维素与催化剂摩尔比为1.0∶0.2时,纤维素取代度达到最大值,为1.3。苯乙酰氯酯化纤维素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达到最大值;苯乙酰氯酯化纤维素质量分数为20%时,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酯化纤维素在PBAT基体中分散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丁二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苯乙酰氯 酯化改性 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环己烷二甲醇改性PBAT共聚酯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葛铁军 王美元 +2 位作者 尚祖明 俞利生 刘啸凤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为提高降解塑料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及加工性能,在PBAT的分子链中引入1,4-环己烷二甲醇(CHDM)单体,采用熔融缩聚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HDM含量的新型聚对苯二甲酸-co-己二酸环己烷二甲酯/对苯二甲酸-co-... 为提高降解塑料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及加工性能,在PBAT的分子链中引入1,4-环己烷二甲醇(CHDM)单体,采用熔融缩聚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HDM含量的新型聚对苯二甲酸-co-己二酸环己烷二甲酯/对苯二甲酸-co-己二酸丁二酯(PBCAT)。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液固两用核磁共振仪对共聚酯进行结构表征;利用乌氏黏度计、万能电子拉伸机、差示扫描量热仪、维卡软化点测试机、接触角测量仪分别测试了共聚酯的黏均分子量、力学性能、热性能和亲水性。结果表明,随着CHDM物质的量的增加,PBCAT共聚酯的熔点和结晶温度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熔点由136℃降至114℃,然后升至123℃,结晶温度由90℃降至46℃,然后升至61℃,结晶度下降。当PBCAT共聚酯的黏均分子量可达126 075 g/mol,水接触角均小于90°,材料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当CHDM物质的量占醇总量的25%时,PBCAT共聚酯综合性能最好,拉伸强度为20.74 MPa,与PBAT相比,提升了17%,且该共聚酯结晶度小,熔融温度较PBAT降低了7.4℃,维卡软化点达到12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 共聚改性 1 4-环己烷二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油/SiO_(2)纳米胶囊改性MC尼龙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葛铁军 司江宁 刘啸凤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19,共7页
以二甲基硅油为芯材、二氧化硅(SiO_(2))为壁材,利用模板法及溶胶凝胶法,在水包油(O/W)乳液体系中,制备了规则球形的壳为SiO_(2)、囊芯为硅油的硅油/SiO_(2)纳米胶囊。并且,将纳米胶囊添加到MC尼龙中,制备MC尼龙/纳米胶囊复合材料。利用... 以二甲基硅油为芯材、二氧化硅(SiO_(2))为壁材,利用模板法及溶胶凝胶法,在水包油(O/W)乳液体系中,制备了规则球形的壳为SiO_(2)、囊芯为硅油的硅油/SiO_(2)纳米胶囊。并且,将纳米胶囊添加到MC尼龙中,制备MC尼龙/纳米胶囊复合材料。利用FTIR、SEM及TEM对纳米胶囊进行结构表征,利用DSC、TG、SEM、电子万能试验机、数字冲击试验机及DIN磨耗测试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纳米胶囊后,材料的稳定性能得到改善,与纯样品相比,材料的热分解温度较高。当硅油/SiO_(2)纳米胶囊的添加量为0.2%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24.11%;当硅油/SiO_(2)纳米胶囊的添加量为0.3%时,其磨损性能及冲击强度表现最佳,磨耗量降低了29.5%,冲击强度提高了4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 SiO_(2) 纳米胶囊 MC尼龙 磨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基厚朴酚和糠醛对酚醛树脂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葛铁军 潘天奇 +1 位作者 唐恺鸿 灵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107,共5页
为了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选取生物质基厚朴酚和糠醛取代部分苯酚和甲醛,制备了改性酚醛树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对改性酚醛树脂进行表征,考察了改性酚醛树脂的基础性能及固化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厚朴酚和糠... 为了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选取生物质基厚朴酚和糠醛取代部分苯酚和甲醛,制备了改性酚醛树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对改性酚醛树脂进行表征,考察了改性酚醛树脂的基础性能及固化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厚朴酚和糠醛改变了酚醛树脂的分子结构,改性酚醛树脂的黏度和游离酚含量明显降低;经过固化后的改性酚醛树脂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分别提高18.6%、20.4%和2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基 厚朴酚 酚醛树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基磷酸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及耐热阻燃性能研究
5
作者 葛铁军 孙雨 +1 位作者 唐恺鸿 灵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79,共5页
以苯酚、甲醛水溶液、二苯基磷酸为原料,制备了二苯基磷酸改性酚醛树脂(PPR)。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了PPR的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PPR的固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PPR的最佳固化工艺为100... 以苯酚、甲醛水溶液、二苯基磷酸为原料,制备了二苯基磷酸改性酚醛树脂(PPR)。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了PPR的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PPR的固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PPR的最佳固化工艺为100℃固化2h,130℃固化2h,150℃固化1h。通过热重分析(TG)、维卡软化点测试了PPR的耐热性能,通过极限氧指数、UL94垂直燃烧测试了PPR的阻燃性能。测试了PPR的拉伸剪切强度和冲击强度。结果表明:当二苯基磷酸用量为苯酚质量的14%时,PPR的综合性能最优,残炭率、极限氧指数、维卡软化点、拉伸剪切强度相比于普通酚醛树脂(PR)分别提高了17.4%、5%、29.5%、54.7%,UL94垂直燃烧达到V-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二苯基磷酸 耐热性 阻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